构建新闻通讯的读写经验——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教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是三篇通讯报道,且都是人物通讯。从文体来看,这是一类特殊的记叙文,在内容上如何展现出通讯文体的独特性,在过程中如何让学生在实践和体验中自主建构,在结果上如何升华人物通讯中的情感体验,是本设计重点关注的问题。以此三点为基础,本设计以课段为组织形式,两个课段各有三课时,课段一的前两个课时为阅读课,第三课时开始转化写作经验;课段二为实践课,以学生访谈活动为主,教师在前中后三个节点相机指导,最终希望实现读写转化,建构新闻通讯的读写经验。
二.教学目标
(一)目标展示
1. 通过学习《喜看稻菽千重浪》,体会通讯文章通过典型事件和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理解人物通讯事实和观点的关系,能通过事例选取和用词用语的解读,初步辨析和把握新闻的报道立场。
2. 通过学习《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深化对典型事件和细节描写的理解,深入理解事实和观点的关系,掌握辨析和把握新闻立场的方法。
3. 通过学习《“探界者”钟扬》,总结典型事件和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思考观点和事实之间建立关系的创作方法,体会展现新闻立场的写作方法,感受文中蕴含的情感。
4. 通过“劳动最光荣”通讯报道的访谈和撰写活动,将阅读和写作通讯的经验进行转化,体会合作探究的过程,深化对“劳动”的认识和情感体验。
(二)目标说明
高中语文课标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任务群强调学生应掌握“实用性文本的独立阅读与理解,日常社会生活需要的口头和书面表达交流”,同时应“增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新闻通讯便是一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用性文本。第一课段第一课时,教师为学生阅读理解提供抓手,第二课时,则更关注学生的“独立阅读与理解”,而撰写访谈后的通讯报道并加以反馈,则是希望学生在作业完成的同时,感受到情感的力量和自身社会价值的实现。
必修上册语文教材则对通讯这类文体的讲授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在单元导语中,强调“学会分析通讯的报道角度,理解事实和观点啊的关系,抓住典型事件,把握人物精神”“了解新闻评论的特点,学习阐述观点的方法”“辨析和把握新闻的报道立场,提升媒介素养”。在学习提示部分,又指出“三篇通讯都很注意通过具有典型意义的时间来表现人物的优秀品质”“三篇通讯还着力刻画了一些细节”“作者如何从不同的渠道采集材料,又是怎样多角度、分层次进行报道的”。在单元任务部分,则又提示“阅读本单元的三篇人物通讯,以表格的形式梳理其中的具体事件、人物精神、作者立场”。总之,典型事件、具体细节、事实与观点、报道立场、报道逻辑这几项,是人物通讯的学习重点。
三.教学环节
(一)课段一:通讯文章阅读鉴赏
1. 第一课时:《喜看稻菽千重浪》讲解
(1)文本解读
《喜看稻菽千重浪》是一篇通讯报道,也是新闻传媒类的实用性文本。针对这类文体,要先学会读,再学着写。而就这篇文章来说,符合了一篇通讯所应具有的基本特点:
首先,文章抓取了典型事件来表现人物形象。在第一部分“曾记否,到中流击水”中,中心事件是袁隆平在1961年发现“天然杂交稻株”的往事,在中心事件中,穿插着细节的刻画。举个例子,“突然,他那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一蔸形态特异、鹤立鸡群的水稻植株上。他屏气静神地伸出双手,欣喜地抚摸着那可爱的稻穗,激动得几乎要喊出声来!”这一段话,写出袁隆平小心谨慎、严谨认真的人物性格。
