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主题训练-------凡事成岁月,小叶著芳华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尽小者大,慎微者著。
——《资治通鉴》
人类无小事,犹如植物没有小叶,凡事便构成岁月的动态,而世纪的面貌便是由岁月的动态汇集而成的。
——雨果《悲惨世界》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张桂梅华坪女高校训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小事”与“大事”的理解。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活中的一些事,有时候于你是小事而于别人是大事;该放下时不妨当成小事,该拿起时不妨当成大事。生活中,常常是一些小事成就了大事,常常是一些凡人小事特别值得我们惦记。
请围绕“小事与大事”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实行垃圾有效分类,提升小区物业服务水平,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是近年来深圳市民关心的“关键小事”。“关键小事”,“小”在切口,“关键”在意义……
深圳市花大力气狠抓“关键小事”,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观点。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书写清晰;不少于800字。
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们都是平凡的人,我们所经历的事大多是平常的小事,但我们若深入观察,仔细领悟,会发现在凡人小事的背后,其实也有很多令我们感动或者让我们深思的东西。
请以“凡人小事的背后”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我们都是平凡的人,尽管日子平淡,但每个人的一点喜好、一点闲情以及身上那美好的品质,都使自己呈现出了完全不同的面貌,让人看到了满满的希冀。
请以“凡人小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3)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答案
1.例文:
凡事成岁月 小叶著芳华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从古至今,“小大之辩”这一哲学问题未停止讨论。小事如同细枝末叶,时刻汇聚成大事。大事和小事都是人生的一部分,我要立足于“小”,妥善处理细,用以成就“大”。
老子云:“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就告诉我们小事成就大事,大的成就往往离不开细节的加持。当“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还只是石油公司的一个小员工时,他发现每次焊接输油管道都掉了39滴焊接剂。这个细节让他觉得如果能一次减少一两滴,岂不是能节约不少?果然,他通过研究发明了“38滴焊机”,每年为公司增加利润5亿美元。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突然注意到带电导线周围的小磁针发生了偏转。他立即致力于对这一现象的研究。最后发现了电流的电磁效应,这一成果现已应用于各个领域。二者都善于发现,不放过任何一片“小叶”,用平凡小事成就了惊天动地的大事,最终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雨果说:人类无小事,犹如植物没有小叶,凡事便构成岁月的动态,而世纪的面貌便是由岁月的动态汇集而成的。凡事成岁月,小叶着芳华。
小事不仅是通俗意义上“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积累,更是以其中的细节达成质的飞跃,创造辉煌的成就。不关注细节的人往往会错过成功,就像一个健康的人,体内如若存在一个癌变细胞,不及时注意这样的小节,当其蔓延到身体各处,那就迟了。所以我们经常讲:切忌因小失大。一个人若想成就大事就绝不能忽视每一件小事,否则所有的努力都会付诸东流。
每每提起那些成就大事的人,人们都交口称赞,我们看到的往往是他们光鲜亮丽的一面。却不知苏秦锥刺骨、勾践卧薪尝胆承受了多少苦难。他们最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些都是他们日复一日的努力换来的,没有平常的小事打底,哪能最终破茧成蝶。所以说小事虽不起眼,但是在成就大事之前,必须重视小事。只有注意了这种细枝末叶,不断地提升能力,才能最终将精彩呈现,书写精彩人生。
