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0 铝及其化合物
【学业要求】
1.了解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用途。2.了解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3.了解铝分别与氧气、酸、碱等物质的反应。4.了解氧化铝分别与酸、碱等物质的反应。5.了解氢氧化铝的两性;了解氢氧化铝的受热分解。
【考点梳理】
一、金属铝的性质
1.铝的存在及制备
(1)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主要是以化合态存在。
(2)工业上主要从铝土矿中获取金属铝,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工业制铝的反应为:
2Al2O3(熔融)4Al+3O2↑。
2.铝的性质
(1)铝与氧气的反应为4Al+3O2===2Al2O3。铝的性质活泼,但是铝在空气中却能稳定存在,是因为铝和氧气反应生成的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可阻止内部金属继续与氧气接触反应。
(2)铝与非氧化性强酸(如稀H2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Al+6H+===2Al3++3H2↑。
(3)常温下,铝遇浓硫酸、浓硝酸发生钝化现象。
(4)铝与强碱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l+2NaOH+2H2O===2NaAlO2+3H2↑。
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3H2↑。
(5)铝热反应(铝与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2Al+Fe2O3Al2O3+2Fe,可用于焊接铁轨。
二、重要的含铝化合物的性质
1.氧化铝
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1)与盐酸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2O3+6HCl===2AlCl3+3H2O。
离子方程式为:Al2O3+6H+===2Al3++3H2O。
(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2O3+2NaOH===2NaAlO2+H2O。
离子方程式为:Al2O3+2OH-===2AlO+H2O。
2.氢氧化铝
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
(1)与盐酸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OH)3+3HCl===AlCl3+3H2O。
离子方程式为:Al(OH)3+3H+===Al3++3H2O。
(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OH)3+NaOH===NaAlO2+2H2O。
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H2O。
(3)受热分解的反应方程式为:)2Al(OH)3Al2O3+3H2O。
(4)制备:实验室常用铝盐与足量氨水反应制Al(OH)3。
其化学方程式为:Al2(SO4)3+6NH3·H2O===2Al(OH)3↓+3(NH4)2SO4。
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
3.明矾
明矾是十二水合硫酸铝钾[KAl(SO4)2·12H2O],明矾常用作净水剂,是因为明矾溶于水,在天然水中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离子方程式为Al3++3H2OAl(OH)3(胶体)+3H+
。而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可以和水中的泥沙形成絮状不溶物沉降下来,使水澄清。
【真题演练】
例1.(2023 .江苏合格考真题)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铸造于我国商代,历经千年,表面产生绿绣。该鼎使用的材料是
A. 铜合金 B. 铝合金 C. 不锈钢 D. 黄金
【答案】A
【解析】
【详解】后(司)母戊鼎属于青铜器,使用的材料是铜合金,故选A。
例2.(2012·江苏学测)常温下,下列物质可以用铝制容器盛装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 B.稀硫酸
C.浓盐酸 D.浓硝酸
【答案】D
【解析】
铝制容器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能够阻止内部金属被腐蚀。但这层氧化膜能溶解在酸或强碱中,故这些物质不能用于铝制容器盛装。在常温下铝在浓硝酸或浓硫酸中发生钝化,所以可以用来盛装浓硝酸。
例3.(2015·江苏学测)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明矾可用作净水剂 B.甲醛可用作食品防腐剂
C.氢氧化钠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D.铝制容器可长期存放酸性食物
【答案】A
【解析】
