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物质的性质 课件(共23张PPT) 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4 物质的性质 课件(共23张PPT) 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2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粤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1-07 23:20: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1.4 物质的性质
酒精、汽油为什么要密封保存呢?
酒精、汽油易挥发且具有可燃性,不密封保存会发生火灾、爆炸等危险。
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你知道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吗?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能列举常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能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能理解科学探究是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
新知学习
一、物质的性质
讨论:
1.观察金属铁和铜,找出它们的性质。
2.这些性质需要不需要经过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来表现?
3.物质的性质应该分几种?
新知学习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内容 颜色、状态、气味、光泽、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导电性、延展性、挥发性等 毒性、氧化性、还原性、
可燃性、助燃性、酸性、
碱性、金属活动性、非金属活动性、化合价等
是否经过化学变化来表现 不需要经过 需要经过
新知学习
物理
化学
化学
物理
物理
物理
物理
化学
下图中哪些属于物理变化?哪些属于化学变化?为什么?指出其中化学变化所伴随发生的现象。从这些变化中,你能推知相关物质各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吗?
新知学习
二、性质和变化的区别
两者在叙述上的区别是:性质一般描述为“某物质能(或“会”、“可以”、“易”)怎样。而变化的叙述中一般没有以上字眼。
物质变化描述的是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过程;
物质性质是物质变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属性。
两者关系:
变化
性质
反映
决定
新知学习
请判断:
①CO2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②水加热难分解
③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④ 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
(化学变化)
新知学习
用什么方法才能了解金属铜的物理性质 与化学性质呢?
研究物质物理化学性质的方法:
1.物理性质用观察法和物理测定法进行探究。
2.化学性质用化学实验探究法进行探究。
新知学习
三、金属铜化学性质的探究
探究活动
观察与问题
【实验1-10】将一小段光亮的铜片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铜片的颜色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新知学习
假设与预测
A 可能是烟灰;
B 可能是铜与氧气反应生成的黑色物质。
你将设计什么实验来验证的你假设与预测?
新知学习
【实验1-11】设计实验证明: 黑色物质可能是烟灰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用干净的棉布擦拭铜表面的黑色物质
擦不去
黑色物质
不是烟灰
实验与事实
新知学习
进一步实验:铜片不与火焰接触时加热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将铜片置于试管中加热
变黑色
不是烟灰,可能是铜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新物质
新知学习
【实验1-12】设计实验证明: 铜在隔绝空气加热是否变色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用铝箔包裹铜片再加热
铜片不变色
铜片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不变色
新知学习
解释与结论
解释 【实验1-11】说明:铜片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后变黑,黑色物质不是烟灰
结论
【实验1-12】说明:铜片在隔绝空气加热后不变色。据此可知:铜片在敞开的试管中加热后变黑,那是铜片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变化,生成黑色的新物质
铜片在加热的条件下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
新知学习
反思与评价
上述结论是否正确,可通过对生成物的鉴别实验来证明。
【实验1-13】将铜片用酒精灯焰多加热几分钟,放冷,折动铜片使生成的黑色物质脱落在干净纸上,再移入试管,滴加少量稀盐酸,加热。对照【实验1-8】中观察到的现象,说明铜在空气中加热生成什么?
新知学习
现象
反思评价 铜在空气或氧气中受热生成的黑色物质是 ,所以上述“解释与结论” (正确、错误)
黑色粉末逐渐溶解,溶液变蓝
氧化铜
正确
新知学习
表达与交流
1.化学变化的文字表达式:
铜 + 氧气 氧化铜
加热
(Cu) (O2) (CuO)
2.小组交流讨论,你还能提出其他假设并用实验证实吗?
新知学习
目的观察蜡烛的燃烧现象。
点燃一支蜡烛,仔细观察蜡烛的燃烧,画出火焰的形状和构造。用一根细玻璃管伸进火焰内层,把从玻璃管中导出的气体点燃。蜡烛燃烧和熄灭时,可以观察到哪些物理变化的现象?哪些现象表明蜡烛燃烧是一种化学变化?请写出你的观察报告。
蜡烛的燃烧
实践活动
当堂检测
1.下列属于氧气物理性质的是 ( )
A.氧气能使食物腐烂
B.氧气能使钢铁生锈资源
C.氧气能供给动物呼吸
D.氧气能液化成淡蓝色液体
D
当堂检测
2.氮气具有的下列性质中,属于氮气化学性质的是 ( )
A.常温下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
B.在低温高压下能变成无色液体或雪状固体
C.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条件下,能与氢气作用变成氨
D.极难溶于水
C
当堂检测
3.壹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假设与预测 B.设计实验
C.观察与问题 D.得出结论
B
课堂小结
假设与预测
观察与问题
实验与事实
解释与结论
反思与评价
表达与交流
科学探究主要环节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