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单元能力达标测试
看拼音,写词语(8分)
bái zhòu yún tián zhī xiǎng hú dié
( ) ( ) ( ) ( )
qīng tíng mǎ zhà yīng táo yú shù
( ) ( ) ( ) ( )
二、多音字组词(6分)
gōng( ) huǎng( ) yān( )
供 晃 燕
gòng( ) huàng ( ) yàn( )
三、补充成语,再选词填空(12分)
恍然( ) 乐此( ) ( )胜数 顶天( )
不厌( ) 能书( ) ( )盛名 ( )绝伦
1.他的成就( ),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他虽然年轻,却能( ),承担起家庭的重担。
3.他( ),是业界公认的专家。
4.她的歌声( ),让人陶醉其中。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9分)
1.我带走的,岂止是我慈爱的外祖父珍藏的一幅丹青、几朵血梅?(改为陈述句)
2.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仿写句子)
腊月,好冷啊!
3.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仿照句子,运用对比的手法写一写,突出妈妈做的饭菜很美味)
五、根据课本内容填空。(9分)
(1)《月是故乡明》一课作者借月亮表达了对 深深的思念之情,这让我想到诗句“ ”。
(2)儿童是那样的天真可爱,“ , ”写出了儿童学种瓜时的情景;“ , ”描写了牧童坐在牛背上悠闲自在地吹笛的情景。
(3)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母亲的关心和照顾。下图使我想到歌颂母爱的诗句:“ , 。”
六、阅读(一)(11分)
溪居即事
【唐】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
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
急向柴门去却关。
1.这首诗勾画了一幅水乡春景图:临水的村庄,疏疏落落的篱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奔跑的儿童和谐而富有诗意。(3分)
2.第三、四句中“疑”“急”二字,描绘出一个( )的农村儿童形象。(2分)
A.淘气顽皮、聪明伶俐 B.热情淳朴、天真可爱 C.遇事慌张、手足无措
3.用自己的话写一写第三、四句的意思。(3分)
4.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乡村生活?(3分)
阅读(二)(15分)
访 梅
贾平凹
舅爷是个画家,听奶奶说,他的名气老大,在国外办过画展。但我们翻看他的画集,却并不佩服他,他的画简单极了,每幅画都懒得去画满,往往就是那么几块几笔水墨,那蚂蚱,似乎并不就是蚂蚱,那小鱼,似乎并不就是小鱼。我们当时就嗤地笑了,觉得跟我们的画差不多呢。于是乎,我们就不敬而远之了,随便着和他对话,缠他讲城市的故事。一天,他提出要出外作画去,大雪天里,天地一片儿白,有什么可画的呢?我们很有几分( ),更有了几分好奇,便闹嚷嚷地跟他了去。
山包上雪很厚,什么凹的凸的地也没有了;树上,也没有一片叶子。这里有什么可画的呢?舅爷拣着一块石头坐下,眯缝了那双眼睛,左看看,右看看,看远又看近。足足半个时辰,才拿出画夹开始画起来了。我们一眼一眼看,看着看着,果然天地单调,画面更单调。
单调极了,我们说,我们给你寻些能画的色彩吧。
找些什么色彩呢
譬如梅花,那花是多么红呢!
去吧,舅爷等着你们寻来最美的东西。舅爷笑了,叮咛我们小心去寻。
我们跑去了,先是到了东边,那是一漫斜坡,稀稀地站着几株柿树,如今光裸裸的,没有一颗红艳艳的果子,铁似的枝条衬在雪里,似乎在作着沉思。再往远去,也是一片灰白。
我们又跑到山包西边,细细地在找了,并没有什么梅的,甚至连别的什么颜色的东西也没有。
我们转回到舅爷那儿,十分( ),他竟已画了四张画,看见了我们,说:“孩子,寻到了吗 ”
“什么也没寻到,只是白的。”
“好了,找到了。”
“白的有什么意思?”
“你们想想,天是什么,天是云,云是什么,云是蒸气,蒸气是什么,蒸气是水,水是什么,水是白的。天上地下,哪一样不是白色的呢?白色是最美的色彩呢!”
那么说,我们一时( )了,什么东西里,什么时候难道都有美吗
“对了,孩子!美是到处都有的,但美却常常被人疏忽了。你们总是寻那大红大绿,可红得多了,使你烦躁,绿得多了,使你沉郁,黄得多了,使你感伤,只有这白色是无极的,是丰富的,似乎就无极得无有,丰富得荒凉了呢。”
我们都哑然笑了,虽然听得并不甚明白,但毕竟惭愧起来,而且自那以后,愈来愈加深了理解,深深地后悔辜负了多少个冬天,使多少个美好的东西毫无意义地无知地消磨过去了。
——《贾平凹散文精选》,有删改
1.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吃惊 狐疑 疑惑 B.狐疑 吃惊 疑惑
C.疑惑 狐疑 吃惊 D.疑惑 吃惊 狐疑
2.短文重点写了一件什么事?
3.下面的句子从哪个角度描写人物,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特点?
舅爷拣着一块石头坐下,眯缝了那双眼睛,左看看,右看看,看远又看近。
4.请结合全文,说说如何才能避免使多少个美好的东西毫无意义地无知地消磨过去。
七、习作(30分)
“我长大了,我可以自己穿衣叠被;我长大了,我可以放学自己回家;我长大了,我可以帮爸妈出力;我长大了,我要独立自强……”是啊,成长也意味着责任。回忆你的童年,你觉得从成长中你学到了什么?请以“我长大了”为主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结合主题,题目自拟。②材料真实,感情真挚。③字迹工整,语句通顺,不得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白昼 耘田 知晓 蝴蝶 蜻蜓 蚂蚱 樱桃 榆树
二供gōng(提供) gòng(供奉)
晃huǎng(晃眼)huàng(晃动)燕yān(燕山)yàn(燕子)
三、恍然大悟 乐此不疲 不可胜数 顶天立地 不厌其烦
能书善画 颇负盛名 美妙绝伦
不可胜数2.顶天立地3.颇负盛名4.美妙绝伦
四、
1.我带走的,不止是我慈爱的外祖父珍藏的一幅丹青、几朵血梅。
2.冷得鸟儿躲进巢里不敢出来,冷得青蛙在洞里冬眠,孩子们穿上了厚厚的羽绒服。
3.虽然妈妈做的都是家常便饭,但在我看来,一点儿也不逊色于饭店的山珍海味。
五、1)故乡 示例: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3)示例: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六、(一)1.悠悠飘荡的小船 波光粼粼的溪水 掩着的柴门
2.B
3.小孩子望到了喜出望外,以为是邻村的客人忽然到来。他急急忙忙奔向柴门,赶紧把闭着的柴门打开。
4.例:宁静优美,闲适舒坦。(意思对即可)
(二)1.D
2.“我们”和舅爷外出作画,寻找最美的东西的事情。
3.动作描写。通过“拣”“坐”“眯”“看”等系列动词, 具体生动地描写了舅爷认真细致地研究画画的素材,为下文舅爷揭示作画的真谛埋下伏笔。
4.仔细观察,深入了解,通过表面现象看到事物本质。
七、习作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