明矾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可作净水剂,A项正确;甲醛对人体有害,不可作食品防腐剂,B项错误;氢氧化钠为强碱,具有较强腐蚀性,不能治疗胃酸过多,C项错误;铝可以与酸反应,D项错误。
例4.(2015·江苏学测)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物质与条件已略去)。A是常见的金属单质,B是常见的强酸,E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单质,I是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的氧化物,G是最常见的无色液体,J是一种高硬度材料(摩尔质量为41 g ·mol-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2)F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H2
(2)
(3)Al3+ + 3NH3+3H2O===Al(OH)3↓+3NH
(4)Al2O3+2NH32AlN+3H2O
【解析】A是常见的金属单质,B是常见的强酸,生成物应为盐与H2,E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单质,E为N2,F应为NH3,I是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的氧化物,I为Al2O3,依据元素守恒,可知金属单质为Al,G是最常见的无色液体,G为H2O,H为Al(OH)3,J是一种高硬度材料,依据原子守恒,再根据摩尔质量为41 g·mol-1,可推知为AlN。
【核心归纳】1.铝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图
2.(1)铝制餐具不宜用来蒸煮或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或咸的食物。
(2)氧化铝是一种熔点较高的粉末状物质,可用作耐火材料。
(3)Al(OH)3可用作药物,医治胃酸过多。
【过关检测】
1.(2023秋·江苏盐城·高二校联考学业考试)下列常见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相对应的是( )
A.小苏打——Na2SO4 B.明矾——Al2(SO4)3
C.天然气——CH4O D.烧碱——NaOH
【答案】D
【解析】A. 小苏打——NaHCO3,故A不符合题意;
B. 明矾——KAl(SO4)2 12H2O,故B不符合题意;
C. 天然气——CH4,故C不符合题意;
D. 烧碱——NaOH,故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D。
2.(2023·江苏·高二校联考学业考试)下列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对应正确的是
A.小苏打——Na2CO3 B.刚玉——Al2O3
C.石膏——MgSO4 D.铁红——Fe3O4
【答案】B
【解析】A.小苏打的化学式是NaHCO3,碳酸钠是苏打,纯碱,故A错误;
B.刚玉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铝,化学式为Al2O3,故B正确;
C.生石膏的化学式为:CaSO4 2H2O,故C错误;
D.铁红的化学式为Fe2O3,也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磁铁矿的成分是四氧化三铁,故D错误;
答案选B。
3.(2023秋·江苏盐城·高二校考学业考试)在CuO中混有少量的Al2O3杂质,欲将杂质除去可选用的试剂是
A.稀硫酸 B.浓氨水 C.稀盐酸 D.氢氧化钾溶液
【答案】D
【解析】A.稀硫酸与二者均能反应,CuO+H2SO4=CuSO4+H2O,Al2O3+3H2SO4=Al2(SO4)3+3H2O,A不合题意;
B.浓氨水与二者均不能反应,无法除杂,B不合题意;
C.稀盐酸与二者均能反应,CuO+2HCl=CuCl2+H2O,Al2O3+6HCl=2AlCl3+3H2O,C不合题意;
D.氢氧化钾溶液与Al2O3反应转化为可溶性NaAlO2,Al2O3+2NaOH=2NaAlO2+H2O,而CuO不能,故能用于除杂,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4.(2023秋·江苏盐城·高二校考学业考试)下列关于Al(OH)3的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Al(OH)3是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 B.Al(OH)3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
C.Al(OH)3能溶于氨水 D.Al(OH)3属于两性氢氧化物
【答案】C
【解析】A.Al(OH)3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故A正确;
B.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可以作净水剂,故B正确;
C.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氨水是弱碱,不能溶解Al(OH)3,故C错误;
D.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故D正确;
故选C。
5.(2023秋·江苏徐州·高二统考学业考试)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钠可用作潜艇供氧剂 B.单晶硅用于制备光导纤维
