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4 硫及其化合物——2024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化学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考点(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考点14 硫及其化合物——2024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化学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考点(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1-08 12:02:53

文档简介

考点14 硫及其化合物
【学业要求】
1.知道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2.知道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用途。3.了解硫的可燃性。4.了解二氧化硫与氧气、水的反应,认识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与次氯酸漂白性的区别。5.了解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了解浓硫酸分别与铜、木炭的反应。了解常温下铁、铝在浓硫酸中的钝化现象。了解SO的检验方法。6.了解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体会化学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考点梳理】
一、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1.自然界中硫元素的存在形式
(1)游离态:存在于火山喷口的岩层中。
(2)化合态:主要存在于硫化物和硫酸盐中,火山喷出物中含有硫的氢化物和氧化物等。
2.硫单质的物理性质
黄色或淡黄色固体;俗称硫黄,质脆,易研成粉末,密度比水大,难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
3.硫单质与氧气反应
化学方程式:S+O2SO2;
现象: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二、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
1.SO2的物理性质
现象:液面迅速上升,最后充满试管。
颜色 状态 气味 毒性 密度 溶解性
无色 气体 刺激性气味 有毒 比空气大 易溶于水(1∶40)
2.SO2的化学性质
(1)实验探究
用水溶性实验所得溶液做下列实验
操作 现象 结论
pH试纸变红 SO2的水溶液显酸性
溶液变红 SO2的水溶液显酸性,不能漂白石蕊溶液
开始无明显现象,后产生白色沉淀 (1)SO2的水溶液与BaCl2不反应 (2)SO2具有还原性,可被H2O2氧化成SO,与Ba2+反应生成BaSO4白色沉淀
振荡后溶液红色褪去,再加热溶液恢复红色 SO2具有漂白性,但生成的无色物质不稳定
(2)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分析SO2性质
(3)从元素化合价变化角度分析SO2性质
(4)SO2的特性——漂白性
可使某些有色物质(如品红溶液)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若加热,可恢复原来的颜色。
3.亚硫酸的性质
4.用途:二氧化硫常用作漂白剂、杀菌消毒剂、食品添加剂。
三、硫酸的工业制备
1.工业上接触法制硫酸的主要设备及生产流程如下图:
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下列各进口或出口物质的名称:
A硫铁矿(或硫黄);B炉渣;C二氧化硫、氧气;D尾气(SO2、O2)。
(2)接触法制硫酸分为三个阶段,填写下表:
三原料 硫黄或硫铁矿 空气 98.3%的浓H2SO4
三阶段 造气(生成SO2) 接触氧化(生成SO3) SO3吸收(生成H2SO4)
三设备 沸腾炉 接触室 吸收塔
三反应(均放热) S+O2SO2或4FeS2+11O22Fe2O3+8SO2 2SO2+O22SO3 SO3+H2O===H2SO4
四、浓硫酸的性质
1.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1)纯净的硫酸是无色、黏稠、难挥发的油状液体。
(2)实验室常用的浓硫酸质量分数为98.3%,密度为1.84 g·cm-3,比水大,且浓度越大密度越大。沸点高,难挥发,常温下比较稳定。
(3)硫酸与水以任意比互溶,浓硫酸溶解时可放出大量的热;浓硫酸的稀释方法是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2.浓硫酸的特性
(1)吸水性
观察思考
描述现象 蓝色的硫酸铜晶体变为白色的无水硫酸铜粉末
结论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2)脱水性
观察思考
描述现象 蔗糖变黑,体积膨胀,变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的炭,并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结论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强氧化性
(3)强氧化性
①实验探究:浓硫酸与铜的反应