反观现在,我们的“躺平一族”“佛系一族”,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想做,总是认为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自视甚高,渐渐形成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习性。最终只能是自食苦果,成为自己的负累,人生的失败者。我们只有细心、耐心地做小事,热情、坚持地做大事,才能成就自我。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成功就是由一件件小事,一个个细节积累而成的。一件小事就像一根蛛丝,只有耐心编织,根根聚集,才能成就一张密网,网罗万物。不要让细节成为密网的那个漏洞,放任成功的机会溜走。唯有凡事小叶不去辜负,好事大事才会接踵而至。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第一则材料“尽小者大,慎微者著”,意为能做好小事的人,才能成就大业;能注意小节的人,才能成就德行。无论是立身处世,还是履职任事,均需注意细节,自我约束。我们想要成功,必须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小事成就大事,细节决定成败。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第二则材料要扣住关键词“小事”“小叶”“构成”“岁月”“世纪面貌”,这些词语的指向是人生岁月乃至世纪的面貌都是由“小事”“小叶”构成,说明“小”很重要,我们要关注小事,只有关注好了小事,才能做成大事。第三则材料要关注“高山”“群峰之巅”“人杰”“伟人之巅”等关键词,这些信息告诉我们,人生应是“大”的组合,“大”的视野更加开阔,眼界更加宽广,看待事情才会更有高度,人生就是要有大格局。
综上,这是一道二元思辨性作文题。前两则材料重点强调“小”的重要性,要从小事入手,积跬步,才能至千里,才能成大事。第三则材料强调“大”,要有大格局,大追求,大目标。这三则材料构成两个方面的对比关系,写作时,最好能够讲清楚“小”和“大”意义和内涵,讲清楚“小事”与“大事”的辩证关系。
任务导引部分,“结合材料”,即告诉考生有材料意识,不能将材料置之不理而另起炉灶。观点应该涵盖材料,行文中需要艺术性运用材料。“谈谈你对小事和大事的理解”则告诉我们要理清两者的关系。
写作时,可以由名言“天下事当于大处著眼,小处下手”引出观点,领悟小大相生之道,助力我们擘画人生精彩蓝图。然后分析“大”与“小”的关系,“大”与“小”相辅相成,是辩证统一的矛盾体,不能脱离彼此而孤立存在。主体论证部分可以先论证“大”的作用,成大事者须有大格局、大胸襟,不为一时的小问题,小困难所蔽;再论证“小”的优点,仰望星空时,我们也要脚踏实地,将“大事业”落实到“小细节”中,方能不由“梦想家”沦为“空想家”;再联系现实中的及时行乐、空喊口号等现象申明观点。最后,总结全文,吾辈青年应当树立远大志向,同时“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从细从小做起,悟“小大相生”之道,擘画人生精彩画卷。议论时可以运用引用论证、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以增强了文章的论证力。
立意:
1.做好小事,方能成就大事。
2.小中铸大。
3.欲成大事,先做小事。
4.小事不干,何成大事。
5.大事做细,完美人生。
6.大行不顾细谨。
7.小叶著芳华,小事成岁月。
2.例文:
小事与大事的辩证法
现实中,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和处理不同的事。这些事,可从不同维度划分,但笼统地可分为小事与大事。小事与大事是相对的。同一件事,站在这个角度,是小事,但站在另一个角度,却是大事;同一个问题,对这个人,是小事,但对另外一个人,可能就是大事。在实践中,我们不能只看重大事而忽视小事,只做大事而不做小事。
东汉有个叫陈蕃的人不屑于“扫一室”的小事,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最终只会是小事没有做,大事做不成。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成天渴望干大事,不热心于区区小事,也只会落得个眼高手低、碌碌无为的结局。
领导干部眼中的“小事”,往往就是群众的头等大事。相对于招商引资,一处房产纠纷是小事;相对于修路架桥,占用几亩土地也是小事。但是,对群众来说,失去一处房产就是失去安身之所,没有土地就是没有衣食之源。如果领导干部不把这些“小事”当事,可能诱发社会不和谐、不稳定的大事。可见,领导干部除了想全局谋大事外,就是要关注和处理人民群众的具体小事。处理好这些具体小事,就是关心了老百姓生活中的大事。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小事与大事又是有关联的。小事是大事的基石,大事是小事的升华。雷锋、郭明义等为代表的普通人,之所以成就了伟大的人格,就是因为甘当“螺丝钉”,始终坚持做一件件利他利人利社会的平凡小事。从这个意义上说,把简单的事办好了就不简单,把平凡的事办实了就不平凡。
