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生物期末复习练习(一)
(第15-18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动物的结构与其运动方式总是相适应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鱼的鳍适于水中游泳
B.蚯蚓的刚毛适于蠕动
C.青蛙的后肢适于爬行
D.鸟类的翅膀适于飞行
2.建模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面表示骨、关节和骨骼肌的模式简图中,最准确的是( )
A. B.
C. D.
3.观察如图所示蓝脚鲣(jian)鸟的形态,你推测其很可能善于( )
A.飞行和游泳 B.飞行和爬行 C.跳跃和游泳 D.奔跑和爬行
4.动物都有各自特有的运动方式,动物运动的意义是( )
A.有利于寻找食物和依赖环境
B.有利于进化和争夺配偶
C.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
D.有利于逃避敌害和存活
5.你一定见过起舞的蝴蝶、飞翔的家燕、奔跑的猎豹、畅游的金鱼、显微镜下的草履虫……下列关于动物运动和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猎豹的运动系统由骨和骨骼肌组成
B.动物都依靠特有的运动器官进行运动
C.草履虫能趋利避害既是先天性行为,也属非条件反射
D.家燕适应飞行的特征有体表被覆羽毛,前肢特化为翼
6.哺乳动物具有强大的运动能力,有利于其寻觅食物、躲避敌害、争夺栖息地和繁殖后代,以适应环境。下列有关动物的运动说法错误的是( )
A.肱骨、尺骨属于上肢骨 B.运动系统由骨、骨骼肌和骨连结组成
C.关节软骨使关节具有牢固的特性 D.运动在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下完成
7.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从运动系统的组成看,划龙舟时运动的动力来自( )
A.骨 B.手 C.肌肉 D.关节
8.青少年长期不注意正确的站、立、行、坐等姿势,容易引起骨骼变形,原因是( )
A.骨密质较多 B.骨松质较多 C.骨内有机物较多 D.骨内无机物较多
9.某中学举行了“青春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入团仪式,共青团新团员进行入团宣誓。当新团员举起右手做屈肘动作宣誓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骨骼肌包括肌腹和肌腱两部分 B.宣誓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C.肘关节的灵活性与关节囊有关 D.只需要运动系统中的骨与关节参与
10.科研人员利用红外触发相机经长期的野外观测,收集了东北豹大量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后得出东北豹在我国东北长白山脉北部地区的数量、性别及其年龄等基本特征。科研人员主要运用的生物学探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测量法 D.调查法
11.利用蛾类的趋光性可以诱捕杀灭一些农林害虫,蛾类的趋光性属于( )
A.攻击行为 B.觅食行为 C.先天性行为 D.后天性行为
12.某音像店有一条狗,天天听着《美丽的草原可爱的家》这首歌,只要音乐响起就会跟着节律高声嚎叫。对这种行为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需要积累生活经验 B.可以遗传
C.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D.由学习获得的
13.下图表示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其中阴影部分表示相同点。下列哪一项可以写在阴影部分
A.生来就有
B.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C.有利于生存与繁殖
D.能伴随动物一生
14.从行为获得途径来看,下列动物行为与“老马识途”相同的是( )
A.飞蛾扑火 B.鹦鹉学舌 C.公鸡报晓 D.雄蛙鸣叫
15.星期天,小林到公园去玩,拍下了孔雀开屏的画面。这是孔雀的( )
A.节律行为 B.防御行为 C.繁殖行为 D.取食行为
16.某社团小组在研究动物的学习行为时,利用三种动物训练动物走迷宫,发现不同的动物“学会”走迷宫的尝试次数不一样(结果见下表)。分析数据可知,三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排列 顺序是( )
动物 甲 乙 丙
需训练的次数 200 112 25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丙→乙→甲 D.甲→丙→乙
17.麻雀会偷食稻谷,人们采取措施剿灭麻雀,这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 )
A.没有不良影响 B.对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影响微乎其微
C.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D.生态系统严重受损,全面崩溃
18.干草堆放久了,会被分解者逐渐分解,如果被羊吃了,会在羊体内分解。这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什么作用( )
A.维持生态平衡 B.促进物质循环
C.维持碳——氧平衡 D.帮助植物传粉
19.关于动物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错误的是( )
