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4年高考语文考前模拟试卷(8)·原卷版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考生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近年来,宋代文学研究的突破与创新多集中于诗、文、笔记等以往关注较少的文体领域,而传统的词学研究则相对较为沉寂。在此背景下,马里扬《内美的镶边——宋词的文本形态与历史考证》一书的出版,可谓为宋词研究的拓展与深化提供了珍贵的尝试。作者对其研究有着非常自觉的反省,以“内美的镶边’这一巧妙譬喻为其工作定位。所谓“内美”,盖指词之为词的文体特性。深入阐明这一点固为词学研究的根本要旨,然而作者自谓本书的研究并不直接探索“内美”,而将先从“镶边”的工作做起。所谓“镶边”,作者借用高友工《美典:中国文学研究论集》一书中的“外缘研究”概念加以阐发,谓其为对与宋词文体特质相关的外缘因素之考察,但又与以文献、历史考证本身为目的的“外部研究”有所不同:“外部研究,侧重于文献的整理与作家生平及作品背景的查考,而外缘研究则是在文学本体研究之内的,也可以说是文学的历史与文化的批评,不是单纯的文献与历史的研究”,其意图在于“借助文献学或历史学的方法,要来进入对文本的文学特性的研究”。
虽以对宋词“内美”的关怀为底色,然而占据本书主体并最能体现作者研究功力的部分,仍是大量扎实、细腻甚至趋于烦琐的实证性考据工作。书中所呈现的判断与观点,皆建立在对诸如“犯曲”结构与文辞格式、王安石文集编撰、苏轼与杨绘之交往、晏几道歌词“投赠"事件等具体问题的辨析之上。在直接材料有限、史实面目不清的情况下,作者在茫茫史料间钩沉爬梳,如农民耕种般对一手文献材料一寸一寸地耐心耕耘,遂使史料间的隐晦联系逐渐显影,模糊的历史事件有了较为清晰的轮廓。
尤令人敬佩的是,虽以深厚的考证功力见长,作者呈现于书中的学术探索却不止于此。在作者看来,实证性的考据工作,应当通向对文学本质问题的揭示与阐明:“我们认为,古典文学研究当中的‘考证’本身,恐怕不只是一种态度、方式与基础,或者应该本就是一种批评。”正如作者反复所言的,“我们的目的是希望就此去理解文本特质所具有的内在境界——这应该是极其阔大深广的”“文学作品的内在境界,则是具备有无限的可能,历史的考证不过是通向它的一种进路”。这样一种以历史文化考证作为文学批评的研究方法,可用作者后记中所言的“词外求词”予以概括:“研究宋词,恐怕至少应该关注也算是‘词外’的两个传统:一个是士大夫的文学传统,一个是诗乐的文化传统。脱离了前者,‘宋’就没有着落;脱离了后者,‘词’就等同于‘辞藻’之‘辞’。”本书所实践的外缘研究,正是通过将“词外”的文化传统尽可能充分地纳入对词体本身的观照中,展示宋词之“内美”所具有的深邃旷远的内涵。
(摘编自《词外求词,展示宋词的内在之美》)
材料二:
词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词是曲子词的简称,最初是配乐的歌词。词在发展的初期,普遍被视为“小道”。不过,起源于民间的文体,到了文人手中,往往被赋予更深的意义,因而几乎在词得到北宋文人比较普遍喜爱的同时,词坛就出现了尊体①之说。这一学说大致是在相反相成的两个层面展开的。北宋前期,《花间》、南唐词风盛行,学之者多追求风格细腻柔婉,至柳永则趋于平俗浮靡,于是有苏轼对传统词风的改革。苏轼改革词风的方式是“以诗为词”,主要表现为对题材内容的拓展,对格调意蕴的重视等。这在主要以倚红偎翠为基本内容的传统中,显得非常另类,所以当时经常得到讽刺性的评价。
值得提出的是,苏轼的这一类创作有着非常鲜明的自觉意识。这表现在,首先,他要突破传统,自成一家。其次,他在文学创作上一贯具有争胜心态。对词坛上某些冲破《花间》、南唐词风的努力,他应该是曾经注意的。以我们对苏轼个性的了解,他肯定要在这方面继续力争超越前人。所以,苏轼实际上是在几个方面争胜,既有和传统词风的争,也有和体现士大夫意识的新兴词风的争,前者是破,后者则是进一步立。
就在苏轼提出词“自是一家”不久,李清照又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说法,同样进行了“尊体”的探讨。不过,和苏轼不同,李清照主要是从词的体性入手的。在其著名的《词论》中,这位女词人对北宋词坛作了全面梳理,在对所谓“俗词”大加声讨的同时,主要批评了忽视词的音乐性的做法。因为词自产生以来,本身就是一种音乐文学,到了李清照的时代,仍然主要是音乐文学。偏离了这一传统,或者使得这一传统变味,显然不能为词坛的多数人接受。
尽管苏轼和李清照的词论彼此带有一定的否定性,但不可否认,二者都有尊体的动机。前者是从意义的层面上,要把词向传统诗文的表达功能靠拢,从而否定“小道”之说;后者则从词的本来意义上,强调艺术的加工,从而保证这一文体的特殊性。看似相反,实则相成。苏轼和李清照的尊体论,实际上从两个方面划出了中国词史的轨迹,因而不断在后世得到回应。
【注】①尊体:指词这种体裁被词作家所推崇,不再被视为“小道”。
1.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相对于传统的词学研究而言,近年来宋代文学研究在诗、文、笔记等领域成果更多。
B. 虽然“内美”是词学研究的要旨,但是在宋词研究中应借助外部因素间接探索它。
C. 外部研究和外缘研究侧重点不同,后者的研究意图是要进入对文本的文学特性的研究。