大事小事,还有好坏之别。小的好事会累积成大的好事,小坏事也会演变成大坏事。所谓小中见大、微中有著、细中有宏,便是这个道理。要成就事业和人生,我们不仅要重视小事,还要分清事情的好与坏,多做好事,不干坏事。我们必须明白“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事不从严,大事难周全”,“小洞不补、大洞吃苦”等规律,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毋以小益而不修,毋以小损而不防”。
大事小事都是事,但要事事周全、件件顺意,就必须弄清大事与小事的性质,处理好大事与小事的关系,做到心中想大事,手中干实事,以踏石留痕、抓铁有印的作风,一步一个脚印,积少成多、集腋成裘,让人生在做好一件一件的小事中不断出彩。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更要有“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境界,关注生活中的“一枝一叶”,为人民谋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在“群众利益无小事”中,成就大事业、大人生。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本题是一道材料式的话题作文题。
材料共有四层句意,从不同角度阐释小事与大事之间的辩证关系。第一句“生活中的一些事,有时候于你是小事而于别人是大事”大意是说,由于站在这个角度和身份不同,事无大小之分。此句强调要学会换位思考,如“衣食住行”这样的“关键小事”,对老百姓来说也是影响生活质量的“关键大事”,故我们不能只看重大事而忽视小事,只做大事而不做小事。“该放下时不妨当成小事,该拿起时不妨当成大事”则是从处事原则角度切入,即有一种拿得起的勇气,放得下的气魄,要学会取舍。在大事上能够坚持原则,分清是非,顾全大局,头脑清醒,遵守道义,抑恶从善;在小事上则要宽宏大度,要心胸宽广。“生活中,常常是一些小事成就了大事”则强调踏实笃行的意义,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常常是一些凡人小事特别值得我们惦记”则强调世上许多普通人和事,他们虽然平凡却也不平凡,只要我们能用心感受,我们平凡的人生散发出不平凡的光芒。
话题提供“小事与大事”的辩证关系,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小”与“大”是相对的关系,结合材料提供的角度,故可作如下立意:
立意:
1.小事与大事又是有关联的。小事是大事的基石,大事是小事的升华。
2.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3.小事不从严,大事难周全。
4.感动我们的总是那些凡人小事。
3.例文:
“小事”不小
你知道“蝴蝶效应”吗?渺小而不起眼的蝴蝶轻轻扇动翅膀,就可能引起一场毁灭性极强的风暴!
小事不小。一件看似平凡的小事,却能够反映惊人的现象,带来不可思议的影响。
小事不小。一件看似平凡的小事,如果人人嗤之以鼻,仅仅认为它是一件“小事”,不以为意,那么当这种行为越来越多,就会影响个人,社会,乃至世界。
小事不小。一件看似平凡的小事,能够反映一个人的品质和内在。“小时偷针,大时偷金。”一件小事,经过无限的“放大”,会有着难以想象的差距。
想起听到过的一则新闻:宁波邓州中学图书馆无门无管理员,10万册图书,全数提供给师生自助借阅。如果悄悄地拿走一本,没有人会发现,也没有人会调查、指责,可是并没有。在学期末,竟然不仅没有一本缺少,反而多了很多本!大家爱护着这个图书馆,从来都按时归还书本,还将自己喜爱的图书拿来与大家分享!正是这样的一件小事,却令人感动,因为它反映着同学们的诚实,如果人人都做着这样的“小事”,把这种精神传达发扬,那一定会是影响社会的“大事”。
我们常说:“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雷锋做的好事并非轰轰烈烈,而都是小事,可是雷锋为什么有着千古芳名呢?可见小事并不小,小事中潜藏着巨大的能量,能影响社会,反映人民的品质。
又不由得想到学校近期发生的一件事情。最近学校后操场的围墙有一段被封住了,我们纷纷好奇,老师告诉我们:体育课的时候,有的同学闲来无事,便拿起石子向校外扔去,有时会扔到校外卖烤馕的新疆朋友的摊子上。再一再二不再三,那次,一个小男孩又在重复这件事,不偏不倚——砸到了那个摊子。于是忍无可忍的新疆朋友翻墙进来,告诫那个男孩不要再扔了。可是这个男孩将这件事夸大告诉了父母。他的父母来到学校,“学校如果再不管管他们,那我就找几个人和他们动手!”