实验现象 a试管中铜丝表面有气泡产生; b试管中的溶液逐渐变为无色; c试管中的紫色石蕊溶液逐渐变为红色; 将a试管里的溶液慢慢倒入水中,溶液显蓝色
实验结论 Cu和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2H2SO4(浓)CuSO4+SO2↑+2H2O
②与铁、铝的反应
常温下,铁、铝表面被浓硫酸氧化为致密的氧化膜而钝化,从而阻止了酸与内层金属的进一步反应,所以常温下可以用铁、铝质容器来盛装浓硫酸。
③与非金属的反应
浓硫酸与木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2H2SO4(浓)CO2↑+2SO2↑+2H2O。
3.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
4.浓硫酸的用途
(1)
(2)硫酸盐和硫酸盐矿物也是化工生产、药物和颜料制备中的重要原料。同种重要的硫酸盐有硫酸钙、硫酸钡、硫酸亚铁等。
【真题演练】
例1. (2023 .江苏合格考真题)下列有关浓H2SO4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与水混合时吸收热量 B. 可用于干燥NH3
C. 加热时能与Cu反应 D. 常温下不能与Fe反应
例2. (2022 .江苏合格考真题)下列有关SO2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碱性氧化物 B. 常温常压下密度小于空气
C. 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D. 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
例3.(2018·江苏学测)下列关于浓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易挥发 B.无吸水性
C.密度比水的小 D.常温下能使铝片钝化
例4.(2016·江苏学测)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生成物与反应条件已略去)。A是常见的非金属固体单质,F是紫红色的金属单质,B、C是常见的强酸,D、G、I是常见的气体,D与I的组成元素相同,且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I的大16。E是最常见的无色液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
(2)H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5.(2014·江苏学测)A、B、C三个城市全年雨水的月平均pH变化如图所示。
(1)酸雨危害最严重的是________城市。
(2)导致硫酸型酸雨形成的主要气体是_______________,减少燃煤过程产生该气体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核心归纳】1.浓硫酸与金属反应的规律
(1)浓硫酸与金属反应时,既表现酸性又表现强氧化性,而与非金属反应时,只表现强氧化性。
(2)浓硫酸与不活泼金属(如铜)反应时,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浓度变小,一旦变为稀硫酸,就不再与不活泼金属反应。
(3)浓硫酸与活泼金属(如锌)反应时,开始浓硫酸表现其强氧化性,产生二氧化硫气体;当浓硫酸变为稀硫酸时,则产生的气体为氢气。
2.不同价态含硫物质之间的转化
(1)转化原理
①硫元素常见价态及其转化关系
?? ?? ??
②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相互转化。
③低价态的硫向高价态转化时需加入氧化剂,高价态的硫向低价态转化时需加入还原剂。
(2)当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或降低时,一般升高或降低到其相邻的价态,即台阶式升降,可用下图表示
硫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规律
(3)邻位价态原则
当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或降低时,一般升高或降低到其相邻的价态,即台阶式升降,如
相邻价态的粒子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S和H2S、S和SO2、SO2和浓硫酸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4)归中规律
当硫元素的高价态粒子与低价态粒子反应时,一般生成中间价态,如2H2S+SO2===3S↓+2H2O,2Na2S+Na2SO3+3H2SO4===3Na2SO4+3S↓+3H2O。
(4)含硫物质的连续氧化规律
硫元素
【过关检测】
1.(2023秋·江苏·高二学业考试)下列描述体现具有酸性氧化物性质的是
A.使品红溶液褪色 B.使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
C.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与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
2.(2023·江苏扬州·高二统考学业考试)工业制硫酸涉及以下三步反应S+O2SO2、2SO2+O22SO3、SO3+H2O=H2SO4.尾气可以用NaOH溶液吸收,上述过程涉及到的物质中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
A.硫 B.二氧化硫 C.氧气 D.稀硫酸
3.(2023·江苏·高二统考学业考试)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品红溶液鉴别SO2和CO2
