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1-5 DBACB 6-10DBDCC 11-15AACBA 16-20CCBDD
21.(12分)
(1) A(2分) C(2分)
(2)抬升 (2分)
(3) 温暖湿润(2分) 陆生(2分) (4)D(2分)
22.(16分)
(1)热力环流(1分)
(2) Q (1分) P (1分) 画图:箭头+等压面(2分)
(3)晴天(1分) 石质地面(1分)
①晴天,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气温高;(1分)
②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大气保温作用弱,气温低,温差大;(1分)
③石质地面比热容小,增温降温快,(1分)
所以是晴天的石质地面。
② (1分) 等压线越密集(1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大越)(1分),风速越大。
(5) 偏北风/北风 (1分) 水平气压梯度力 摩擦力(2分)
23.(12分)
(1)⑤海域是陆间海,海域较封闭(2分);位于地中海气候区,降水较少(2分),蒸发旺盛(2分)。
(2)② (2分)②处寒暖流交汇(2分),海水受到扰动上升(2分),将海底营养盐类携带至表层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2分)(三选二)。
山林
石质地面
近地面重庆市黔江中学校高一年级 12 月月考
地理试题
(满分 100 分 时间 75 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60 分)
【教材资料整合原创】民航客机的飞行分为起飞、巡航和降落三个阶段。航程主要为巡航,也就是平飞阶 段。飞机滑行距离要求尽可能短。我国民航规定,中型以上的民航客机都在海拔 7000 至 12000 米的高空飞 行。下图为飞机在海拔 8 千米左右窗外景观图,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 1、2 小题。
【原创】1. 中型以上的民航客机选择在海拔 7000 至 12000 米的高空飞行,是因为此空间( )
① 大 气 垂 直 运 动 较 少 ② 水 汽 和 尘 埃 含 量 较 少 ③ 飞 鸟 飞 行 数 量 很 少
④ 对地面产生噪声污染相对较少 ⑤ 飞行高度遵循舒适、经济原则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原创】2. 下面民航客机飞行各阶段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起飞阶段一般逆风起飞 B. 平飞阶段燃料燃烧充分
C. 降落阶段乘客颠簸感强 D. 降落阶段一般迎风降落
【试题整合改编】城市热岛强度(UHI)指城区气温与郊区气温的差值。当天气晴朗、无风时,热岛强度更大。 读“我国华北某特大城市城市热岛强度的时间分布图”,读材料,完成 3、4 题。
3. 一天中城市风最强的时段是( )
A. 01:00~06:00 B.08:00~10:00
C. 11:00~16:00 D.18:00~22:00
【原创】4. 华北该特大城市之所以冬季城市热岛强度最大,是因为( )
① 冬季天气稳定,利于热岛形成与发展 ② 冬季市中心温度高于夏季,郊区温度低于夏季
③ 冬季正值供暖期,排放热量多 ④ 冬季市中心地表硬化程度更高,增温更快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③④
【教材资料整合原创】“海绵城市”是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 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和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既
包括河湖水系、湿地、蓄滞洪区,也包括城市配套设施,如绿地、花园、集水池、可浸透路面等。据此完
成 5-7 题。
5. 下列城市中,当前最适宜大面积推广“海绵城市”的是( )
A. 乌鲁木齐 B. 北京 C. 拉萨 D. 成都
【原创】6. 下列城市建设方式符合“海绵城市”理念的是( )
A. 填湖造地 B. 硬化河道
C. 裁弯取直 D. 增加绿植
【原创】7. 某城市推广“海绵城市”后,城市内部各自然要素年内发生了相应变化,结合水循环原理,推 测下列选项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蒸发量减少 B. 地下水位趋稳
C. 湖岸线变直 D. 径流流速加快
【教材资料整合改编】在极度干旱地区的一些干涸湖泊和河床上,经常形成一些裂隙,风沿着这些裂隙吹 蚀,使裂隙变得越来越大,导致地面形成很多不规则的土墩和宽浅沟槽,它们相间排列形成的地貌称为雅
丹地貌.下图为某地雅丹地貌形态示意图,结合材料,完成 8、9 题。
8. 该地主导风向为( )
A. 正南风 B. 西南风 C. 东北风 D. 西北风
9. 依据材料推测,雅丹地貌发育的先后顺序是( )
①流水和风力侵蚀,沟槽拓宽加深
②雅丹体坍塌成风蚀残丘,大部分地表成为戈壁面
③纵向沟槽切割,形成垄岗状、墙状和塔柱状雅丹体
④地壳运动促使平坦地表开始抬升
A. ①③②④ B. ④③②① C. ④①③② D. ①④③②
太阳辐射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影响巨大,除了直接为人类提供光和热之外,还会影响一个区域工业和 农业的生产形式、民居形式、饮食习惯、家用电器功能的设计等。左图为我国太阳辐射空间分布图,右图 示意便携式烘鞋器。据此完成下面 10、11 题。
