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5课两次鸦片战争(共5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5课两次鸦片战争(共5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08 10:59: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4张PPT)
第 五 单 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晚清时期:(1840年—1912年),是清朝统治的晚期,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还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五个时期。
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地主阶级:洋务运动
资产阶级:戊戌维新变法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两次鸦片战争
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两条线索
线索一:列强侵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线索二:各阶级的救亡图存运动
1840-1842
鸦片战争
1856-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94-1895
甲午中日战争
1900-1901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C60S-90S边疆危机
地主阶级
抵抗派
“师夷长技以制夷”
地主阶级洋务派
洋务运动
农民阶级
太平天国运动
资产阶级维新派
戊戌维新运动
农民阶级
义和团运动
鸦片是被放在驼背上带到了中国,而它最终折断了这个民族的脊梁。
————(美)特拉维斯·黑尼斯三世、(美)弗兰克·萨奈罗《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
鸦片之过?
人心之恶、文明之殇
阿芙蓉(即鸦片)可以治疗痢疾、瘫痪、中风。——《回回药方》
鸦片主治“泻痢、脱肛不止,能涩丈夫精——李时珍《本草纲目》
饱闻食罂粟,能涤胃中热。问邻乞嘉种,欲往愧屑屑。——种罂粟 宋·李复
花开来世、生死凄离
药品为何变毒品
异域奇珍、药品——毒品
第15课两次鸦片战争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课程标准: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层为挽救危局所做的努力及局限性。
目录



两个世界的碰撞——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
两个世界的对决——两次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的冲击——开眼看世界
*两国礼物有哪些特点和区别?
*其背后又隐含两国怎样的国情呢?
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英王乔治三世派遣乔治·马戛尔尼勋爵来华访问,并携带了600箱礼物,共19宗、590余件。在当时,外国使者来华,皆被称为“四夷来朝”,须行“朝贡之礼”,马戛尔尼使团也不例外。同时清王朝本着“薄来厚往”的原则,分别赏赐英王及使臣、随员一行丝绸绒、瓷器、玉器及各类工艺品三千多件。具体清单如下:
英国:天文仪器有天体运行仪、地球仪、望远镜、透镜、气压计等;工业设备有蒸汽机、棉纺机、梳理机和织布机等;军事装备有众多火炮的巨型战舰模型等。
中国:珐琅、珍宝、玉器、漆器、花缎、画册、鼻烟壶、扇、签、普洱茶,茶膏和各色食品等。
从英国的礼单可以很明显看出英国的礼物具有很明显的近现代化特征,手枪、迫击炮、装备火炮的战舰模型、天体运行仪等都反映了这一点。
而中国的礼物多是传统的珍宝、手工业制成品,带有明显的小农经济特征。其实,这一时期中国外面的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两个世界的碰撞
——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

道光皇帝
维多利亚女王
鸦片战争前中国与英国比较
1.政治上
中国:封建君主专制 制度
英国:资本主义 制度
君主立宪
中央集权
一、两个世界的碰撞——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
鸦片战争前中国与英国比较
2.经济上
中国: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 经济
英国:大机器生产的 经济
自然
工业
一、两个世界的碰撞——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
鸦片战争前中国与英国比较
3.军事上
中国:科技 ,装备陈旧,军备废弛, 兵器
英国:科技 ,船坚炮利,训练有素, 兵器
落后
先进


一、两个世界的碰撞——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
马嘎尔尼访华
早期殖民扩张
鸦片战争前中国与英国比较
4.外交上
中国:闭关 、闭目塞听
英国:殖民 、开拓进取
锁国
扩张
一、两个世界的碰撞——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
封建社会
君主专制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文字狱、八股取士
装备陈旧、战力低下
船坚炮利
工业革命,确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启蒙运动,思想解放
资产阶级代议制
闭关锁国
侵略扩张
西方:工业文明(资本主义)
中国:农业文明(封建主义)
二、两个世界的对决
——两次鸦片战争

(1)背景: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世界工厂,需要更广阔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1、鸦片贸易:
◎1840年前的中国和世界形势图
法国:以越南为跳板
俄国:侵及中国东北和新疆地区
英国:夺取美洲、非洲殖民地,把目标对准了亚洲。
美国:全球扩张,积极侵华
列强觊觎
这场战争能不能避免?