D. 古典文学研究当中的“考证”,是一种态度、方式与基础,也是一种批评。
2. 依据材料中的相关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苏轼的幕僚调侃“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体现当时词坛对苏轼“另类”词风的讽刺性评价。
B. 苏、李的尊体论,不断在后世得到回应,可以推想,它们会在拓展主题和遵守音律两个方面不断互补。
C. 进人南宋以后,李清照由于有了国破家亡的惨痛经历,其词作内容转为深沉,但依然保持了音律之美。
D. 超越传统词风是“破”,超越新兴词风是“立”,由于创作上的争强好胜,苏轼“立”的成就远远大于“破”。
3. 下列对两则材料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两则材料虽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对于宋词的探究,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都肯定了宋词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B. 材料一通过论述告诉读者,要了解宋词,走进宋词的世界,就要去做大量扎实、细腻的实证性的考据工作,阐明文学本质。
C. 材料一论述了马里扬所著书籍的学术价值、出版背景、意义、研究方法等,为宋词研究的拓展与深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D. 材料二论述了词的发展,词最初是配乐的歌词,主要以娱乐为目的,被视为“小道”,到北宋时期,词坛开始出现尊体之说。
4. 材料二对于“尊体”是如何论述的?请简要说明。(4分)
5. 结合材料,谈一谈你对尊体“两个层面”的理解。(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9题。
给树把脉的人
①大路小路连接着村庄,像一棵躺倒的树。爷爷踩在各个分支上,来回转悠。熟悉的老宅大多已经荒芜,找不到可以说话的老人,他只好去察看村子里的树。
②八十六岁的爷爷像只啄木鸟一样,抚摸那些树皮、树干,不时敲击着,为这些树诊脉,又像是在叫醒它们。许多个上午,他腰间别一把斧头就出了门。将那些断定活不过来的树木砍掉,再拖回家。爷爷会说,这棵老梨树已经有五年没发芽,肯定是活不过来了。一棵四季都光秃着脑袋挺立的树木,不知道藏了多少村庄的故事,那故事一定比一个人的记忆、感受更细密。这棵枯死的树如果不被砍倒,风会将它的细枝一点点吹掉,虫蚁会将它的躯壳慢慢吞噬,像古老的传说逐渐丧失了细节。这棵树在偶然的一天停留在柴垛前,等着斧头来分离,树干用来熬粥、做饭,树梢用来引火。斧头是无情的执行官,它轻易就能辨别出树木的年轮、种类。接着,柴禾被整齐码放在柴垛里,此后,在阳光里慢慢修行,让身体里仅有的一丝湿气借着光线攀升。
③在爷爷眼里,给树把脉是门学问,拾柴也是。拾柴者码放的柴垛能看出一个人的品性。那些在山里用斧头大开杀戒,把一片树木不由分说地砍倒,等着晒干再拉回家当柴禾的人是无德的,他们依靠伤害大山来提高效率。而那些把柴禾胡乱码放的人过日子的心是潦草的,随意的。我不知道这话是对还是错,但爷爷坚信自己的经验。
④从山林里拾取柴禾就像为一个人剪去长了的指甲,这是我们这些山民与大自然之间最简单也最直接的一种交流。农闲的时候,总是有人一次次跑进深山老林,也像我爷爷那样,为一棵棵灌木把脉,将枯枝带回家。勤快的人家,柴垛码放得格外整齐,高高的,像是一面墙。柴垛是他们精神深处的地图。
⑤我父亲更愿意与果树亲近,他喜欢给果树把脉,喜欢看它们开花、结果,接着在冬天里沉默。每年春天,他都会带一把剪刀,察看院子里、田地里那些果树的花朵,开得过于稠密的,要帮忙疏花,像是告诫这棵树,莫要贪心。开得过稀的,父亲就要在心里对自己说,要再等一等。他牢记上一年秋天许多果实的味道,要对树木施行“魔法”:进行嫁接,让甜果子来救治苦果子。原有的树木必须舍弃一段枝条,在断截面上切出小口,再把拿回来的树枝插进去,用布条牢牢绑住,过不了多久,这截树枝便像一个年幼时被领养的孩子,在新树桩上没心没肺地长叶、开花、结果。一截优质的陌生枝杈就这样被收养到了一棵果树的身体里。甘甜的味道是有魔力的,很容易就驱散了原来树里的苦涩。大约是两棵树伤口形成的记忆,让这树有了某种顿悟,味道变得丰富。那是甜和涩两种基因的较量,而结果多是喜庆的大团圆。结过苦果子的树枝总是被砍掉,当作柴禾,这一棵树苦涩的档案就这样被剔除了。
⑥当然,“魔法”也有失败的时候,新结出来的果子复制了甜果子的外表,却保留了酸涩的味道。对此,父亲是有耐心的,他说,还有来年。我记得有棵嫁接成功的苹果树,单个苹果能达到七八两重,味道甘甜,每年,我们一看见这树开花,它的味道便会泛上舌尖,馋得我们咽口水。但有一年,苹果树只开了一朵花,它被挡在树干的一侧,像这棵树的小小心事。我是后来才知道:一棵果树也是会变老的。果实仿佛是它们与这个世界对谈的语言。我看见那些衰老的树冠这一年只开花,不结果,下一年,不开花了,再后来,连叶子都不长了。这棵树已经悄悄地离去了,但它们还是习惯性地撑着一小片天。父亲总是不忍心下斧头将它砍掉。他感叹柿子树是多么长寿,从山下去往城里的道路两侧,那些柿子树还像五十年前一样茂盛,它们每年都信守承诺,准时点起橙色的灯笼。父亲说,要是把柿子树长寿的基因嫁接到别的树上就好了。但最后那些死去的果树,还是进了柴垛。当电视里说果木当柴禾做的饭更加香甜的时候,他总是一脸质疑地看看我们家的炉子。