B.用氯化铵晶体和熟石灰加热制备NH3
C.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Cl2中的HCl
D.用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溶液检验溶液中Cl-
4.(2023秋·江苏·高二统考学业考试)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用作干燥剂
B.次氯酸具有弱酸性,可用作织物漂白剂
C.活性铁粉具有还原性,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剂
D.过氧化钠呈淡黄色,可用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
5.(2023秋·江苏徐州·高二校联考学业考试)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火柴棒鉴别稀硫酸和浓硫酸 B.用澄清石灰水鉴别和
C.用焰色反应鉴别NaCl和NaOH D.用丁达尔效应鉴别溶液和溶液
6.(2023秋·江苏连云港·高二校联考学业考试)在探究SO2的性质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向溴水中通入SO2,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漂白性
B.SO2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它能与水反应生成H2SO3
C.将足量SO2的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还原性
D.向SO2水溶液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H2SO3酸性强于H2CO3
7.(2023·江苏无锡·高二统考学业考试)下列关于浓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能用铁制容器盛装冷浓硫酸
B.稀释浓硫酸是将水沿着容器壁慢慢倒入浓硫酸中
C.浓硫酸能使蔗糖变黑,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
D.浓硫酸是一种常用的液体干燥剂,可用于干燥氨气
8.(2023春·江苏·高二校联考学业考试)下列有关二氧化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S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漂白性
B.SO2是一种无色无味且较易溶于水的气体
C.SO2具有漂白作用,但SO2不能用于银耳等食品的漂白
D.SO2与Cl2按体积比1:1的混合气体对红色鲜花的漂白效果比单独用氯气的漂白效果更好
9.(2023秋·江苏徐州·高二校联考学业考试)下列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不会导致酸雨的是
A.NO B.NO2 C.CO2 D.SO2
10.(2023秋·江苏盐城·高二统考学业考试)下列关于SO2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制取SO2 B.验证漂白性
C.收集SO2 D.尾气处理
11.(2023秋·江苏扬州·高二统考学业考试)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常温及燃烧条件下与反应的产物相同
B.不同条件下,与可反应产生,也可能发生钝化
C.在加热条件下可结合,向煤炭中加入可进行脱硫
D.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环境消毒
12.(2023·江苏扬州·高二统考学业考试)下列依据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溶液一定是碳酸盐溶液
B.将某气体通入KMnO4溶液中,溶液颜色褪去,说明该气体一定是SO2
C.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蛋白质发生了变性
D.用毛笔蘸取少量30%的FeCl3溶液,在铜片上画“+”,片刻后洗净,铜片上出现凹痕,说明Fe3+的氧化性强于Cu2+
13.(2023秋·江苏盐城·高二统考学业考试)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用于制取,并验证的部分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要在装置A中先鼓入,目的是 。
(2)为了验证是酸性氧化物,进行操作是 。
(3)装置C中可观察到白色沉淀,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写出一个即可)。
(4)请判断该同学设计的上述装置是否合理,并说出你的理由: 。
14.(2023秋·江苏盐城·高二统考学业考试)图1是自然界中硫元素的存在示意图,图2表示硫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与部分物质类别的对应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能与水反应生成强酸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
(2)煤的燃烧会产生大量SO2造成环境污染,下列关于SO2治理措施不可行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在燃煤中添加生石灰固硫 B. SO2
