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动物的生殖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描述动物的受精和生殖的方式
2.概述鸟卵结构和主要作用
3.说出动物克隆的大致过程
能力目标:
1.通过对动物繁殖行为图和鸟卵结构模式图的观察,培养学生图文结构的阅读能力和语言的准确表达能力。
2.收集与动物克隆有关资料的活动,培养学生提取、整合和概述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
1.了解动物的受精与生殖方式,体验生命诞生与物种延续的关系,培养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
2.体验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信息和合作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概述鸟卵结构和主要作用。
教学难点:动物克隆资料的整合和交流。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竞猜游戏,引出课题,激发学习热情:
[引入] 在我们美丽的大自然中,有着许多种动物,它们或有着美妙的歌喉、或有华丽的羽毛、或有优雅的身姿。它们能一代一代不断地延续和发展着,靠什么呢?引出主题——动物的生殖。
教师:动物的种类很多,身体构造各异,生活环境多样,因此他们的生殖方式也各不相同,有的简单,有的复杂。大多数动物是通过受精的方式——雌雄两生殖细胞的结合而产生新个体的。
教师:那么动物的受精和生殖方式又有哪些呢?请大家阅读p116
学生:受精方式有两种:体外受精和体内受精;生殖方式有两种:卵生和胎生
教师:下面请大家来观看一些关于动物受精过程的录象,然后思考以下问题:1.进行体外受精的是什么动物,进行体内受精的又有哪些动物?
2.以上动物形成的受精卵,是在母体内还是母体外发育成新个体的?
3.体内受精的动物一定要通过胎生的方式产生后代吗?
学生活动:观看录像后点击动画课件,讲概念拖放到合适的位置
教师:对大多数动物的生殖是胎生,而昆虫、鱼类等大多数是卵生,下边请大家猜测一下,这是什么动物?
教师:既是一种家禽,并且他的生殖方式是卵生,母鸡产的卵就是我们说的鸡蛋。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观察结构:
[引入] 现在我手里拿的是一个新鲜的生鸡蛋,可爱的小鸡就是从这样的蛋内发育出来的。这些蛋为什么能发育成雏鸡呢?是不是与它的结构有关?
1、初探蛋壳;同学们拿出自己带的鸡蛋,用手摸和手指捏,看会不会轻易捏碎,由此让学生说出蛋壳有何作用。如果卵内将来发育成为胚胎,胚胎发育需要氧气,氧气从何而来?如果不用放大镜,如何来证明卵壳上有很多小孔? 2、再探究壳内的结构。(教师随时指导,及时帮助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
鸟卵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是卵壳、卵壳膜、气室、系带、卵黄膜、卵黄、胚盘等。雏鸟由胚盘发育而来,胚盘是由受精卵分裂发育而来,是胚胎发育的部位。胚胎发育的营养是由卵黄提供,气室内贮存空气,有利于胚胎进行呼吸。
3、借助课件上鸡卵的结构图,请出一组同学评讲实验报告。重点讲解胚盘的大小比较。
教师:胚盘的不同说明了什么?(是否受精)
学生活动:观看课件,得出结论。
教师:只有受了精的蛋才能在母鸡的孵化下进行胚胎发育。受精后鸡卵的胚盘较大、色深(呈白色),辨别方法可用照蛋灯来识别。当在照蛋灯的照射下,蛋中有不透光的黑色斑点,表明该鸡蛋是受精的鸡卵,不透光的斑点为胚胎发育的部位。
教师: 胚胎发育时什么起保护作用?什么物质提供营养?受精卵的哪部分将来会发育成为雏鸡?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研究。
教师:刚才我们了解了一下关于动物的有性生殖的介绍,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动物的无性生殖——克隆。
教师:那么什么是克隆呢?请大家来介绍一下关于克隆羊多莉的故事,介绍一下多莉的培育过程。
学生:取A绵羊乳腺细胞在实验室培养,并取其细胞核备用;取出B绵羊成熟卵细胞,用电击或其他方法破坏其细胞核及遗传物质,把取自A绵羊的细胞核植入;把换了核的卵细胞进行人工培养,形成早期胚胎;把早期胚胎植入C棉羊的子宫中孕育,成熟后分娩即为克隆羊。
教师提问:(1)多莉长得像谁?为什么?(2)这种繁殖属于哪一类生殖方式?为什么?(3)是否应对克隆动物技术的应用给予限制?受舆论媒体影响,学生的认识更多地倾向于克隆技术应用产生的负面影响。
五、教学板书
第1节 动物的生殖
一、动物的受精方式(体内受精、体外受精)
二、动物的生殖方式(胎生、卵生)
三、鸟卵结构和主要作用
七、教学反思
观察多种多样动物的生殖,培养关爱多种多样动物的情感;让学生们更深刻地体验到生命诞生和物种延续的关系,培养了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
1 / 3第1节 动物的生殖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描述动物的受精与生殖的方式。
(2)概述概述鸟卵结构和主要作用。
2.能力目标
通过对动物繁殖行为图和鸟卵结构模式图的观察,培养学生图文结合的阅读能力和语言的准确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动物的受精和生殖方式,体验生命的诞生和种族的延续,培养珍爱生命的情感,体验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合作。
教学重点
1.动物的受精与生殖的方式;
2.通过实验概述鸟卵的结构和主要作用。
教学难点
观察鸟卵的结构和概述主要结构的功能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鸡蛋、放大镜、镊子、培养皿
学生准备: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整理动物克隆的信息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引入 由《动物亲子图》引入 学生观看图片。 激发兴趣
二、动物的受精方式和生殖方式 1、游戏活动:幸运大闯关(1)知识准备:课本P109及信息库的相关知识,以及学生通过其他方式获取的信息。(2)分组:全班分两大组(3)规则:每组同学都有两关必答题,闯过必答题后方可进入抢答题。必答题公布后,有1—2分钟的讨论时间。本组同学可以补充回答,回答完毕另一组同学做出评价。 阅读课本内容及信息库中的知识,结合课外通过其他方式获取的信息,准备进入游戏活动。游戏活动中充分体验信息交流与合作。学生参与游戏,在“玩”中学。 以闯关活动的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在活动中充分体验信息的交流,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寓教于乐。引导学生在掌握大量各案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归纳,提高认识。
三、观察鸟卵的结构 1、实验步骤:课本P09。2、要求:按步骤操作,观察清楚各部分的结构3、讨论:(1)鸟卵由哪几部分组成?雏鸟是由鸟卵的哪一部分发育而来的?(2)鸟类等卵生动物胚胎发育所需要的养料是从哪里来的?4、视频:观察鸟卵的结构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鸡蛋的结构,并能说出各结构的主要功能。 通过学生直接参与实验,了解卵生动物生殖方式的特点。体验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
四、动物克隆 1、复习克隆羊诞生过程。2、展示在课后收集的克隆的资料的方法以及如何中整合资料的做法。3、学生交流材料。 1、复习克隆羊的诞生。2、学习收集克隆资料及整合资料的方法3、各学习小组介绍本组收集和整合的资料。4、围绕讨论题,展开对动物克隆话题的讨论。
小结 引导学生小结 小结本堂课的学习内容。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