A.动物可以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B.生态系统中的动物是必需的成分,因为它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动物的遗体或粪便经过分解者分解,产生的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
D.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组成自身物质
20.关于我国的野生动物资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我国地域辽阔,动物多种多样 B.我们有白鳍豚等特产珍稀动物
C.人类活动加速了物种灭绝的速度 D.易地保护是保护动物最有效的措施
21.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能够引起胃病的细菌,甚至可诱发胃癌。其与真菌相比,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
A.没有细胞壁 B.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没有细胞膜 D.没有细胞结构
22.酸菜放置两个月后,兴趣小组同学打开缸盖发现缸口有绿毛状的物体。取样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如图),发现它是由大量丝状体构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生物具有叶绿体,因此呈现绿色
B.该生物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
C.该生物是青霉,3是它的孢子
D.1是该生物的根,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23.新冠肺炎病毒自2019年底开始传播至今,已演变出阿尔法、贝塔、伽马、德尔塔、奥密克戎等1000余个不同亚型或分支。以下关于这些毒株共性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没有细胞结构 B.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
C.属于动物病毒 D.利用人体细胞内的遗传信息进行繁殖
24.下图是关于微生物的图解,判断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可能是用于沼气发酵的微生物 B.②可能是引起甲型流感的微生物
C.③可能是酒药里的一种微生物 D.④是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微生物
25.关于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下列对应不匹配的是( )
A.某些真菌——提取抗生素 B.根瘤菌——固氮
C.甲烷菌——生产沼气 D.酵母菌——制作酸奶
26.杨梅酒制作过程中,发酵利用的微生物主要是( )
A.酵母菌 B.醋酸菌 C.乳酸菌 D.青霉菌
27.下列选项中,食品与其保存方法的匹配正确的是( )
A.咸鸭蛋——腌制法 B.午餐肉罐头——脱水法
C.冷鲜肉——巴氏消毒法 D.干木耳——高温灭菌法
28.周末,明明和朋友们去采摘园采摘,并带回了很多草莓。若想使草莓保存较长的时间且不腐烂,你认为最好的方法是( )
A.用保鲜膜包好放入冰箱冷藏 B.装入密闭的罐头瓶内
C.直接放到阴凉通风处 D.用保鲜膜包好放在餐桌上
29.下列关于病毒、细菌、真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与人类关系密切 B.都有遗传物质
C.病毒都营寄生生活 D.都有细胞结构
30.为了改善城乡居民生活环境,改变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政府鼓励利用细菌来生产清洁能源及净化污水。下列关于细菌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将污水中的病毒杀死 B.使污水中的寄生虫被杀死
C.使污水中的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 D.利用甲烷菌可以生产甲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
31.2022年11月30日,神舟十五号乘组顺利入驻中国空间站,与神舟十四号乘组胜利“会师”太空。这是中国载人航天的历史性时刻,首次实现了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飞行的新突破。航天员在空间站工作期间需通过体育锻炼来保证身体的良好状态,“太空健身房”配备了太空跑台、太空自行车等健身器材。
(1)航天员在太空运动需要运动系统的直接参与,人体的运动系统由 、骨连结和 组成的。
(2)如图一所示,当航天员登上太空自行车时,上肢需要先屈肘握住扶手,完成屈肘动作时图二中的结构a (填名称)收缩、结构b (填名称)舒张。做屈肘和伸肘运动时,骨骼肌接受了 传来的兴奋而收缩,牵引骨绕着 活动,运动消耗的能量来自肌细胞内 (提示:填细胞内的结构名称)的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3)当航天员进行太空慢跑时,运动时,图三所示关节相当于杠杆中的 ,其中的2 可以分泌滑液,减少膝关节骨与骨之间的摩擦,能够让关节更牢固的结构是2及它外面所包裹的 。
32.资料一:由于过度放牧、气候变化等原因,蝗虫大量繁殖。蝗虫之间受到触碰的刺激会释放一种聚集信息素,吸引更多的蝗虫加入形成蝗群,蝗群所到之处,玉米、小麦、芦苇等植物被啃食尽,给多个国家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后经科学家研究,微孢子虫是一种寄生虫,会使蝗虫得病,从而抑制蝗虫聚集信息素的释放,达到控制蝗群的数量。“幼稚激素酯酶”是一种天然激素,它能穿过蝗虫幼虫的“皮”感染幼虫,使蝗虫长时间处于幼虫阶段,可有效预防蝗灾。