本是一件小事,却令人感慨万分。这件小事如果不平息,有可能会引起民族不和。可见小事不小。而深圳市着眼于“关键小事”的做法,可能就是基于“小事不小”的认识。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今天起,重视小事,小事不小!
【详解】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作文是命题者为写作者提供一定的材料(包括文字或其它的语言形式),要求写作者按照材料的内涵来立意作文。做本题时,要注意审清题干,最关键的是审题立意。
材料从“实行垃圾有效分类”写起,认为“实行垃圾有效分类、提升小区物业服务水平、办好老百姓家门口儿的学校”是“关键小事”,“小”在切口,“关键”在意义。本则材料比较简单,出题者意在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告诉我们不能忽视这些小问题,要从小处着眼,最终办成大事。故我们可以从“小事”写起,写小事形成的大影响、小事情聚焦民心、小事情大道理、小事情决定成败等等均可。
立意:
(1)勿以善小而不为;
(2)暖心“小事情”,赢得“大民心”;
(3)小事不“小”;
(4)小事情决定成败。
素材:
1. 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之所以成为举世闻名的大画家,不正是从小时候学习画蛋开始的吗?现在很多人都只喜欢做大事,对小事不屑一顾,认为只有做大事才是大丈夫,大事才可以成就英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每天只等着做大事的人,到头来只能是一事无成,虚度光阴。根基不牢,楼宇再高也是徒劳。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不正是这个道理吗?
2. 小事可以锻炼一个人的品质,反映一个人的素养。粒米成箩,聚沙成塔,以小见大。我们应当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就拿现在人过马路闯红灯说起吧。红绿灯是政府为了保证人们在交通道路上的人身安全而设置的,可现在很多的行人都不愿意去遵守它,为了图方便,不管是红灯绿灯就当没有看见,横冲直撞,一不留神,就会导致交通事故,轻则引起交通堵塞,重则酿成人员伤亡。为了这一件小事,可能丧失性命,值得吗?为什么不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呢?
3. 作为一名合法守纪的公民,我们就有责任有义务做好这一件小事,遵守交通法规,尊重他人合法权益。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作为这个国家的一分子,就应当自觉遵守。这是人文素养,社会进步的一种体现。中华是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之邦,我们应当比别人更懂得礼仪廉耻。所谓“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所以,只有我们从今天的小事做起,才能成就明天的大事。
结构:
《“小事”不小》以“蝴蝶效应”开篇,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然后分三段论述“小事”的作用:却能够反映惊人的现象,带来不可思议的影响;会影响个人,社会,乃至世界;能够反映一个人的品质和内在。接着列举“宁波邓州中学图书馆无门无管理员”“雷锋”“学校操场男孩扔石子”的例子,证明小事不小。最后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结尾,号召人们重视小事。
4.例文:
凡人小事的背后
小事不一定平淡无奇。也许通过深思,会从中发现一些宝藏。灵感来源于生活,高尚来源于平凡。从平凡的小事做起,我逐渐学会了做人。
天还未亮,蒙蒙的雾气中,沉淀了深深的蓝色。遥看家乡的田野上,隐约出现了一个身影,沉稳地移动着在那充满生机的黄土地上,宛如一个跳动着的音符,静默地谱写着属于他自己的、小小的生命。
他是我的爷爷,一个平凡的农民。有着黝黑的皮肤,瘦弱的身躯的农民。他总是憨厚的笑着。简朴的衣着,短小的身材与微驼的脊梁,仿佛在告诉我们他是多么的平凡,多么的渺小。
