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黔江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月考
地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我国首枚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于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软着陆火星表面,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开展巡视探测等工作,实现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技术跨越。结合图完成下面1-3小题。
1.“天问一号”探测器进入火星轨道后,便脱离了( )
A.可观测宇宙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2.与地球相比,火星大气层稀薄的原因可能是( )
A.运动速度慢 B.距日距离远
C.质量与体积小 D.公转周期长
3.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在宇宙中寻找与地球相似的天体,适合生命存在的条件是( )
①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②体积和质量适中 ③有昼夜更替现象
④距恒星近,表面温度高 ⑤有液态水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①④⑤ D.①②③
(原创题)读太阳辐射的波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4-6小题。
4.太阳辐射能力最强部分主要集中的波长范围是( )
A.0.2-10微米 B.大于0.76微米
C.0.4-0.76微米 D.小于0.4微米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是( )
A.使黔江近些天出现风云雨等天气现象
B.为黔江麒麟盖的光伏电站提供能量
C.造成小南海地震等自然灾害
D.为黔江马喇大米生长提供所需的光和热
6.黔江三塘盖地面获得太阳辐射的多少与下列因素呈正相关的是( )
A.植被覆盖度 B.地理纬度 C.云层厚度 D.海拔高度
下图为日全食景观图,据此回答下面7-9小题。
7.图中太阳被遮挡的部分与外围发亮的部分可能是太阳的( )
A.光球层与色球层 B.色球层与日冕层
C.都是光球层 D.只有色球层
8.发生在图中太阳被遮挡部分的太阳活动有( )
A.太阳黑子 B.耀斑 C.太阳风 C D.日珥
9.(原创题)该图被遮挡部分的太阳活动最可能会引发我国南方地区哪种自然灾害( )
A.火山爆发 B.地震频发 C.洪水泛滥 D.极光现象
(改编题)读“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10-11小题。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纵波和横波波速都随深度
的增加而增大
B.在深约2900千米处纵波突
然消失
C.①和②之间是古登堡面
D.在③处物质是熔融状态
11.当年黔江小南海发生地震时,关于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当地人先感觉上下震动,再左右摇晃 B.S波传播速度大于P波
C.天空中飞翔的鸟儿没有任何影响 D.水中鱼儿不会感受到震动
(原创改编题)冰岛是欧洲第二大岛,全岛11.5%的面积被冰川覆盖,但冰岛是世界上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85%的冰岛人口利用地热取暖。据此及右图冰岛海拔高度分布图完成12-13小题。
12.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的一种能量资源,一般认为它主要是地球内部熔岩的热量向地表传递产生的,这些熔岩主要分布在( )
A.岩石圈 B.软流层 C.下地幔 D.外地核
13.有关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圈的生物种类冰岛多于黔江
B.甲处是一片湖泊
C.该地冰川不参与水循环
D.地壳平均厚度冰岛小于黄土高原
这是一片风景秀丽、气候温暖湿润的浩瀚湖区。水中鱼虾成群,天空中不时有鸟儿和翼龙滑翔而过,大湖周边是银杏、松杉等高大乔木组成的森林,林间有蕨类植物顽强地生长。完下面14-16小题。
14.上述文字描述的地质年代是( )
A.太古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15.(原创题)该地质年代对应构造运动和海陆形成正确的是( )
A.阜平运动产生 B.形成盘古大陆
C.燕山运动形成中国地貌基础 D.喜马拉雅运动形成
16.(原创题)下列对该时期推测准确的是( )
A.多数恐龙体毛很短甚至没有 B.猿人在狩猎翼龙
C.陆生动物全部是哺乳动物 D.大气层中臭氧含量很少
(原创改编题)下图为地球上大气CO2浓度变化曲线示意图(设工业革命初期浓度倍数为1)。读图完成下面17-18小题。
17.地质时期,地球上CO2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
A.海洋海生藻类出现吸收CO2
B.频繁的火山爆发产生CO2
C.生物的呼吸作用呼出CO2
D.植物的出现和发展
18.地球CO2浓度变化最大的地质时期发生的演化最可能是( )
A.无脊椎动物出现 B.原始细菌出现
C.两栖动物出现 D.哺乳动物出现
(原创改编题)下图中,比较河流A、B、C三处的位置与三幅断面图。读图,回答19-20题。
19.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甲—A,乙—B,丙—C
B.甲—B,乙—A,丙—C
C.甲—C,乙—B,丙—A
D.甲—C,乙—A,丙—B
20.关于ABC对应的主要外力作用和沉积物颗粒大小描述准确的是( )
A.ABC分别是侵蚀、堆积、搬运 B.ABC分别是搬运、堆积、侵蚀
C.ABC沉积物颗粒:细-中-粗 D.ABC沉积物颗粒:粗-中-细
21.(原创改编题)读我国某区域的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说出①地貌所处地势第 阶梯,描述该地区A-B河流大致流向是 ,比较A处与B处河流流速大小是 (6分)
(2)指出①地貌具体类型是 ,判断若有地下水露出,最有可能是在A处还是B处 。(4分)
(3)说出①地貌形状是 ,其主要外力作用是 。(4分)
(4)简述①地貌的形成过程。(6分)
(原创题)读下图,回答问题。甲图是我国年太阳辐射等值线分布图,图乙是中国西部地区的山脉分布图。(20分)
(1)根据图甲,描述我国年太阳辐射分布规律及极值地形区,比较黔江、北京的年太阳辐射大小。(6分)
(2)举3个例子说明黔江中学校园内及周边如何利用太阳辐射的。(6分)
(3)根据图甲信息,比较②和①的年太阳辐射大小,分析影响图甲②处太阳辐射大小的原因。(8分)参考答案
选择题:1-10:DCACC DAACD 11-20:ABDCC ADCBD
综合题:
21:
(1)三,自西向东,A,
(2)冲积扇,B
(3)扇形,流水沉积
(4)当携带泥沙的水流流出沟谷时(2分),流速骤减,流水携带的物质沉积下来(2分),形成以沟口为顶点的洪积扇或冲积扇(2分)。
22:
(1)分布规律:自东南向西北递增
极值:最高在青藏高原、最低在四川盆地
大小:黔江小于北京
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太阳能加热水;
花草树木利用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生长;
晒衣服利用太阳热能蒸发水汽晒干衣服;
太阳能光伏路灯利用太阳光转化为电能照明等。
(注意要说明如何利用,只写事物,只给1分)
①大于②(2分);
原因:降水方面:有西南季风带来印度洋水汽,谷地东西两侧是高大山脉,利于季风进入(2分),地形抬升作用,形成的云雨量大,削弱作用强,获得太阳辐射强度少(2分);
地势:海拔较低,东西为山脉,日照时间较短,获得太阳辐射量较少(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