C.氯化亚铁用于蚀刻工业铜电路板 D.Al(OH)3可用作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答案】D
【解析】A.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不产生氧气,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所以过氧化钠可以做潜艇供氧剂,故A错误;
B.二氧化硅具有较好的导光性,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而不是硅,故B错误;
C.铜与氯化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可用于蚀刻工业铜电路板,而氯化亚铁与铜不反应,故C错误;
D.氢氧化铝属于弱碱性物质,能够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故Al(OH)3可用作药物,治疗胃酸过多,故D正确;
故选D。
6.(2023秋·江苏徐州·高二统考学业考试)下列物质的制备能够成功的是
A.石灰乳和氯气制备漂白粉
B.MnO2和稀盐酸反应制备氯气
C.用AlCl3与过量NaOH溶液制备Al(OH)3
D.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备金属钠
【答案】A
【解析】A.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钙和次氯酸钙,工业上常利用石灰乳与氯气发生歧化反应来制备,A正确;
B.二氧化锰与稀盐酸不反应,实验室常利用MnO2和浓盐酸加热反应制备氯气,B错误;
C.用AlCl3与过量NaOH溶液发生反应会生成偏铝酸钠和水,实验室常利用铝盐与氨水反应来制备Al(OH)3,C错误;
D.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制备氢气、氯气和氢氧化钠,工业上电解熔融氯化钠来冶炼钠单质,D错误;
故选A。
7.(2023秋·江苏泰州·高二泰州中学学业考试)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描述不符合事实的是
A.氢氧化铝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过氧化钠可用作潜水艇供氧剂
C.铝制容器可以贮运浓硝酸 D.甲醛可用作食品防腐剂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A正确;B.过氧化钠能与水或CO2反应生成氧气,可用作潜水艇供氧剂,B正确;C.常温下铝在浓硝酸中钝化,铝制容器可以贮运浓硝酸,C正确;D.甲醛有毒,不可用作食品防腐剂,D错误,答案选D。
考点:考查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8.(2011·江苏南通·高二学业考试)a、b、c、d、e分别是Cu、Ag、Fe、Al、Mg五种金属中的一种。已知:
(1)a、c、e均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
(2)b与d的硝酸盐反应,置换出单质d;
(3)c与强碱反应放出气体;
(4)c、e在冷浓硫酸中发生钝化。
由此可判断a、b、c、d、e依次为( )
A.Fe、Cu、Al、Ag、Mg B.Al、Cu、Mg、Ag、Fe
C.Mg、Cu、Al、Ag、Fe D.Mg、Ag、Al、Cu、Fe
【答案】C
【解析】(1)a、c、e均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则a、c、e分别是Fe、Al、Mg中的一种,b与d分别是Cu和Ag中的一种;
(2)b与d分别是Cu和Ag中的一种,b与d的硝酸盐反应,置换出单质d,则b与d分别是Cu和Ag;
(3)c与强碱反应放出气体,则c为Al;
(4)c、e在冷浓硫酸中发生钝化,则e为Fe、a为 Mg。
由此可判断a、b、c、d、e依次为Mg、Cu、Al、Ag、Fe,故选C。
9.(2023秋·江苏盐城·高二校考学业考试)实验室中,要使AlCl3溶液中的Al3+离子全部沉淀出来,适宜用的试剂是( )
A.NaOH溶液 B.Ba(OH)2溶液 C.盐酸 D.氨水
【答案】D
【解析】A.当NaOH溶液过量时,会生成偏铝酸钠,不能将A13+完全沉淀出来,故不选A项;
B.当Ba(OH)2溶液过量时,会生成偏铝酸钠,不能将A13+完全沉淀出来,,故不选B项;
C.盐酸与AlCl3溶液不反应,故不选C项;
D.Al3++3NH3·H2O=Al(OH)3↓+3NH,且氨水不与Al(OH)3发生反应,故可将Al3+完全沉淀,故选D项;
故答案为D。
10.(2023秋·江苏徐州·高二统考学业考试)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氨气液化 B.燃煤脱硫
C.铝热反应 D.石油裂解
【答案】A
【解析】A.氨气液化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A符合题意;
B.燃煤脱硫涉及反应:碳酸钙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和二氧化硫、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钙,在这个过程中有新物质产生,因此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B不符合题意;