其次,文章第二部分的描写,有助于分析事实和观点的关系。“有人说,袁隆平具有敢于挑战的勇气和信心”一句话,是第二部分的核心观点。有了观点,就要有事实的支持。本部分的中心事件,袁隆平终于找到了水稻雄性不育植株,是对这一观点的正面支持。同时,文章还举出两个相反的观点。一个是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是世界性的难题,另一个是研究水稻杂种优势录用是“对遗传学的无知”。面对这两个观点,也有相应的事实支持。第一个观点由第二部分第四段支持,第二个观点由第二部分第二、三自然段的事实支持。而文章对这两个观点用“找到了水稻雄性不育植株”的事实予以驳斥,则说明了针对相反的观点要用事实来驳斥的道理。总之,事实和观点的关系就是要用事实来支撑观点,又可细化为自己的观点要用事实来支持,相反的观点要用事实来驳斥。
再次,文章第三部分的描写,有助于辨析和把握新闻通讯的报道立场。在这一部分的第二、三段,作者运用了很多修饰词。例如描写袁隆平,就用“挺身而出”“毫不含糊”“杰出”“无与伦比”来修饰,而描写那些罔顾事实的人,则用“不顾事实”扥词语来描述。这些事实的陈述方式,也就是词语的选用,就隐含了作者的情感倾向。除此之外,更明显的证据是作者观点的表述方式。例如第三部分第一句话,“袁隆平坚信实践能发现事实,发现真理,并能验证真理。”就直接写出了作者的情感态度。也就是说,文章事实的陈述方式(例如词语的选用)和观点的表述方式,都能显示出通讯的报道立场。
最后,文章四个部分的描写,也表现出通讯的报道角度。文章最后的结论是:“袁隆平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科学家之一,他正在引导一场新的‘绿色革命’。”而四个中心事件,达成了这一结论:第一部分是发现天然杂交稻株,第二部分是寻找水稻雄性不育植株,第三部分是用事实证明杂交水稻既高产又优质,第四部分是杂交水稻对饥饿问题的解决。这四个中心事件的排列逻辑,是时间,如果将袁隆平的一生视为一条时间轴,这四个事件就构成了四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还有没有其他中心事件可以被视为这种节点呢,或许是有的,但都可以归纳到这四个事件所代表的形象、人格或者精神当中去,所以,这才是典型事件。
(2)教学过程
①导入:播放主流媒体对袁隆平院士进行报道的视频,引起同学们的关注。
②活动一:请阅读第一部分,勾画或概括出中心事件。
预设:此任务对高一的同学来说难度不大,主要目的是熟悉文本。
明确:中心事件为袁隆平在1961年发现杂交稻株。
追问: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这一段话:“突然,他那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一蔸形态特异、鹤立鸡群的水稻植株上。他屏气静神地伸出双手,欣喜地抚摸着那可爱的稻穗,激动得几乎要喊出声来!”请同学交流这处细节描写与人物刻画的关系,讨论完成后请同学再指出本部分的其他细节与人物刻画的关系。
明确:此处运用动作、神态的描写,写出了袁隆平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预设:学生寻找的细节可能有很多,例如第一段“袁隆平眯起双眼……他蹲下身子翻看着土壤。”又如“他返回试验田对那些出现分离的稻株进行研究……一一做了详尽记录。”等等。
明确:学生能找出细节并分析人物形象即可,可由学生相互点评和补充。教师最后指出:在中心事件中抓取细节描写,有助于刻画人物形象。
③活动二:请同学们阅读第二部分,找出其中的中心事件与中心观点。
明确:袁隆平找到了水稻雄性不育植株为中心事实;袁隆平具有敢于挑战的勇气和信心是中心观点。
追问:如果在这里把事件和看作一种事实(真实的存在),那么中心事实和中心观点是什么关系。
明确:中心事实是中心观点的支撑。袁隆平在安江农校的稻田中连续工作,终于找到了天然的雄性不育株,证明了袁隆平的勇气和信心。
追问/预设:第二部分的其他观点与中心观点是什么关系?(预设学生会对其他两个观点感到困惑提出问题,学生如果提不出这个问题,则由教师追问)
明确:“杂交水稻是世界性难题”和“杂交水稻研究是对遗传学的无知”两个观点是与中心观点相反的两个观点。
追问:作者是如何处理这两个观点的?