C.将煤燃烧产生的尾气排放到高空 D.用氨水吸收烟气中的SO2
(3)Cu和M的浓溶液反应生成Z的化学方程式为 。
(4)Na2SO3溶液易变质,实验室验证Na2SO3溶液已变质的操作和现象是 。
15.(2022秋·江苏泰州·高二泰州中学学业考试)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生成物与反应条件已略去)。A是常见的非金属固体单质,F是紫红色的金属单质,B、C是常见的强酸,D、G、I是常见的气体,D与I 的组成元素相同,且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I的大16:E是最常见的无色液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的电子式为 。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4)F也能和B发生反应,
写出F和B的浓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写出F和B的稀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5)写出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
1考点14 硫及其化合物
【学业要求】
1.知道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2.知道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用途。3.了解硫的可燃性。4.了解二氧化硫与氧气、水的反应,认识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与次氯酸漂白性的区别。5.了解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了解浓硫酸分别与铜、木炭的反应。了解常温下铁、铝在浓硫酸中的钝化现象。了解SO的检验方法。6.了解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体会化学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考点梳理】
一、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1.自然界中硫元素的存在形式
(1)游离态:存在于火山喷口的岩层中。
(2)化合态:主要存在于硫化物和硫酸盐中,火山喷出物中含有硫的氢化物和氧化物等。
2.硫单质的物理性质
黄色或淡黄色固体;俗称硫黄,质脆,易研成粉末,密度比水大,难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
3.硫单质与氧气反应
化学方程式:S+O2SO2;
现象: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二、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
1.SO2的物理性质
现象:液面迅速上升,最后充满试管。
颜色 状态 气味 毒性 密度 溶解性
无色 气体 刺激性气味 有毒 比空气大 易溶于水(1∶40)
2.SO2的化学性质
(1)实验探究
用水溶性实验所得溶液做下列实验
操作 现象 结论
pH试纸变红 SO2的水溶液显酸性
溶液变红 SO2的水溶液显酸性,不能漂白石蕊溶液
开始无明显现象,后产生白色沉淀 (1)SO2的水溶液与BaCl2不反应 (2)SO2具有还原性,可被H2O2氧化成SO,与Ba2+反应生成BaSO4白色沉淀
振荡后溶液红色褪去,再加热溶液恢复红色 SO2具有漂白性,但生成的无色物质不稳定
(2)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分析SO2性质
(3)从元素化合价变化角度分析SO2性质
(4)SO2的特性——漂白性
可使某些有色物质(如品红溶液)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若加热,可恢复原来的颜色。
3.亚硫酸的性质
4.用途:二氧化硫常用作漂白剂、杀菌消毒剂、食品添加剂。
三、硫酸的工业制备
1.工业上接触法制硫酸的主要设备及生产流程如下图:
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下列各进口或出口物质的名称:
A硫铁矿(或硫黄);B炉渣;C二氧化硫、氧气;D尾气(SO2、O2)。
(2)接触法制硫酸分为三个阶段,填写下表:
三原料 硫黄或硫铁矿 空气 98.3%的浓H2SO4
三阶段 造气(生成SO2) 接触氧化(生成SO3) SO3吸收(生成H2SO4)
三设备 沸腾炉 接触室 吸收塔
三反应(均放热) S+O2SO2或4FeS2+11O22Fe2O3+8SO2 2SO2+O22SO3 SO3+H2O===H2SO4
四、浓硫酸的性质
1.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1)纯净的硫酸是无色、黏稠、难挥发的油状液体。
(2)实验室常用的浓硫酸质量分数为98.3%,密度为1.84 g·cm-3,比水大,且浓度越大密度越大。沸点高,难挥发,常温下比较稳定。
(3)硫酸与水以任意比互溶,浓硫酸溶解时可放出大量的热;浓硫酸的稀释方法是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2.浓硫酸的特性
(1)吸水性
观察思考
描述现象 蓝色的硫酸铜晶体变为白色的无水硫酸铜粉末
结论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2)脱水性
观察思考
