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内蒙古赤峰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0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08 08:44: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赤峰四中2021-2022 学年第一学期月考试题
高一地理
卷 I (选择题 共60分)
一 .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地球因太阳“氮闪”而被迫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 园的故事。“流浪地球”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终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 入土星轨道,借助土星引力,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经历2500年的星际流浪, 抵达新家园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比邻星。下图为地球流浪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2小题。
1.地球进入比邻星宜居轨道后,下列推测最可信的是
A.比邻星位于河外星系 B.比邻星位于银河系
C.比邻星不会发光发热 D.比邻星绕太阳运动
2.比邻星能成为地球新家园是因为比邻星可以为地球提供
A.充足的食物 B.适宜的大气 C.稳定的光照条件 D.大量的液态水
图为地震波时距曲线(表示地震时纵波和横波到达不同地震台站所需的时间),
读图完成3-4题。
3.地震波W1能通过的地球圈层有
A. 地壳与地幔
B. 地幔与地核
C. 地壳与地核
D. 所有内部圈层
4.地震波在地球内部向下传播, W1 与 W2 通过时,
速度都明显增加的不连续界面是
A. 岩石圈与软流层的分界面
B. 地球内外部圈层的分界面
C. 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
D. 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
就地球大气来说,受热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被大气接收和转化的过程十分复杂,其加热大气的过程大致可以用下图表示。读图完成5-7题。
5.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①—— 以长波辐射为主
B.②—— 大约为①辐射量的19%
C.③ ——是加热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D.④ 多云的夜晚辐射能力减弱
6.低层大气的主要组成中,吸收③辐射的主要是
A. 水汽和氧气 B. 氮气和水汽
C. 二氧化碳和水汽 D. 氧气和氮气
7.多云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小,主要是因为
A.② 增强,③减弱 B.② 减弱,③增强
C.③ 增强,④减弱 D.② 减弱,④增强
我国南方某地新建一小型水库,某日两时刻测得水库及其东西两侧气温分布,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8~10题。
8. 关于水库及其周围地区气温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大
B. 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小
C. 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高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
D. 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低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
9. 由于水库与周围地区存在着气温差异,导致水库与周围地区之间形成了热力环 流。关于该热力环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热力环流的方向不变 B.水库中心区始终存在上升气流
C.白天风由水库吹向四周 D.晚上风由水库吹向四周
10. 下图中与15时水库东西方向的高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的示意图为
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图7 为某活水公园雨水 收集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10-11题。
11. 建设活水公园的主要目的是
A. 美化城市环境 B. 减轻城市雨涝
C. 减少灰霾污染 D. 增加经济收入
12.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对水循环整个环节干预最明显的是
A. 地下径流 B. 大气降水
C. 地表径流 D. 水汽输送
2021 年10月16日0时23分左右,我国长征二号F 运载火箭搭载神舟十三 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发射地点位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这是继今年9月17日神 舟十二号顺利返回地面后, 一个月内再次执行载人飞行任务。据此完成13-14题。
13.“神州十三号”发射升空时
A. 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 B. 酒泉昼长夜短
C. 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 D. 酒泉昼夜等长
14.英国伦敦留学的小敏,想要观看神州十三号发射直播,应在当地几点打开直播 观看。
A.15 日 8 时 B.15 日 1 6 时 (C.16 日 0 时 D.16 日 8 时
下图是某小区(36°N) 用于发电的屋顶太阳能板的设计图,当阳光直射太阳能板时发电效果最好。读图,回答15- 16题。
15. 当太阳能板发电效果最好时,太阳直射点所处的纬度为
A.6°N B.6°S C.24°N D.24°S
16. 下列日期该太阳能板发电效果最好的是
A.2 月 2 6 日 B.4 月12日 C.6 月22日 D.10 月17日
读下列“四种气候类型降水量柱状图和气温曲线图”,完成17-18小题。
17.下列对四种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 为热带草原气候 B.② 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C.③ 为热带雨林气候 D.④ 为地中海气候
18. 下列对各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说法正确的是
A.① 分布赤道及其南北两侧
B.② 分布纬度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C.③ 分布纬度40°~60°之间的大陆东岸
D.④ 分布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东岸
2019年12月15日,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雪蓝色预警,内蒙古中部,陕西东北 部,山西中北部,北京、天津北部,辽宁北部和西部,吉林中西部等地有大雪, 局地有暴雪。银川有小雪,次日大风蓝色预警。据此完成19-20题。
19. 形成本次大范围降雪的天气系统是下列选项中的
20. 下列选项中正确表示该天气系统过境时气温变化的是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21-22题。
21. 图中 a 、b 、c 、d 、e分别表示
A. 蒸发、地表径流、水汽输送、下渗、地下径流
B. 下渗、地表径流、蒸发、水汽输送、地下径流
C. 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
D. 水汽输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地表径流
22. 下列有关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促使陆地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②影响生态和气候,塑造地表形态
③人类活动深刻地影响水循环的各个环节
④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陆地水体更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读下图,北半球某地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23-24小题。
北半球某地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
23. 此时,甲地的风向是
A. 东南风 B. 西北风
C. 东北风 D. 西南风
24. 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帆船几乎无法航行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左图为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下右图为理想模式气候分布图,完成25-26 小题。
25.据上图左所示,判断该区域所在半球及甲气压带的名称分别为
A. 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B. 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
C. 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D. 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
26. 据左图所示季节,①地的气候特征是
A. 高温干燥 B. 温和少雨
C. 温和多雨 D. 高温多雨
27.图为锋面气旋示意图。读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锋面系统表示的是北半球的冷锋
B. 锋面过境后, M地的天气状况是天气转晴,气温升高
C. 该锋面系统表示的是南半球的冷锋
D. 锋面过境前, M地的天气状况是天气晴朗,气压较高
读世界局部季风示意图,回答28~30小题。
28. 根据风向确定此时最可能是
A.1 月左右 B.3 月左右
C.7 月左右 D.12 月左右
29.P 气压中心是
A. 副热带高压 B. 蒙古高压
C. 极地低压 D. 印度低压
30. 此时,南亚盛行风的成因主要是
A.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B. 盛行西风带控制
C.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 高低纬热量分布不均
第II 卷(共40分)
31.读“地球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共12分)
(1)图中①②③④四点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是 ( 2 分 )
(2)此日,北半球的节气为 ,赤峰市昼夜状况为 _,该日后夜将
变 (填“长”或“短”)(3分)
(3)图中 A 、B 、C 三点中,与③地方时相同的是 _,水平运动物体不会 发生偏转的是 (2分)
(4)图中②点正值 (填“日出”或“日落”),当日②地夜长 小时, 日出时间为地方时 _点。(3分)
(5)图中新一天的经度范围为 (2分)
3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5分)
材料一风能是绿色能源,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可能正一点一点 地“侵蚀”着这个能源“新星”。国家气候中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近50 年来,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
材料二 我国某海岸附近的等压面示意图。
材料三 云南香格里拉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海拔约3300米,这里太阳辐射 强,但气温较低,当地居民高效利用太阳能,在房屋南侧用玻璃搭建绝热暖棚,
在冬季晴朗的白天,暖棚通过通风口与内室形成循环气流,使内室增温。(如下图 所示)
(
1通风口

