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课件(共37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课件(共37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08 10:34: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一 、西 汉 (前202—公元9年)
( 一)西汉建立
公元前202年,刘邦(汉高祖)
建立汉朝(西汉),定都长安
汉高祖
刘 邦
西汉开国皇帝
训离察区社
(二)汉初
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镗。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颜色相同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班固《汉书·食货志》
原因:吸取秦亡教训;汉初经济凋敝
1、思想:黄老无为
2、经济:“与民休息”(“休养生息”政策)
文景之治
(1)“兵皆罢归家”,从军者归农。 (2)号召在战乱中流亡山泽、
因饥荒沦为奴婢的人回归本 土, 一律免为平民。
(3)重农抑商,减免田租,十五
税一。
(4)减免徭役及兵役,减轻刑罚 等。
1、思想:黄老无为
2、经济:“与民休息”(“休养生息”政策)
3、政治:
①汉承秦制
②郡国并行制 惩亡秦孤立之败
诸侯王拥兵自重,威胁中央(王国问题)——汉景帝削减诸侯封地一
七国之乱——平定
(二)汉初
项目 面临的问题
政治
诸侯强大,威胁中央
相权过大,威胁皇权
豪强游侠,扰乱社会
经济
土地兼并,经济混乱,弃农从商
思想
思想混乱,不知所从
军事
匈奴入侵,边患严重
(三)汉武帝时期的强盛
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 ,人民生活安
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但是,社会也潜伏着危机。
汉武帝时:诸侯王死后,把土地分 封给所有子弟。诸侯国被分为多个 小侯国,使得“大国不过十余城, 小国不过十余里”新封侯国归郡 管辖。
不行黜陟[chù zhì] (官吏的升降),而
藩国自析(分开)。
——东汉班固《汉书·诸侯王表第二》
①地 方 :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措施:
(三)汉武帝时期的强盛
汉初:诸侯王死后,由嫡长子继承
王位和所有封地。
8
主父偃的“智取”:“推恩令”
1、政治:
胜 国 侯国 侯 国 侯 团
王国
王 国
王 国
侯 国 侯国 侯 国
封土分一次
封土再分
诸侯国土
侯国
侯国
侯 国
侯 国
侯 国
国 侯
困 财
(三)汉武帝时期的强盛
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
②中央:设“中朝” ( 中外朝制)——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皇 帝
太 尉
御史大夫
丞 相
执行机构
决策机构
常 侍
侍 中
尚书令
有事上报
九 卿
外 朝
中 朝
③选官:察举制
推选标准:孝、廉(品行、才能)
选官过程: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进行考察,选取合适的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
最后经考核再任命。
(三)汉武帝时期的强盛
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巩固统一 的措施:
秦:
军功爵制
先秦:
世卿世禄制
1、政治:
汉:
察举制
(三)汉武帝时期的强盛
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措施:
1、 政治:
④监察: 刺史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将全国分为13个州部,每州派刺史一
人,代表朝廷巡视监察地方官吏、豪 强及其子弟。
交 趾
西汉十三州刺史分布图,京畿附近由司隶校尉 监察
期 并 明
凉 州
长安★司 隶

贵别
竞期门
旅黜 意照
别 鼎
盐 州
幽州
扬 则
(三)汉武帝时期的强盛
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
⑤社会治理:任用酷吏 ,打击豪强、游侠等社会势力不法行为
①改革币制 ,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削弱诸侯王、地方豪强经济势力
秦“半两”钱
②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一定程度阻碍商业发展
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措施:
(三)汉武帝时期的强盛
2、经济:
西汉五铢钱
③均输平准——抑制大商人垄断市场;增加政府收入;平抑物价
均输 :设均输官,把应由各地输京的物品转运至各地贩卖。
平准:在长安、主要城市设掌管物价的官吏,利用均输官所出物资,根据市场物价,贵
时抛售,贱时收购。
你个
具不要脸的!
官方指导价
桃 粮 8元/斤 粮 栀 6元/斤
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措施:
(三)汉武帝时期的强盛
2、经济:
(三)汉武帝时期的强盛
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措施:
2、经济:
④抑制工商业者,向他们征收财产税——增加政府收入;不利工商业长远发展
“算缗(min)”, 是向大商人、高利贷者、手工业者征收的财产税。
“告缗”,是鼓励知情者告发,属实奖励告发者被没收者财产的一半
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措施:
3、思想: 尊崇儒术,设五经博士——儒学儒学成为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拓展 董仲舒的新儒学 以思想的大一统来巩固政治的大一统
内容:①尊崇儒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
“三纲五常”
②设五经博士,兴办太学 ——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
(三)汉武帝时期的强盛
(三)汉武帝时期的强盛
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巩固统 一 的措施:
4、巩固边疆,开扩疆域:
①平定匈奴: 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控制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大片区域,设河 西四郡(酒泉、武威、张掖、敦煌)
②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中西交通道路(丝绸之路),促进西域与中原政治经济文化
联系。
③设西域都护府 :在乌垒城设置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 新疆开始正式归属中央。
④加强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
康 居 具昏 西 周宾 伊列 乌孙 西域都护府 日
鲜卖
乌械

