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09 18:23: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2023-2024学年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时空观念:知道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01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知道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通过史料,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和意义;分析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和意义;知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与建立。
02
家国情怀:认识到改革对经济和社会的推动作用,认识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体会改革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03
课程标准:
了解农村改革、城市改革;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目标导航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第1部分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第2部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3部分
第1部分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背景:
(2)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1)
农村在人民公社体制下,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材料1:1978年全国人民公社社员从集体分配到的收入平均74.67元,其中2亿农民平均收入低于50元,有1.12亿人每天能挣到0.11元,1.9亿人每人每天能挣0.13元,有2.7亿人每天挣0.14元。有2/3农民生活水平不如50年代,1/3农民生活水平不如30年代。
材料2:男劳力上工带扑克,女劳力上工带纳鞋,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顺口溜
2、概况:
目的
(1)
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特点
(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开始
(2)
1978年 安徽凤阳小岗村包干到户。
普及
(4)
1983年 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改革前的安徽凤阳小岗村
1976年,在安徽的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村民一起劳动,一起分享劳动成果。却出现“上工人喊人,下地人等人,干活人看人,收工人撵人”的劳动状态。
“一些农民过年连一顿饺子都吃不上。”“农民碗里盛的是地瓜面和红萝卜樱子混煮面,霉烂的地瓜面散发着刺鼻的气味。”“全家几口人只有一条裤子。”
材料:(1977年,安徽)全省28万多个生产队,只有10%的生产队能维持温饱,67%的生产队人均年收入低于60元,40元以下的约占25%。
——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安徽历史 第2卷(1949-1978)》
知识拓展:全国第一份大包干契约(“生死状” ):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知识拓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人民公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所有制形式 土地公有制
经营方式 统一经营、集中劳动
分配方式 统一分配、平均主义
影响 积极性不高、 农业发展停滞
土地公有制
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多劳多得
调动积极性,
解放农村生产力
丰收的小岗生产队农民
材料1:小岗村大丰收
材料2:凤阳县粮食生产三年三大步
敢为人先的实践,前所未有的收获!
年份 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 人均收入
1976 35,000斤 230斤 32元
1979 132,300斤 800斤 200元
1980年产粮 5.02 亿公斤
1981年产粮 6.70 亿公斤
1982年产粮 7.15 亿公斤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改革前凤阳花鼓
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
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改革后凤阳花鼓
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实事求是;求真求实;敢为人先;勇于创新。
小岗精神
四川广汉农村率先实行包工到作业组,调动了社员的积极性。图为1979年9月20日,金鱼公社十一大队一队的社员在领取预分现金。
1980年,四川广汉向阳镇在全国率先“摘掉”人民公社牌子。
3、意义:
(2)
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1)
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材料:198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40731万吨,比1978年增长了10254万吨,增长幅度为33.6%。这6年全国增产的粮食,相当于从1957年到1978年21年增长的粮食。
——杨继绳《邓小平时代》
第2部分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背景:
(2)
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1)
改革在农村取得成功。
2、概况:
开始
(1)
1984年10月
内容
(3)
特点
(2)
增强企业活力
①所有制结构: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②管理体制: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③分配制度: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弊端
材料1:因为天气很热,工厂为采取降温的措施,打算买风扇、鼓风机,但是工厂没有自主权。要经过十一个政府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材料2:我们工厂的情况有点糟。“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30多年前一段描述青岛电冰箱厂的文字
企业没自主权,政企不分。
工人生产没有积极性,吃大锅饭。
材料:二十多年来,海尔集团由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2011年全球营业额实现1357亿元的大型家电第一品牌。2011年海尔在全球大型家电市场的品牌占有率为7.8%,第三次蝉联全球第一。
创业初期海尔冰箱厂原貌
美国纽约海尔集团大厦
3、影响:
(2)
成果:1987年,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家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都比1978年翻了一番。
(1)
意义: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克服了“大锅饭”的弊病。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第3部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概况:
提出: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
(2)
完善: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意义:
有利于实现经济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材料1: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不能简单地否定计划经济在建国初期的成就和作用。在经济底子极端薄弱的情况下,只有集中经济力量才能发展急需的工业项目,当时是适合中国国情的。
——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任陈锦华
材料2:多年的经验表明,要发展生产力靠过去的经济体制不能解决问题。所以,我们搞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进行一系列的体制改革。
——邓小平谈话
材料3:1993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4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3.5%,1994年,国内生产总值为4.6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2.6%,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经济发展开始进入良性循环。 ——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本课小结
当堂练习
1.1978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按下了18个血手印,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这种新的土地经营形式是指(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土地改革
C.人民公社化 D.农业合作化
2.下图所示的《1978—2008年全国乡镇企业数量变化图》反映了( )
A.“八字方针”的提出和贯彻
B.发展乡镇企业为农民致富开辟了一条新路
C.经济特区的示范作用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
A
B
当堂练习
3.流行一时的热门词是年度的缩影。1984年,“下海”成了街头巷尾的热门词,万科、联想、健力宝等在中国风云驰骋的企业都诞生在1984年前后。促使这一现象出现的政策性因素是(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公私合营高潮的影响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
D.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4.到21世纪初,在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达99%。这主要得益于(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
C.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A
D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2023-2024学年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