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 大气压强 课件 (共27张PPT)2023-2024学年初中物理北师版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8.4 大气压强 课件 (共27张PPT)2023-2024学年初中物理北师版八年级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1-08 00:15: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第4节 大气压强
第八章 压强与浮力
液体内部朝各处都有压强,是因为液体具有流动性。
我们生活在大气层的底部,那大气有没有朝各个方向的压强呢?
1.了解大气压是客观存在的;
2. 了解测量大气压的实验——托里拆利实验;
3.知道大气压强的值和单位以及测量工具;
4.了解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以及大气压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5.知道生活中利用大气压的实例。
任务一
大气压强
活动1:小组动手合作完成下面的“覆杯”实验,记录实验现象,思考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步骤:将塑料杯装满水,仍用硬塑料片盖住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观察现象;再慢慢把杯口向各个方向转一圈,继续观察现象。
问题1:实验1中将杯中加满水后倒置,纸片没有掉下来,为什么?请小组交流讨论,尝试解释原因。
硬纸片受重力作用,受水向下的压力作用,没有下落,必须受向上的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只能是大气,证明大气存在压强。
问题2:再慢慢把杯口向各个方向转一圈,硬纸片有没有掉下来?这说明了什么?
硬纸片没有掉下来。说明了大气的压强向各个方向。
活动2:继续操作课本P68页“观察与思考”中其余几个实验,体验大气压的存在。
“吞蛋”实验
演示视频
大量实验表明:大气压确实是客观存在的!
点击图片播放
问题:结合前面学过的液体内部的压强,你能解释大气压强的存在吗
气体受到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马德堡半球实验
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大气压强是存在的,并且十分强大。实验中,将两个半球内的空气抽掉,使球内的空气粒子的数量减少、下降。球外的大气便把两个半球紧压在一起,因此就不容易分开了。抽掉的空气越多,半球所受大气压力越大,两个半球越不容易分开。
【视频】马德堡半球实验
1.大气压强:大气内部的各个位置也存在着压强,这个压强就叫作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活动小结
2.产生原因:(与液体压强产生原因类似)
气体受到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说明:
①大气对浸在里面的一切物体均会产生压强。
②区分大气压和气压(一般容器内的称为气压)。
任务二
大气压强的测定
活动1:利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估测大气压的值。
(1)测量原理:p=
(2)实验器材:两个吸盘挂钩、刻度尺、测力计
(3)实验过程: 如图,记录刚刚拉脱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这就是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再量出吸盘与桌面的接触面积,算出大气压的大小。
活动2:阅读课本P69页内容,结合视频了解托里拆利实验过程。
(1)器材: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刻度尺、水银、水银槽
(2)测量原理:二力平衡、p=ρgh
p0
p水银=ρgh
p0
A B
h
(3)实验步骤:
①一只手握住玻璃管中部,在管内灌满
水银,用另一只手的手指堵住玻璃管口;
②把玻璃管倒插在水银槽里,松开手指;
③将管子竖直固定,用刻度尺测量管内
水银柱的竖直高度(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
④倾斜玻璃管,观察管内水银柱的竖直高度是否发生改变;
⑤换用内径不同的玻璃管和长短不同的玻璃管重做实验,观察水银柱的竖直高度是否改变;
⑥根据水银柱的竖直高度(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计算大气压强。
(5)实验结果
一个标准大气压:p0=1.01×105Pa
一个标准大气压:
p0=ρ水银gh=13.6×103kg/m3×9.8N/kg×0.76m=1.01×105Pa
问题2:将玻璃管的管径变粗或变细、将玻璃管稍向上提或向下按、向槽内加少量水银等情况下,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怎样变化?为什么?
不变。将玻璃管的管径变粗或变细、将玻璃管稍向上提或向下按、向槽内加少量水银等情况下,这些方法既不能改变大气压的大小,又不能改变水银柱的压强,故都不能使管内外高度差变化。
问题1:第一步要将玻璃管中灌满水银,目的是为什么?如果没有灌满会怎样?
第一步要将玻璃管中灌满水银,目的是排除玻璃管内的空气。
如果没有灌满,会使玻璃管中混入少量气体,这些气体会对管内水银柱有个向下的压强,会导致管内水银柱高度减小。由p=ρgh可知这样测得的大气压强将比实际偏小。
问题3:在管顶开一小孔,将会发生什么情况?为什么?