属于中央政府管辖,成
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 分 !
注 辇
狮子国
提 部 敦煌 酒泉
何 奴
单于应 mAih
基大人城
张掖

西域都护府的设立,标
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隶
C
西汉
把类

失 余 且

其四位和 x*有 射
线之B
mf Am大 图
m 线


汉武蒂时疆域
解141年一章
e
哀牢
武威
南起 @
印度-希腊
min
an
*
(
月E.
措施 目 的 ( 作 用 )
政 治 颁布“推恩令” 成功削减了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强化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
设立中朝 加强皇权,削弱丞相权力
设立察举制 选拔范围广,提高官员质量
设州部刺史 促进地方监察,加强地方管理,加强中央集权
任用酷吏
经 济 改革币制 改用五铢钱,铸币权收归中央
抑制富商大贾势力, 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强化中央集权
盐铁官营 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
均输平准 国家插手商业贸易,平抑物价
算缗告缗 抑制工商业者,增加财政收入
思 想 尊崇儒术 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统一思想,确立儒 学独尊地位
设五经博士 中央设太学,建立起中央到地方的教育体系
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措施:
1 高祖 刘邦(刘季) 高皇帝、太祖 长陵
2 惠帝 刘盈 孝惠皇帝 安陵
高祖子
3 高后 吕雉(吕娘姁) 高皇后、吕后、吕太 后
高祖妻
4 文帝 刘恒 孝文皇帝、太宗 霸陵
高祖子
5 景帝 刘启 孝景皇帝 阳陵
文帝子
6 武帝 刘御 孝武皇帝、世宗 茂陵
景帝子
7 昭帝 刘弗陵 孝昭皇帝 平陵
武帝子
8 宣帝 刘询(刘病己) 孝宜皇帝、中宗 杜陵
武帝普孙
9 元帝 刘奭 孝元皇帝、高宗 渭陵
宣帝子
10 成帝 刘骜(刘太孙) 孝成皇帝、统宗 延陵
元帝子
11 哀帝 刘欣 孝衰皇帝 义陵
元帝孙
12 平帝 刘祈 孝平皇帝、元宗 康陵
元帝孙
13 焉子 刘婴
宜帝重孙
武帝病逝后,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平帝
或为幼主,或为昏君,导致外戚势力坐大。
西汉后期,政治日趋黑暗,土地兼并剧烈,赋税徭役
沉重,破产农民沦为奴婢或流亡,社会动荡不安。
(四)西汉的衰亡
西汉世系表
二、新朝 (前公元9—23年)
1、 背景:西汉后期,政治日趋黑暗,土地兼并剧烈,赋税徭役沉重,破产
农民沦为奴婢或流亡,社会动荡不安
2、新朝建立: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皇位,改国号为“新”,西汉灭亡。
3、 王莽改制:措施不切实际,反而使社会矛盾更加激化
二、新朝 (前公元9—23年)
1、背景:西汉后期,政治日趋黑暗,土地兼并剧烈,赋税徭役沉重,破产
农民沦为奴婢或流亡,社会动荡不安
2、新朝建立: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皇位,改国号为“新”,西汉灭亡。
3、王莽改制:措施不切实际,反而使社会矛盾更加激化
4、新朝灭亡:绿林赤眉农民大起义。
23年,绿林军攻入长安,推翻王莽政权。
领域 措施
作用
政治 加强皇权,增强尚书台的作用
加强皇权
加强中央集权;缓和社会矛盾;节
省开支
严格控制外戚干政
裁并郡县,裁减官吏,节省开支
整顿吏治,惩处贪污腐败
经济 清查全国垦田、户口数量
增加政府收入;缓和社会矛盾,推
动社会经济恢复发展
释放奴婢
思想 重视儒学
加强思想控制,促进儒学发展