假日,我会到乡下。看着爷爷在地里忙活,稻子一点点的被收割,再看着爷爷卖掉稻子后手中的钞票,我突然觉得那双瘦弱的手突然变得孔武有力,疲惫的眼睛也变得明亮了起来。那是希望,是对生活的希望。我不止一次的听别人说:“如果你不好好读书,将来就只能回家种地!”这声教导在此时此地显得特别的刺耳。流入我的耳中,流入心里,像一股凉水,让我感到寒冷。
我和爷爷来到超市。终于收获了,爷爷应该买些东西犒劳自己吧!他背着手,在超市里踱来踱去,似乎在想些什么。然而,当购物篮被填满的时候,我惊奇的发现,篮子里都是些零食和水果。“孩子,我没什么可以给你,只有这点水果能让你拿回去。”老人的脸荡漾着笑意,他的眼神竟充满了幸福!难道这样就可以让他满足,让他快乐?生活中有这么一种人,平凡、普通,但他有着不平凡的情感,虽算不上惊天地,泣鬼神,却使我久久不能忘记。
他的确很平凡。
但是我们只是凡人而已。我们想要的东西太多,得到的幸福太少。我们知道,这一点点幸福要牺牲许多许多,要毁灭我们这一点点幸福,并不需要命运花太大的力气,一次意外、一次回头、一次胆怯,足以让我们拥有的烟消云散。但我们还是要唱着属于凡人的歌,静静前行。我们只是凡人,我们不断犯错、犹豫、彷徨。唯一的,唯一的安慰是,不管我们的力量多么渺小,我们从来没有想过放弃。
做一件平凡的小事不容易被人察觉,但却能反映一个人的修养,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你从中可以悟到许多做人的道理。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命题作文的写作能力。命题作文,审题非常关键,拿到作文题目,要解决三方面问题:1、确定文章体裁;2、划定取材范围;3、掌握写作重点。本次作文的命题是“凡人小事的背后”,题目要求写记叙文。从题目来看,该作文写作的重点在“背后”,也就是凡人小事背后能体现什么。写作提示已经告诉考生“我们都是平凡的人,我们所经历的事大多是平常的小事”,但是“我们若深入观察,仔细领悟,会发现在凡人小事的背后,其实也有很多令我们感动或者让我们深思的东西”。所以作文时,选取一些发生自己身边的平凡人的平凡小事,而这些平凡小事背后“令我们感动或者让我们深思的东西”。具体作文时,可以先记叙一件或者几件相类似的平凡的事情,然后点出这一件或者相类似的平凡事情为什么领自己感动,或者能引发什么思考,或者能体现什么。还有,作文选材要兼顾到“选新不选旧”的原则,还要更体现了作文说真话抒真情的审美要求。注意要素完整,修辞方法和表达方式合理运用。
【点睛】命题作文是传统的作文考试方式。有人说命题作文是“戴着镣铐跳舞”。意思是命题作文限制得过死,不利于同学们发挥习作个性。其实,我们只要把握命题作文的写作规律,一样可以写得精彩。命题作文,审题非常关键,拿到作文题目,要解决三方面问题:
1.确定文章体裁;
2.划定取材范围;
3.掌握写作重点。
要写好一篇命题作文,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步:精细审题。一般情况下,审题应做到“瞻前顾后、一字不漏”,明确题目的范围及重点,找准“题眼”。
第二步:精深立意。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中心犹如文章的灵魂,必须正确、集中、深刻。
第三步:精心选材。力争用与众不同的材料,写出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
第四步:精彩表达。表达包括结构和语言两个方面。确立了中心,选好了材料,就要考虑文章的谋篇布局。此外,还要精心锤炼词语,巧用修辞手法,力求让文章语言“活”起来。
5.例文:
凡人小事
“轰隆隆……”一声炸雷惊醒了睡梦中的我,我起身走近窗台,方才发现已是清晨,只是那漫天的乌云遮住了黎明的霞光,万物似乎还都笼罩在黑夜当中。漫天风雨中,这座小城仿佛是怒海狂涛中随波逐流的一叶扁舟。
我正想离去,茫茫雨幕中却突然有微光闪烁,我不禁一怔,心想:谁会在这种暴雨天气出来?他又出来干什么?离去的步伐顿时停了下来。
雨从空中倾盆而下,雨中的微光时隐时亮,苍天仿佛鼓足了力气想要摧毁雨幕中的光芒。微光正缓缓的靠近,我隐约看到一个人影在雨中蹒跚前行。几分钟后,微光已移至楼下,我这才发现那人原来还托着一辆自行车。可为什么他不骑车呢?可能这狂风暴雨中连车也骑不稳了吧!