⑦爷爷有个习惯,儿孙们哪个做了饭请他吃,他便早早来到他们的院子,劈柴。斧头与柴禾碰撞的声音在小院里一声一声响起,不急不躁,这特有的节奏,让听了的人心安。
⑧这一年的春天,我从远方回来探望生病的父亲,特地告诉爷爷,中午给他做饭吃。他在饭前,拖了一棵干枯的榆树回来。这让我想到一只鸟衔来一截树枝递给它的幼鸟,想着想着,泪流满面。爷爷却像往常一样,把这棵树分成一段段柴禾,码放得整齐。
⑨父亲从医院回来,左半边的身体瘫痪,爷爷却表现得出乎意料地平静,他依旧在阳光下劈柴,在某些夜晚,也轻轻抚摸父亲瘫痪的那一侧,那样子,像是在给一棵树把脉。之后的日子,爷爷每天来看父亲的手、脚,似乎在推断这棵“树”到底能否发芽。
⑩父亲坐在轮椅上,有凉风的日子,忽然抬起头看天,说,太阳太大了,它要是像果子一样,每年都从不同的树上冒出来,人就能将它随手摘下取暖了。他很长时间里都接受不了身体瘫痪的事实,他也总是望着那些身体康健的人,脸上流露出复杂的神情。
爷爷劈的那些柴禾最后喂养了炉子,炉火奔腾着,似乎在粉碎、吞噬一段不愿被人知晓的秘密。接着,我看到烟囱向天空铺设了一条淡蓝色的路。它歪歪斜斜,似有似无,这大概就是灵魂的样子吧。父亲抬起头看着这些炊烟布满院子的上空,始终想问什么,而烟只是上升,并不作答。他低下头,看看柴垛,没有斧头的时候,柴也是沉默的,只有在接连几天的雨后,它们才显现出自己的不安分,长出一只只黑色的耳朵。
院子里,父亲前一年栽下的两棵石榴树还未发芽,我们都说已经死了,只有他坚持说,它们还活着。果真,几天之后,两棵树的根部冒出了红色的嫩芽。他还断定结出来的石榴一定是甘甜的。我们也告诉自己,耐心等着,等着那甜从未来某一天慢慢跑到舌头上。
(取材于刘云芳的同名散文)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把一片树木不由分说地砍倒 不由分说:不加分辨
B.在新树桩上没心没肺地长叶 没心没肺:形容不认真
C.这一棵树苦涩的档案 档案:指一段过往的证明
D.它们才显现出自己的不安分 不安分:不安于现状
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②段画线句写树木见证了一个村庄的世事变迁,赋予了树木独特的生命意义。
B.爷爷认为拾柴是一门学问,从拾柴和码放的柴垛中能看出人的品性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C.文章第④段画线句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传达出了当地山民对大自然的情感。
D.对于父亲的瘫痪,爷爷表现得比其他人都平静,说明爷爷对父亲的病早有心理准备。
8.文章最后一段写父亲对两棵石榴树的判断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9.请分别概括爷爷和父亲给树把脉不同的方式和目的,并分析其中蕴含了他们各自怎样的生命态度。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0~14题。
司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景公患之。晏婴乃荐田穰苴曰:“穰苴虽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扦燕晋之师。穰苴曰:“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于是景公许之,使庄贾往。穰苴既辞,与庄贾约曰:“旦日日中会于军门。”穰苴先驰至军,立表下漏待贾。贾素骄贵,以为将已之军而已为监,不甚急;亲戚左右送之,留饮。日中而贾不至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穰苴日:“何后期为 ”贾谢曰:“不佞大夫亲戚送之,故留。”穰苴曰:“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枹鼓之急则忘其身。今敌国深侵,邦内骚动,士卒暴露于境。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悬于君,何谓相送乎!”召军正问日:“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 ”对曰:“当斩。”庄贾惧,使人驰报景公,请救。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三军之士皆振栗。久之,景公遣使者持节赦贾,驰入军中。穰苴日:“将在军,君令有所不受。”问军正日:“驰三军法何 ”正日:“当斩。”使者大惧。穰苴日:“君之使不可杀之。”乃斩其仆,车之左驸,马之左骖,以徇三军。遣使者还报,然后行。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羸弱者。三日而后勒兵。病者皆求行,争奋出为之赴战。晋师闻之,为罢去。燕师闻之度水而解。于是追击之,遂取所亡封内故境而引兵归。未至国,释兵旅,解约束,誓盟而后入邑。景公与诸大夫郊迎,尊为大司马。已而大夫鲍氏、高、国之属谮于景公。景公退穰苴,苴发疾而死。