描述现象 蔗糖变黑,体积膨胀,变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的炭,并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结论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强氧化性
(3)强氧化性
①实验探究:浓硫酸与铜的反应
实验现象 a试管中铜丝表面有气泡产生; b试管中的溶液逐渐变为无色; c试管中的紫色石蕊溶液逐渐变为红色; 将a试管里的溶液慢慢倒入水中,溶液显蓝色
实验结论 Cu和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2H2SO4(浓)CuSO4+SO2↑+2H2O
②与铁、铝的反应
常温下,铁、铝表面被浓硫酸氧化为致密的氧化膜而钝化,从而阻止了酸与内层金属的进一步反应,所以常温下可以用铁、铝质容器来盛装浓硫酸。
③与非金属的反应
浓硫酸与木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2H2SO4(浓)CO2↑+2SO2↑+2H2O。
3.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
4.浓硫酸的用途
(1)
(2)硫酸盐和硫酸盐矿物也是化工生产、药物和颜料制备中的重要原料。同种重要的硫酸盐有硫酸钙、硫酸钡、硫酸亚铁等。
【真题演练】
例1. (2023 .江苏合格考真题)下列有关浓H2SO4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与水混合时吸收热量 B. 可用于干燥NH3
C. 加热时能与Cu反应 D. 常温下不能与Fe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浓硫酸与水混合时放出热量,A错误;
B.浓硫酸不可以干燥NH3,反应生成硫酸铵,B错误;
C.浓硫酸加热时能与Cu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C正确;
D.浓硫酸常温下与Fe钝化,不是不反应,D错误;
故答案为:C。
例2. (2022 .江苏合格考真题)下列有关SO2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碱性氧化物 B. 常温常压下密度小于空气
C. 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D. 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
【答案】C
【解析】
【详解】A.SO2与碱反应生成亚硫酸盐和H2O,属于酸性氧化物,A错误;
B.根据pM=ρRT可知,同温同压下密度与摩尔质量成正比,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相对分子质量,S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因此SO2的密度大于空气,B错误;
C.SO2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C正确;
D.SO2中S的化合价为+4价,D错误;
故选C。
例3.(2018·江苏学测)下列关于浓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易挥发 B.无吸水性
C.密度比水的小 D.常温下能使铝片钝化
【答案】D
【解析】纯净的硫酸是无色、黏稠、难挥发的油状液体。密度比水的大,常温下能使铝片钝化。
例4.(2016·江苏学测)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生成物与反应条件已略去)。A是常见的非金属固体单质,F是紫红色的金属单质,B、C是常见的强酸,D、G、I是常见的气体,D与I的组成元素相同,且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I的大16。E是最常见的无色液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
(2)H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HH (2)CuSO4
(3)S+6HNO3(浓)H2SO4+6NO2↑+2H2O
(4)H2O+NO2+SO2===2H++SO+NO
【解析】
F是紫红色的金属单质,可推断F是铜,E是最常见的无色液体可推知E是水。D和I可能是NO2和NO或SO3和SO2,结合D、G、I是常见的气体(SO3是固体),可以推断,D和I分别是NO2和NO,又因为B、C是常见的强酸,进一步推断B是浓硝酸,C是浓硫酸,则A是S。
例5.(2014·江苏学测)A、B、C三个城市全年雨水的月平均pH变化如图所示。
(1)酸雨危害最严重的是________城市。
(2)导致硫酸型酸雨形成的主要气体是_______________,减少燃煤过程产生该气体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 (2)SO2 燃煤脱硫
【解析】
酸雨危害最严重的是C城市,导致硫酸型酸雨形成的主要气体是SO2,减少燃煤过程产生该气体的措施有燃煤脱硫等。
【核心归纳】1.浓硫酸与金属反应的规律
(1)浓硫酸与金属反应时,既表现酸性又表现强氧化性,而与非金属反应时,只表现强氧化性。
(2)浓硫酸与不活泼金属(如铜)反应时,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浓度变小,一旦变为稀硫酸,就不再与不活泼金属反应。
(3)浓硫酸与活泼金属(如锌)反应时,开始浓硫酸表现其强氧化性,产生二氧化硫气体;当浓硫酸变为稀硫酸时,则产生的气体为氢气。
2.不同价态含硫物质之间的转化
(1)转化原理
①硫元素常见价态及其转化关系
?? ?? ??
