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统编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中的第一首古诗,由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这是一首描写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典范作品,作者着意对色彩进行描绘,给人强烈的画面感,并巧妙运用视线的游移来营造空间感,勾画出自然优美、开阔高远的诗词意境,读来让人身临其境。这首诗前两句说明夏天西湖风光独特、非同一般,给人丰富美好的想象;后两句抓住盛夏特有的景物,描绘出一幅精彩绝艳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委婉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本课设计中笔者想运用“最佳配画”的真实任务,让学生在积累、还原、品尝、美读中真实地学古诗。
教学目标
1.通过联系旧知、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读“慈”、“晓”等5个生字,通过观察结构、关键笔画会写“湖”、“穷”等4个生字。
2.通过正音、多种诵读,能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古诗。
3.通过创设真实的“最佳配画”评选,借助色彩词、联系生活、动手画一画等方法知道古诗的大意,想象画面的美丽,背诵古诗,感知诗中多彩的自然之美,体会作者对西湖的赞美和喜爱。
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一:情境导入,布置任务
引言:学校的诗文配画活动即将展开,现在正在召集小画家,要求最能反应诗的内容,从中评选出“最佳配画”,小朋友们想参加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边学古诗一边画古诗,只有认真的学习,才能获得大奖哦。
学习活动二:走进诗人,诵读古诗
(一)走进诗人
1.引出诗人:今天我们要画的古诗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的作者呀特别喜欢荷花,知道是谁吗?(出示荷花图)看看这幅画,你想到了他写过的哪句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一只小蜻蜓在初夏时节,飞呀飞呀,不经意间就立在了这个刚刚含苞待放的荷花苞上,诗人杨万里看到了,惊喜连连,于是他便写下了这样的诗句,一起读。
2.出示作者简介:你瞧这就是杨万里,多厉害呀。如果能画好这幅画,说明你也拥有和杨万里一样善于观察的眼睛。
(二)读懂诗题
1.分解诗题: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净慈寺:这首诗不光也是写荷花的,它还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地点在哪呢?(出示板贴:净慈寺),请生读。(你的平舌音读得真准确。请你读,后鼻音也读得很准。)【出示净慈寺照片】同学们看,这就是净慈寺,它位于杭州西湖南岸,和西湖对岸的雷峰塔遥相呼应,是西湖历史上最著名的寺院之一。林子方:那他在净慈寺送别的友人是谁呢?一起大声读出它的名字。林子方要去别的地方当官了,所以杨万里要来送送他。晓:那么是在什么时候送的呢?谁发现了?你从哪知道的?我们学过一首古诗,叫《春晓》,就是春天的早晨。(板书晓)小朋友们看,晓这个字是日字部,表示太阳刚刚升起天刚亮的时候,我们可以结合他的部首来理解它的意思。齐读“晓”。(继续补充板书)早晨从净慈寺出来,就叫“晓出”。
2.明白题意:知道了时间,地点,送别的人,谁能连起来说一说诗题的意思了。(早晨天刚亮,杨万里走出净慈寺送别自己的好朋友林子方。)
3.读好诗题:知道了意思,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把这么长的诗题读清楚了,谁来试试。请你,请你,一起。“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三)诵读古诗,读好节奏
1.引言:一千多年前的一个早晨,在净慈寺内暂住的杨万里送好友林子方离去,看到了一幅多彩的西湖美景,小画家们,让我们一起随着杨万里,画好这幅画吧。
2.进入学习任务一:先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71页,让我们一起进入学习任务一:读诗句。
(1)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诗歌的节奏);
(2)同桌互读(读得好的夸夸他,读不好的帮帮他)。
先自己读自己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注意读好诗歌的节奏,然后再读给同桌听,同桌读得好的,你就夸夸他,如果有读得不好的地方,你要指出来帮助他。开始吧。
3.检查朗读,疏通生字:我们还是很有默契的,你看,你们用这样的坐姿告诉老师你们读好了。那谁愿意来读一读?请生读。(此处是不是应该有掌声啊。这么短的时间,她把难读的读音都读准了)【出示:毕竟 映】我们来看一下这里几个难读的生字,谁也能把他们读好。(评价:你的后鼻音读得真准确,请同学们跟老师读。还有一个难读的后鼻音生字,谁来读一读,yìng,读得真不错,请跟老师读好这个整体认读音节yìng)