资料二:红火蚁是全国农业、林业和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为极具破坏力入侵物种之一。红火蚁食性复杂、习性凶猛、繁殖迅速,成虫食性广泛,不单取食植物,还取食昆虫等小动物。球孢白僵菌,通过孢子侵染红火蚁,受到感染会令产卵量减少。可在30天左右达到防除效果。
资料三:我国现有金丝猴、长臂猿、朱鹮、珙桐、水杉等珍稀动植物,经过有效的保护,生物的数量有所增长。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药物、燃料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大量的工业原料。因此,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1)资料一中“玉米、小麦、芦苇等植物被啃食尽”,体现了蝗虫惊人的 行为,从行为的获得途径判断,此行为属于 行为。
(2)据资料一发现,寄生在蝗虫体内的微孢子虫,可通过干扰蝗虫间的 ,实现对蝗灾的抑制。
(3)资料二中,红火蚁和白蚁、蜜蜂等动物一样是具有 行为的昆虫,作为外来物种,大量取食各种植物和昆虫等小动物,严重威胁入侵地的 。红火蚁侵害当地的蜜蜂蝴蝶等昆虫,会影响当地一些农作物的 ,造成农作物减产。利用一种球孢白僵菌来控制红火蚁比用农药灭杀最大的优点是 。
(4)资料三体现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中生物物种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是由 多样性决定的。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就是 。
(5)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 。
33.在学校开展的实践活动中,小林尝试利用天然酵母菌发面,制作馒头。他的实践记录单如下,请将该记录补充完整。
实践记录单
实践目的 酵母菌属于 (填“细 菌”或“真菌”),在自然界分布广 泛。我想利用水果表面的天然酵母 菌制作果味馒头。 菌种选择 将葡萄和番茄表皮上的酵母菌分别与葡萄糖溶液混合,检测 它们的发酵能力,结果如图。因为葡萄组 ,我选 择用葡萄表皮上的酵母菌来发面。
馒头制作 和面时要用温水,如果用开水,会 使酵母菌 ,影响后续发 面过程。 我尝试在23℃、28℃和33℃条件 下发面,由于酵母菌发酵产生了 (填气体名称),面团 膨大至原来的1.4、1.7和1.8倍。 经过蒸制过程,馒头制作完成。 品鉴与反思 邀请同学们品尝我的劳动成果,并进行评价,结果如下表。 温度 (℃)感官评价(各项满分均为10分)松软度风味外观色泽238.48.57.88.3289.29.38.68.7339.09.28.58.9
结合面团膨大情况和评价结果,我认为最适宜的发面温度为 28℃,你同意吗?请写出你的一条理由。 除了温度外,在原料或制作步骤方面可能会影响馒头品质的 因素还有 ,我将进一步开展实践探究。
34.如图是4种生物的形态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4种生物中属于真核生物的是 。在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时,不能观察到图 所示的生物的基本结构。
(2)甲图与植物细胞最大的区别是没有 结构。
(3)上述生物都能不停的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供自己生命活动的需要。如乙图所示的[ ] 能从营养物质内吸收有机物供自己利用,乙图生物靠 进行生殖。
(4)病毒营 生活,侵入寄主细胞后,在自己 的“指挥”下,以寄主细胞内的物质为原料,以复制的方式进行增殖。
(5)细菌在自然界分布十分广泛,一是与它的 生殖有关,二是遇到不良环境时,能形成 ,从而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试卷第8页,共8页
1.C
【分析】动物因种类不同,生存环境各异,其运动方式也大相径庭,动物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飞行、奔跑、跳跃、行走、爬行、蠕动、游泳等方式。
【详解】A.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A正确。
B.蚯蚓依靠纵、横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进行蠕动,B正确。
C.青蛙的后肢发达,适于跳跃,C错误。
D.鸟类的前肢变成翼,翼能煽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适于空中更广阔的空间,D正确。
故选C。
2.B
【分析】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骨骼肌两端是白色的肌腱,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骨和关节本身没有运动能力,必须依靠骨骼肌的牵引来运动。
【详解】A.关节面是由关节头和关节窝组成的,此处是两个关节头,无关节窝,A错误。
B.肌肉跨越了一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B正确。
C.两块骨骼肌没有跨越关节,没有附着在相邻的骨上,C错误。
D.任何一个运动的形成至少需要两组肌群参与,只有一块骨骼肌,不能形成运动,D错误。
故选B。
3.A
【分析】动物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飞行、奔跑、跳跃、行走、爬行、蠕动、游泳等方式,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运动方式。