明确:针对这两个观点,分别在第四段和第二、三段用事实加以反驳。
结论:事实和观点的关系:事实是支撑观点的,分为两种情况,自己的观点,要用事实加以支持;相反的观点,要用事实加以反驳。
④活动三:阅读文章第三部分,同样找出中心事件和中心观点。
明确:中心事件为袁隆平写文证明杂交水稻既高产又优质;中心观点为袁隆平坚信实践能发现事实,发现真理,并能验证真理。
追问:将第三部分第二、三段删去“挺身而出”“毫不含糊”“在所不计”“不顾事实”“杰出”“无与伦比”几个词语展示在PPT上,请学生朗读,谈谈感受。
明确:这些词隐含了作者的情感倾向。
再追问:请同学们再次阅读第三部分,说说哪些地方还能展现作者的情感倾向。
预设:学生找出的地方可能有很多。例如“还有比这更令他欣慰的事吗?”,是在观点中隐含了情感倾向;又如“杂交水稻比一般水稻每亩增产100千克左右”这句话,直接用例子来表现作者的情感倾向。
总结:作者的情感倾向,第一体现在对事实的选取和陈述上,选取那些能展现人物性格的例子,用一些词语的修饰来展现对事实的态度;第二体现在观点的直接表述上。
⑤活动四:请阅读文章第四部分,找出中心事件和中心观点。
事件就是袁隆平团队研制的杂交水稻,帮助中国解决了饥饿问题;观点是袁隆平是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中国科学家之一,他正在引导一场新的“绿色革命”。
追问:四个中心事件以怎样的逻辑罗列到一起?
明确:以时间为轴,这四个事件是重要的时间节点。
预设/追问:为什么选择这四个事件而不是别的事件?(学生提问,学生提不出则由教师追问)
提示:请关注四个事件所反映的人物形象。
明确:第一个事件写出了袁隆平的严谨认真,第二个事件写出了袁隆平的不畏权威,第三个事件写出了袁隆平的尊重事实,第四个事件写出了袁隆平的重要影响。四个事件反映了四个侧面,也各自代表了一种典型的人物形象,所以,这些事件可以看作典型事件。
⑥总结:通过对这篇通讯的解读,不但要关注本文的核心观点和事实,更要关注到,阅读一篇通讯,必须明确事实和观点的关系,事实是为观点服务的:那些正面的事实和其中夹杂的细节,有助于刻画人物的性格,另一方面也蕴含着新闻本身的立场;而那些反面的事实和观点,也要用事实来反驳。
⑦作业:请写一篇札记,谈谈阅读通讯应当关注哪些方面和如何分析这些方面。
⑧预设:若时间不足,本课时分为两课时也可以。
2. 第二课时:《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讲解
(1)文本解读
对这篇文章的解读,应遵照教学目标的定位,仍以深化上一课学生学习的对通讯文章的解读的几个重要问题的认识为主。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也就深化了通讯文章阅读的方法论 意识。
首先,关于典型事件和细节的抓取以及对人物形象的理解。这是这篇文章的重点,文中的典型事件,至少有十一个,虽然对于人物形象的刻画来说,都是深化了张秉贵体贴入微、工作刻苦的形象,但从事件的组合也就是通讯的报道逻辑上来看,则展现出独特的价值。文章的前两个事件,为小女孩卖糖和请赶火车的顾客先卖糖,实际上是利用售卖的片段来引出人物的工作状态。第三个事件是第一个反例,介绍服务生气的女顾客的事情,写顾客不顺心时张秉贵的做法;第四个事件是第二个反例,介绍自己女儿病重时张秉贵的做法,是对前两个事例的补充,告诉读者张秉贵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用热情的态度对待顾客。第五个事件开始追溯历史,实际上读者读到这里会有疑问:张秉贵是怎么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如此负责的呢?通过事件五读者知道,张秉贵一开始也是忽视那些买的少的顾客,但随后就坚定了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事例六则通过对顾客送来谢礼的描写,以正面的方式促进了张秉贵的为人民服务。事件七写张秉贵在旧社会售货的遭遇,和事件六形成了对比,展现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的来源。到这里,追溯历史的事例结束了,开始引入张秉贵工作的细节。事件八写张秉贵了解各种知识,只为当好顾客的参谋;事件九则描写张秉贵日常一天的工作状态。通过细节的刻画,读者对他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的认识就更深刻了。至于事件十,则是顾客们对张秉贵的照顾;事件十一,是人民群众对张秉贵的赞扬。说明认真工作就会得到回馈。这十一个事件的关系,可以分为四部分,1-4展示出工作基本风貌;5-7展示出认真工作的原因;8-9展示出工作的细节;10-11展示出人们对张秉贵工作的反馈。至于文章对细节的刻画,则是在文中随叙事夹杂。例如“可晚上下班后,他就感到有些支持不住,有时连上楼还要扶着墙”这样的描写,就显示出他工作的忘我。
