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5张PPT)
专题11:综合性学习
期末专题复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涉及文学文化常识一览表
文化常识 释义
诗歌发展轨迹 《诗经》→ 《楚辞》→汉乐府诗→魏晋南北朝民歌(代表者:建安七子)→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现代诗、新诗
古诗分类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吟”等古诗题材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①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②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3)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
(4)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
三曹 三曹指汉魏时期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的合称。因他们父子兄弟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学上的成就,都对当时的文坛很有影响,是建安文学的代表,所以后人合称之为“三曹”。
李杜 现代一般多指李杜为唐朝大诗人“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的并称,也有称李白和杜甫为“大李杜”,李商隐和杜牧为“小李杜”。
元曲四大家 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四位元代杂剧作家的合称。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年龄称谓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孩提:指2——3岁的儿童;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豆蔻:指女子十三岁;及笄:指女子十五岁;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不惑之年:指四十岁;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花甲之年:指六十岁;古稀之年:指七十岁;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期颐之年:一百岁
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一览表(一)
单元 作家作品
一 (1)《春》的作者是朱自清,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字佩弦,号秋实,江苏东海人。主要作品有散文《荷塘月色》《背影》等。
(2)《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著名作家。代表作品有《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作家”的称号。
(3)《雨的四季》的作者刘湛秋,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
(4)①《观沧海》一诗选自《曹操集》,作者曹操,字孟德,三国(朝代)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 ②《次北固山下》唐代诗人王湾。 ③《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戏剧家、散曲家。天净沙是曲牌名。 ④《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
二 (5)《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散文集》,作者史铁生, 小说代表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散文代表作《我与地坛》《合欢树》。
(6)《散步》莫怀戚,重庆作家。
(7)《金色花》是印度(国别)作家泰戈尔写的,他的主要诗集有《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吉檀迦利》。
(8)《荷叶·母亲》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现当代作家,诗人。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樱花赞》《寄小读者》。
(9)《世说新语》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轶事,是由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一览表(二)
单元 作家作品
三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作小说《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及杂文集《热风》《坟》《且介亭杂文》
(10)《再塑生命的人》作者海伦·凯勒,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美国女作家,教育家。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
(11)《论语》十二章。《论语》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四 (12)《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所写。毛泽东,字润之,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
(13)《植树的牧羊人》作者让·乔诺,法国作家,电影编剧。
(14)《走一步,再走一步》选自《心理学与成长》,作者莫顿·亨特,美国作家,心理学家。
(15)《诫子书》选自《诸葛亮集》,作者是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和军事家,题目中的“诫”是告诫,劝勉的意思。
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一览表(三)
单元 作家作品
五 (16)《猫》的作者郑振铎,现代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
(17)《动物笑谈》的作者是康拉德·劳伦兹,奥地利(国别)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代表作有《所罗门王的指环》《狗的家世》。获得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8)《狼》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郭沫若对其作品予以高度评价,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六 (19)《皇帝的新装》选自《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安徒生,丹麦著名童话作家,代表作 有:《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夜莺》、《海的女儿》、《拇指姑娘》等。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