10. 从区域太阳辐射强弱的角度考虑,便携式烘鞋器使用频率最高的区域是( )
A. 新疆 B. 河北 C. 重庆 D. 青海
11. 甲地区分布有许多晾晒干果的棚房,主要原因是( )
A. 深居内陆,距海远,太阳辐射强 B. 海拔高,大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C. 纬度较低,热量充足,蒸发强烈 D. 沙漠广布,河流少,夏季气温高
【试题整合改编】一般的河流只有一个入海口,但珠江却十分有趣,它有八个入海口,俗称“八口入海”。 下图示意低纬度地区珠江口八大门位置及其周边环境。据此完成 12-14 各题。
12. 与珠江“三江汇集、八口入海”的河流特征密切相关的地理要素是( )
A. 气候地形 B. 构造运动
C. 海水入侵 D. 填海造陆
13. 珠江口海岸线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速度一直较慢,主要原因是( )
A. 径流速度快,沉积速度慢 B. 径流量小,搬运能力弱
C. 植被覆盖好,河流含沙量小 D. 人口密集,地面沉降速度快
14. 与鸡啼门相比,虎门附近( )
A. 砾石巨大 B. 河道涌潮量大
C. 火山灰较厚 D. 海洋生物较少
海水的味道又咸又苦,是因为海水中含有盐类物质。下图为同一经线不同纬度(a>b>c>d)的某海区表面 盐度变化(局部)示意图。根据相关知识,完成 15、16 题。
15. 图示区域的纬度极有可能是( )
A. 0°~ 23°26′ B. 0°~45° C. 30°~60° D. 60°~90°
16. 图中虚线区域可能( )
A. 有暖流经过 B. 位于红海 C. 位于河口附近 D. 位于波罗的海 “风助潮涌,潮借风威,壮观天下无”的钱塘江大潮,号称“天下第一潮”。读左图杭州湾至钱塘江 口位置示意图和右图是“日、地、月运动示意图”,甲、乙、丙、丁表示月球绕地球运动的位置。读图完
成 17、18 题。
17. 与钱塘江大潮形成无关的因素是( )
A. 河口形状 B. 夏季东南风
C. 地转偏向力 D. 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
18. 右图中,当钱塘江出现大潮时,月球位于( )
A. 丙、丁位置 B. 甲、丙位置 C. 乙、丁位置 D. 甲、乙位置
下图是地球自然环境圈层间物质交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 19-20 题。
19. ④圈层的主要特点是( )
A. 连续但又不规则 B. 由气体和尘埃组成
C. 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D. 由坚硬岩石组成
20.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圈层关系是( )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二、综合题(40 分)
21. 【教材习题整合改编】读“岩层与化石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2 分)
(1)A、B、C 岩层中最老的是 岩层,最年轻的是 岩层。(4 分)
(2)地点 3 缺失 B 岩层,有可能是当时地点 3 发生了地壳 (抬升/下沉)。(2 分)
(3)地点 1 C 地层形成时期,当地的古地理环境为 (温暖湿润/寒冷干燥)的
(陆生/海洋)环境。(4 分)
(4)下列关于地球形成与演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2 分)
A. 原始地球形成时就有了海洋和陆地
B. 地球生物由海洋向陆地扩展是以哺乳动物出现为标志
C. 喜马拉雅山形成于中生代
D. 古生代时期蕨类植物繁荣,是重要的成煤时期
2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 分)
材料一“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 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下图为我国西南山区的传统民居穿堂风示意图。
材料二下图为该地某时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
(1)与“穿堂风”的形成有关的地理原理最符合的是 ;(1 分)
(2)此时,山林和石质地面分别对应图中的 和 (P 或 Q)(2 分),补充完整下图中山 林与石质地面之间的气流运动方向,并在图中画出近地面处的等压面。(2 分)
(3)若只考虑天气状况的影响,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阴天或晴天)(1 分)的 (山林 或石质地面)(1 分),并分析其原因。(3 分)
(4)材料二图中①②两处相比, 处风力较大(1 分),其原因是 (2 分)
(5)此时 A 处的风向为 ,影响风速大小的力是 、 (3 分)
23. 【网上资料习题改编】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地球上约 97%的水储存在海洋中,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下图示意大西洋 部分海域洋流分布。
(1)推测⑤处海域海水盐度较高的原因。(6 分)
(2)指出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最可能形成渔场的地点,并说明理由。(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