C.铝热反应是Al与金属氧化物在高温下反应产生Al2O3和另一种金属单质,反应过程中有新物质产生,因此发生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C不符合题意;
D.石油裂解目的的获得短链气态不饱和烃,如乙烯丙烯等,由于在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产生,因此发生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A。
11.(2023秋·江苏徐州·高二统考学业考试)下列物质与化学式对应正确的是
A.明矾—KAl(SO4)2·12H2O B.漂白粉—NaClO
C.纯碱—NaHCO3 D.烧碱—Ca(OH)2
【答案】A
【解析】A.明矾是硫酸钾铝的结晶水合物,化学式为KAl(SO4)2·12H2O,A正确;
B.漂白粉是CaCl2、Ca(ClO)2的混合物,有效成分是Ca(ClO)2,B错误;
C.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化学式为Na2CO3,C错误;
D.烧碱是NaOH的俗称,化学式是NaOH,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12.(2023秋·江苏徐州·高二校联考学业考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雷电时,空气中的与反应生成NO属于氮的固定
B.卢瑟福根据粒子散射现象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
C.工业上可用氨水消除燃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
D.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铝合金在生产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
【答案】D
【解析】A.雷雨闪电时空气中的N2和O2化合生成NO,是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的过程,属于氮的固定,故A正确;
B.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现象,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故B正确;
C.二氧化硫属于酸性氧化物,其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而氨水属于碱性的溶液,因此,工业上可用氨水吸收燃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从而消除污染,故C正确;
D.铝的化学性质活泼,属于活泼金属,但是在铝的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能保护内部金属不被腐蚀,所以铝合金在生产、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故D错误;
故选D。
13.(2023·江苏连云港·高二统考学业考试)某兴趣小组利用菱镁矿(主要成分为MgCO3,还含有少量SiO2、Al2O3等杂质)设计制备氧化镁的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Ⅰ)和步骤(Ⅱ)中一定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漏斗、玻璃棒
B.步骤(Ⅰ)获得的滤液X中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有Mg2+、Al3+、H+
C.步骤(Ⅱ)中获得Mg(OH)2沉淀,说明Al3+不与NaOH溶液反应
D.步骤(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MgO+H2O
【答案】C
【分析】菱镁矿主要成分为MgCO3,还含有少量SiO2、Al2O3等,加入足量盐酸,过滤,滤渣是SiO2,滤液中含有氯化镁、氯化铝,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氯化铝和过量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过滤出氢氧化镁沉淀,滤液Y为偏铝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镁灼烧生成氧化镁和水。
【解析】A.步骤(Ⅰ)和步骤(Ⅱ)为过滤,过滤一定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漏斗、玻璃棒、烧杯,故A正确;
B.步骤(Ⅰ)获得的滤液X中含有氯化镁、氯化铝和剩余盐酸,所以阳离子主要有Mg2+、Al3+、H+,故B正确;
C.氯化铝和过量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故C错误;
D.步骤(Ⅲ) 是氢氧化镁灼烧生成氧化镁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MgO+H2O,故D正确;
选C。
14.(2023秋·江苏盐城·高二校考学业考试)下列酸和金属铝作用能产生氢气的是
A.浓硫酸 B.稀硫酸 C.浓硝酸 D.稀硝酸
【答案】B
