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作文训练之审题与立意》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作文训练之审题与立意》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07 21:24:3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作文训练之审题与立意》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会审题、审材料;
2、学会借助思维导图准确立意。
重点难点
运用发散思维形成成文路径,准确立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大家想一想:假设你现在拿到一份语文卷子,做到了作文这部分,第一步是什么?很多同学都会告诉我,老师,是审题!对!我们今天就来聊聊审题。
请问大家,审题为什么不叫看题呢?(生答)
审:乃仔细思考、反复推敲之意也。(《新华字典》)
所以,审题就不是简单地看题目,而是要求像福尔摩斯破案一样,对题目的每一个细节和线索都进行最细致地推敲和分析。
过渡:今天咱们就以一个中考作文题目为例,来聊聊如何准确审题与立意。
二、审题目
出示作文题目:那声音常在我心田
1、请大家自由审题(2—3分钟),请两名学生分享审题过程和收获。(测学情)
2、引思:你觉得这个题目中的关键词是什么?你揣摩出了什么信息?请大家抓住题目中的一两个词来谈谈收获。(学生畅谈,教师引导。)
预设:
“那”:是那时的,以前的,是回忆性的,不是这声音,不是此时;
“声音”:是写作对象,是写作围绕的中心;
“心田”:是写作重心,突出“那声音”带来的独特体验与深刻感悟;
“我”:是写作主体,“那声音”可以不是自己发出的,但声音带来的感悟却是自己的;
“常”:突出了“那声音”回响在耳边、在心田的经常性、持久性。(对比引导)
3、请连缀所有关键词信息,说说这个题目要让我们写什么。(指名回答)
预设:
通过揣摩关键词可知,我们可以选取以往你听到的一种声音,细致地描写这种声音,然后写出“那声音”是怎样经常性的出现,带给你真实独特的感受与深刻的感悟的。
4、引导学生总结审题目的方法
回想一下,咱们是用什么方法来审读题目的?请一位学生总结并给这种方法取名。
显示:
审题的根本原则:逐字逐句揣摩,不放过题目的任何一部分。
老师总结:为什么逐字逐句揣摩?就是为了找出关键,展开联想,排除陷阱,清晰地确定题目想要咱写点什么,初步想想咱们有哪些东西可以去应对和表达。“逐字逐句揣摩”是成功审题最基本的好习惯!
三、审材料(导语)
过渡:有的时候,咱们会碰到题目前面有一段材料,请大家看幻灯片:
显示:
生活中有许多声音,自然界的风声、雨声、鸟鸣声,声声入耳;校园里的书声、歌声、呐喊声,声声传情;生活中的掌声、笑声、叮咛声,声声动听……这些声音或温暖、或温馨、或感人,在泛黄的生活影像中,总有一种声音会时常叩动你的心灵,请以《那声音常在我心田》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得少于650字。
1、请学生谈谈:在你看来,这段材料多余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很多同学在考场上往往只是对这种材料应付性地扫几眼,岂不知它为我们打开写作思路起到了重要的提示作用。所以,这种材料也叫导语,就是引导思路的话。那我们该如何解读呢?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超有用的四字秘诀:分、记、例、合
2、引导学生利用四字秘诀来审读材料:
第一步:【分】分开总结句和提示句
材料部分一般由提示句和总结句两部分构成,提示句多负责解释举例;总结句多揭示题目写作用意。第一步我们需要清楚地分开材料里的提示句和总结句,找总结句的窍门就是在它的前面有时会有一个省略号,把它和前面的提示句分开;有时则会有一些表示过渡或转折的词,比如:虽然、但是、原来、其实、尽管如此、令人震惊的是等,(ppt举例)这些词和省略号都是辨别的诀窍。另外,总结句多出现在材料的最后一两句。
请大家看看幻灯片中的材料,总结句是哪一句?
第二步:【记】明确并记住总结句的意思
引导学生分析材料
第三步:【例】找出并分析举例部分
引导学生把举例部分详细推敲一番
第四步:【合】结合例子和总结句,确定写作范围
指名学生回答。
3、小结:通过审读材料导语,你对写作本文有什么新收获?(强调四字诀。)
四、作文的立意
过渡:以上我们聊的是怎样审题、审材料,接下来我们聊聊作文的立意。立意,就是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简单地说,中心思想就是作者想要表达和分享的感情和看法。我们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进行发散思维,快速而有效的立意并初步形成行文路径。
1、教师板书示例,画出一至两条思维路径;
2、指名2至3人板书完善导图,并请学生选择一条路径进行解说,侧重立意;
3、学生点评:以上哪种立意更好?
4、教师小结:“意,犹帅也。”意,要有深度、有创新。(如:掌声中的小我与大我意识)
五、结语
今天我们一起聊了几种关于审题与立意的方法,希望能给你今后的写作带来帮助,更希望大家能够在写作实践中发现更多适合自己的新方法!
作业:
1、搜集关于声音的诗句;
2、完善导图,完成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