(20)《天上的街市》作者郭沫若,原名郭开贞,现代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戏剧《屈原》《虎符》等。
(21)《女娲造人》作者袁珂,选自《神话故事新编》
(22)《伊索寓言》伊索,古希腊,寓言文学家《伊索寓言》还有不少故事是借动物形象嘲讽人类缺点的.像《蚂蚁和蝉》讽刺好逸恶劳。
(22)《穿井得一人》节选自《吕氏春秋》,是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成。
(22)《杞人忧天》节选自《列子》一书,是由列御寇所著,战国时期道家人,“杞人忧天”现指为没根据的事情而忧虑和担心。
精选专练
1.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选自《朱自清全集》,作者是朱自清,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
B.《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宋代列为“七经”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C.“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句话出自课文《诫子书》。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D.《西游记》中的唐僧本是如来佛二弟子金蝉子,转世为和尚所救,法名为玄奘,取得真经后,被封为“旃檀功德佛”。他一心向佛,虔诚执着,有时又非常迂腐,不辨是非。
【答案】B
【解析】B.有误,《论语》,东汉时,被列为“七经”之一。故选:B。
精选专练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左迁”即官员被降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左迁”即王昌龄被降职。贬为龙标尉。
B.《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了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C.朱自清、字佩弦。他在《雨的四季》中生动描写了四季之雨的不同特点,唤起我们无限的联想和想象。
D.令尊、惠顾、垂爱、赐教、奉送、劳驾都是敬辞。
【答案】C
【解析】C.有误,《雨的四季》作者是刘湛秋。
故选:C。
3.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B.古时候用“高寿”“贵庚”问人年龄,语含敬意。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琐记》《藤野先生》讲述了作者不同时期的求学经历。
D.《狼》选自古白话小说《聊斋志异》,作者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他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淄川(今属山东淄博)人。
【答案】D
【解析】D.有误,《狼》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故选:D。
精选专练
4.下列作家作品与对联对应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半部 治天下,叹仲尼,高山仰止;整本孟子论礼仁,思子舆,亚圣儒学。
②画人画鬼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③草庐三顾,鼎足三分,不朽当年三义;君臣一德,兄弟一心,无双后汉一人。
④爱子心切,可怜天下父母心;舐犊情深,感叹人间至亲情
A.①《列子》 ②吴承恩 ③诸葛亮 ④《再塑生命的人》
B.①《论语》 ②吴承恩 ③曹 操 ④《秋天的怀念》
C.①《列子》 ②蒲松龄 ③曹 操 ④《再塑生命的人》
D.①《论语》 ②蒲松龄 ③诸葛亮 ④《秋天的怀念》
【答案】D
【解析】①孟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是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学宗师,有“亚圣”之称,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论语》。②“画人画鬼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这是郭沫若为蒲松龄纪念馆聊斋堂写的对联。③“草庐三顾”讲的是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在卧龙岗草庐的故事,“鼎足三分”是诸葛亮对当时情况的分析,为刘备描述出一个战略远景。“不朽当年三义”,“三义”指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君臣一德”指刘备与诸葛亮思想一致,“兄弟一心”,指的是兄弟一条心,“无双后汉一人”这是对诸葛亮的高度赞扬。④“爱子心切,可怜天下父母心;舐犊情深,感叹人间至亲情”高度概括了《秋天的怀念》的主题。故选:D。
精选专练
5.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猫》作者郑振铎,笔名西谛,福建长乐人,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
B.《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和《蚊子和狮子》都选自《伊索寓言》,前者以神喻人,后者以动物喻人。
C.“温故知新”“不耻下问”“诲人不倦”“后生可畏”“当仁不让”,这些成语最初均出自《论语》。
D.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命若琴弦》《你我》等。
【答案】D
【解析】D.有误,《命若琴弦》是史铁生的小说而非朱自清的散文集。故选:D。
精选专练
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
B.寓言一般比较短小,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C.安徒生,丹麦作家。代表作有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
D.郭沫若的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屈原》《虎符》和历史剧《棠棣之花》。
【答案】D
【解析】D.有误,《屈原》《虎符》是历史剧。
故选:D。
精选专练
7.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雨的四季》《你我》等。
B.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著有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狼》便选自其中。