(选自《史记·司马穰苴列传》,有刪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日中而贾不至/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
B. 日中而贾不至/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
C. 日中而贾不至/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
D. 日中而贾不至/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司马,西周始置,掌管军政和军赋,“司马穰苴”表示穰苴担任司马之职。
B. 亲戚,指不包括父母在内的和自己有血亲和姻亲关系的所有内外亲属。
C. 三军,自周代诸侯大国设置三军,一军为一万两千五百人,后泛指军队。
D. 节,指符节,缀有牦牛尾的竹竿,古代国君的使者出使时以此作为凭证。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穰苴临危受命,深受器重。晋、燕入侵齐国,齐军溃败。经晏婴推荐,景公任命穰苴做将军抵御敌军入侵。
B. 穰苴不畏权贵,依法治军。宠臣庄贾未按约定时间到达,使者驱使车马在军中疾驰,都被穰苴按军法斩首。
C. 穰苴体恤士卒,深得军心。他对士卒关怀备至,拿出自己专用的资粮款待士兵,病弱的士卒都愿上阵杀敌。
D. 穰苴征战凯旋,遭谗去职。他胜利归来,受到景公礼遇,被封为大司马,后因谗言被解除官职,病发而死。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悬于君,何谓相送乎!
(2)燕师闻之,度水而解。于是追击之,遂取所亡封内故境而引兵归。
14. 穰苴做将军后,为什么要求景公派宠臣监军?请简要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石州慢①
贺铸
薄雨收寒,斜照弄晴,春意空阔。长亭柳色才黄,远客一枝先折。烟横水际,映带几点归鸿,东风销尽龙沙②雪。犹记出关来,恰如今时节。
将发。画楼芳酒,红泪清歌,顿成轻别。回首经年,杳杳音尘多绝。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新愁?芭蕉不展丁香结。枉望断天涯,两厌厌风月。
【注】①《能改斋漫录》记,贺铸眷恋一女,久别后,女寄诗曰:“独倚危阑泪满襟,小园春色懒追寻。深恩纵似丁香结,难展芭蕉一寸心。”贺铸遂作此词。②龙沙:塞外沙漠之地。
15. 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上片开篇写关外的初春景色,“薄雨”“斜照”表现出初春的暖意融融,一个“收”字,精当巧妙地描绘出日暮天晴之景。
B. 上片“长亭”两句写长亭边柳色微黄,诗人就先折柳一枝送给远行之人,此处与“客舍青青柳色新”所传达的意蕴相似,都体现了古代折柳送别的习俗。
C. 下片开始四句,紧承上阕,结尾回顾临别情事,记忆犹新,“别”前着一“轻”字,写出了词人对当初分别的不在意,也蕴含着如今的追悔莫及。
D. 下阕词人以“共有几许新愁”设问,却问而不答,转写芭蕉、丁香等眼前景物,寓情于景,意蕴悠长。
16. 请赏析“烟横水际,映带几点归鸿,东风销尽龙沙雪”三句的妙处。(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_____,______”概括了历代君王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现象。
(2)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两句融情入景,把思古之幽情寄寓流水、衰草等意象之中,含蓄凝练。
(3)《归去来兮辞》中写陶渊明回家后看到的庭院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常常,我想起那座山。有时是在 的街头,有时是在拥挤而又落寞的公共汽车站。天气晴朗,薄凉。我决心要到山里去一起,一个人。路上,无边的烟缭雾绕。太阳蔼然地升起来。峰回路转,时而是左眼读水,右眼阅山,时而是左眼披览一页页的山,时而是右眼圈点一行行的水——山水的巨帙是如此 。活鲜鲜的青色一剧剧地刷到人眼里来,山头跟山头正手拉着手,围成一个美丽的圈子。阳光更浓了,山景益发清晰,一切气味也都被蒸发出来。稻香扑人,再有点醺然欲醉的味儿。这时候,只恨自己不能着一身宽袍,好兜两袖素馨回去。路旁更有许多叫得出来和叫不出来的野花,也都晒干了一身的露水而抬起头来了。山色越来越矜持,秋色越来越透明。车往上升,太阳往下掉,金黄的夕晖在大片山坡上徘徊却顾,不知该留下来依属山,还是追上去殉落日。
我想起一首极喜欢的歌:“我的财产放置在一个地方,远远地在青天之上。”真的,直到那天我才忽然领悟到,我有那样多 的美好产业,像清风明月、像山松野草。我要把它们寄放在溪谷内,我要把它们珍藏在云层上,我要把它们怀抱在内心中。
18. 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和文中加点的“跟”,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你走慢一点呀,快了,老太太跟不上。
B. 多跟优秀的人学习交流,你会变得优秀。
C. 一场雨后,小草跟大树都喝饱了水。
D 他热情地招呼我:“你跟哪儿来呀?”
