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堡镇中心初中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
八年级数学教学案
姓名 学号 班级 教者
课题 第一章复习轴对称图形(1) 课型 复习 时间 第一章第1课时
备课组成员 陈、周、章、朱、史 主备 吕坤林 审核
教学目标 1、理解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掌握轴对称的性质及画轴对称图形的步骤,会设计简单的轴对称图案。2、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及应用。
重 难 点 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及应用。
学习过程 旁注与纠错
一、课前预习与导学 得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1)轴对称图形只有一条对称轴,(2)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一条线段,(3)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4)全等的两个图形一定成轴对称,(5)轴对称图形是指一个图形,而轴对称是指两个图形而言。(A)1个 (B)2个 (C)3个 (D)4个2、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条数( )(A)只有一条 (B)2条 (C)3条 (D)至少一条 3、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两条相交直线 B. 线段C.有公共端点的两条相等线段 D.有公共端点的两条不相等线段4、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距离相等的点是( )A.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B.三条中线的交点C.三条高的交点 D.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在△ABC中,AB=AC,BC=5cm,作AB的中垂线交另一腰AC于D,连结BD,如果△BCD的周长是17cm,则腰长为( ) A、12cm B、6 cm C、 7 cm D、5 cm6、如图,⊿ABC中,BC=10,边B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AC于点E、F,BE=7,⊿BCE的周长为_____。 7、如图,A、B是安达公路边两个新建的居民小区,某镇需在公路边增加一个公共汽车站,这个公共汽车站建在什么位置,才能使两个小区到车站的路程一样,找出汽车站的位置并说明理由。8、点Q在∠AOB的平分线上,QA⊥OA于A,QB⊥OB于B,则AQ=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如图,∠C=900,∠1=∠2,若BC=10,BD=6,则D到边AB的距离为_____。10、如图,点P在∠AOB内,PM⊥OA于M,PN⊥OB于N,且PM=PN,连结OP,则OP是_______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如果⊿ABC与⊿A/B/C/关于直线l对称,且∠A=500,∠B/=700,那么∠C/ =____。12、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对应线段______,对应角______。13、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连结__________的线段被_________垂直平分14、如图,∠MON内有一点P ,PP1、PP2分别被OM、ON垂直平分,P1P2与OM、ON分别交于点A、B. 若P1P2=10厘米,则△PAB的周长为( )(A)6厘米 (B)8厘米 (C)10厘米 (D)12厘米15、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关于直线MN对称,其中A,C是对称点,则直线MN与线段AC的关系是__________. 16、如图:由四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中,请你添加一个小正方形,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17、画出△ABC关于直线l的轴对称图形△A`B`C`18、如图,己知AB=AC,DE垂直平分AB交AC、AB于D、E两点,若AB=12cm,BC=10cm,∠A=49 ,求△BCE的周长和∠EBC的度数.19、“西气东输”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创世工程,现有两条高速公路l1、l2和两个城镇A、B(如图),准备建一个燃气控制中心站P,使中心站到两条公路距离相等,并且到两个城镇等距离,请你画出中心站的位置。(保留画图痕迹,不写画法)20、用两个圆:○、○,两个三角形:△、△和两条线段:∣、∣,拼出至少两个对称图形(画在下列方框内),并加上一句贴切诙谐解说词。解说词:_________________ 解说词:_________________二、例题讲解21、在Rt△ABC中,∠C=900,BD平分∠ABC交AC于点D,DE垂直平分线段AB,试找出图中相等的线段,并说明理由。若DE=1cm,BD=2cm,求AC的长。22、在课外活动中,小明发明了一个在直角三角形中画锐角的平分线的方法,他的方法是:如图所示,在斜边AB上取一点E,使BE=BC,过点E作ED⊥AB,交AC于D,那么BD就是∠ABC的平分线,你认为对吗?