【解析】A、浓硫酸与铝在常温下发生钝化现象,阻止内部金属继续反应,故A错误;B、稀硫酸与铝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故B正确;C、浓硝酸与铝在常温下发生钝化现象,阻止内部金属继续反应,故C错误;D、稀硝酸与铝反应生成硝酸铝和NO,不会生成氢气,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铝的化学性质,解题关键:明确常见酸的性质,注意铝在常温下与浓硫酸、浓硝酸发生钝化现象。选项D是难点:稀硝酸与铝反应生成硝酸铝和NO,不会生成氢气。
15.(2023·江苏泰州·高二泰州中学学业考试)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NaOH溶液除去SiO2中混有的Al2O3杂质,然后过滤
B.CO2中混有CO杂质,将其通过足量的CuO粉末,加热
C.用NaOH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然后分液
D.CO中混有的HCl杂质,将其通入饱和Na2CO3溶液,洗气法除去
【答案】B
【解析】A.二氧化硅和氧化铝均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不能用NaOH溶液除去SiO2中混有的Al2O3杂质,故A错误;B. CO2中混有CO杂质,将其通过足量的CuO粉末,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可以除杂,故B正确;C.乙酸乙酯在NaOH溶液中水解,应选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然后分液,故C错误;D.氯化氢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放出了二氧化碳,引入了新杂质,故D错误;故选B。
16.(2023春·江苏·高二校联考学业考试)下列有关物质用途或相关性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聚乙烯可用于制食品袋
B.通信产业中用晶体硅来生产光导纤维
C.氢氧化铝、碳酸镁、小苏打等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液氨可用作制冷剂
【答案】B
【解析】A 、聚乙烯为高分子材料,无毒,质轻,可作食品袋,A正确;B、自然界中二氧化硅的来源丰富,故工业上是用二氧化硅和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硅单质,B错误;C、氢氧化铝、碳酸镁、小苏打等均可与胃酸中的HCl反应,使酸性降低,C正确;D、液氨气化时吸收热量,故可用作制冷剂,D正确。正确答案为B。
17.(2023·江苏·高二校联考学业考试)下列有关事实体现完全相同性质的是
A.SO2和HClO都能使品红褪色
B.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
C.浓硫酸能使胆矾变白,亦能使纸张变黑
D.常温下浓硫酸和浓硝酸都能使Al钝化
【答案】D
【解析】A.SO2能与部分有色物质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无色物质,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把有色物质氧化为无色物质,性质不相同,故A错误;
B.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而褪色,而苯使溴水褪色是由于溴溶于苯中,属于物理变化,性质不相同,故B错误;
C.浓硫酸将胆矾晶体由蓝变白,是将胆矾中结晶水吸收而体现吸水性,浓硫酸使纸张变黑,将纤维素中H、O元素以2:1水的形式脱去而体现脱水性,性质不相同,故C错误;
D.浓硫酸与浓硝酸都具有强的氧化性,室温下,都能使铁和铝发生钝化,故D正确;
答案选D。
18.(2023秋·江苏徐州·高二校联考学业考试)下列有关浓硝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浓HNO3能溶解金属铜,说明其具有强酸性
B.浓HNO3能与碳反应,说明其具有强氧化性
C.浓HNO3不稳定易分解,需要避光保存
D.常温下浓HNO3能使金属铝钝化,可以用铝槽车运输浓HNO3
【答案】A
【解析】A.浓HNO3能溶解金属铜,说明其具有强氧化性,A错误;
B.浓HNO3与碳反应,生成NO2、CO2和水,N元素化合价降低,表现强氧化性,B正确;
C.浓HNO3具有不稳定性,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所以需要避光保存,C正确;
D.常温下浓HNO3使铝表面发生钝化,生成的钝化膜能阻止铝与浓硝酸的进一步反应,所以可用铝槽车运输浓HNO3,D正确;
故选A。
19.(2023秋·江苏盐城·高二校联考学业考试)以粉煤灰(主要含Al2O3、SiO2,还有少量的Fe2O3)为原料制取Al2O3的流程如下:
(1)操作Ⅰ的名称是 ;溶液N中的溶质主要是 (填化学式)。
(2)用H2SO4“酸浸”时的离子方程式为 (任写一个)。
(3)“煅烧”时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 过滤 (NH4)2SO4 Fe2O3+6H+=2Fe3++3H2O(或Al2O3+6H+=Al3++3H2O) 2Al(OH)3Al2O3+3H2O
【分析】粉煤灰(主要含Al2O3、SiO2,还有少量的Fe2O3)加入硫酸,氧化铝、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硫酸铁,二氧化硅不与硫酸反应,难溶于水,过滤,向滤液中通入氨气,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铁沉淀和硫酸铵,过滤,将沉淀进行一系列处理得到氢氧化铝,再煅烧得到氧化铝。