中国有世界最好的粮食——大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丝和皮毛。他们无需从别处购买一文钱的东西。
——【英】赫德《中国见闻录》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
——《清高宗实录》卷1435
1800年——1823年英国东印度公司 对华白银输出 年份 两
1800 421442
1801 7792
1803 1376886
1804 795062
1815 1048272
1816 2452511
1820 1898863
1823 659998
表1:鸦片战争前中英正当贸易情况表 年份 英国输华 中国输英 中对英贸易
总值 总值 出(+)入(-)超情况
1765-1769 119 2915 219 0619 (+) 99 7704
1795-1799 537 3015 579 9722 (+) 34 6957
1830-1833 733 5023 995 0286 (+)261 5263
(畅销)
(滞销)
呢绒、布匹
茶叶、生丝、瓷器
中国
英国
英国为扭转贸易逆差对华输入大量鸦片烟
军队
官宦之家
市井平民
读书人
(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
“福寿膏”统治下的19世纪清朝画卷
(2)危害:
①白银大量外流,加重了财政负担;
②损害中国人的身心健康;
③削弱军队战斗力;
④加剧政治腐败。
1839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查禁鸦片。4月至5月,收缴英国、印度和美国商人的鸦片2万多箱。从6月3日至25日,在林则徐亲自主持下,将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3)林则徐虎门销烟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
道光皇帝
(4)影响:①向世界表明了清政府禁烟的决心;
②英国认为中国禁烟措施损害了其利益,宣布对华发动战争。
林则徐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广场雕塑
材料:(中国禁烟运动 )“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
——《安得鲁· 韩德森致拉本特函》
向世界表明了清政府禁烟的决心,英国大鸦片贩子认为禁烟损害了英国的利益,英国政府宣布对华发动战争。
19世纪上半叶,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更大的市场!
更多的原料!
急需
①根本原因:英国企图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2、第一次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年度 英国输华 总值 中国输英 总值 中英贸易
中国出入超情况
1765-1769 1192915 2190619 出超997704
1795-1799 5373015 5799722 出超346957
1830-1833 7335023 9950286 出超2615263
中国
出超
英国
入超
生丝、瓷器、茶叶
工业品、鸦片
材料1:鸦片战争前中英正当贸易(丝、茶叶等)情况表(单位:银两)
年度 英国输华总值(单位:银两) 中国输英 总值 中英贸易
中国出入超情况
正当贸易 鸦片 贸易 总值 1837~1838 220万 340万 560万 310万 入超250万
材料2:鸦片战争前中英贸易情况表
②为扭转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1)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销烟(导火索)
(1)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材料:1839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查禁鸦片。4月至5月,收缴英国、印度和美国商人的鸦片2万多箱。从6月3日至25日,在林则徐亲自主持下,将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2)战争进程
第一阶段:1840年6月—1841年5月
英:侵入广东海面-进攻厦门-攻占浙江定海-天津白河口
-南下广东
中:清政府查办林则徐,改派琦善为钦差大臣,前往谈判
第二阶段:1841年6月—1842年8月
英:强占香港岛-进攻镇江-南京下关江面
中:清政府战败求和,签订《南京条约》
二、两个世界的对决——两次鸦片战争
2、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2年8月中英签订中国近代史上
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中英签订《南京条约》(1842)及其附件《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1843)
中美签订《望厦条约》(1844),中法签订《黄埔条约》(1844)
条 约 内 容 对中国的影响
《南京条约》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2100万银元
五口通商
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协定
《五口通商章程》 领事裁判权(特权)
《虎门条约》 片面最惠国待遇(特权)
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为列强侵略提供便利
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完整
增加人民负担,加重财政危机
便于外国的商品输出
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
中英《南京条约》及附件(1842-1843)
中美《望厦条约》
中法《黄埔条约》
条约内容及危害
时 间 条约名称 主要内容 危害
1842年 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加重了人民负担
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便利了资本主义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1843年 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和贸易主权
1844年 中英《南京条约》
割让香港岛
赔款2100万银元
协定关税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
宁波、上海五口通商
中英《虎门条约》
中美《望厦条约》
中法《黄埔条约》
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以及通商口岸传教权等
补充概念
领事裁判权,又称“治外法权”即英国侨民、商人同中国人发生冲突,或在中国犯法,或成为被告,只能由英国驻中国的领事去裁判,中国政府不得过问,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片面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的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实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此称“最惠国待遇”,最惠国待遇是相互的。但在一些不平等条约中,往往只片面规定一国享受最惠国待遇,而另一缔约国则无对等权利,因而是片面的。片面最惠国待遇为列强侵略中国提供了便利。