C.当代作家史铁生,虽常年患病,却创作了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等。
D.伊索,古希腊作家。善讲寓言讽刺权贵,所编寓言经后人加工,以诗或散文的形式结集为《伊索寓言》。
【答案】A
【解析】A.有误,《雨的四季》是刘湛秋的作品。故选:A。
精选专练
8.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鲁迅原名周树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散文集有《呐喊》《彷徨》等,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等。B.《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C.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被称为“唐宋八大家”。
D.《天净沙 秋思》选自《全元散曲》。作者是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马致远。“天净沙”是曲牌名。思,思绪。
【答案】A
【解析】A.《呐喊》《彷徨》为小说集;故选:A。
精选专练
9.下列对作品内容或相关常识的陈述不十分准确的一项是( )
A.散文诗虽有诗的情绪与想象,像诗一样精粹、凝练,但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而是以散文的形式呈现,因为其本质上还属于散文。
B.奥地利科普作家康拉德 劳伦兹的《动物笑谈》采用“总一分”结构,先总述研究动物行为时趣事多,再分述研究水鸭子和黄冠大鹦鹉的趣事。层次清楚,结构严谨。
C.绘本故事《植树的牧羊人》采用第一人称来讲述,“我”只是个旅人、过客,目睹了荒僻之地变绿洲的过程。“我”也作为一名见证人,使牧羊人的事迹具有极强的纪实性。
D.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围绕“新装”的特性,按时间顺序依次展开故事情节;并成功地运用夸张和想象,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群丑图,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答案】C【解析】A.有误,散文诗本质上属于诗,所以“其本质上还属于散文”的陈述不十分准确。故选:A。
精选专练
10.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作家、诗人泰戈尔,其主要作品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
B.《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C.《皇帝的新装》选自《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安徒生,印度作家。代表作有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
D.《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股股教诲中蕴含着深切的期望。诸葛亮,字孔明,琅玡阳都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答案】C
【解析】C.有误,安徒生,丹麦作家。故选:C。
精选专练
1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用于叙述和陈情,《诫子书》就是诸葛亮写给儿子旨在劝诫、劝勉的信。
B.《皇帝的新装》作者安徒生,丹麦作家。代表作有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农夫与蛇》。
C.《走一步再走一步》原题为《悬崖上的一课》,作者是美国作家、心理学家莫顿 亨特。
D.散文《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本文记述了作者双腿瘫痪以后的回忆,表达了自己对已故母亲的深情。
【答案】B
【解析】B.有误,《农夫和蛇》出自《伊索寓言》。故选:B。
精选专练
1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与课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济南的冬天》的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茶馆》,话剧《四世同堂》《龙须沟》等。
B.古人称谓中有谦称与尊称的区别,“尊君”“令堂”“贤弟”“愚兄”“令爱”“家母”都属于尊称。
C.美国作家、心理学家莫顿 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表面上是指在父亲的引导下,“我”一步一步走下悬崖。实际上是指在人生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大困难可以化整为零,化难为易,这样最终定能战胜一切困难。
D.《皇帝的新装》这篇寓言围绕“新装”这个中心,淋漓尽致地写出了皇帝、大臣、随员、骗子的种种荒诞无稽的可笑行径,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虚伪、愚蠢、腐朽的本质。
【答案】C【解析】A.有误,《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是小说,《茶馆》《龙须沟》是戏剧;B.有误,“愚兄”“家母”是谦辞;D.有误,《皇帝的新装》是童话。故选:C。
精选专练
1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鲁迅,原名周树人,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等。
B.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
C.《皇帝的新装》《蚊子和狮子》都是童话故事。
D.“烽火”是古代边防军事通讯的重要手段,烽火的燃起表示有战事出现。
【答案】C
【解析】C.错误;《蚊子和狮子》都是寓言故事。
故选:C。
精选专练
14.下列表述不完全准确的一项是( )
A.《伊索寓言》作者伊索是古布腊作家。善讲寓言讽刺权贵,终遭杀害,他所编寓言经后人加工,以诗或散文的形式集结。成为后世流传的《伊索寓言》。
B.《论语》的作者是孔子,共20篇,是一部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
C.《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等。
D.《天上的街市》作者郭沫若,原名郭开贞,诗中作者巧用联想与想象来表达了光明未来的追求和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答案】B
【解析】B.有误,《论语》的作者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故选:B。
精选专练
15.下列各项中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植树的牧羊人》中法国作家让 乔诺讲述了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在我们的社会中,同样有许多真实存在的默默“植树”的人,他们以非凡的毅力,辛勤耕耘,种植着幸福和希望。