【详解】蓝脚鲣鸟是一种大型的热带海鸟。嘴粗壮,长直而尖,近似圆锥形,上下嘴缘均呈锯齿状,喉囊发达,有贮存作用。翅狭窄,长而尖,羽毛防水,具有发达脚蹼。主要栖息于热带海洋中的岛屿、海岸和海面上。主要以鱼类为食,特别是鲅鱼和鲛鱼,也吃乌贼和甲壳类等。结合题图可知,蓝脚鲣鸟具有翅能够飞行,脚上有脚蹼,能够游泳。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4.C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动物运动的意义,要掌握动物的运动在动物的取食、躲避敌害、迁移栖息场所、求偶、交配等各方面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
【详解】动物通过运动,比较迅速地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以利于寻找食物、有利于动物寻找配偶,有利于逃避敌害和繁衍种族,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繁衍后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动物运动的意义。
5.D
【分析】(1)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详解】A.猎豹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运动系统具有支持,保护和运动的功能,故A错误。
B.不是所有的动物都依靠特有的运动器官进行运动,如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只依靠纤毛在水中旋转前进,纤毛不是器官,只是草履虫的一个特殊结构,并且与运动功能相适应,故B错误。
C.草履虫能趋利避害属于先天性行为,这类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也属于应激性,因为没有神经系统,不属于非条件反射,故C错误。
D.家燕适应飞行的特征有体表被覆羽毛,羽毛既保温又有利于飞行,前肢特化为翼,翼是飞行器官,故D正确。
故选D。
6.C
【分析】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骼与骨骼肌组成。 骨骼包括:骨与骨连结。骨在运动中起到杠杆的作用;骨连结有不活动的、半活动的和活动的三种形式,其中活动的骨连结叫关节。 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囊和关节腔组成。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 骨骼肌包括肌腹和肌腱,肌腹是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受刺激而收缩;肌腱是骨骼肌两端较细的部分,跨关节附在不同的骨上,有固定作用。骨骼肌收缩能为运动提供动力。
【详解】A.上肢带骨包括锁骨,肩胛骨;自由上肢骨包括肱骨,桡骨,尺骨等,A正确。
B.结合分析可知,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由骨、骨骼肌和骨连结组成,B正确。
C.关节面是组成关节的相邻两骨的接触面,一凸一凹,凸的是关节头,凹的是关节窝。关节面表面覆有一层光滑的关节软骨。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使关节的运动更加灵活,C错误。
D.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D正确。
故选C。
7.C
【分析】人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详解】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因此,从运动系统的组成来看,运动的动力来自骨骼肌。
故选C。
【点睛】考查动物运动的有关知识。
8.C
【分析】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越多,骨的柔韧性越强,无机物越多,骨的硬度越大。
【详解】在不同时期,骨的成分不同,如下表:
从表格中看出,在青少年的骨中,有机物多于1/3、无机物少于2/3,这样骨的弹性大,不容易骨折,但是容易变形。所以,“少年儿童长期不注意正确的站、立、行、坐等姿势,容易引起骨骼变形”,原因是“骨内有机物较多”(有机物多于1/3)。
9.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动物的运动的相关知识。
【详解】A.每块骨骼肌都是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的,肌腱是指肌肉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结缔组织),肌腹是指肌肉中间较粗的部分(肌肉组织),A正确。
B.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B错误。
C.关节软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关节腔内还有滑液,使关节灵活自如;关节囊里面和外面都有坚韧的韧带,使关节牢固,C错误。
D.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D错误。
故选A。
10.D
【分析】1、实验法是从影响调研问题的许多因素中选出一个或两个因素,将它们置于一定条件下进行小规模的实验,然后对实验结果做出分析。2、测量法是指根据某一规则给测量对象的某些特性分配数值的研究方法。3、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详解】由分析可知,调查法是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科研人员对收集了东北豹大量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后得出东北豹在我国东北长白山脉北部地区的数量、性别及其年龄等基本特征,属于调查法,因此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1.C