②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相互转化。
③低价态的硫向高价态转化时需加入氧化剂,高价态的硫向低价态转化时需加入还原剂。
(2)当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或降低时,一般升高或降低到其相邻的价态,即台阶式升降,可用下图表示
硫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规律
(3)邻位价态原则
当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或降低时,一般升高或降低到其相邻的价态,即台阶式升降,如
相邻价态的粒子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S和H2S、S和SO2、SO2和浓硫酸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4)归中规律
当硫元素的高价态粒子与低价态粒子反应时,一般生成中间价态,如2H2S+SO2===3S↓+2H2O,2Na2S+Na2SO3+3H2SO4===3Na2SO4+3S↓+3H2O。
(4)含硫物质的连续氧化规律
硫元素
【过关检测】
1.(2023秋·江苏·高二学业考试)下列描述体现具有酸性氧化物性质的是
A.使品红溶液褪色 B.使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
C.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与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
【答案】B
【解析】A.有漂白性,使品红溶液褪色,A错误;
B.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使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体现的酸性,B正确;
C.酸性高锰酸钾有强氧化性,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体现的还原性,C错误;
D.与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体现的氧化性,D错误;
故选B。
2.(2023·江苏扬州·高二统考学业考试)工业制硫酸涉及以下三步反应S+O2SO2、2SO2+O22SO3、SO3+H2O=H2SO4.尾气可以用NaOH溶液吸收,上述过程涉及到的物质中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
A.硫 B.二氧化硫 C.氧气 D.稀硫酸
【答案】B
【解析】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故选B。
3.(2023·江苏·高二统考学业考试)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品红溶液鉴别SO2和CO2
B.用氯化铵晶体和熟石灰加热制备NH3
C.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Cl2中的HCl
D.用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溶液检验溶液中Cl-
【答案】C
【解析】A.SO2使品红褪色而CO2不能,可以鉴别,A项不符合题意;
B.可用氯化铵晶体和熟石灰加热制备NH3,B项不符合题意;
C.饱和碳酸钠溶液也与Cl2反应,不能达到目的,C项符合题意;
D.向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溶液,如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溶液中有Cl-,否则没有Cl-,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4.(2023秋·江苏·高二统考学业考试)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用作干燥剂
B.次氯酸具有弱酸性,可用作织物漂白剂
C.活性铁粉具有还原性,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剂
D.过氧化钠呈淡黄色,可用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
【答案】C
【解析】A.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可用作干燥剂,A错误;
B.因为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故可用作织物漂白剂,B错误;
C.因为活性铁粉具有还原性,故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剂,C正确;
D.因为过氧化钠能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故可用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D错误;
答案选C。
5.(2023秋·江苏徐州·高二校联考学业考试)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火柴棒鉴别稀硫酸和浓硫酸 B.用澄清石灰水鉴别和
C.用焰色反应鉴别NaCl和NaOH D.用丁达尔效应鉴别溶液和溶液
【答案】A
【解析】A.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使木炭变黑,可用火柴棒鉴别稀硫酸和浓硫酸,故A正确;
B.澄清石灰水和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和反应生成白色的亚硫酸钙沉淀,均有白色沉淀,不能鉴别,故B错误;
C.钠元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用焰色反应不能鉴别NaCl和NaOH,故C错误;
D.溶液和溶液都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所以不能鉴别,故D错误;
故选:A。
6.(2023秋·江苏连云港·高二校联考学业考试)在探究SO2的性质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向溴水中通入SO2,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漂白性
B.SO2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它能与水反应生成H2SO3
C.将足量SO2的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还原性
D.向SO2水溶液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H2SO3酸性强于H2CO3
【答案】A
【解析】A. 向溴水中通入SO2,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还原性,故A错误;
B. SO2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它能与水反应生成H2SO3,H2SO3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B正确;
C. 将足量SO2的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说明SO2具有还原性,故C正确;