19.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既典雅又生动,这样的表达效果是如何取得的?(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21~22题。
大白菜是冬季餐桌上的常客,有“冬日白菜美如笋”之美誉,营养价值较高,含有90%以上的纤维素,还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E等,① ,多吃白菜可以起到补水护肤和滋补养颜效果。
大白菜要成为佳肴,在烹调时有一些讲究:先洗后切;不宜用煮后挤汁的方法,以避免营养素的大量损失。尤其是大白菜要竖着切,有研究表明这样切对保存水分更好,② ,水溶性营养素丢失也会减少。其次,这样切白菜容易熟,维生素的损失减少;再次,大白菜顺丝切能够保留更多粗纤维,更有利于刺激肠蠕动。
大白菜可以炒食,素炒白菜帮、醋熘白菜心都是很营养的吃法;大白菜还可制成酸菜、腌菜、酱菜、泡菜、脱水菜、风干菜等,是“全才蔬菜”。③ ,最佳的时间为20—30秒,否则烫得太软、太烂,会影响到大白菜的味道,而且还会导致大白菜的营养价值变低。
2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或短语,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22. 请将第二段压缩成一段含递进关系复句的话。(不超过60字)(5分)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蹄疾步稳”指马跑得很快同时很平稳,可引申为速度快并且很稳。蹄疾步稳方能行远。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有的“蹄疾”却“步不稳”,为了尽早见成效,急于求成,结果事与愿违;有的“步虽稳”但“跑得慢”,亦步亦趋、拖沓滞后,最终错失良机。
以上材料对我们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山东省2024年高考语文考前模拟试卷(8)·解析版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考生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近年来,宋代文学研究的突破与创新多集中于诗、文、笔记等以往关注较少的文体领域,而传统的词学研究则相对较为沉寂。在此背景下,马里扬《内美的镶边——宋词的文本形态与历史考证》一书的出版,可谓为宋词研究的拓展与深化提供了珍贵的尝试。作者对其研究有着非常自觉的反省,以“内美的镶边’这一巧妙譬喻为其工作定位。所谓“内美”,盖指词之为词的文体特性。深入阐明这一点固为词学研究的根本要旨,然而作者自谓本书的研究并不直接探索“内美”,而将先从“镶边”的工作做起。所谓“镶边”,作者借用高友工《美典:中国文学研究论集》一书中的“外缘研究”概念加以阐发,谓其为对与宋词文体特质相关的外缘因素之考察,但又与以文献、历史考证本身为目的的“外部研究”有所不同:“外部研究,侧重于文献的整理与作家生平及作品背景的查考,而外缘研究则是在文学本体研究之内的,也可以说是文学的历史与文化的批评,不是单纯的文献与历史的研究”,其意图在于“借助文献学或历史学的方法,要来进入对文本的文学特性的研究”。
虽以对宋词“内美”的关怀为底色,然而占据本书主体并最能体现作者研究功力的部分,仍是大量扎实、细腻甚至趋于烦琐的实证性考据工作。书中所呈现的判断与观点,皆建立在对诸如“犯曲”结构与文辞格式、王安石文集编撰、苏轼与杨绘之交往、晏几道歌词“投赠"事件等具体问题的辨析之上。在直接材料有限、史实面目不清的情况下,作者在茫茫史料间钩沉爬梳,如农民耕种般对一手文献材料一寸一寸地耐心耕耘,遂使史料间的隐晦联系逐渐显影,模糊的历史事件有了较为清晰的轮廓。
尤令人敬佩的是,虽以深厚的考证功力见长,作者呈现于书中的学术探索却不止于此。在作者看来,实证性的考据工作,应当通向对文学本质问题的揭示与阐明:“我们认为,古典文学研究当中的‘考证’本身,恐怕不只是一种态度、方式与基础,或者应该本就是一种批评。”正如作者反复所言的,“我们的目的是希望就此去理解文本特质所具有的内在境界——这应该是极其阔大深广的”“文学作品的内在境界,则是具备有无限的可能,历史的考证不过是通向它的一种进路”。这样一种以历史文化考证作为文学批评的研究方法,可用作者后记中所言的“词外求词”予以概括:“研究宋词,恐怕至少应该关注也算是‘词外’的两个传统:一个是士大夫的文学传统,一个是诗乐的文化传统。脱离了前者,‘宋’就没有着落;脱离了后者,‘词’就等同于‘辞藻’之‘辞’。”本书所实践的外缘研究,正是通过将“词外”的文化传统尽可能充分地纳入对词体本身的观照中,展示宋词之“内美”所具有的深邃旷远的内涵。