【分析】动物在其生活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称为动物的行为,如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攻击行为等。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详解】A.攻击行为指同种个体之间由于争夺食物、配偶、巢区或领域而发生的相互攻击行为,双方身体很少受到伤害,A错误。
B.觅食行为指动物获取营养的各种活动,包括寻找、获取、加工、摄入和储食等,B错误。
C.蛾类的趋光性是蛾类生来就有的,由蛾类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C正确。
D.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D错误。
故选C。
12.B
【分析】学习行为: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可以遗忘的,需要不断强化。
【详解】“某音像店有一条狗,天天听着《美丽的草原可爱的家》这首歌,只要音乐响起就会跟着节律高声嚎叫”狗的这种行为是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容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可以遗传,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3.C
【详解】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意义都是动物为了适应体内外环境的变化,有利于种族的延续。
14.B
【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又称为本能,如蜜蜂采蜜、蜘蛛结网、亲鸟育雏等。先天性行为往往是一些简单的、出生时就必不可少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先天具备的非条件反射行为。先天性行为往往是一些简单的,出生时就必不可少的行为,维持动物最基本生存的需要。
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如鹦鹉学舌、海豹表演、小狗钻火圈等。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学习行为是动物不断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动物的生存环境越复杂多变,需要学习的行为也就越多。正确识记并理解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老马识途和鹦鹉学舌都是动物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在生活中积累经验和学习而形成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而飞蛾扑火、公鸡报晓和雄蛙鸣叫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C
【分析】从动物行为的功能、意义、目的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和社会(群)行为。
【详解】A.动物的活动或运动适应环境中自然因素的变化而发生有节律性的变动,叫做节律行为,与孔雀开屏无关,A错误。
B.防御行为是指动物为对付外来侵略、保卫自身的生存或者对本种群中其他个体发出警戒而发生的任何一种能减少来自其他动物伤害的行为,与孔雀开屏无关,B错误。
C.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属于繁殖行为。“孔雀开屏”是为了吸引雌孔雀,是求偶行为,属于繁殖行为,C正确。
D.取食行为是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与孔雀开屏无关,D错误。
故选C。
16.A
【分析】动物可以通过尝试和错误产生学习行为,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就越复杂,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反之,动物越低等,形态结构越简单,学习行为就越简单,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多。
【详解】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动物可以通过尝试和错误产生学习行为,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就越复杂,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反之,动物越低等,形态结构越简单,学习行为就越简单,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多。丙的走迷宫的尝试次数最少,所以丙最高等;甲走迷宫的尝试的次数最多,所以甲最低等,可见A正确。
故选:A。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动物的种类越高等,大脑越发达,学习能力就越强。
17.C
【分析】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详解】ABC.生态系统常常处于生态平衡的状态,如果大肆的捕杀麻雀,会避免麻雀偷食稻谷,但麻雀除了吃稻谷外,还吃害虫,如果没有麻雀,那么害虫的数量就会增加,反而会造成稻谷的减产,生态系统遭到破坏,A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D.由于在本生态系统中,除了麻雀外,还有其他的生物,不至于使生态系统受损严重,更不可能达到全面崩溃的地步,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8.B