为什么?23、如图,长方形ABCD中,AD>AB,AC与BD的交点为O,过O作一直线分别交BC、AD与M、N1)当MN满足什么条件时,将长方形ABED以MN为折痕翻折,翻折后能使C点恰好和A点重合;2)梯形ABMN的面积与梯形CDNM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24、已知直线及其两侧两点A、B,如图. (1)在直线上求一点P,使PA=PB;(2)在直线上求一点Q,使平分∠AQB. 25、在矩形ABCD中,将△ABC绕AC对折至△AEC位置,CE与AD交于点F,如图.试说明EF=DF.三、课堂练习 1、下列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A、等腰直角三角形 B、线段 C、正方形 D、圆2、等腰三角形两腰分别为3和7,那么它的周长为………………( )A、10 B、13 C、17 D、13或173、到三角形三个顶点距离相等的是………………………………( )A、三边高线的交点 B、三条中线的交点C、三条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D、三条内角平分线的交点4、已知∠AOB=400,OM平分∠AOB,MA⊥OA于A,MB⊥OB于B,则∠MAB的度数为………………( )A、500 B、400 C、300 D、2005、△ABC中,AB=AC,点D在AC边上,且 BD=BC=AD,则∠A的度数为……( )A.300 B.360 C.450 D.7006、等腰△ABC中∠A=80°,若∠A是顶角,则∠B=___°;若∠B是顶角,则∠B=___°;若∠C是顶角,则∠B=_____°。7、有三条交叉的公路,现要在三条公路交叉所形成的区域内建一加油站,使得加油站到三条公路的路程一样长,问如何确定货运站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8、已知ABC中∠BAC=140°,AB、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于E、F,你能求出∠EAF的度数吗? 9、在长方形ABCD中,将△ABC绕AC对折至△AEC位置,CE与AD交于点F,如下图所示,试说明EF=DF,试试看,你能行!
第23题 柳堡镇中心初中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
八年级数学教学案
姓名 学号 班级 教者
课题 第一章复习轴对称图形(2) 课型 复习 时间 第一章第2课时
备课组成员 陈、周、章、朱、史 主备 吕坤林 审核
教学目标 1、了解等腰三角形有关的概念,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理解等边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2、掌握等腰梯形的有关性质和判定方法。3、在探索图形性质,与他人合作交流等活动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进一步学习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
重 难 点 发展合情推理,进一步学习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
学习过程 旁注与纠错
一、课前预习与导学 得分 1、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900,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等于( )(A)900 (B)450 (C)500 (D)22.502、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是10,另一边长是7,则它的周长是( )(A)27 (B)24 (C)17 (D)27或24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等于3,一边等于6,则它的周长是( )(A)12 (B)12或15 (C)15 (D)15或184、⊿ABC中,AB=AC,∠A=440,CD⊥AB于点D,则∠DCB=( )(A)440 (B)680 (C)460 (D)2205、如图,∠B=∠C,∠1=∠3,则∠与∠2之间的关系是( )(A)∠1=2∠2 (B)3∠1-∠2=1800,(C)∠1+3∠2=1800 (D)2∠1+∠2=18006、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则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A)等边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等腰三角形(D)以上答案都不对7、如图,在⊿ABC中,CF⊥AB于F,BE⊥AC于E,M为BC的中点,EF=5,BC=8,则⊿EFM的周长及图中的等腰三角形个数分别是( )(A)21、2 (B)18、3 (C)15、4(D)13、58、在⊿ABC中,AB=AC,BF与CF是角平分线且交于点F,DE∥BC,若BD+CE=9,则线段DE的长为( )9、如图,梯形ABCD中,AD∥BC,AD=AB=CD,BD⊥CD,则∠C=____。第5题 第7题 第8题 第9题10、正方形ABCD内有一点P,使⊿PAB、⊿PBC、⊿PCD、⊿PDA都是等腰三角形,那么具有这样性质的点共有( )(A)9个 (B)7个 (C)5个 (D)4个11、如果一个等腰梯形有两个角的和为1000,那么这个梯形的4个角的度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12、代号为①、②、③、④的4张三角形纸片都有一个角为500,如果它们另一个角分别为500、700、800、900,那么其中只有代号为______ 纸片能剪一刀得到等腰梯形。