【解析】以粉煤灰(主要含Al2O3、SiO2,还有少量的Fe2O3)为原料制取Al2O3的流程如下:
(1)操作Ⅰ是分离难溶于水的物质,因此操作Ⅰ的名称是过滤;硫酸铝、氨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硫酸铵,因此溶液N中的溶质主要是(NH4)2SO4;故答案为:过滤;(NH4)2SO4。
(2)用H2SO4“酸浸”是氧化铝、氧化铁和硫酸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Fe2O3+6H+=2Fe3++3H2O(或Al2O3+6H+=Al3++3H2O);故答案为:Fe2O3+6H+=2Fe3++3H2O(或Al2O3+6H+=Al3++3H2O)。
(3)“煅烧”是氢氧化铝煅烧生成氧化铝,其化学方程式为2Al(OH)3Al2O3+3H2O;故答案为:2Al(OH)3Al2O3+3H2O。
20.(2023秋·江苏常州·高二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校考学业考试)氧化镁是优质的耐高温材料。某兴趣小组利用菱镁矿(主要成分为MgCO3,还含有少量SiO2、Al2O3等杂质)设计制备氧化镁的流程如图:
(1)步骤(1)中分离操作的名称是
(2)步骤(1)分离出的滤渣中主要含有 ,它属于 (填“酸性”或“碱性")氧化物。
(3)滤液Y中的阴离子除了含OH-、Cl-外还有
(4)写出步骤(I)中MgCO3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答案】(1)过滤
(2) SiO2 酸性
(3)
(4)MgCO3+2H+= Mg2++CO2↑+H2O
【分析】菱镁矿(主要成分为MgCO3,还含有少量SiO2、Al2O3等杂质)加入盐酸,碳酸镁、氧化铝与盐酸反应,二氧化硅不与盐酸反应,过滤,滤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得到氢氧化镁沉淀和偏铝酸钠溶液,过滤,灼烧氢氧化镁沉淀得到氧化镁。
(1)
步骤(1)是分离不溶性的固体物质,因此分离操作的名称是过滤;故答案为:过滤。
(2)
二氧化硅不与盐酸反应,步骤(1)分离出的滤渣中主要含有SiO2,它属于酸性氧化物;故答案为:SiO2;酸性。
(3)
滤液Y铝离子与氢氧根反应生成偏铝酸根,因此滤液Y中阴离子除了含OH-、Cl-外还有;故答案为:。
(4)
步骤(I)中MgCO3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二氧化碳和水,其离子方程式: MgCO3+2H+= Mg2++CO2↑+H2O;故答案为:MgCO3+2H+= Mg2++CO2↑+H2O。
1考点10 铝及其化合物
【学业要求】
1.了解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用途。2.了解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3.了解铝分别与氧气、酸、碱等物质的反应。4.了解氧化铝分别与酸、碱等物质的反应。5.了解氢氧化铝的两性;了解氢氧化铝的受热分解。
【考点梳理】
一、金属铝的性质
1.铝的存在及制备
(1)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主要是以化合态存在。
(2)工业上主要从铝土矿中获取金属铝,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工业制铝的反应为:
2Al2O3(熔融)4Al+3O2↑。
2.铝的性质
(1)铝与氧气的反应为4Al+3O2===2Al2O3。铝的性质活泼,但是铝在空气中却能稳定存在,是因为铝和氧气反应生成的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可阻止内部金属继续与氧气接触反应。
(2)铝与非氧化性强酸(如稀H2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Al+6H+===2Al3++3H2↑。
(3)常温下,铝遇浓硫酸、浓硝酸发生钝化现象。
(4)铝与强碱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l+2NaOH+2H2O===2NaAlO2+3H2↑。
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3H2↑。
(5)铝热反应(铝与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2Al+Fe2O3Al2O3+2Fe,可用于焊接铁轨。
二、重要的含铝化合物的性质
1.氧化铝
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1)与盐酸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2O3+6HCl===2AlCl3+3H2O。
离子方程式为:Al2O3+6H+===2Al3++3H2O。
(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2O3+2NaOH===2NaAlO2+H2O。
离子方程式为:Al2O3+2OH-===2AlO+H2O。
2.氢氧化铝
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
(1)与盐酸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OH)3+3HCl===AlCl3+3H2O。
离子方程式为:Al(OH)3+3H+===Al3++3H2O。