内室
2通风口
277727777777772.
绝热窗户

暖栅

)
(1)当发生材料二中甲图情况时,应出现于乙图中的 (时段),画出材 料二甲图中此时的热力环流方向。(6分)
(2)“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 若材料二图示为我国现在的等压面示意图,则图中 a 、b 间等压面的弯曲程度应 该比50 年前 (填“变大”或“变小”)。 ( 2 分 )
(3)将下列各环节序号,按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为 。 (2分) ①地面冷热不均 ②空气发生水平运动
③空气垂直运动引起同一水平面气压的差异
④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形成水平气压梯度力
(4)读材料三,运用热力环流原理,简单说明内室增温的过程。(5分)
33.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图中丁→ 甲 →丙→丁过程属于. 循环,c 环节是 d 环节是 。(3分)
(2)f→g 过程属于 循环;水循环对乙图所示地区直接提供的资源主要有 和 资源。(3分)
(3)目前,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源于水循环的 (填字母)环节。 人类可以通过 借施来改善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水资 源的需求。(3分)
(4)在全球水循环中,陆地水主要通过 和 方式进入到大气层。(2分)
(5)乙地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2分)
A. 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 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 降水变率增大 D. 河道淤积
赤峰四中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月考试题(地理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A C C C D B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C A、 A B D A B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C D D B C C C D A
二、综合题(共4题,共40分)
31.(共12分)
(1)③>②>①=④ (2分)
(2)冬至 昼短夜长 短 (3分)
(3)B A (2分)
(4)日落 20 10 (3分)
(5)60°W~0°~180°
32.(13分)
(1)8~16 时(2分) (60°W 向东至180°)(2分)
如下图。(4 分)
(2)变小(2分)
(3) (4)①③④②(2分)
(4)形成过程:暖棚受热多,空气膨胀上升(1分),内室受热少,空气冷却下沉;(1分) 于是上层空气由气压高的暖棚通过1通风口向气压低的内室流动;(1分)
同时下层空气由气压高的内室通过2通风口向气压低的暖棚流动。(1 分)
暖棚通过通风口与内室形成循环气流,使内室增温。(1分)
33
(1)海陆间循环 径流 ( 2 分 )
(2)陆上内循环 水资源 水能 (3分)
(3) hc 修建水库 跨流域调水 (4分)
(4)水汽蒸发 植物蒸腾 (2 分)
(5)B (2 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