D. 向SO2水溶液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H2SO3酸性强于H2CO3,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A。
7.(2023·江苏无锡·高二统考学业考试)下列关于浓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能用铁制容器盛装冷浓硫酸
B.稀释浓硫酸是将水沿着容器壁慢慢倒入浓硫酸中
C.浓硫酸能使蔗糖变黑,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
D.浓硫酸是一种常用的液体干燥剂,可用于干燥氨气
【答案】C
【解析】A.铁单质与浓硫酸在常温下会钝化,可用铁制容器盛装冷浓硫酸,故A错误;
B.浓硫酸的稀释过程中需将浓硫酸加入水中,不能将水加热浓硫酸中,否则浓硫酸容易飞溅伤人,故B错误;
C.浓硫酸能够将蔗糖中氢原子和氧原子按照2:1脱去,使蔗糖变黑,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故C正确;
D.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和酸性,不能用于干燥氨气,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睛】浓硫酸的吸水性:少量胆矾加入浓硫酸中→蓝色固体变白;
浓硫酸的脱水性: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滴在滤纸上→沾有浓H2SO4的滤纸变黑;
浓硫酸强氧化性、酸性:将铜片加入盛有浓硫酸的试管中加热→铜片逐渐溶解,产生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8.(2023春·江苏·高二校联考学业考试)下列有关二氧化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S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漂白性
B.SO2是一种无色无味且较易溶于水的气体
C.SO2具有漂白作用,但SO2不能用于银耳等食品的漂白
D.SO2与Cl2按体积比1:1的混合气体对红色鲜花的漂白效果比单独用氯气的漂白效果更好
【答案】C
【解析】A、SO2的漂白性比较弱,主要是指使品红、纸浆、草帽等变色,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体现的是SO2的还原性,A错误;B、SO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且较易溶于水的气体,B错误;C、SO2具有漂白作用,同时具有毒性,不能用于银耳等食品的漂白,C正确;D、SO2与Cl2 1:1混合发生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生成的两种酸没有漂白性,D错误。正确答案为C。
9.(2023秋·江苏徐州·高二校联考学业考试)下列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不会导致酸雨的是
A.NO B.NO2 C.CO2 D.SO2
【答案】C
【解析】造成酸雨的是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气体,CO2会造成温室效应,故选:C。
10.(2023秋·江苏盐城·高二统考学业考试)下列关于SO2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制取SO2 B.验证漂白性
C.收集SO2 D.尾气处理
【答案】B
【解析】A.稀硫酸和铜不反应,故A不符;
B.二氧化硫能使品红褪色,故B符合;
C.二氧化硫的密度大于空气,导管应长进短出,故C不符;
D.二氧化硫在饱和亚硫酸氢钠中溶解度很小,应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故D不符;
故选B。
11.(2023秋·江苏扬州·高二统考学业考试)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常温及燃烧条件下与反应的产物相同
B.不同条件下,与可反应产生,也可能发生钝化
C.在加热条件下可结合,向煤炭中加入可进行脱硫
D.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环境消毒
【答案】A
【解析】A.钠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在燃烧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故A错误;
B.常温下,铁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故B正确;
C.碳酸钙高温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钙,氧化钙与煤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钙,亚硫酸钙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生成硫酸钙,所以向煤炭中加入碳酸钙可进行脱硫,故C正确;
D.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能使蛋白质变性而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常用于环境消毒,故D正确;
故选A。
12.(2023·江苏扬州·高二统考学业考试)下列依据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溶液一定是碳酸盐溶液
B.将某气体通入KMnO4溶液中,溶液颜色褪去,说明该气体一定是SO2
C.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蛋白质发生了变性
D.用毛笔蘸取少量30%的FeCl3溶液,在铜片上画“+”,片刻后洗净,铜片上出现凹痕,说明Fe3+的氧化性强于Cu2+
【答案】D
【解析】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则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二氧化硫,不能说明该溶液一定是碳酸盐溶液,A错误;
B.将某气体通入KMnO4溶液中,溶液颜色褪去,说明该气体能还原高锰酸钾,该气体未必是SO2,B错误;
C.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继续加水则沉淀重新溶解,说明蛋白质发生了盐析,C错误;
D.FeCl3溶液和铜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了氯化亚铁和氯化铜,说明Fe3+的氧化性强于Cu2+,D正确;
答案选D。
13.(2023秋·江苏盐城·高二统考学业考试)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用于制取,并验证的部分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要在装置A中先鼓入,目的是 。
(2)为了验证是酸性氧化物,进行操作是 。
(3)装置C中可观察到白色沉淀,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写出一个即可)。
(4)请判断该同学设计的上述装置是否合理,并说出你的理由: 。
