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传统节日》是一首以我国传统佳节为题材的韵文。传统佳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连接着中华儿女的精神血脉,也承载着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古老文化.全文共有 8句话,前 7句话按时间顺序分别介绍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这 7个一年中重要的传统佳节和相关的传统习俗。第八句话与第一句话相呼应,表示新春佳节转眼又至。课文内容语言平实,句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读易记。配合韵文内容,安排了贴窗花、赛龙舟两幅插图,体现了传统佳节的热闹、喜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象、直观的了解节日习俗.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寻研究中国传统节日的方法,确定实践活动课题,制定初步的活动方案。
2.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3.通过小组分析、处理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锻炼学生的思考、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
教学过程
看图猜节日,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了解节日吗 老师要和你们玩一个“看图猜节日”的游戏。睁大眼睛仔细看。
2.春节、中秋节、端午节是我们每年都要过的。像这样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节日,就叫作传统节日。
3.过春节的时候,贴对联、放鞭炮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习俗,就叫―一(课件出示,传统习俗)棕子、月饼是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节日美食,就叫作 (传统美食)这些,都是我们代代相传的文化,叫 (传统文化)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首关于传统节日的童谣。
任务—:初读童谣,集中识字。
1.现在自己去读一读吧,提示:要做到读准字音,做到字字读正确。
2.读得这么好,老师要送你们福袋,接福袋咯!
3.有几位生字兄弟长得太像了,哪些小朋友有火眼金睛,能分辨出来吗 (出示:常、堂、赏)
4.孩子们,我们再来认识一种植物,它的名字就藏在第一个句子里,你发现了吗 (艾)这种植物,我们通常叫它“艾草”,它的叶子叫“艾叶”,艾叶散发出来的香气就叫 (艾香)。
5.端午节的时候,人们把艾草、曹蒲挂在门上,传说可以辟邪。因此,端午节时,我们能闻到棕香艾香一满堂飘,谁再来读读这句话,把香气满堂的感觉读出来。
任务二:再读童谣,随文识字。
1.课文中介绍了哪些传统节日 默读课文,画出节日名称,读一读。
(1)学生报节日名称。
(2)(有一个节日跟大家捉迷藏,节日名称就藏在这个句子里,谁来读 这句话介绍的节日就叫做“乞巧节”。关于这个节日的由来和习俗,我们通过视频来了解一下。(播放视频)现在你对这个节日有哪些了解 那你知道乞巧的意思了吗 “乞”就是 (乞求、乞讨)“巧” (心灵手巧)女子乞求织女,希望自己能像织女这样心灵手巧。这个节日因为牛郎织女的故事,也成为我们传统节日里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
(3)孩子们,看图,这就是牛郎和织女。你能给“郎”组词吗 (新郎)这个字在古代指的是男孩子,在座的男同学,可以称为――:读书郎、少儿郎。了解了这么多关于七夕节的知识,相信能把这句话读得更好。
2.这些节日在什么时间过的呢 又有怎样的传统习俗 请你们同桌合作,按时间顺序排一排,再连一连,用上这样的句式说—说。(出示句式:__节,人们__。)3.学习春节一—孩子们,我们在寒假里度过了对于中国人来说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是什么节 (春节)
(1)出示语句,个别读。春节的时候人们做什么 (贴窗花、放鞭炮....)(红红的窗花、对联,不仅增添了节日气氛,也寄托了人们迎新纳福的美好愿望。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句。)
(2)怎么记住“贴”字 (生自由说)我们一起来写一写(注意:“贝”最后一笔变成点,左低右高)
(3)你家是怎么过春节的呢 请你像童谣这样说说看。(预设。春节到,人欢笑,看春晚,发红包。)
(4)在童谣里还有一句也是写春节的,找到了吗 (最后一句,出示,读)。
(5)书写生字闹,团。(提醒坐姿,握笔姿势。我们继续来聊剩下的五个传统节日。在这些节日里,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个呢 让我们开展合作学习。
任务三读一读,说习俗。
读:读一读你最感兴趣的节日所在的句子。说: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过这个节日的。
(一)元宵节
1.读—读这句话,“宵”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呢 夜深了,肚子饿了就要吃 (生:夜宵〉也叫宵夜。妈妈晚上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就叫(生:通宵)所以“宵”的意思就是 (夜晚)
2.我们通过一段视频,先来了解一下这个节日。你会在这个节日做什么 (吃元宵,也就是汤圆﹔看花灯、猜灯谜;舞狮子;放烟花......)是啊,大街小巷都是过节的人们。
3.识记“大街小巷”:孩子们,请看这张图,这是大街还是小巷 (大街)你们走过小巷吗 ,像这样狭窄的街道就是小巷。想象一下,在元宵节这天晚上,圆月高悬,花灯都挂起来了,大街小巷里都是人。你会用什么词形容这样的场景 (人山人海、人挤人)课文中有个词一一人如潮。人挨着人,人挤着人,多得像潮水—样,走了一拨儿又来了一拨儿。让我们也加入到这个热闹的队伍中去,拍这首读—读,读出元宵节的热闹与欢乐。
(二)清明节
1.孩子们,有一个节日很特殊,它的名字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知道是哪个节日吗 (清明)—说到清明,我们就想起杜牧的诗句,生背。
2.在这个节日,我们会做什么 (祭扫祖先的坟墓一―认识“祭”:表示一只手拿着肉放在祭台上祭祀祖先;给烈士献花表示缅怀和纪念;吃清明果......)