管内水银会立即下降,直至与槽内水银面相平。管顶开一个孔,则空气会进入管内,管内也要受一个向下的大气压,水银会立即下降,此时玻璃管与水银槽就构成一个连通器,最终与槽内水银面相平。
任务三
大气压强的变化
活动1:阅读课本P70页“科学窗”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1:我们知道大气压强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利用仪器测量它的数值,测量仪器通常有哪些?
水银气压计
无液气压计(又叫金属盒气压计)
水银气压计比较准确,但携带不便,比较常用的气压计无液气压计。氧气瓶和灭火器上的气压计,就是一种无液气压计。
问题2:请同学们操作下面的实验,说说你的感受。
实验:如图所示,将注射器的活塞拉到最外端,然后用手指堵住注射器前端的小孔,再用另一只手推动活塞。
活塞越往里压越费劲,最终推不动活塞了。
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减小,它的压强就增大;体积增大,它的压强就减小。
问题3:观察下面图片中数据并结合课本P74页“阅读材料”的内容,说一说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压强越小。
大气压强还跟天气的变化有关。一般来说,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比夏天高。
1.测量大气压的仪器:水银气压计、无液气压计。
2.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减小,它的压强就增大;体积增大,它的压强就减小。
3.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压强越小。
4.大气压强还跟天气的变化有关。一般来说,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比夏天高。
活动小结
任务四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活动1:从大气压强的角度解释下面几个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1)药水是怎样被吸上来的?
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一定质量的气体,上拉注射器,注射器内体积增大(膨胀),压强减小;外部大气压大于内部气压,药水被压入注射器中。
(2)墨水是怎样被吸上来的?
松手时,钢笔胶囊中的空气体积增大,压强减小,外部大气压大于内部气压,墨水被压入胶囊中。
问题:交流分享生活中还有哪些与大气压强相关的实例?
盛过热水的矿泉水瓶盖紧瓶盖后变扁
用吸管喝饮料
吸盘挂钩
拔火罐
打点滴
呼吸
活动2:阅读课本P71~72页的内容,了解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
大气压
大气压
出水管
缸筒
活塞
大气压
大气压
大气压
大气压
提起活塞时,阀门______关闭,大气压迫使水推开阀门______,水进入缸筒。
A
B
压下活塞时,阀门______关闭,活塞下面的水推开阀门______,涌到活塞上面。
B
A
再次提起活塞时,阀门______关闭,它上面的水从出水口流出,同时大气压迫使水又推开阀门______,水进入缸筒。
A
B
(1)
活塞式抽水机
演示动画
(2) 离心式水泵
离心式水泵起动前,为了排除内部的空气,先向泵里灌满水。叶轮转动后把水甩出,使叶轮附近的地方出现一块气体压强很小的区域。低处的水面上有大气压强,大于泵内的压强,所以水在外界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被压入泵中。
1.用塑料管可以把瓶子中的水吸到嘴里,这是由于( )
A.嘴对水产生吸力的作用
B.吸管本身有吸水的作用
C.大气压作用在水面上的结果
D.水内部压强的作用
C
2.离心式水泵抽水前必须灌满水,是为了(   )
A.排去空气,使叶轮转动时成为真空
B.连通器原理,使泵内外水面相平
C.利用泵内水的吸引力把水吸上来
D.以上说法都不准确
A
3.将少量热水倒入一空矿泉水瓶中(矿泉水瓶未变形),轻轻摇晃后将热水倒出,立即拧紧瓶盖,然后浇上冷水,可以看到矿泉水瓶变瘪。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在所浇冷水的压力作用下,矿泉水瓶被压瘪
B.矿泉水瓶热胀冷缩的结果
C.矿泉水瓶内热气将它吸进去了
D.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矿泉水瓶被压瘪
D
4.如图所示,把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通过橡皮塞插入装有红色水的玻璃瓶中,从管口向瓶内吹入少量气体后,瓶内的水沿玻璃管上升的高度为h。把这个自制气压计从1楼带到5楼的过程中(对瓶子采取了保温措施),观察到管内水柱的高度发生了变化,如表所示,根据实验现象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往瓶内吹气后,瓶内气压小于瓶外大气压
B.水柱高度h增大,说明大气压降低了
C.上楼的过程中,给瓶子保温是为了避免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D.水柱高度h越大,瓶内外的气体压强差越大
楼层 1 2 3 4 5
管内与瓶内水面的高度差/ cm 5 5.3 5.7 6 6.3
A
总结:请画出本节内容的思维导图
产生原因:气体受到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托里拆利实验
标准大气压的大小:1.01×105 Pa
大气压强
大气压强
大气压强的测定
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大气压强的变化
测量工具
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大气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生活中与大气压强相关的实例
活塞式抽水机
离心式水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