其次是文章事实和观点的关系。这篇通讯的主要观点就是标题“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而十一个主要事件,则是围绕着观点展开。事例有正有反,但没有脱离对张秉贵细致入微、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的刻画。
最后是通讯的报道立场的问题。从事例的选取来看,无论正反,全都是刻画张秉贵的正面形象。从事例的叙述来看,有诸多修饰词的运用,例如“孩子天真而又亲昵地叫了声”“顾客被张秉贵那火一般的热情感动了”“他不知费了多少心血去熟悉自己柜台里的商品”等等描写,都表现出作者的情感倾向。再从观点的表达来看,无论是主要的观点“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还是一些随文带出的观点“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只有低人一等的思想,绝没有低人一等的工作”,都显示出积极的情感倾向。
(2)教学过程
①导入:请同学分享自己的札记作业,相互讨论,丰富完善。
②师生研讨:本文选取了哪些事件,有何细节,对人物刻画有什么作用?
明确:第一个,张秉贵为小女孩卖糖;第二个,请赶火车的顾客先卖糖。第三个事件是反例,介绍服务生气的女顾客的事情,写顾客不顺心时张秉贵的做法;第四个事件介绍自己女儿病重时张秉贵的做法。第五个介绍张秉贵一开始也是忽视那些买的少的顾客。事件六则描写顾客送来谢礼。事件七写张秉贵在旧社会售货的遭遇。事件八写张秉贵了解各种知识,只为当好顾客的参谋;事件九则描写张秉贵日常一天的工作状态。事件十是顾客们对张秉贵的照顾;事件十一是人民群众对张秉贵的赞扬。细节言之有理即可。对人物刻画的分析则围绕张秉贵展开即可。
③师生研讨:这些事件有何关系?
提示:可将事件进行分类。
明确:这十一个事件的关系,可以分为四部分,1-4展示出工作基本风貌;5-7展示出认真工作的原因;8-9展示出工作的细节;10-11展示出人们对张秉贵工作的反馈。
追问:这样的事例罗列顺序好吗?要是你来创作,会讲那些例子放在前面,哪些例子放在后面?
明确:言之成理即可。学生的观点是一方面,形成这种观点的理由必须讲明。
预设:有学生可能按照时间先后将事例重新排列组合,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事件五放在中间的效果;有学生可能将事件八、九放在事件四后面,以此展现张秉贵工作的全貌;有同学可能将事件十、十一放在开篇,试图引起读者的兴趣等等。
④师生研讨:作者在选择事件、陈述事实、表达观点时,表现出怎样的立场?
预设:学生对事件的选择已经进行了深入分析,这不成问题。
明确:关于事实陈述和刻画,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文中修饰词的运用,请学生相互评价和补充。
⑤教师总结:展示通讯的基本特点:严格的真实性、报道的客观性、较强的时间性、描写的形象性、议论色彩较浓。请学生对比所学谈体会。
⑥作业:请结合札记作业和这节课所学,研制一张“通讯文章评价表”,思考一篇好的通讯文章,应该在哪些方面要做好,这些方面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提示:从典型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关系、事实与观点的关系、通讯文章的立场等方面进行思考。教师可给出示例。
3.第三课时:《“探界者”种扬》讲解
(1)文本解读
经过前两节课的铺垫和作业的布置,学生应当有了鉴赏通讯文章的基本思路,本节课立足于探究“一篇好的通讯文章的样子”和“如何撰写通讯文章”这两个问题展开讨论,学生应拥有更大的自主权,主动探究,自主概括。