(三)端午节
1.喜欢端午节的孩子很多,先读一读这句话。你们会在端午节做什么呢 (吃粽子、赛龙舟、挂莒蒲艾草......)2看图猜字,这是哪个字的演变 (舟)这个字就像小船,有船舷、船头、船尾,后来加了船帆,就变成现在的“舟”字。
2.把舟做成龙的样子,就叫做―—龙舟。端午节赛龙舟是很多地方的传统习俗。
(四)中秋节
1.孩子们,除了春节的时候全家要团圆,还有一个节日,也提倡一家团聚。那就是——中秋节。你是怎么过中秋节的 (吃月饼、赏月)
2.说说你吃过什么样的月饼
3.地上有这么多种类的月饼,天上也有一个大月饼呢!正是一—十五圆月当空照。—起读读这一句。
(五)重阳节
1.传统节日常常在古诗词中出现,比如王维的这一句,你知道他在写什么节日吗 (重阳节)
在重阳节,我们一般会做什么事情 (敬老、赏菊、登高、插茱萸......)。传统节日不仅仅是文化的传承,更是传统美德的传承。
拓展延伸 ,尝试背诵,了解少数民族传统节日.
1.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把这七个传统节日都熟悉了。我们来和着快板的节奏,读一读这首童谣,
2.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传统节日。我们来了解几个。课后同学们还可以去了解更多。
【板书设计】
测评练习
一、我会按照一定的顺序排一排。
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过端午,赛龙舟,粽子艾香满堂飘.
(1)清明节重阳节端午节春节中秋节
(2) 播种结果开花长叶
二、我会读选文,完成练习。
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过端午,赛龙舟,粽子艾香满堂飘.1.文中介绍的传统节日有( )(多项选择)
A.春节 B.元旦节 C.元宵节 D.清明节 E﹒儿童节 F.端午节
2.春节可以____,还可以____.
3.我国的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例如傣族有_______,藏族有_____,彝族有_____。
《传统节日》课后反思
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好记忆,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精华,积淀了博大而精深的文化内涵,传递着我们中华民族感恩、爱国、爱老敬老等优良传统.过节,对于每一位孩子来说都是一件高兴的事,是个让人感兴趣的话题.但是,本课所涉及的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和春节恰恰是孩子们需要了解的中国传统节日,因此让学生了解每个节日的内涵,感受节日的欢庆与幸福,并激发民族自豪感是本课的目标。
本节课我感到较为成功的地方是:
1、教师发挥主导的作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地位。学生中通过查找资料、观看视频,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了解传统文化知识,感受我们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
2、揭示课题后我又注重了学法指导及时梳理学生所提出来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探究环节。
3、在教学中,我还积极探究教法和学法,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整合,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融合在一起。
不足之处在于:
1.二年级的孩子对于搜集到的资料应该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而不是照本宣科。我想这需要平日里扎扎实实地练习,今后我也会在这方面多多下功夫。
2.以读促悟。还是得让孩子多读,敢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今后也会多指导孩子读出快乐,读出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