(摘编自《词外求词,展示宋词的内在之美》)
材料二:
词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词是曲子词的简称,最初是配乐的歌词。词在发展的初期,普遍被视为“小道”。不过,起源于民间的文体,到了文人手中,往往被赋予更深的意义,因而几乎在词得到北宋文人比较普遍喜爱的同时,词坛就出现了尊体①之说。这一学说大致是在相反相成的两个层面展开的。北宋前期,《花间》、南唐词风盛行,学之者多追求风格细腻柔婉,至柳永则趋于平俗浮靡,于是有苏轼对传统词风的改革。苏轼改革词风的方式是“以诗为词”,主要表现为对题材内容的拓展,对格调意蕴的重视等。这在主要以倚红偎翠为基本内容的传统中,显得非常另类,所以当时经常得到讽刺性的评价。
值得提出的是,苏轼的这一类创作有着非常鲜明的自觉意识。这表现在,首先,他要突破传统,自成一家。其次,他在文学创作上一贯具有争胜心态。对词坛上某些冲破《花间》、南唐词风的努力,他应该是曾经注意的。以我们对苏轼个性的了解,他肯定要在这方面继续力争超越前人。所以,苏轼实际上是在几个方面争胜,既有和传统词风的争,也有和体现士大夫意识的新兴词风的争,前者是破,后者则是进一步立。
就在苏轼提出词“自是一家”不久,李清照又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说法,同样进行了“尊体”的探讨。不过,和苏轼不同,李清照主要是从词的体性入手的。在其著名的《词论》中,这位女词人对北宋词坛作了全面梳理,在对所谓“俗词”大加声讨的同时,主要批评了忽视词的音乐性的做法。因为词自产生以来,本身就是一种音乐文学,到了李清照的时代,仍然主要是音乐文学。偏离了这一传统,或者使得这一传统变味,显然不能为词坛的多数人接受。
尽管苏轼和李清照的词论彼此带有一定的否定性,但不可否认,二者都有尊体的动机。前者是从意义的层面上,要把词向传统诗文的表达功能靠拢,从而否定“小道”之说;后者则从词的本来意义上,强调艺术的加工,从而保证这一文体的特殊性。看似相反,实则相成。苏轼和李清照的尊体论,实际上从两个方面划出了中国词史的轨迹,因而不断在后世得到回应。
【注】①尊体:指词这种体裁被词作家所推崇,不再被视为“小道”。
1.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相对于传统的词学研究而言,近年来宋代文学研究在诗、文、笔记等领域成果更多。
B. 虽然“内美”是词学研究的要旨,但是在宋词研究中应借助外部因素间接探索它。
C. 外部研究和外缘研究侧重点不同,后者的研究意图是要进入对文本的文学特性的研究。
D. 古典文学研究当中的“考证”,是一种态度、方式与基础,也是一种批评。
2. 依据材料中的相关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苏轼的幕僚调侃“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体现当时词坛对苏轼“另类”词风的讽刺性评价。
B. 苏、李的尊体论,不断在后世得到回应,可以推想,它们会在拓展主题和遵守音律两个方面不断互补。
C. 进人南宋以后,李清照由于有了国破家亡的惨痛经历,其词作内容转为深沉,但依然保持了音律之美。
D. 超越传统词风是“破”,超越新兴词风是“立”,由于创作上的争强好胜,苏轼“立”的成就远远大于“破”。
3. 下列对两则材料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两则材料虽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对于宋词的探究,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都肯定了宋词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B. 材料一通过论述告诉读者,要了解宋词,走进宋词的世界,就要去做大量扎实、细腻的实证性的考据工作,阐明文学本质。
C. 材料一论述了马里扬所著书籍的学术价值、出版背景、意义、研究方法等,为宋词研究的拓展与深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D. 材料二论述了词的发展,词最初是配乐的歌词,主要以娱乐为目的,被视为“小道”,到北宋时期,词坛开始出现尊体之说。
4. 材料二对于“尊体”是如何论述的?请简要说明。(4分)
5. 结合材料,谈一谈你对尊体“两个层面”的理解。(6分)
【答案】
1. B 2. D 3. C
4. 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展开论述。(材料二第1段提出“尊体”的概念,接下来两段分别论述了“自是一家"和“别是一家”的不同特点,最后总结两种尊体在两种层面相反相成,划出了中国词史的轨迹)
