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学生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教案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8.5学生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教案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1-08 08:47: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生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一、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理解浮力的概念及其产生原因。
掌握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学会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浮力概念的理解。
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探究。
2. 教学难点:
利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方案。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结论。
三、教学器材
弹簧测力计
金属块
盛水容器
不同密度的液体(如盐水、酒精等)
量筒
溢水杯
小桶
刻度尺
细线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提问:为什么船能浮在水面上?为什么同样重量的铁块和木块,铁块会沉到水底而木块却浮在水面上?
引导学生思考浮力的存在及其产生原因。
2. 新课讲解(10分钟)
讲述浮力的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托的力叫做浮力。
强调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引出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3. 实验探究(25分钟)
实验一:探究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步骤:
1.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的重力G。
2. 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的不同深度,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2、F3...。
3. 计算金属块在不同深度受到的浮力F浮1、F浮2、F浮3...(F浮=GF)。
4.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物体排开液体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实验二:探究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步骤:
1.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的重力G。
2. 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水。
3. 将金属块浸没在盐水中,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盐水。
4. 计算金属块在水和盐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水、F浮盐水(F浮=GF)。
5.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液体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4. 课堂小结(5分钟)
总结浮力的概念、产生原因及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强调实验探究中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五、学生讨论
分组讨论生活中与浮力相关的现象,如游泳、潜水、船只的浮沉等,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
讨论如何利用浮力原理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验或应用,如制作简易密度计、潜水艇模型等。
六、巩固练习
1. 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浸没在水中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B. 密度较大的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一定大
C. 重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小
D. 同体积的铁块和木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得一石块重为1N,将石块完全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6N,则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
A. 1N B. 0.6N C. 0.4N D. 1.6N
2. 填空题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__________。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我们采用了__________法进行科学探究。
七、课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浮力的概念和相关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同时也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合作学习。
在实验探究环节,我通过精心设计实验方案和步骤,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学生们在实验过程中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积极性,他们认真思考、积极发言,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在实验操作中,有些学生可能没有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导致实验结果出现偏差。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加强对学生实验操作的指导和监督,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其次,在讨论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对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不够深入。他们可能只是机械地记忆了浮力的定义和影响因素,而没有真正理解其应用价值。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浮力应用的讲解和引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观念。
此外,我还注意到有些学生在巩固练习环节表现得比较被动。他们可能对自己的答案缺乏自信,或者不知道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鼓励学生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的来说,本节课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交流,对浮力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同时,我也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物理学习中取得进步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