“轰隆隆……”又是一声惊雷,风呼啸着在城中肆虐,雨如万马奔腾般从空中泻下,如果诗仙太白面对此景一定会感叹“疑是银河落九天”吧!突然,雨中的身影摔倒在地上,那身影在雨中不断地挣扎,想要站起,我不禁为他担心起来。风一直刮,雨不停下,仿佛想要压垮那人一样。终于,雨中的身影缓缓站起,托着车走向我们楼道,可能是要避雨吧。
几分钟后,我正要回屋,一阵敲门声忽然响起。我一愣,心想:这种天气谁会来我家呢?我带着疑惑打开门,只见一人站在门外,雨水顺着他的衣角不停地向下流,地上的水已积聚成一条小溪。抬头看去,雨水顺着他的脸不停地流下,他的左颊上有一道伤痕,血正缓缓地渗出。
我正疑惑着这人是谁,他将身后的绿包拽至身前,只见上面印着“中国邮政”四个已泛白的大字。我不禁恍然大悟,原来是邮递员。只见,他将冻得发抖的手缓缓伸入包中,艰难地掏出一份用尼龙布裹住的报纸,递进大门的铁栏杆,艰难的对我笑道:“小朋友,这是你们家的报纸。”我闻声一怔,眼泪在眼眶中打转。我打开铁门,对他哽咽道:“叔叔,进来避避雨吧!”他不禁一愣,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对我摆摆手:“不了,不了,我还要去给别人家
送报。”说着便缓缓地走下了楼。
漫天风雨中,我望着那远处离去的微光,泪水悄然流下脸庞……
生活中有着无数的凡人,发生着无数的小事,但是,正是这些凡人小事一次又一次感动着我们!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是一则材料加命题的作文,审题难度不大。命题是“凡人小事”,文体没有限制,因此可写记叙文也可写议论文。写记叙文就要叙写平凡人所做的平凡事;写议论文就要表达对“凡人小事”的看法,谈出从“凡人小事”中受到的启迪或获得的感悟。材料来中“喜好……闲情……美好的品质,都使自己呈现出了完全不同的面貌,让人看到了满满的希冀”提示考生,要写的“凡人”必须是有个性、有特点、有美好品质、有着积极人生态度的小人物,所写之事虽是小事却也必须是积极的,能够给人们以希望的事。由此看来,材料也就限定了选材的范围和主题。总之,考生作文中只要选择平凡人和平凡人做的小事,通过记叙或议论,来表达出积极向上的主题,就都是符合要求的。
点睛:命题作文具体立意方向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1)“是什么”的角度:思考所给标题的内涵是什么。例如本题可以叙写生活中具体的人和事来告知读者,“凡人小事”是什么样的人和什么样的事;(2)“为什么”的角度:思考所给标题内容的合理性,例如本题就可以从“凡人小事”能给人什么样的认知和感悟来写;(3)将“是什么”“为什么”的角度结合起来,深入展现所给标题的内容。例如本题就可以先写“凡人小事”是什么人和什么事,然后通过记叙或议论,展示“凡人小事”是如何让人看到希冀的,写出所选凡人小事的特殊性、感人性、难忘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