②采用对比论证的方法。既有北宋前期词风与尊体词风的对比,又有苏、李尊体的对比。
5.①尊体的“两个层面”指的是苏轼的“自成一家”和李清照的“别是一家”的词论,它们分别是意义层面的尊体和艺术层面的尊体,二者相反相成;
②苏轼突破词的传统,拓展词的题材内容,重视词的格调意蕴,自成一家;
③李清照主要从词的体性入手,强调艺术的加工,维护词的本来特征——音乐性,别是一家。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材料中信息,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
B.“但是在宋词研究中应借助外部因素间接探索它”说法错误,范围扩大,“内美”为词学研究的根本要旨,文章中提到马里扬自谓本书的研究并不直接探索“内美”,而不是宋词研究中需要这样做。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材料信息,对材料中观点态度进行推断辨析能力。
D.“苏轼‘立’的成就远远大于‘破’”错误,根据材料二第二段中“苏轼实际上是在几个方面争胜,既有和传统词风的争,也有和体现士大夫意识的新兴词风的争,前者是破,后者则是进一步立”可知,原文中并未提及苏轼"立”的成就远远大于“破”的成就。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材料信息,对材料中相关内容要点的理解辨析能力。
C.“为宋词研究的拓展与深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错误,关于马里扬的《内美的镶边——宋词的文本形态与历史考证》一书,材料一中称其“可谓为宋词研究的拓展与深化提供了珍贵的尝试”,而选项将“提供了珍贵的尝试”改为“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仔细阅读材料二。材料二一共四段,第一段先总说,提出“尊体”的概念,接下来两段,也就是第二三两段分别论述了“自是一家"和“别是一家”的不同特点,第四段总结两种“尊体”在两种层面相反相成,划出了中国词史的轨迹。所以采用总—分—总的结构。
论证方法上主要运用对比论证法。对比论述了北宋前期《花间》、南唐词风与苏轼的词风;还对比论述了苏轼、李清照的词风。
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材料中信息,归纳概括材料相关内容要点能力。
首先根据“尊体”,定位问题来源于材料二,材料二第一段提出了“尊体”的概念,后面三段主要从苏轼和李清照的角度对尊体的两个层面进行了阐述,找到相关的句子,加以整合即可。
比如根据“几乎在词得到北宋文人比较普遍喜爱的同时,词坛就出现了尊体之说。这一学说大致是在相反相成的两个层面展开的”“就在苏轼提出词‘自是一家’不久,李清照又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说法,同样进行了‘尊体’的探讨”分析得出“尊体的‘两个层面’指的是苏轼的‘自成一家’和李清照的‘别是一家’的词论,它们分别是意义层面的尊体和艺术层面的尊体,二者相反相成”;
根据“北宋前期,《花间》、南唐词风盛行,学之者多追求风格细腻柔婉,至柳永则趋于平俗浮靡,于是有苏轼对传统词风的改革。苏轼改革词风的方式是‘以诗为词’,主要表现为对题材内容的拓展,对格调意蕴的重视等。这在主要以倚红偎翠为基本内容的传统中,显得非常另类,所以当时经常得到讽刺性的评价”“首先,他要突破传统,自成一家。其次,他在文学创作上一贯具有争胜心态”分析得出“苏轼突破词的传统,拓展词的题材内容,重视词的格调意蕴,自成一家”;
根据“就在苏轼提出词‘自是一家’不久,李清照又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说法,同样进行了‘尊体’的探讨”“和苏轼不同,李清照主要是从词的体性入手的。在其著名的《词论》中,这位女词人对北宋词坛作了全面梳理,在对所谓‘俗词’大加声讨的同时,主要批评了忽视词的音乐性的做法。因为词自产生以来,本身就是一种音乐文学,到了李清照的时代,仍然主要是音乐文学。偏离了这一传统,或者使得这一传统变味,显然不能为词坛的多数人接受”分析得出“李清照主要从词的体性入手,强调艺术的加工,维护词的本来特征——音乐性,别是一家”。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9题。
给树把脉的人
①大路小路连接着村庄,像一棵躺倒的树。爷爷踩在各个分支上,来回转悠。熟悉的老宅大多已经荒芜,找不到可以说话的老人,他只好去察看村子里的树。