(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OH)3+NaOH===NaAlO2+2H2O。
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H2O。
(3)受热分解的反应方程式为:)2Al(OH)3Al2O3+3H2O。
(4)制备:实验室常用铝盐与足量氨水反应制Al(OH)3。
其化学方程式为:Al2(SO4)3+6NH3·H2O===2Al(OH)3↓+3(NH4)2SO4。
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
3.明矾
明矾是十二水合硫酸铝钾[KAl(SO4)2·12H2O],明矾常用作净水剂,是因为明矾溶于水,在天然水中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离子方程式为Al3++3H2OAl(OH)3(胶体)+3H+
。而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可以和水中的泥沙形成絮状不溶物沉降下来,使水澄清。
【真题演练】
例1.(2023 .江苏合格考真题)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铸造于我国商代,历经千年,表面产生绿绣。该鼎使用的材料是
A. 铜合金 B. 铝合金 C. 不锈钢 D. 黄金
例2.(2012·江苏学测)常温下,下列物质可以用铝制容器盛装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 B.稀硫酸
C.浓盐酸 D.浓硝酸
例3.(2015·江苏学测)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明矾可用作净水剂 B.甲醛可用作食品防腐剂
C.氢氧化钠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D.铝制容器可长期存放酸性食物
例4.(2015·江苏学测)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物质与条件已略去)。A是常见的金属单质,B是常见的强酸,E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单质,I是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的氧化物,G是最常见的无色液体,J是一种高硬度材料(摩尔质量为41 g ·mol-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2)F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核心归纳】1.铝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图
2.(1)铝制餐具不宜用来蒸煮或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或咸的食物。
(2)氧化铝是一种熔点较高的粉末状物质,可用作耐火材料。
(3)Al(OH)3可用作药物,医治胃酸过多。
【过关检测】
1.(2023秋·江苏盐城·高二校联考学业考试)下列常见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相对应的是( )
A.小苏打——Na2SO4 B.明矾——Al2(SO4)3
C.天然气——CH4O D.烧碱——NaOH
2.(2023·江苏·高二校联考学业考试)下列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对应正确的是
A.小苏打——Na2CO3 B.刚玉——Al2O3
C.石膏——MgSO4 D.铁红——Fe3O4
3.(2023秋·江苏盐城·高二校考学业考试)在CuO中混有少量的Al2O3杂质,欲将杂质除去可选用的试剂是
A.稀硫酸 B.浓氨水 C.稀盐酸 D.氢氧化钾溶液
4.(2023秋·江苏盐城·高二校考学业考试)下列关于Al(OH)3的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Al(OH)3是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 B.Al(OH)3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
C.Al(OH)3能溶于氨水 D.Al(OH)3属于两性氢氧化物
5.(2023秋·江苏徐州·高二统考学业考试)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钠可用作潜艇供氧剂 B.单晶硅用于制备光导纤维
C.氯化亚铁用于蚀刻工业铜电路板 D.Al(OH)3可用作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6.(2023秋·江苏徐州·高二统考学业考试)下列物质的制备能够成功的是
A.石灰乳和氯气制备漂白粉
B.MnO2和稀盐酸反应制备氯气
C.用AlCl3与过量NaOH溶液制备Al(OH)3
D.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备金属钠
7.(2023秋·江苏泰州·高二泰州中学学业考试)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描述不符合事实的是
A.氢氧化铝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过氧化钠可用作潜水艇供氧剂
