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第二节 人体的消化与吸收
第九章 人的食物来自环境
学习目标
目标
01
02
03
说出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消化腺的作用。
说出小肠作为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的结构特点,能说明小肠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能够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情景导入
食物是怎样通过消化系统而被消化的呢?营养物质又是怎样被吸收的呢?
一.食物的消化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31-33,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1.什么叫消化
2.食物中的哪些营养物质必须经过消化?
3.请按照消化方式进行分类
一.食物的消化
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可以吸收的营养成分的过程(将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
蛋白质
糖类
脂肪
维生素
水
无机盐
有机物
无机物
必须经过消化,由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才能被消化道吸收。
大分子物质
不用消化,直接被消化道吸收。
提醒:膳食纤维既不能消化也不能吸收,因为人体没有相关的消化酶。
六大营养物质的消化:
小分子物质
一.食物的消化
大分子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
酶
小分子物质
消化酶的作用示意图
酶: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类有机物,也称为生物催化剂。
来 源
化 学 本 质
功 能
一.食物的消化
作用:将复杂的大分子物质分解为简单的小分子物质。
酶的作用需要一定的条件(如适宜的温度、PH等)。
低温降低酶的活动,高温破坏酶的结构,使酶失去活性。强酸、强碱也会破坏酶的结构,使酶失去活性。
酶,在哪里?
一.食物的消化
唾液:唾液淀粉酶
胃液:胃蛋白酶(胃液是强酸性,因此胃蛋白酶的最适PH是强酸性。)
胆汁:不含消化酶,却能使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增加脂肪和脂肪酶的接触面积,有助于脂肪的消化。(属于物理性消化)
肠液:含有多种消化酶。
胰液:含有多种消化酶。
每种消化液中所含有的酶
一.食物的消化
消化的形式
化学性消化:
物理性消化:
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胃肠的蠕动等。
食物在消化酶的作用下逐步分解的过程。
结果:大块食物变成小块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促进食物消化。 但仍然是大分子,不能被吸收。
过程:在酶的作用下,大分子物质转变成小分子物质。
结果:小分子物质能够被吸收。
一.食物的消化
1.同学们将馒头放进口腔细细咀嚼,味道发生了什么变化?有新的物质产生吗?
2.分析:馒头在口腔内的消化过程。
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物理性消化
唾液对淀粉的分解-----------化学性消化
目的:说明食物在口腔内发生的化学性消化。
探究:食物在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
一.食物的消化
实验现象:
分析原因:
实验结论:
本实验变量:
对照组和实验组:
酶的作用条件:
1试管变蓝,2试管不变蓝。
2试管中唾液中的淀粉酶将淀粉消化,所以2中没有淀粉。
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唾液
1是对照组,2是实验组。
适宜的温度,PH值
一.食物的消化
一.食物的消化
(1)口腔中的消化
思考题:
为什么我们细嚼饭粒或馒头时会觉得有甜味?
淀粉
麦芽糖
唾液淀粉酶
牙齿咀嚼 - 舌头搅拌 -分泌唾液淀粉酶
一.食物的消化
蠕动-分泌胃液,含有胃蛋白酶
(2)蛋白质在胃内消化
思考题:为什么胃不会把自己消化掉?
因为胃液中还含有一种物质,叫黏液,它覆盖在胃黏膜的表面,形成一层黏液膜,能够防止胃蛋白酶对胃黏膜的消化作用,同时还有润滑作用,保护胃不受食物中坚硬物质的机械损伤。
蛋白质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的消化
一.食物的消化
脂肪
脂肪微粒
甘油+脂肪酸
胆汁
酶
胆囊
胆汁
肝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但能使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增加脂肪和脂肪酶的接触面积,有助于脂肪的消化。
一.食物的消化
(3)小肠内的消化
蛋白质
氨基酸
肠液、胰液
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酶
酶
蠕动-分泌肠液
胰液和肠液中含有多种分解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的酶。
一.食物的消化
初步消化蛋白质
蛋白质
氨基酸
糖 类
葡萄糖
脂 肪
脂肪酸、甘油
初步消化淀粉
食物消化的场所
基本无消化作用
在消化酶的作用下,食物中的蛋白质逐步分解为氨基酸,淀粉逐步分解为葡萄糖,脂肪逐步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都是能被人体吸收的小分子营养物质。
一.食物的消化
糖类 麦芽糖 葡萄糖
蛋白质 氨基酸
脂肪 脂肪微粒 甘油+脂肪酸
唾液
口腔
肠液、胰液
小肠
胃液
胃
肠液、胰液
小肠
胆汁
肝脏
肠液、胰液
小肠
食物消化的最终产物
大分子物质
小分子物质
小肠是食物消化的主要器官
二.营养物质的吸收
食物进入人体后,经过消化成为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等小分子物质,加上本就是小分子的水、无机盐、维生素等,这些营养物质怎么进入到人体内部呢?