【分析】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详解】A.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
B.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的一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这体现了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干草堆放久了,会被分解者逐渐分解,如果被羊吃了,会在羊体内分解。这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促进物质循环,故B符合题意。
C.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故C不符合题意。
D.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9.A
【分析】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详解】A.“动物可以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不属于动物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作用,A错误。
BCD.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素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CD正确。
故选A。
20.D
【分析】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详解】A.我国地域辽阔,动物多种多样,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A正确。
B.我们有许多特产珍稀动物,如:扬子鳄、大熊猫、白鳍豚、金丝猴、朱鹮等,B正确。
C.近年来,人类的活动导致动物灭绝的速度正在加速,动物资源面临严重威胁,C正确。
D.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D错误。
故选D。
21.B
【分析】细菌是单细胞个体,其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核区,这是细菌的基本结构,是所有细菌都具有的。
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
【详解】幽门螺旋杆菌属于细菌,其细胞结构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核区,故B符合题意,ACD错误。
故选B。
22.C
【分析】图中:3孢子、2直立菌丝、1营养菌丝。
【详解】A.B.该生物属于真菌,不具有叶绿体,也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呈现绿色的原因是直立菌丝的顶端,生有大量青绿色的孢子,AB不符合题意。
C.根据题干可知,该生物呈现绿毛状,可以判断该生物为青霉,3是绿色的孢子,C符合题意。
D.1是营养菌丝,能够从营养物质中吸收有机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3.D
【分析】病毒的个体非常小,比细菌还小得多,只能用纳米来表示它的大小,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病毒的形态结构,病毒的形态多样,有球形,杆形,蝌蚪形等。
病毒无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只营寄生生活,病毒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一有机会侵入活细胞,生命活动就会重新开始。题干中的类型都是新冠病毒的变异株,属于病毒。
【详解】A.病毒无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A正确。
B.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它生物的活细胞中生活,病毒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B正确。
C.该病毒寄生在动物体内,属于动物病毒,C正确。
D.病毒通过自身的遗传物质,利用宿主的营养物质,进行自我复制,从而繁殖后代,D错误。
故选D。
24.C
【分析】图中:①病毒,②细菌,③单细胞真菌,④多细胞真菌。
【详解】A.①是病毒,而用于沼气发酵的微生物是甲烷菌,属于②细菌,A错误。
B.引起甲型流感的微生物是甲流病毒,应该属于①病毒,B错误。
C.酿酒用到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可见,③可能是酒药里的一种微生物,C正确。
D.有的④多细胞真菌个体体积较大,如蘑菇,是用放大镜或者肉眼也能观察,D错误。
故选C。
25.D
【分析】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利用青霉发酵可以提取出青霉素等。
【详解】A.有的真菌可以生产抗生素,如青霉素就是利用青霉菌生产的,A正确。
B.根瘤菌是一种固氮微生物,具有固氮作用,B正确。
C.利用甲烷杆菌发酵能分解人粪尿、秸秆中的有机物,生产沼气,C正确。
D.利用乳酸菌能够制作酸奶,酵母菌用来制酒和馒头、面包,D错误
故选D。
26.A
【分析】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或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制酱要用到曲霉,制味精要用到棒状杆菌,利用青霉可以提取出青霉素等。正确识记并理解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A.制作杨梅酒时要用到酒曲,主要成分是酵母菌,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A正确。