4.指导朗读:同学们,古人读诗,还特别注意节奏,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按照音律和意义,诗歌的节奏可以像这样停顿,也可以像那样停顿。小朋友们们可以选择你喜欢的方式来读一读,谁想来?太棒了,还有谁想试试?在读诗的时候试着放慢语速,会更有韵味哦,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学习活动三:创画诗歌,理解诗意
1.引言:读着读着,小朋友们知道自己要画什么了吗?(要画西湖里的荷花、荷叶。)还有吗?(还有天空和刚刚升起的太阳。)
2.进入学习任务二:我们该怎么画呢?涂什么颜色呢?下面就让我们进入学习任务二。
(1)在“诗文配画”作品纸上画诗歌,并涂色;
(2)时间5分钟,画作要尽可能符合诗歌意思。
参赛标准:画全诗中景物☆ 画对景物颜色☆ 画出诗歌意境☆
给大家5分钟时间,自己试着在“诗文配画作品纸”上画一画,并涂上合适的颜色。画好了,同桌之间比一比,看看谁画得更好更正确更符合诗歌的意思。
3.汇报交流,老师点拨:老师随机拿了几张画作,咱们来评一评是否符合三颗星的参赛标准。
①他画的荷叶够多吗?应该怎样画才能与诗句意思相符呢?(是呀,要把荷叶画得满满的,都画到天上去了。这就是诗句中写到的“接天”。跟老师读。)
②他的颜色都涂对了嘛?荷叶画得够绿嘛?(是的,他画得特别特别的绿,因为诗句中说?“无穷碧”一起读好这个词。)
③若是把荷叶画得再绿再多一些,把绿色的荷叶画得铺满荷塘,接到天边,这荷叶就画完美了。一起来读一读这么美的荷叶吧。“接天莲叶无穷碧”。
④他把诗中景物都画全了吗?(那老师要采访一下这位小画家了,为什么画中不能少了太阳呢?是啊,“映日”告诉我们,这是在太阳的照射下。一起读。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太阳映在哪里吗?(映在小朋友的脸上、映在屋顶上、映在湖面上……)
⑤在阳光的照射下,荷花是什么样子的呢!“别样红”,是一种怎样的红呢?想象一下,被太阳光照射下的荷花是怎样的。(特别的红,发光的红,甚至红得透明。)
⑥看看咱们同学画得够不够红。画得真好,太阳的光芒让荷花显得格外的红了!一起读一读这么美的荷花吧。“映日荷花别样红”。
4.指导朗读三四句:你们看,这两句诗放到一块就成了如此鲜艳美丽的一幅画呢!小画家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么美的两句诗吧。请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真美啊!
5.修改画作:请这几张画的小作者拿回去,下面的同学也再看看自己画的画,没有符合参赛标准三颗星的请再修改修改。
学习活动四:体会情感,朗读背诵
1.学习一二句:上是碧蓝的天空和艳红的太阳,下是一望无边的莲叶和红彤彤的荷花。色彩特别的鲜明。小朋友们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夏季)你怎么知道的?(毕竟西湖六月中)嗯,这里的六月是指农历六月,正是荷花盛开的夏季。
【出示西湖四季图】下面带大家一起去欣赏西湖四季的美景,看看小朋友们能不能马上找到六月的西湖。找到了吗?为什么呢?(夏天的色彩格外鲜艳)六月的西湖与别的季节时一样吗?(不一样)难怪杨万里这么喜欢六月夏天的西湖,还不禁发出这样的赞美,一起读:“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到底是六月的西湖啊,风光和其他季节就是不一样。你现在知道这里的四时是什么意思了吗?(你来说,就是除了六月的其他时节,你听得真仔细,领悟能力也很强。)
2.体会情感:同学们看,这满湖的荷叶,满眼的绿色,远远地伸向天边。亭亭玉立的荷花点缀其间,诗人杨万里在这么美的景色下送别好朋友林子方,他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他会对林子方说些什么呢?(如果是你的好朋友要转学了,你会是什么心情?你想对他说什么?)(不舍、挽留、祝福)
3.指导朗读:我想更多的应该会是祝福吧。让我们带着对好朋友的不舍与祝福,再来读诗。谁愿意来试试?谁还想读?咱们一起读吧。
从你们的诵读声中,老师仿佛看到了接天的莲叶,别样的荷花,也看到了净慈寺前依依不舍的一对友人。你们看到了嘛?
4.配乐背诵:学到这,老师相信,能干的小朋友一定把诗歌的语言记进心里了,下面就让我们一边看着手中的画作想象画面一边背一背吧。
学习活动五:学写生字,完成作品
1.引言:小朋友们真了不起,不仅把这首诗画出来了,还读出了诗中的美丽画面。现在离诗文配画作品的完工还差最后一步。看到作品纸左上角的诗文了嘛?还有四个生字需要我们亲自写上。
2.学写“穷、莲、荷”
我们先来看这三个字,仔细观察一下,发现了什么?(都是上下结构)
这些上下结构有不同吗?(“穷”是上宽下窄,“莲”“荷”上窄下宽)是呀,我们写字要细致观察它的结构。
一起跟着老师把这三个字书空写一遍。
3.学写“湖”字:再看这个字,他则是左右结构。“湖”字也有特别要关注的笔画,中间的“竖”是最高的,写字时我们要留心特殊的笔画。
4.完成作品:请在课本上把这四个字端端正正地写好,并在自己的画旁边把诗写完整,这样你的诗文配画作品就完成啦。
5.结束语:好好看看你在这节课上画的作品,满意吗?有信心获奖的小朋友请在课后把你们的作品纸交给我,老师要挑选几幅最好的作品帮你们投稿参加学校的最佳诗文配画比赛。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