【答案】(1)排净装置中的空气,防止+4价硫被空气中的氧化而干扰实验
(2)将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说明是酸性氧化物
(3)或
(4)不合理,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分析】氧气、硝酸根离子都能将二氧化硫氧化,实验前要在装置A中先鼓入,排净装置中的空气,装置A中亚硫酸钠和浓硫酸反应生成,因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则B中的品红溶液褪色,装置C中硝酸根离子和FeCl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
【解析】(1)氧气、硝酸根离子都能将二氧化硫氧化,所以如果装置中含有氧气,会干扰实验,所以排入氮气的目的是排净装置中的空气,防止+4价硫被空气中的氧化而干扰实验。
(2)酸性氧化物和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将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说明是酸性氧化物。
(3)氯化铁具有氧化性,能够将二氧化硫氧化为硫酸,同时证明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或。
(4)有毒,会污染空气,过量的需要除去,该同学设计的上述装置不合理,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14.(2023秋·江苏盐城·高二统考学业考试)图1是自然界中硫元素的存在示意图,图2表示硫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与部分物质类别的对应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能与水反应生成强酸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
(2)煤的燃烧会产生大量SO2造成环境污染,下列关于SO2治理措施不可行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在燃煤中添加生石灰固硫 B. SO2
C.将煤燃烧产生的尾气排放到高空 D.用氨水吸收烟气中的SO2
(3)Cu和M的浓溶液反应生成Z的化学方程式为 。
(4)Na2SO3溶液易变质,实验室验证Na2SO3溶液已变质的操作和现象是 。
【答案】(1)SO3
(2)C
(3)Cu+2H2SO4(浓)CuSO4+SO2↑+2H2O
(4)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酸化,再滴入氯化钡溶液,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
【解析】(1)
由图可知,图1中的酸性氧化物三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强酸硫酸,故答案为:SO3;
(2)
A.在燃煤中添加生石灰固硫可以将硫元素转化为硫酸钙,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治理措施可行,故不符合题意;
B.用活性炭吸附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治理措施可行,故不符合题意;
C.将煤燃烧产生的尾气排放到高空中不能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治理措施不可行,故符合题意;
D.用氨水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治理措施可行,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
由图可知,M为浓硫酸、Z为二氧化硫,铜和浓硫酸共热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故答案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
(4)
验证亚硫酸钠溶液已变质时,应排出亚硫酸根离子对硫酸根离子检验的干扰,具体的操作为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酸化,再滴入氯化钡溶液,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故答案为: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酸化,再滴入氯化钡溶液,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
15.(2022秋·江苏泰州·高二泰州中学学业考试)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生成物与反应条件已略去)。A是常见的非金属固体单质,F是紫红色的金属单质,B、C是常见的强酸,D、G、I是常见的气体,D与I 的组成元素相同,且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I的大16:E是最常见的无色液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的电子式为 。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4)F也能和B发生反应,
写出F和B的浓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写出F和B的稀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5)写出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 。
【答案】 S+6HNO3(浓) H2SO4+6NO2↑+2H2O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Cu+4H++ 2NO3-=Cu2++2NO2↑+2H2O 3Cu+8H++2NO3-=3Cu2++2NO↑+4H2O H2O+NO2+SO2=2H++SO42-+NO
【解析】F为紫红色的金属单质,则F为铜;B、C是常见的强酸,非金属固体单质A与B反应得到C,且C能与铜反应,可知A为硫,B为硝酸,C为硫酸,E为水,而G、D、E反应得到C,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I的大16,则D为二氧化氮,G为二氧化硫,I为一氧化氮,H为硫酸铜,符合转化关系。
(1)E的电子式为;(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S+6HNO3(浓) H2SO4+6NO2↑+2H2O;(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Cu+2H2SO4(浓)CuSO4+SO2↑+2H2O;(4)F和B的浓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4H++ 2NO3-=Cu2++2NO2↑+2H2O;F和B的稀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Cu+8H++2NO3-=3Cu2++2NO↑+4H2O;(5)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H2O+NO2+SO2=2H++SO42-+NO。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