B.《狼》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聊斋志异》中的“志”意思是“志向”,表明了作者的志向并不在功名,而在于诸多“奇异的事”。
C.那一点火星儿,或者重燃成心底的力量,面对满世界的黑暗;或者彻底熄灭,成为一个遥远梦里的微芒。——加点词语在句中分别是:代词、动词、形容词、名词。
D.毕业之际,为表达对班主任的感激之情,小明制作了一张贺卡送给班主任时,说道:“师恩难忘,学生惠赠给您一张贺卡。”此处小明表达得体。
【答案】C
【解析】A.有误,“讲述了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有误,《植树的牧羊人》是一篇小说,有虚构的成分。B.有误,“‘志’意思是‘志向’”错误,“聊斋志异”意思是蒲松龄在自己的书屋“聊斋”记录奇异荒诞的故事。“志”是记述的意思。D.有误,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与(财物);选项中是“小明制作了一张贺卡送给班主任”,故用“惠赠”不当,可用“敬赠”。故选:C。
精选专练
16.下列有关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主要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B.《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出自《伊索寓言》。伊索,古希腊作家。伊索所编寓言经后人加工,以诗或散文的形式结集,成为后世流传的《伊索寓言》。
C.马致远,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作品《天净沙 秋思》,“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D.《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与《大学》《礼记》《孟子》合称为古代的“四书”。
【答案】D
【解析】D.有误,“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故选D。
17.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曲牌名就是曲,俗称“牌子”,和词牌一样,是曲的音乐谱式。《天净沙 秋思》中,“秋思”即为曲牌名。
B.《世说新语》是南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C.“过五溪”是通过对王昌龄“左迁”赴任路途险远的描画,表达出诗人对友人升职的关切与担忧。
D.中国是礼仪之邦,来往称呼接洽往往使用敬辞。比如,希望照顾说“关照”,费人见解说“高见”,归还物件说“奉还”,请人赴约说“赏光”。
【答案】D
【解析】A.有误,《天净沙 秋思》中,“天净沙”即为曲牌名。“秋思”是题目;B.有误,《世说新语》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C.有误,左迁,是降低官职,即“降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以抒发感愤,寄托慰藉,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D.正确。故选:D。
精选专练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尊君”是敬辞,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慈”是谦辞,是对人谦称自己的母亲。
B.《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道家经典著作之一,属于语录体。
C.《天上的街市》选自《郭沫若全集》,作者郭沫若,是著名作家、诗人、历史学家等,主要作品有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虎符》等。
D.《猫》的作者郑振铎,他善于写“平平淡淡的家庭琐事和脉脉温情中轻笼的哀愁”。主张文学作品要质朴、真率。《猫》就是这样的一篇作品。
【答案】B
【解析】B.有误,《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不是“道家”。
故选:B。
精选专练
19.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名丘,战国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B.寓言一般比较短小,常常用生活中真实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D.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茶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答案】C
【解析】A.有误,孔子是春秋时期人;B.有误,寓言常常用虚构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D.有误,《茶馆》是话剧。故选:C。
精选专练
20.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而立”之年指的是三十岁,“不惑”之年指的是四十岁。
B.孔子称五十岁为“半百”之年,称六十岁为“耳顺”之年。
C.现代人称六十岁,一般称为“花甲”之年,七十岁称为“古稀”之年。
D.八十岁、九十岁高龄,人们称之为“耄耋”之年。
【答案】B
【解析】B.有误,孔子称五十岁为“知天命”之年。故选:B。
2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狼》的作者蒲松龄,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著有文言长篇小说《聊斋志异》。
B.《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的,是先秦儒家的代表著作。
C.安徒生,丹麦作家,代表作有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
D.寓言一般短小,常常用现实的故事寄托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迪。《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讽刺了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答案】C
【解析】A.有误,《聊斋志异》是文言短篇小说集;
B.有误,《吕氏春秋》以道家思想为主体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兵农诸家学说而贯通完成的一部著作。“是先秦儒家的代表著作”说法错误;
D.有误,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用现实的故事寄托深长的道理”说法错误;故选:C。
精选专练
2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皇帝的新装》作者安徒生,丹麦人,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
B.《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成语“温故知新”“杞人忧天”都出自此书。