三、东汉 (公元25—220年)
(一)东汉建立:25年,西汉宗室刘秀(汉光武帝)重建汉朝,定都洛阳
(二)东汉初年“光武中兴”
三、 东 汉 (公元25—220年)
(三)东汉衰亡
1、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党锢之祸
一些正直官员和士人不满现实,品 评人物,抨击时政,被称之为“清
议”。他们触犯了宦官的利益,被诬 陷为“党人” ,遭到严厉镇压,史称
“党锢之祸”。
(东汉豪强地主南阳樊氏)治田殖至三百顷 ,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
六畜放牧,鱼赢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
司马彪《续汉书》
经济上——自己自足规模大
政治上——影响地方政权
军事上——有私人武装和军事设施
三、 东 汉 (公元25—220年)
(三)东汉衰亡
2、豪强地主势力发展
形成地方割据,中央集权被严重削弱
三、 东 汉 (公元25—220年)
(三)东汉衰亡
3、黄巾起义
影响:①动摇东汉王朝的统治基础;
②军阀割据局面出现,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两汉衰亡的原因:
1、统治阶级奢侈腐化,政治腐朽黑暗
2、外戚宦官专权
3、 豪强地主势力发展
4、土地兼并严重
主要作品《汉书》 , 中 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记载汉高祖六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30年的历史,后世纪传 体断代史书的编写都仿照它的体例。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
主要作品《史记》 ,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记载黄帝至汉武帝约3000多年的历史。
班固称其:“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被誉为“史家
四、两汉的文化
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班固 东汉史学家
1、史学
口行的言养当
四、 两汉的文化
2、 文学
汉赋:讲究铺陈排比,辞藻华丽
乐府诗:很多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
五言诗:东汉民间流行,语言朴实、生动,传播广泛
四、两汉的文化
3、科技
(1)医学:
①《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西汉间,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②《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③东汉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被后世誉为“医圣”。
④东汉华佗发明了适用于外科手术的麻醉药——麻沸散。
四、两汉的文化
( 2 ) 数 学
①《九章算术》,在中国数学史乃至世界数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②西汉初期成书的《周髀算经》记载了用竿标测日影以求日高的方法,最早引用勾
股定理中的特例商高定理。
四、两汉的文化
3、造纸术
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意义: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大大促进了中国和世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4、天文学
东汉张衡发明候风地动仪,检测地震方位,撰写天文学专著《灵宪》
5、农学
《汜胜之书》 《四民月令》
课堂检测
汉初的人口较秦代大为减少,大城市人口往往只剩下十分之二三。如在
秦代有三万户的曲逆县城,到汉初只有五干余户,但这在当时却已算得 上是人口大县。这种状况可以用来说明汉初
A.与民休息的必要性
B.人口政策出现失误
C.农耕经济的倒退
D.行政区划的变迁
课堂检测
汉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汉武帝则罢黜 “黄老、刑名百家之言”。这种变化实际上反映了
B
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
B.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需要
C.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
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
课堂检测
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
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 个“干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A. 加强了货币管理
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 削弱了诸侯实力
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C
课堂检测
汉武帝时期,除了设立太学,还下令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
立了地方教育系统。西汉地方教育系统的初步建立
A.使儒学取得独尊地位
B.彻底改变了原有的选官制度
C.以教授四书五经为主
D.推动了儒学在民间广泛传播
第六章汉末事迹
第十章后汉衰乱
第一节元帝宽弛
第一节后汉外戚宦官之祸(上)
第二节成帝荒淫
第五节灵帝荒淫
第三节哀帝纵恣
第六节后汉中叶后外患
第七章新室始末
第十一章后汉乱亡
第四节新莽事四夷
第二节董卓之乱
第五节新莽败亡
第四节东诸侯相攻
课堂检测
下表是吕思勉《秦汉史》的部分目录,从中可以看出东汉后期的主要
A.朋党之争与皇权削弱 B.土地兼并与藩镇割据
C.皇帝无能与戚宦专权 D.党锢之祸与农民起义
社会问题是()
C
课堂检测
《后汉书》载:东汉后期,“豪人货殖,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不
为编户一伍之长,而有干室名邑之役。荣乐过于封君,势力侔(相等)于守令
。财赂自营,犯法不坐。刺客死士,为之投命”。这说明当时的豪强地主( )
A.具有州郡行政治理权
B.成为政府的主要依靠力量
C.不承担赋税徭役义务
D.在地方拥有强大的影响力
后,以抒情为主的小赋逐渐取代大赋。这说明
A.皇帝喜好决定汉赋兴盛
B.士人热衷于颂扬国运
C.汉赋的风格受时代影响
D.赋是汉代的官方文学
课堂检测
从汉武帝时期到东汉中期规模宏大、以歌颂为主的大赋兴盛;东汉中期以
C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