(3)鸦片战争的影响
①政治上:国家主权、领土主权完整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经济上:经济结构发生变动,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日益被迫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③思想上:西学东渐,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开始觉醒,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人们的思想观念开始发生变化。
④对外关系上: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中国的大门被打开;
1、鸦片战争
材料: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半殖民地”→国家主权
是指丧失了部分的而不是全部独立自主权,也就是形式上有自己的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殖民者控制。
“半封建”→社会形态
是指既保存了封建制度,又有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就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因素在增长,从一定程度上看是历史的进步。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社会性质:从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两次鸦片战争
清陆军损失情况清海军损失状况英陆军损失情况英海军损失情况穿鼻海战死亡260,失踪906艘师船沉没死伤8两艘巡洋舰轻伤虎门战役死亡700无死亡35无珠江战斗伤亡600船只20艘伤亡100(一半晒伤)无厦门战役死50伤1183艘师船沉没死2人伤36无定海战役死伤1000无死伤67无吴淞口战役死伤1100人船只沉没23艘死3人伤51四艘轻伤镇江战役死伤1000人无死27人伤121无装备不如人or士兵不如人?民族英雄
定海三总兵
关天培
“小老百姓们”的抗争史
三元里抗英
1841年5月,英军占据广州四方炮台的英军到三元里抢掠财物、强暴妇女,当地人民奋起反抗,打死数名英军。随后,三元里附近103个乡的群众包围了四方炮台,并诱敌至三元里牛栏岗。当时恰逢倾盆大雨,英军枪炮皆哑,手持刀、矛、锄头的民众乘势猛攻,人数越聚越多。英军增援部队到达后,才解救了被围困的英军。
1841年5月31日,三元里人民再次包围四方炮台,英军惊恐万分,逼迫广州知府强行解散了抗英队伍,英军撤出虎门时发出告示,恫吓中国人民“后勿再犯”。中国人民当即发出《申谕英夷告示》警告英军“若敢再来,不用官兵、不用国帑,自己出力,杀尽尔等猪狗,方消我各乡惨毒之害也”!
三元里抗英斗争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敌的爱国精神。
家国情怀
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假设现在让华盛顿作中国的皇帝,让惠灵顿作他的将军,率领中国军队同英国军队作战,结果胜负如何呢?即使中国拥有大量的军舰大炮,也要被英国的土枪和帆船打败的。由此看来,战争的胜败,既不在于帅,也不在于武器,而完全在于一国之根本力量。 ——[日]福泽渝吉《文明论概略》
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国力强大
主观原因:清政府政治腐败军备落后
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主义无法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圆明园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组成,占地面积约5200亩,有150余景。圆明园不仅是中国封建时代建筑艺术的结晶,而且是世界罕见的博物馆和艺术馆。被西方人誉为“万园之园”。
鸦片战争后的中英贸易 (单位:万英镑)(数据为正常商品贸易额,不含鸦片贸易) 年份 1840 1842 1845 1850 1851 1853
输华商品总值 52.4 96.6 239.0 140.0 216.0 100.0
第二次鸦片战争为什么会爆发?
“英国人本以为“倾全国工厂的生产,也不够供应中国一省的衣料”,而现实却是“和中国开放贸易十年后”,“其消费能力竟不及荷兰的一半”,“甚至落在巴西和土耳其之后。”
——1852年3月《密切尔报告书》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根本原因:为了达到鸦片贸易合法化的目的,进一步扩大中国市场
3、第二次鸦片战争
(1)背景:
1856年,“修约”要求遭到清政府拒绝的英国、法国决定协同作战,发动了联合侵华的战争。这次侵略战争实际上是鸦片战争的延续,故称“第二次鸦片战争”。
直接原因:英法美要求修约被清政府拒绝
借口:亚罗号事件(英)、马神甫事件(法)
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大沽炮台
3、第二次鸦片战争
(1)背景:
(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并承认此前签订的《瑷珲条约》(抢占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余万平方千米土地))
第一阶段:1856年—1858年
英法联军:攻广州、占大沽、逼天津
中: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公使驻京、十口通商、赔款、内河航行权、传教士传教权)
第二阶段:1859年—1860年
英法联军:攻天津、进北京、火烧圆明园
中:被迫签订《北京条约》(割九龙、赔款、天津通商、鸦片贸易合法化)
(2)过程:
3、第二次鸦片战争
(3)结果
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沿江沿海十处通商口岸;
赔偿英法巨额白银(英400万两;法200万两);
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同行。
鸦片贸易合法化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增开天津为商埠;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中俄《瑷珲条约》:割让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余万平方公里领土。
中俄《北京条约》:割让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40万平方公里领土。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一步加深
营口
烟台
南京
镇江
汉口
九江
汕头
琼州
淡水
台湾
天津
广州
厦门
福州
宁波
上海
第一次鸦片战争开放的通商口岸
第二次鸦片战争开放的通商口岸
探究:对比两次鸦片战争开放通商口岸分布上有何变化?有什么特点?
