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数据的表示

文档属性

名称 5.2.2数据的表示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7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08-12-14 09:5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 七年级 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5.2-2数据的表示教学目标1、培养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的统计能力,并作出合理的判断与决策,能对由数据得到的结论进行合理的质疑。
2、了解统计图表的各自的优点与不足。
3、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能比较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交流。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三种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不同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如何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及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
教学难点
三种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不同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如何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及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1)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2)折线形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3)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各部分在选择中所占的百分比。一、温故知新、引入课题问题1:请你对中国队的2004雅典 奥运会之行发表看法中国在奥运会上的历史性进步,是国人今年的热门话题之一.
可以从各个方面来评价:名次、奖牌总数、参加项目的增加、某些项目零的突破等等.问题2:同学们能否预测2008北京奥运会上中国的成绩?二、??得出新的知识,揭示内涵第24届到第28届奥运会—中、美、俄三国的相关资料(金、银、铜、名次)第24届-28届奥运会中、美、俄三国的金牌统计表(单位:枚)整理数据——制统计表1、从资料给出的许多数据中选取相关数据进行整理;
2、标目分成横、纵两种(允许不同分法);
3、把数据放入相应位置。为了更清晰地用统计表展示与描绘数据,统计表必须有规范的结构:
标题(统计表的名称)
每一行,每一列各自的名称(如“国家”、“届数”…)
数据、必要的说明(数据的单位、制表日期等)问题一解放以来,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一直呈上扬趋势,1952年只有679亿元,1962年上升到1 149.3亿元,1970年上升到2 252.7亿元,1980年上升到4 517.8亿元,1990年上升到18 547.9亿元,2000年上升到89 404亿元(摘自《经济日报》2001年3月4日第7版).
(1) 设计一张统计表,简明地表达这一段文字信息;三 例题示范,初步运用解放后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统计表我们可以得到明显结论:
比如,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总体上呈现增长的趋势;
从1952年到1980年这28年中,增长的速度缓慢(共计增长了约3800亿元);
自1980年以后增长的速度加快,尤其是1990年到2000年这十年,发展的速度迅猛(共计增长了约7万多亿元);
等等据报道,人们通过对一些科学上的重大发投入到实际应用
所花的时间的观察,认识到:从科学的发明到实际应用的
时间越来越短。如:蒸汽机100年、电话56年、汽车27年
飞机14年、电视机14年、原子弹6年、晶体管5年。
(1)设计一张统计表,简明的表达这段文字信息
(2)设计一张折线统计图,直观的表达这种趋势四、分层练习,形成能力一些发明项目从发明时间到实际应用的时间项目蒸汽机电话汽车飞机电视机原子弹晶体管从发明到实际应用的时间(年)1005627141265 折线统计图的步骤:
(1)、写出统计图名称;
(2)、画出横、纵两条互相垂直的数轴(有时不画箭头),分别表示两个标目的数据,
(3)、根据横、纵各个方向上的各对对应的标目数据画点。
(4)、用线段把每相邻两点连接起来。
注意:折线统计图更能反应所需数据的变化情况这节课,我的收获是---五、回顾小结,
突出重点
折线统计图的步骤:
(1)、写出统计图名称;
(2)、画出横、纵两条互相垂直的数轴(有时不画箭头),分别表示两个标目的数据,
(3)、根据横、纵各个方向上的各对对应的标目数据画点。
(4)、用线段把每相邻两点连接起来。1.课本P198页,习题5.2 1
2.预习课本P191—P192六、布置作业,引导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