C.铝制容器可以贮运浓硝酸 D.甲醛可用作食品防腐剂
8.(2011·江苏南通·高二学业考试)a、b、c、d、e分别是Cu、Ag、Fe、Al、Mg五种金属中的一种。已知:
(1)a、c、e均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2)b与d的硝酸盐反应,置换出单质d;
(3)c与强碱反应放出气体; (4)c、e在冷浓硫酸中发生钝化。
由此可判断a、b、c、d、e依次为( )
A.Fe、Cu、Al、Ag、Mg B.Al、Cu、Mg、Ag、Fe
C.Mg、Cu、Al、Ag、Fe D.Mg、Ag、Al、Cu、Fe
9.(2023秋·江苏盐城·高二校考学业考试)实验室中,要使AlCl3溶液中的Al3+离子全部沉淀出来,适宜用的试剂是( )
A.NaOH溶液 B.Ba(OH)2溶液 C.盐酸 D.氨水
10.(2023秋·江苏徐州·高二统考学业考试)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氨气液化 B.燃煤脱硫
C.铝热反应 D.石油裂解
11.(2023秋·江苏徐州·高二统考学业考试)下列物质与化学式对应正确的是
A.明矾—KAl(SO4)2·12H2O B.漂白粉—NaClO
C.纯碱—NaHCO3 D.烧碱—Ca(OH)2
12.(2023秋·江苏徐州·高二校联考学业考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雷电时,空气中的与反应生成NO属于氮的固定
B.卢瑟福根据粒子散射现象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
C.工业上可用氨水消除燃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
D.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铝合金在生产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
13.(2023·江苏连云港·高二统考学业考试)某兴趣小组利用菱镁矿(主要成分为MgCO3,还含有少量SiO2、Al2O3等杂质)设计制备氧化镁的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Ⅰ)和步骤(Ⅱ)中一定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漏斗、玻璃棒
B.步骤(Ⅰ)获得的滤液X中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有Mg2+、Al3+、H+
C.步骤(Ⅱ)中获得Mg(OH)2沉淀,说明Al3+不与NaOH溶液反应
D.步骤(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MgO+H2O
14.(2023秋·江苏盐城·高二校考学业考试)下列酸和金属铝作用能产生氢气的是
A.浓硫酸 B.稀硫酸 C.浓硝酸 D.稀硝酸
15.(2023·江苏泰州·高二泰州中学学业考试)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NaOH溶液除去SiO2中混有的Al2O3杂质,然后过滤
B.CO2中混有CO杂质,将其通过足量的CuO粉末,加热
C.用NaOH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然后分液
D.CO中混有的HCl杂质,将其通入饱和Na2CO3溶液,洗气法除去
16.(2023春·江苏·高二校联考学业考试)下列有关物质用途或相关性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聚乙烯可用于制食品袋
B.通信产业中用晶体硅来生产光导纤维
C.氢氧化铝、碳酸镁、小苏打等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液氨可用作制冷剂
17.(2023·江苏·高二校联考学业考试)下列有关事实体现完全相同性质的是
A.SO2和HClO都能使品红褪色
B.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
C.浓硫酸能使胆矾变白,亦能使纸张变黑
D.常温下浓硫酸和浓硝酸都能使Al钝化
18.(2023秋·江苏徐州·高二校联考学业考试)下列有关浓硝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浓HNO3能溶解金属铜,说明其具有强酸性
B.浓HNO3能与碳反应,说明其具有强氧化性
C.浓HNO3不稳定易分解,需要避光保存
D.常温下浓HNO3能使金属铝钝化,可以用铝槽车运输浓HNO3
19.(2023秋·江苏盐城·高二校联考学业考试)以粉煤灰(主要含Al2O3、SiO2,还有少量的Fe2O3)为原料制取Al2O3的流程如下:
(1)操作Ⅰ的名称是 ;溶液N中的溶质主要是 (填化学式)。
(2)用H2SO4“酸浸”时的离子方程式为 (任写一个)。
(3)“煅烧”时的化学方程式为 。
20.(2023秋·江苏常州·高二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校考学业考试)氧化镁是优质的耐高温材料。某兴趣小组利用菱镁矿(主要成分为MgCO3,还含有少量SiO2、Al2O3等杂质)设计制备氧化镁的流程如图:
(1)步骤(1)中分离操作的名称是
(2)步骤(1)分离出的滤渣中主要含有 ,它属于 (填“酸性”或“碱性")氧化物。
(3)滤液Y中的阴离子除了含OH-、Cl-外还有
(4)写出步骤(I)中MgCO3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