1.由东南沿海地区扩展到整个东部沿海地区,并且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或开始深入内地);
2.由远离清朝的政治中心到临近清朝统治的心脏地带;
特点:数量更多;范围更广:深入内地。
时 间 条 约 割占领土
1858年 《瑷珲条约》 60多万
1860年 《北京条约》 约40万
1860年、1864年 《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 44多万
1881年 《改订条约》和5个勘界议定书 7万多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和权益
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延续和扩大?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原因 打开中国市场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手段 发动侵略战争 战争进程 侵略国家 英国 英法为主,美俄帮凶
侵略时间 1840-1842 1856-1860
侵略范围 长江以南沿海地区 从沿海深入内地
战争危害 签订条约 《南京条约》等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割地、 开放口岸 五口通商,割香港岛 增开11处口岸,割九龙和北方大片领土(抢占东北100多万平方千米土地)
破坏主权 领土、领海、关税、司法等 主权进一步丧失(鸦片贸易合法化)
社会性质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 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扩大
延续
千年未有之变局
战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
材料三: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一:自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并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
——岳麓版《政治文明历程》
材料二: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人教版初中历史
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数千



之大


战前
政治上
经济上
领土完整
主权完整
自给自足
自然经济
封建主权国家
割地
治外法权
领土不完整
主权不完整
自然经济遭到破坏
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通商
协定关税
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社会性质
战后
思想上
尊孔读经
经商、传教
居住、游历
传统观念受到冲击
等级观念
外交上
天朝上国
闭关锁国
夷夏观念受到冲击
社会主要矛盾
地主阶级与农民
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 主导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
万花筒:战后中国的反应
鸦片战争接近尾声时,道光皇帝询问英国俘虏的三个问题:英吉利到底在哪个方向?从新疆出发,通过陆路能够到达英国吗?英国女王是否婚配?——摘编自《清宣宗实录》
统治阶级高层:
普通民众:
议和之后,都门仍复恬嬉,大有雨过忘雷之意。海疆之事,啭喉触讳,绝口不提,即茶坊酒肆之中,亦大书“免谈时事”四字,俨有诗书偶语之禁。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
开明士大夫:
林则徐:“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
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开眼看世界
麻木不仁
封闭愚昧
三、鸦片战争的冲击
有识之士的探索
林则徐
魏源
徐继畬
四洲志
海国图志
瀛寰志略
开启中国近代学习西方的先河
了解外国知识的“百科全书”
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
地主阶级抵抗派
介绍世界各国历史、地理等
“师夷长技以制夷”
“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是书何以作?
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魏源《海国图志》
三、开眼看世界
同一本书,为什么会有截然不同的两种对待?
“(在中国)《海国图志》问世后却很少有人问津……最终在国内的印刷数仅有千册左右……魏源最终皈依佛门,郁郁而终。”
——朝川济世《魏源和他的〈海国图志〉对中国、日本的不同影响》
“《海国图志》在1853年流入日本,一度成为日本追求海外知识幕末志士的必读……《海国图志》在日本被大量翻印,一共印刷了15版,价钱一路走高。”
——《大国崛起·日本》
“在《海国图志》中……也可以看到无须“师夷”即可“制夷”的言论,安南的札船、缅甸的木栅都是他用来说明土法“制夷”的生动事例……《瀛寰志略》对外部知识的介绍,比魏源更详尽准确……它对西方的人文制度多有褒评,却又使用着旧观念。”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受到阶级立场和时代发展社会背景等影响,即使是较为开明的知识分子,对于西方的认识也仍然存在着诸多局限(对西方的介绍并不系统全面,局限于学器物,没有突破阶级的局限,社会影响有限)。
两次鸦片战争并没有使得中国人真正的苏醒
【思考】中国人真的觉醒了么?