13、利用图中的网格线,分别以线段MN和PQ为一底,画一个底角为450的等腰梯形,且使它的另外两个顶点也落在格点上。14、等边三角形的两条高线所成的钝角的度数是_____。15、等腰梯形两底之和是10,两底之差为4,一底角为450,则面积为____。16、等腰梯形是______图形,过__________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17、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AD=CD=8cm,∠C=600,则梯形ABCD的周长为______。18、如图,已知等边三角形ABC中,BD=CE,AD与BE交于点P,则∠APE=______。19、如图所示,AD=AE,BD=CE,B、D、E、C在同一条直线上,试说明⊿ABC是等腰三角形。20、如图,点A是BC上一点,⊿ABD、⊿ACE都是等边三角形。试说明:(1)AM=AN;(2)MN∥BC;(3)∠DOM=600。21、如图甲,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AB∥DC,由四个这样的等腰梯形可以拼成图乙的平行四边形。(1)求梯形ABCD四个内角的度数;(2)试探究梯形ABCD四条边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试说明理由。甲 乙二、例题讲解1、如图,B、D、F在AN上,C、E在AM上,且AB=BC=CD,EC=ED=EF,∠A=20°,则∠FEM度数是 .2、如图,在△ABC中,CF⊥AB于F,BE⊥AC于E,M为BC的中点,EF=5,BC=8,则△EFM的周长是 ( ) A.21 B.18 C.13 D.153、在梯形ABCD中,AD∥BC,∠B=50°,∠C=80°,AD=8,BC=11,则CD=_______.4、等腰梯形的腰长为5 cm,上、下底的长分别为6 cm和12 cm,则它的面积为_______.5、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P为△ABC内部一点,将△ABP绕点A逆时针旋转后,能与△ACPˊ重合,如果AP=3,求PPˊ的长.6、在梯形ABCD中,∠B=900,AB=14cm ,AD=18cm ,BC=21cm,点P从点A开始沿AD边向点D以1 cm/s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C开始沿CB向点B以2cm/s的速度移动,如果点P、Q分别从两点同时出发,多少秒后,梯形PBQD是等腰梯形?7、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B∥DC,AB=AD=BC,下底DC=BD.求梯形各内角度数.8、如图,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BC∥AD,AB=DC,BC=2AD=4 cm,BD⊥CD,AC⊥AB,BC边的中点为E.求:(1)判断△ADE的形状,并说明理由,并求其周长.(2)求AB的长.三、课堂练习1、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为1350,那么底角为( )A、450 B、720 C、67.50 D、450或67.502、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分此三角形为两个三角形,若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相差2,且等腰三角形底边长是8,则它的腰长是( )A、3或5 B、5或6 C、5或10 D、6或103、已知等腰三角形顶角等于一个底角的两倍,那么这个底角为( )A、300 B、450 C、600 D、9004、若a、b、c为ΔABC的三边,且a2+b2+c2=ab+bc+ac,则ΔABC是( )A、等腰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非特殊三角形5、等腰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50°,它的一条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是( )(A)25° (B)40° (C)25°或40° (D)以上都不对6、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和7,则其周长为 7、一个等腰梯形的上底和腰的长都是1,下底的长为2,将这个梯形按下图的方式拼接在一起: …共有八个这样的梯形,则由它们拼接成的图形周长为( ).A.14 B.26 C.32 D.367、当我们遇到梯形问题时,我们常用分割的方法,将其转化成我们熟悉的图形来解决:(1)按要求对下列梯形分割(分割线用虚线)①分割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 ②分割成一个长方形和两个直角三角形;(2)你还有其他分割的方法吗?画出来,并指出分割后我们得到哪些图形? (3)如图,已知直角梯形ABCD中,AD∥BC,∠B=900,AB=4cm,BC=8cm,∠C=450,请你用适当的方法对梯形分割,利用分割后的图形求AD的长. 8、(1)如图,在ΔABC中,∠BAC=900,AB= AC,点D在 BC上,且BD=BA,点E在BC的延长线上,且CE=CA,试求∠DAE的度数。(2)如果把第(1)题中“AB=AC”的条件舍去,其余条件不变,那么∠DAE的度数会改变吗?(3)如果把第(1)题中“∠BAC=900”的条件改为“∠BAC>900”,其余条件不变,那么∠DAE与∠BAC有怎样的大小关系?
第18题
A
E
F
C
B
M
B
D
F
N
M
C
E
A
B
P
P′
C
B
A
D
A
C
D
A
E
C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