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0课 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华书局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0课 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6-06 23:19: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0课 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学习目标】张謇和大生纱厂、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知识梳理】
1.《马关条约》签订后,张謇主动放弃在京做官的机会,回到家乡创办了大生纱厂。
2.张謇创办实业的经历恰恰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
3.中国民族工业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
4.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资本的限制,允许民间办厂,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
5.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近代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繁荣的局面,被称为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6.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民族工业再度陷入困境。
【课堂导学】
1.身为状元的张謇弃官从商,选择了创办实业的道路。如果是你的话,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会做出怎样的选择?结合有关史实,谈谈你的理由?
答:我不会这样。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民族矛 ( http: / / www.21cnjy.com )盾日益加激化,有识之士在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张謇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弃官从商,走“实业救国”的道路,自办工厂,以挽回利权,这是他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来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状况。我想在当时外强入侵、内政腐败的情况下,发展实业是达不到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状况的,应该扫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2.你能举出几个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较快的行业吗?他们属于哪一工业门类?
答:张謇创办大生纱厂、荣氏兄弟创办的茂新和福新面粉公司及申新纺织公司。属于轻工业。
3.阅读下面文字,说说张謇创办大生纱厂的目的?
通产之棉,力韧丝长,冠绝亚洲,为日厂之所必 ( http: / / www.21cnjy.com )需。花往沙来,日盛一日。捐我之产以资人,人即用资于我之货售我,无异沥血肥虎,而袒肉以继之。利之不保,我民日贫,国于何赖?
答:“实业救国”。发展本国工商业,以挽回利权。
【自主检测】
1.毛泽东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赞扬说,轻工业不能忘记他。他就是我国清末状元实业家( C )
A.李鸿章 B.詹天佑
C.张謇 D.左宗棠
2.自古以来,状元最受读书人羡慕和尊敬,而工商业是被人看不起的“末业”。清末状元张骞却“舍本逐末”办起了实业,他办的实业是( A )
A. 大生纱厂 B.安庆军械所
C. 轮船招商局 D.天津电报总局
3.左图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哪一特点( A )
A.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
B.沿海地区发展快于内地
C.总体发展比较落后
D.资金少,规模小
4.下列关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
A. 以重工业为主   B.集中在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C.比较落后   D. 深受外国经济势力的影响
5.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的一个“黄金时代”是在( B )
A.洋务运动时期 B.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C.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D.抗战胜利后
6.阻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不包括( D )
A.帝国主义 B.封建主义 C.官僚资本主义 D.三民主义
【思维拓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中国近代民办企业创办情况表
时间 企业数 资金额(万元)
1863--1894 119 680
1895--1989 74 1432
材料二: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有一位秦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建立“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能救国。”他也确实办了一些实业,1916年前后,他兴办的这些企业最为红火。但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他的企业却逐渐走向萎缩并最终破产。
(1)从材料一的表格中你能看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于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运动中?
洋务运动
(2)结合材料二,你知道与秦二爷创业活动最相似的一位“状元实业家”是谁?他倡导的著名主张是什么?
张謇,实业救国。
(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1916年前后他的企业最为红火的主要原因?1916年前后世界上正发生着什么大事?
①辛亥革命的影响;②南京政府颁行了一系列振兴工商业措施;③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④群众性的爱国斗争。
发生着第一次世界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