材料一:从民族的历史看……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原因的理由,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 ……可惜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和战前一样,麻木不仁,妄尊自大。直到咸丰年间, ……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所以我们说,中华民族丧失了进二十年的宝贵光阴。
—蒋延黼《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的耻辱性的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借宿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他们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与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海国图志》由魏源在1842年著成,介绍了西方各国地理分布和历史变迁,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但《海国图志》问世后却很少有人问津。
这本书到达日本,从1854年到1856年,短短数年,日本出版的《海国图志》选本就有21个版本,占同一时期日本出版的世界史地著作的一半。更为重要的是,当时日本维新思想家利用《海国图志》提供的世界知识,结合日本实际,提出了维新改革主张,掀开了日本明治维新的序幕。
——《中国巨著帮日本走向维新》
一本书两种境遇
议和之后,都门仍复恬嬉,大有雨过忘雷之意。海疆之事,转喉触讳,绝口不提,即茶坊酒肆之中,亦大书“免谈时事”四字,俨有诗书偶语之禁。 —林则徐《软尘私议》
课堂小结
鸦片战争的冲击与因应
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
两次鸦片战争
原因
过程
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
结果 中美《望厦条约》
中法《黄埔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原因
经过及结果:第一阶段→《天津条约》
第二阶段→《北京条约》
鸦片战争
“师夷长技以制夷”:林则徐、魏源、徐继畬
(2022·全国甲卷高考·28)1846年,上海的进口货值较前一年下降13%,1847年又减少5.4%,1848年更大幅度地下降20.1%。此后虽有回升,但极不稳定,一直到1854年还没有恢复到1845年的水平。这可用于说明,进口货值的下降(  )
A.阻止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B.导致西方商品倾销重心转移
C.促使传统手工业的恢复 D.成为列强进一步侵华的借口
真题演练
D
【解析】由材料1846—1848年上海的进口货值一直呈现下降趋势,结合所学,鸦片战争后上海开埠通商,但进口货值的不断下降,使得列强认为中国市场尚未全面打开,进而成为进一步侵华的借口,故选D项;
西方列强的入侵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排除A项;
鸦片战争后上海逐渐取代广州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中心,优越的外贸条件并未改变西方商品倾销重心的地位,排除B项;
鸦片战争后西方的工业制成品涌入中国市场,冲击中国传统手工业的发展,排除C项。
(2020.1·浙江高考·8)洋务派巨擘左宗棠主持重刻《海国图志》,在该书序中慨言:百余年来,中国“水陆战备少弛”,英吉利“蹈我之瑕,构兵思逞”,“廿余载,事局如故”,“然同、光间福建设局造轮船,陇中用华匠制枪炮”,“此魏子所谓师其长技以制之也。”这一认识反映了(  )
A.左宗棠、魏源顺乎世界之潮流迈出变法第一步
B.“师夷长技以制之”是洋务派自强之道的思想先导
C.中国人学习西方经历了由器物层次到制度层次的变化
D.以“中体西用”寻求变革,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
真题演练
B
【解析】材料“此魏子所谓师其长技以制之也”,体现出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影响洋务派,是其自强之道的思想先导,故选B项;
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维新变法运动迈出变法第一步,排除A项;
洋务派仍然停留在器物变革层面,排除C项;
材料强调魏源师夷长技思想对洋务派的影响,而非洋务派“中体西用”对近代化的影响,排除D项。
(2020.7·浙江高考·9)论及晚清时期的不平等条约,有学者注意到:“签署治外法权条款则是出于以下权宜的想法,即这些说不同的语言并有着奇怪习俗的夷人应该获准管理自己——以显示中国的宽宏大量,并减轻管辖他们的任务。”清政府的这种认知反映了
A.极力维护朝贡贸易体制 B.抛弃了闭关锁国的政策
C.努力走出天朝上国的幻梦 D.对司法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仍懵懂无知
真题演练
D
【解析】当时的统治者认为治外法权条款是权宜之策,既能显示中国的宽宏大量,又能减轻官员管辖外国人的负担,并未意识到这一条款对中国司法主权的危害,故选D项;
治外法权属于司法领域,与朝贡贸易体制无关,排除A项;
由材料“这些说不同的语言并有着奇怪习俗的夷人应该获准管理自己”可知,清政府仍然坚持闭关锁国观念,排除B项;
清政府将签署治外法权作为一种对外国人的恩赐看待,充分体现了天朝上国的观念,排除C项。
(2018.11·浙江高考·9)有学者指出:“今日没有人会替一手持枪、一手兜售毒品的恶霸行为辩护;但这一众所认同的观点,依旧未把毒品本身当作问题的关键。”“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人们不应忘记,近代历史上,以维护可耻的毒品贸易为目的发动的两次侵略战争发生在(  )
A.1840年、1856年 B.1840年、1883年
C.1860年、1894年 D.1860年、1900年
真题演练
A
(2016.4·浙江高考·7)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规定,“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将香港一岛给予英国”。该不平等条约是
A.《辛丑条约》 B.《马关条约》
C.《南京条约》 D.《胶澳租界条约》
C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