B.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B错误。
C.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或牛奶呈现一种特殊的风味,C错误。
D.利用青霉可以提取出青霉素,D错误。
故选A。
27.A
【分析】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
【详解】A.咸鸭蛋是用较多的盐渗出食品内的水分,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也叫腌制法,A正确。
B.午餐肉罐头食品所采取的主要保存方法是罐藏法,B错误。
C.冷鲜肉主要保存方法是冷冻法,C错误。
D.干木耳主要保存方法是脱水法,D错误。
故选A。
28.A
【分析】由于各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利用食物上的有机物,发育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臭等等。因此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
【详解】A.水果的呼吸需要氧气,用保鲜膜包好,隔绝了氧气与水果的接触,缺氧抑制了水果的呼吸;放入冰箱中,温度低,抑制水果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延长了水果的保鲜期,A符合题意。
B.D.装入密闭的罐头瓶内和用保鲜膜包好放在餐桌上,都能隔绝空气,抑制水果的呼吸作用,但在常温下,一些厌氧菌会分解水果中的有机物,导致水果腐烂,BD不符合题意。
C.直接放到阴凉通风处,一方面会导致其水分散失,失去口感;另一方面也会被空气中的微生物分解导致腐烂,C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9.D
【分析】病毒最显著的特征是没有细胞结构;细菌则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真菌是真核生物。
【详解】A、病毒、细菌、真菌与人类关系密切,A正确。
B、病毒、细菌、真菌都有遗传物质,B正确。
C、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生活在活细胞内,因此病毒都营寄生生活,C正确。
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细菌、真菌都有细胞结构,而不是病毒、细菌、真菌都有细胞结构,D错误。
故选D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菌、真菌、病毒的结构、营养方式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30.D
【分析】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有很多有机物,可以作为细菌的食物,一些细菌等微生物通过发酵把这些物质分解成无机物,从而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
【详解】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有很多有机物,可以作为细菌的食物,污水中的有机物可以被细菌分解成无机物。在无氧的环境中,一些杆菌和甲烷菌等细菌通过发酵把这些物质分解,产生甲烷,可以燃烧,用于照明、取暖等,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在有氧的环境中细菌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从而起到净化污水的作用。但是细菌并不能将污水中的病毒、寄生虫杀死。故选D。
【点睛】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31.(1) 骨##骨骼肌 骨骼肌##骨
(2) 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神经 关节 线粒体
(3) 支点 关节囊 韧带
【分析】1.人体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骼与骨骼肌组成,骨骼包括骨与骨连结。骨连结有不活动的、半活动的和活动的三种形式,其中活动的骨连结叫关节。
2.图二中:a肱二头肌,b肱三头肌。
3.图三中:1关节头,2关节囊,3关节腔,4关节窝,5关节软骨。
【详解】(1)结合分析可知,人体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的。
(2)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至少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可见,航天员完成屈肘动作时,图二中的结构a肱二头肌收缩、结构b肱三头肌舒张。做屈肘和伸肘运动时,骨骼肌接受了神经传来的兴奋而收缩,牵引骨绕着关节活动,运动消耗的能量来自肌细胞内线粒体的有机物的氧化分解。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作用的场所,能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是动植物细胞都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