1.什么是吸收
2.为什么说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二.营养物质的吸收
食物在消化道内被消化后,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人体的循环系统,这一过程称为吸收。
水、无机盐、维生素、氨基酸、甘油、脂肪酸、葡萄糖等
吸收部位
吸收:
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⑴小肠的内表面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扩大了小肠吸收营养物质的表面积,扩大了约600倍。
小肠绒毛
皱襞
二.营养物质的吸收
小肠皱襞
小肠绒毛
小肠
⑵皱襞的表面生有众多的小肠绒毛,内有大量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毛细血管
毛细淋巴管
小肠绒毛放大
二.营养物质的吸收
二.营养物质的吸收
小肠绒毛
毛细血管
毛细淋巴管
肠腺
⑶小肠绒毛、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很薄,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毛细血管
少量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少量水和酒精
水、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1.你认为在消化道中哪些部位具有吸收作用
2.各部分能够吸收哪些营养物质?
消化道中具有吸收作用的器官: 胃、小肠、大肠。
二.营养物质的吸收
小肠内除大部分的甘油、脂肪酸被毛细淋巴管吸收外,其余的各种营养物质都被毛细血管直接吸收进入血液。
为什么说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①长度长,约5-6米(有利于消化、吸收)。
②面积大,(有利于消化、吸收)。
③消化液的种类多,(有利于消化)。
④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很薄(有利于吸收)。
二.营养物质的吸收
二.营养物质的吸收
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消化道 消化 吸收 口腔 淀粉 ( ) 咽和食道 胃 蛋白质 较简单物质 少量( )( ) 小肠 淀粉 ( ) ( ) 全部( ) 大量:水和无机盐
蛋白质 全部( ) 脂肪 脂肪微粒 ( )+( ) 全部( )( ) 大肠 少量:( )、( )和( ) 肛门
唾液淀粉酶
麦芽糖
水
酒精
麦芽糖
葡萄糖
葡萄糖
氨基酸
氨基酸
甘油
脂肪酸
甘油
脂肪酸
水
无机盐
维生素
酶
酶
酶
酶
酶
胆汁
本
结
课
小
二、食物的消化
(1)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胃肠的蠕动等。
(2)化学性消化:食物在消化液的作用下逐步分解的过程。
(3)探究:食物在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
三、营养物质的吸收
(1)吸收:消化后的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2)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
随
试
堂
测
1. 能分泌胆汁的器官是( )
A. 唾液腺 B. 胆囊 C. 肝脏 D. 胰腺
2. 蛋白质在小肠内最终被分解成下列哪种物质才能被吸收( )
麦芽糖 B. 葡萄糖
C. 氨基酸 D. 甘油和脂肪酸
C
C
3、下列哪项不是小肠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
A.小肠长约5-6米
B.粘膜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
C.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D.小肠壁内有肠腺
D
4.各类营养物质在人体消化管内被消化酶消化的先后顺序是( )
①蛋白质②无机盐③淀粉④脂肪⑤维生素
A.①②③ B.③①④ C.①②④ D.①④⑤
B
5.一位同学吃西瓜时,将一粒西瓜子咽了下去,下列
哪项是它的旅行路线( )
A.口腔→食管→胃→大肠→小肠→肛门
B.口腔→胃→食管→小肠→大肠→肛门
C.口腔→大肠→胃→食管→小肠→肛门
D.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D
6.如图是消化系统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最大的消化腺是[ ] ,它能分泌 ,能促进 的乳化。
(2)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
(3)淀粉开始消化的部位是[ ] ,其最终被分解为 。
(4)蛋白质开始消化的部位是[ ] ,其最终被分解为 。
(5)脂肪开始消化的部位是[ ] , 其最终被分解为 。
8
肝脏
胆汁
脂肪
小肠
1
口腔
葡萄糖
3
胃
氨基酸
4
小肠
甘油和脂肪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