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弹力 力的测量 课件(共26张PPT) 2023-2024学年初中物理北师版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2 弹力 力的测量 课件(共26张PPT) 2023-2024学年初中物理北师版八年级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1-07 22:23: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七章 运动和力
第2节 弹力 力的测量
有一个地方,从国外火到国内,引起百万人点赞,它就是蹦床主题公园!在蹦床上轻轻一跃,便可以潇洒地完成教科书般的花式扣篮,你知道是什么给了他这股神奇魔力吗?
1.知道什么是弹力及弹力产生的条件;
2.知道弹力的方向;
3.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4.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任务一
认识弹力
活动1:观察: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点?
弓、跳板、弹簧都发生了形变,且力消失后,它们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弯弯的跳板能把运动员弹起来
拉长的弹簧对手有向下的拉力
压缩的弹簧对手有向上的推力
拉弓可以把箭射出去
活动2:用力分别拉弹簧、橡皮筋和挤压橡皮泥、弯折铜丝,体验弹性与范性的区别。
物体发生形变后可以恢复到原来形状的性质,称为弹性。
比如:弹簧、绳子
物体发生形变后不能恢复到原来形状的性质,称为范性。
比如:橡皮泥、面粉
问题1:结合课本P27页内容,交流什么是弹力,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力属于弹力,并分析弹力产生的条件。
支持力,压力、推力、拉力都属于弹力。
弹力: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弹力产生的条件:
(1)物体发生了弹性形变;
(2)物体之间相互接触。
问题2:判断下列情况下弹力的有无?






活动3:根据下面两个情景,思考问题,了解弹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情景1:将木块放在桌面上。
情景2:用细绳悬挂一个小球。
问题1:情景1中木块是否发生形变?它的形变是向哪个方向的?它要恢复原状,将向哪个方向对桌面施力?
木块发生了形变,它的形变方向向上,所以要恢复原状就要对桌面产生向下的弹力(压力)。
F
问题2:情景1中桌面是否发生形变?它的形变是向哪个方向的?它要恢复原状,将向哪个方向对木块施力?
桌面发生了形变,它的形变方向向下,所以要恢复原状就要对木块产生向上的弹力(支持力)。
问题3:情景2中的小球发生的形变往哪个方向?它要恢复原状,将向哪个方向对细绳施力?细绳发生的形变往哪个方向?它要恢复原状,将向哪个方向对小球施力?
小球的形变方向沿细绳向上,所以要恢复原状就要对细绳产生向下的弹力;细绳的形变方向沿小球向下,所以要恢复原状就要对小球产生向上的弹力(拉力)。
F'
F
F'
问题4:请同学们思考讨论,弹力的方向是怎样的?
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绳子对物体的拉力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趋于恢复原状而产生的,因而弹力方向指向形变趋于恢复的方向。
弹力方向
形变趋于恢复的方向
弹力的作用点:可以将作用点移到重心上
.
(1)
F
(2)
F1
F2
.
F
拉力
.
(3)
活动小结
1.弹性与范性
物体发生形变后可以恢复到原来形状的性质,称为弹性;物体发生形变后不能恢复到原来形状的性质,称为范性。
2.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常见的弹力有推力、拉力、压力、支持力等。
3.弹力产生的条件:(1)物体发生了弹性形变;(2)物体之间相互接触。
4.弹力的方向: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趋于恢复原状而产生的,因而弹力方向指向形变趋于恢复的方向。
5.弹力的作用点:作图时可以将作用点移到重心上。
任务二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活动1:将小弹簧分发给学生进行以下分组实验。
实验:采用较小的力(适度)拉伸弹簧,观察弹簧受到拉力时的形状改变情况,撤去拉力观察弹簧的形状恢复情况。在一定范围内逐渐增大拉力,观察弹簧伸长量和撤去拉力后的恢复情况。
问题1:实验中在一定范围内逐渐增大拉力时,发现弹簧的伸长量有什么不同,弹簧的恢复情况又有什么不同?
发现拉力逐渐增大的时候,弹簧的伸长量也在逐渐增大,撤去力之后弹簧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问题2:思考当拉力一直增大会出现什么现象。
观察弹簧被拉直后的现象,发现弹簧无法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说明拉力过大的时候,就超过了弹簧的弹性限度,就无法恢复到原状。所以拉力不能一直增大。
问题3:试着总结拉力大小对弹簧伸长量的影响。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
活动2: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利用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的道理做成的测力计,叫做弹簧测力计。
有弹簧、挂环、刻度盘、铁杆、指针、外壳、挂钩
弹簧
挂环
刻度盘
铁杆
指针
外壳
挂钩
使用步骤:
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
2、拉动弹簧,
目的是防止弹簧、铁杆和刻度盘的摩擦
3、调零:
4、同向:
注意:可以测量任何方向上的力
标准是指针指向零刻度线
弹簧、铁杆、拉力方向相同
0 - 5N
0.1N
竖直:
F2
F1
读数 = F1
F1 > F2
水平:
读数 = F1 = F2
F1
F2
F1 = F2
读数:
活动2: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完成P29页“学生实验”。
注意:拉动弹簧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问题1:通过实验,总结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注意的几点操作要求。
(1)看: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一旦超过了允许测量的最大力,就可能会损坏测力计;
(2)调: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前,应先将测力计在受力方向上调零,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
(3)测:测量时,让弹簧测力计伸长方向与受力的方向一致;
(4)读: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
问题2:经历过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分析右图中弹簧测力计使用时的不当之处,并说明正确做法。
(1)甲图指针的位置没有指在零刻度上,需要调零;
(2)乙图拉力的方向倾斜,会造成弹簧及拉杆与外壳产生摩擦,使测量结果不准确,需要使弹簧轴线的方向沿着拉力的方向。
问题3:如下图所示,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误将弹簧测力计上下拿反了,把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则测量结果会 (选填“大于”或“小于”)正常值。
大于
活动小结
1.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
2.弹簧测力计的构造。
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1.课堂上同学们根据一些具体事例,讨论了“哪些物体有弹性,哪此物体有塑性”的问题。你认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泥人张”可以将黏土捏成各种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黏土不能自行恢复原状,说明黏土具有塑性
B.拉长橡皮筋,松手后橡皮筋能自行恢复原状,说明橡皮筋具有弹性
C.双手抓住单杠,可以看到单杠略有弯曲,撤去力后单杠又恢复原来的形状,表明单杠具有弹性
D.缝衣服的棉线一拉就断 ,无法自行恢复原状,说明棉线没有弹性
D
2.下列各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
A.手对弹簧的拉力
B.人对跳板的压力
C.手对弓的拉力
D.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力
D
3. 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有人提醒注意: (1)弹簧测力计的构造,(2)量程和分度值,(3)指针是否指零,(4)指针与外壳间有没有摩擦。这几条中,影响测量结果准确性的是( )
A.(1)(2)(3)
B.(2)(3)(4)
C.(1)(3)(4)
D.(1)(2)(4)
B
4.如图,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手对弹簧的拉力
B. 弹簧对手的拉力
C. 墙对弹簧的拉力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B
弹力
条件
不产生
弹性
弹性形变
范性
范性形变
原理
作用
使用
测量:弹簧测力计
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方向:形变趋于恢复的方向
总结:请画出本节内容的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