《“探界者”钟扬》一文,从典型事件上来看,并不聚焦,选取了数量较多的事例。对讲解典型事例有难度,但若将事件进行分类,探究事例的来源,则很有好处。例如,文中的事例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烘托。正面描写自不必说,侧面烘托例如“因为学科跨度大、文字要求高,她先后联系的几家高校都因这个项目难度太大而婉拒。”又从引用语言的来源来看,既有钟扬自己的科普演讲、采访文字,又有妻子、同事、学生的采访和回忆。让学生对事例来源进行分类,可以构建通讯写作的经验。而且,这些事例的编排逻辑,则以时间为主线,又以钟扬工作的几个侧面来分类,例如“种子达人”讲的是植物学工作,“科学队长”讲的是科普工作,“‘接盘’导师”讲的是学生培养,“生命延续”讲的是对生命意义的认识。各选取了不同类型的事例来支撑。至于其中的细节描写,则随文展开。
本文最值得关注的,是情感的蕴藉。钟扬能毅然放弃前程大好的工作,投身青藏高原,献身植物事业,是令人感动的,这种澎湃的情感力量,也应当成为学生通讯写作的主线支撑。
(2)教学过程
①小组合作,修订“通讯文章评价表”,描述“一篇好的通讯文章长什么样子”。
预设:学生有了自己的评价表,教师可先拿一同学的作业举例(如“典型事件”),请其他同学发表意见,完善指标细则。随后小组合作,将评价表修订完毕。
明确:基本内容可能有:描写典型事件,加入细节描写,人物形象立体;观点明确系统,事实支持观点,正反事例对比;报道逻辑井然,报道立场正向,情感态度凸显。
②追问:请同学按评价表的细则阅读课文,观察本文是否符合“好的通讯文章”的要求。思考两个问题:第一,评价表是否还能补充其他指标或细化某一指标?第二,思考作者如何达成了这些指标。
明确:针对典型事件,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分类,从事例来源、分类角度、正反对比、正面侧面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启发学生的思考;针对事实和观点,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主观点和分观点的关系,思考作者论证分观点的事例运用和细节描写;针对报道立场,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事例的选取和用词用语用句。
③总结提升:播放主流媒体关于钟扬的宣传片,请同学结合“生命延续”这一部分谈谈感受。
④作业:请就“如何撰写好的通讯文章”这一话题,结合课上所学进行思考,相互交流,撰写一篇300-500字的札记。
(二)课段二:通讯报道访谈写作
1.第一课时:“访谈方案”研讨课
①展示:本节课主题为“‘劳动最光荣’访谈方案制定”。
预设:如果有同学有访谈经验,则请其分享;如果没有,教师对前三课时课文中的“劳动”内容加以提炼,随后播放一段央视访谈节目视频,师生研讨画面内容和幕后准备。随后,展示内容为“前期准备”“中期访谈”“后期宣传”三部分。
明确:前期准备三个环节分为“确定访谈对象”“拟定访谈提纲”“进行物资准备”三个环节。“确定访谈对象”由师生共研,课上确定,可选择教师、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等任一行业的某个人或某类人展开访谈;“拟定访谈提纲”则由教师上网搜集几则访谈提纲,师生共同提取主要内容;“进行物资准备”则自由发言,请学生小组合作,拟定访谈提纲后,进行物资备案。
②作业:以小组为单位,确定访谈对象,拟定访谈提纲。
2.第二课时:“访谈提纲”研讨课
①请小组长汇报本组确定的访谈对象,展示访谈提纲。
预设:每小组汇报完成后,师生研讨,提出意见。
明确:访谈提纲应与主题“劳动最光荣”密切相关;访谈提纲应符合口语语体特征,运用礼貌用语;访谈提纲应长度适中,容量适中;除访谈外,还应结合第一课段第三课时的作业,请学生通过其他途径搜集材料。
预设:课堂上可能衍生出其他问题,例如如何留存访谈资料等,教师应相机指导,注重启发。
②作业:请就确定的访谈对象和访谈提纲,展开访谈;完成后,根据第一课端的札记作业和评价表的提示,撰写一则通讯,注意图文结合。
3.第三课时:访谈结果展示交流
①各小组制作PPT,汇报访谈过程和通讯报道的主要内容。
明确:师生根据汇报过程和通讯内容进行综合评分,提出意见,各小组酌情采纳。
②展示完成后,教师将学生作业集结成册,称为《“劳动最光荣”通讯集》请学生反馈给受访者和自己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