C.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如用“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家父”谦称自己的父亲。
D.名词很常见,有的表示具体事物,如“太阳”,有的表示抽象事物,如“精神”。
【答案】B
【解析】B.有误,“杞人忧天”出自《列子 天瑞篇》。故选:B。
精选专练
2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郑振铎,笔名西谛,作家、翻译家、文学家。其作品《猫》中的三只猫都先后亡失了,但“我”对第二只猫的亡失最为难过。B.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春天图画,读起来富有童趣,又带有诗的味道,清新,活泼,优美,让人沉醉其中。
C.《皇帝的新装》选自《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作者安徒生是丹麦作家,代表作有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
D.《西游记》中的猪八戒,虽然给人的普遍印象是好吃懒做、偷奸耍滑,但在“智激美猴王”中却表现出忠勇善良、又不失聪明机智的一面。
【答案】A
【解析】A.有误,应该是“我”对第三只猫的亡失最为难过;
BCD.正确。故选:A。
精选专练
24.下面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荷叶 母亲》写想象之事,以儿童的视角表达对母亲的依恋;而《金色花》则写现实与联想,赞颂伟大的母爱。
B.《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言谈、逸事的志人小说集。
C.《纪念白求恩》运用了对比手法,突显了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尚品质。
D.伊索,古希腊作家,善讲寓言讽刺权贵,所编寓言经后人加工,成为后世流传的《伊索寓言》。
【答案】A
【解析】A.有误,《金色花》写想象之事,以儿童的视角表达对母亲的依恋;而《荷叶 母亲》则写现实与联想,赞颂伟大的母爱。故选:A。
精选专练
2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人们交流时常用谦辞和敬辞,如“鄙人”“寒舍”属于谦辞,“惠顾”“令尊”属于敬辞。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呐喊》,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C.垂髫、总角、豆蔻、弱冠、而立、不惑、知天命、花甲、古稀、耄耋、期颐,这些都属于年龄的称谓。
D.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诫子书》是他劝勉儿子的一封家书。
【答案】B
【解析】B.有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故选:B。
精选专练
2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寓言一般比较短小,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比如《穿井得一人》。
B.词语的感彩可以分为褒义、贬义、中性,比如“精益求精”就是一个褒义词。
C.袁珂的《女娲造人》是一篇新编神话故事,这篇文章是作者根据我国古代有关记述改写的,文章充满丰富的想象。
D.“无棣县栽培枣树历史悠久,始于夏商,盛于唐代,被誉为‘华夏枣都’。”这句话中“栽培”是动词,属于动词的还有“想念”“佩服”“漂亮”“愿意”等。
【答案】D
【解析】D.有误,“漂亮”是形容词。故选:D。
精选专练
27.下面文学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B.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谦称是表示谦虚的言辞,用于自称,例如称呼自己为“鄙人”。尊称是指含尊敬口吻的用语,表示尊敬,一般对人,例如称呼别人的父亲为“家君”。
C.《天净沙 秋思》这首元曲采取寓情于景的写法来渲染气氛,表达主题,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游子的愁思。
D.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和杜甫合称为“李杜”。
【答案】B
【解析】B.有误,“家君”是谦称自己的父亲,称呼别人的父亲为“尊君”。故选:B。
精选专练
28.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济南的冬天》《金色花》《再塑生命的人》的作者分别是“人民艺术家”老舍、英国诗人泰戈尔、美国作家海伦 凯勒。
B.古人称谓有尊称和谦称的区别,如“尊君”“高寿”“惠顾”“令郎”等是常见的敬辞,“家母”“愚见”“鄙人”“见谅”是常见的谦辞。
C.《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体验的散文集,具体生动地显示了当时社会情状和风貌。
D.《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答案】A
【解析】A.有误,《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诗人泰戈尔;故选:A。
精选专练
29.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论语》的作者是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B.李白和杜甫是唐代著名诗人,合称“李杜”,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
C.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有《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等。
D.寓言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常以散文或韵文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题用意在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
【答案】A
【解析】A.有误,《论语》的作者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
BCD.正确。故选:A。
精选专练
30.下列各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狼》的作者是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著有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他的代表作还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以及杂文集《坟》《且介亭杂文》等。