(3)在人体的运动过程中,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收缩产生动力。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关节囊围成的密闭空腔叫关节腔,关节腔内有关节囊分泌的少量滑液,滑液在关节面之间起润滑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可见,图三所示关节相当于杠杆中的支点,其中的2关节囊可以分泌滑液,减少膝关节骨与骨之间的摩擦,能够让关节更牢固的结构是2关节囊及它外面所包裹的韧带。
32.(1) 取食 先天性
(2)信息交流(信息沟通、信息联络)
(3) 社群##社会 生物多样性 传粉 避免污染环境
(4) 遗传##基因 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5)生态平衡
【分析】(1)根据行为获得的方式将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两种类型。
(2)根据获得途径的不同,动物行为分为学习行为和先天性行为。
(3)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详解】(1)资料一中玉米、小麦、芦苇等植物被啃食尽,体现了蝗虫惊人的取食行为,这种行为从获得途径看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先天性行为。
(2)经科学家研究,微孢子虫是一种寄生虫,会使蝗虫得病,从而抑制蝗虫聚集信息素的释放,达到控制蝗群的数量。由此发现寄生在蝗虫体内的微孢子虫,可通过干扰蝗虫间的信息交流,实现对蝗灾的抑制。
(3)社会行为的特征是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还形成等级。资料二中,红火蚁和白蚁、蜜蜂等动物一样是具有社会行为的昆虫。
红火蚁作为外来物种,大量取食各种植物和昆虫等小动物,使入侵地的动物种类与数量大量减少,所以,严重威胁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
红火蚁侵害当地的蜜蜂、蝴蝶等昆虫,蜜蜂、蝴蝶等昆虫有利于植物的传粉,所以,红火蚁的存在会影响当地一些农作物的传粉,进而造成农作物减产。
利用一种球孢白僵菌来控制红火蚁属于生物防治,相比用农药灭杀最大的优点是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同时对其他生物无害,有利于保护生态系统。
(4)资料二讲述了我国现有金丝猴、长臂猿、朱鸭、珙桐、水杉等珍稀动植物,这体现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5)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叫生态平衡,这是一种动态平衡。
33. 真菌 分解葡萄糖的能力更强 被杀死 二氧化碳 在此温度下馒头的松软度、风味、外观是最好的 酵母菌的数量
【分析】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经过发酵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
【详解】①实践目的: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具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所以做馒头时经常利用酵母菌来发酵。
②菌种选择时:检测葡萄和番茄表皮上的酵母菌的发酵能力,结果发现葡萄组酵母菌分解葡萄糖的能力更强,所以选择用葡萄表皮上的酵母菌来发面。
③馒头制作时:酵母菌的生存需要适宜的温度,所以和面时要用温水,如果用开水,会使酵母菌被杀死,影响后续发面过程。
④发面后,因为酵母菌发酵会分解面粉中的糖类产生二氧化碳,所以发面后面团膨胀。
⑤结合面团膨大情况和评价结果,能看出最适宜的发面温度为28℃,有因为在此温度下作出的馒头松软度、风味、外观都是最好的。
⑥除了温度外,在原料或制作步骤方面可能会影响馒头品质的因素还有酵母菌的数量等,我将进一步开展实践探究。
34.(1) 乙和丁 丙
(2)成形的细胞核
(3) f营养菌丝 孢子
(4) 寄生 遗传物质
(5) 分裂 芽孢
【分析】甲是细菌,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图中a是鞭毛,b是DNA,c是细胞质;图乙是真菌青霉,图中d是孢子,e是直立菌丝,f是营养菌丝;图丙是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图丁是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
【详解】(1)图中甲是细菌、乙是青霉,丙是病毒,丁是酵母菌。甲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丙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其中乙和丁都是真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病毒个体微小,使用普通的光学显微镜不易观察到,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植物细胞的结构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所以细菌与植物细胞相比,不同之处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3)乙图中的f是营养菌丝、e是直立菌丝。其中能够从营养物质内吸收有机物的是营养菌丝。青霉属于多细胞真菌,能产生孢子,用孢子繁殖后代
(4)病毒营寄生生活,它侵入患者的细胞后,靠自己的遗传物质和寄主细胞中的蛋白质,以自我复制的方式不断地制造出新的病毒。
(5)细菌通过分裂繁殖,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细菌就能分裂一次;当环境恶劣的时候,细菌就会形成的休眠体--芽孢,以度过不良环境。
答案第14页,共14页
答案第13页,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