C.《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后,玉皇大帝派十万天兵天将捉拿他,都没有成功,后来派如来佛祖制服了他,将他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悔过自新。D.《父亲的病》和《琐记》中都写到了衍太太。其中《父亲的病》中写衍太太表面对别人家的孩子很好,但是暗中使坏,她教唆孩子吃冰,还怂恿我去偷母亲的珠子卖钱。
【答案】D
【解析】D.有误,题干中所提到的关于衍太太的事出自《琐记》,不是《父亲的病》。故选:D。
精选专练
31.下列句子中敬辞或谦辞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画的马那是栩栩如生。
B.拙作奉上,深感不安,请不吝赐教。
C.赞人见解说“高见”,言己见解说“拙见”;称人赠予说“惠赠”,请人保存说“惠存”。
D.愚兄太客气了,贤弟只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
【答案】D
【解析】D.有误,愚兄:对同辈而年轻于己者的自我谦称。不能称呼他人。贤弟:敬称自己的弟弟。不能称呼自己。
故选:D。
精选专练
32.下面选项中,与交友之道无关的一项是( )
A.管鲍之交 B.揠苗助长 C.伯牙绝弦 D.割席断交
【答案】B
【解析】ACD.与交友有关。
B.与交友无关,“揠苗助长”指把苗拔起来,帮助其成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最后事与愿违。
故选:B。
精选专练
33.下列诗句中不包含中国传统节日的一项是( )
A.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B.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C.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D.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答案】D
【解析】
A.从“强欲登高去”中可知,这是重阳节。
B.从“清明时节雨纷纷”中可知,这是清明节。
C.从“总把新桃换旧符”中可知,这是春节。
D.没有传统节日。
故选:D。
精选专练
3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常见的敬辞有“惠顾”“奉还”“贵庚”“垂询”“令郎”等,“尊君”和“令堂”都是尊称对方的父亲。
B.“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此句运用了拟物的修辞手法,句中的“卖弄”是贬义词褒用。
C.“哪里”是疑问代词,“这个”是指示代词,“清脆”是形容词。
D.陆游,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本学期我们学过了他的诗作《峨眉山月歌》。
【答案】C
【解析】A.有误,令堂”是对对方母亲的尊称。
B.有误,“呼朋引伴地卖弄”“唱出宛转的曲子”表明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D.有误,《峨眉山月歌》的作者是李白。故选:C。
精选专练
35.学习了敬辞与谦辞后,小明同学特别感兴趣,并尝试在续写《陈太丘友致太丘书》中使用。下面短文中加点的敬辞或谦辞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弟这次到贵府拜访愚兄,感触良多。令郎元方虽年纪尚小,却甚有见识。弟言语不周,还请见谅。
A.贵府 B.愚兄 C.令郎 D.见谅
【答案】B
【解析】
B.有误;“愚兄”是谦辞,这里应该用敬辞。
故选:B。
精选专练
36.古代有很多名人的读书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下面的读书故事与人物不相符的一项是( )
A.韦编三绝——孔子
B.囊萤映雪——车胤、孙康
C.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D.凿壁偷光——祖逖
【答案】D
【解析】D.有误,凿壁偷光主人公是匡衡。
故选:D。
精选专练
37.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称谓中有谦称与尊称的区别,下面这些词语“令尊”“高见”“劳驾”“贵庚”“见谅”都是属于尊称一类。
B.古人常以“加冠”“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代称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和六十岁。
C.《再塑生命》的作者是英国作家海伦 凯勒,她是个五官三废的聋盲哑人,所幸的是在她生命中遇见了安妮 莎莉文老师,使她的生命得以再塑。
D.“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答案】B
【解析】A.有误,“见谅”是谦词;C.有误,《再塑生命》的作者是美国作家海伦 凯勒;D.有误,这句话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故选:B。
精选专练
38.下面关于文学文化知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停连是一种朗读技巧,指朗读语流中声音的中断和延续。在朗读时,无论是停还是连,都要与文章的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的要求相适应。
B.在一些文学作品中,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称为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称为拟物。这两者都属于比拟的修辞手法。C.寓言篇幅短小,言简意赅,是一种用假托的故事来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并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格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D.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如“弱冠”指三十岁,“不惑”指四十岁,“知天命”指五十岁。
【答案】D
【解析】D.有误,“弱冠”是男子二十岁。故选:D。
精选专练
39.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时候,用“令尊”“尊君”尊称对方的父亲,用“家严”“家君”谦称自己的父亲。
B.重阳节,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主要有登高、赏菊、饮酒、插茱萸等风俗。
C.小华属“虎”,小明比小华小一岁,小明应该属“龙”。
D.“立”是开始的意思,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开始。
【答案】C
【解析】C.有误,生肖“虎”的下一年是“兔”,小明应该属“兔”。故选:C。
精选专练
40.不同的传统节日诞生了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习俗跟传统节日不符合( )
A.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
B.清明节——祭先祖、踏青
C.重阳节——插茱萸、喝雄黄酒
D.元宵节——赏花灯、猜灯谜
【答案】C
【解析】C.不符合,喝雄黄酒是端午习俗。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