②八十六岁的爷爷像只啄木鸟一样,抚摸那些树皮、树干,不时敲击着,为这些树诊脉,又像是在叫醒它们。许多个上午,他腰间别一把斧头就出了门。将那些断定活不过来的树木砍掉,再拖回家。爷爷会说,这棵老梨树已经有五年没发芽,肯定是活不过来了。一棵四季都光秃着脑袋挺立的树木,不知道藏了多少村庄的故事,那故事一定比一个人的记忆、感受更细密。这棵枯死的树如果不被砍倒,风会将它的细枝一点点吹掉,虫蚁会将它的躯壳慢慢吞噬,像古老的传说逐渐丧失了细节。这棵树在偶然的一天停留在柴垛前,等着斧头来分离,树干用来熬粥、做饭,树梢用来引火。斧头是无情的执行官,它轻易就能辨别出树木的年轮、种类。接着,柴禾被整齐码放在柴垛里,此后,在阳光里慢慢修行,让身体里仅有的一丝湿气借着光线攀升。
③在爷爷眼里,给树把脉是门学问,拾柴也是。拾柴者码放的柴垛能看出一个人的品性。那些在山里用斧头大开杀戒,把一片树木不由分说地砍倒,等着晒干再拉回家当柴禾的人是无德的,他们依靠伤害大山来提高效率。而那些把柴禾胡乱码放的人过日子的心是潦草的,随意的。我不知道这话是对还是错,但爷爷坚信自己的经验。
④从山林里拾取柴禾就像为一个人剪去长了的指甲,这是我们这些山民与大自然之间最简单也最直接的一种交流。农闲的时候,总是有人一次次跑进深山老林,也像我爷爷那样,为一棵棵灌木把脉,将枯枝带回家。勤快的人家,柴垛码放得格外整齐,高高的,像是一面墙。柴垛是他们精神深处的地图。
⑤我父亲更愿意与果树亲近,他喜欢给果树把脉,喜欢看它们开花、结果,接着在冬天里沉默。每年春天,他都会带一把剪刀,察看院子里、田地里那些果树的花朵,开得过于稠密的,要帮忙疏花,像是告诫这棵树,莫要贪心。开得过稀的,父亲就要在心里对自己说,要再等一等。他牢记上一年秋天许多果实的味道,要对树木施行“魔法”:进行嫁接,让甜果子来救治苦果子。原有的树木必须舍弃一段枝条,在断截面上切出小口,再把拿回来的树枝插进去,用布条牢牢绑住,过不了多久,这截树枝便像一个年幼时被领养的孩子,在新树桩上没心没肺地长叶、开花、结果。一截优质的陌生枝杈就这样被收养到了一棵果树的身体里。甘甜的味道是有魔力的,很容易就驱散了原来树里的苦涩。大约是两棵树伤口形成的记忆,让这树有了某种顿悟,味道变得丰富。那是甜和涩两种基因的较量,而结果多是喜庆的大团圆。结过苦果子的树枝总是被砍掉,当作柴禾,这一棵树苦涩的档案就这样被剔除了。
⑥当然,“魔法”也有失败的时候,新结出来的果子复制了甜果子的外表,却保留了酸涩的味道。对此,父亲是有耐心的,他说,还有来年。我记得有棵嫁接成功的苹果树,单个苹果能达到七八两重,味道甘甜,每年,我们一看见这树开花,它的味道便会泛上舌尖,馋得我们咽口水。但有一年,苹果树只开了一朵花,它被挡在树干的一侧,像这棵树的小小心事。我是后来才知道:一棵果树也是会变老的。果实仿佛是它们与这个世界对谈的语言。我看见那些衰老的树冠这一年只开花,不结果,下一年,不开花了,再后来,连叶子都不长了。这棵树已经悄悄地离去了,但它们还是习惯性地撑着一小片天。父亲总是不忍心下斧头将它砍掉。他感叹柿子树是多么长寿,从山下去往城里的道路两侧,那些柿子树还像五十年前一样茂盛,它们每年都信守承诺,准时点起橙色的灯笼。父亲说,要是把柿子树长寿的基因嫁接到别的树上就好了。但最后那些死去的果树,还是进了柴垛。当电视里说果木当柴禾做的饭更加香甜的时候,他总是一脸质疑地看看我们家的炉子。
⑦爷爷有个习惯,儿孙们哪个做了饭请他吃,他便早早来到他们的院子,劈柴。斧头与柴禾碰撞的声音在小院里一声一声响起,不急不躁,这特有的节奏,让听了的人心安。
⑧这一年的春天,我从远方回来探望生病的父亲,特地告诉爷爷,中午给他做饭吃。他在饭前,拖了一棵干枯的榆树回来。这让我想到一只鸟衔来一截树枝递给它的幼鸟,想着想着,泪流满面。爷爷却像往常一样,把这棵树分成一段段柴禾,码放得整齐。
⑨父亲从医院回来,左半边的身体瘫痪,爷爷却表现得出乎意料地平静,他依旧在阳光下劈柴,在某些夜晚,也轻轻抚摸父亲瘫痪的那一侧,那样子,像是在给一棵树把脉。之后的日子,爷爷每天来看父亲的手、脚,似乎在推断这棵“树”到底能否发芽。
⑩父亲坐在轮椅上,有凉风的日子,忽然抬起头看天,说,太阳太大了,它要是像果子一样,每年都从不同的树上冒出来,人就能将它随手摘下取暖了。他很长时间里都接受不了身体瘫痪的事实,他也总是望着那些身体康健的人,脸上流露出复杂的神情。
爷爷劈的那些柴禾最后喂养了炉子,炉火奔腾着,似乎在粉碎、吞噬一段不愿被人知晓的秘密。接着,我看到烟囱向天空铺设了一条淡蓝色的路。它歪歪斜斜,似有似无,这大概就是灵魂的样子吧。父亲抬起头看着这些炊烟布满院子的上空,始终想问什么,而烟只是上升,并不作答。他低下头,看看柴垛,没有斧头的时候,柴也是沉默的,只有在接连几天的雨后,它们才显现出自己的不安分,长出一只只黑色的耳朵。
院子里,父亲前一年栽下的两棵石榴树还未发芽,我们都说已经死了,只有他坚持说,它们还活着。果真,几天之后,两棵树的根部冒出了红色的嫩芽。他还断定结出来的石榴一定是甘甜的。我们也告诉自己,耐心等着,等着那甜从未来某一天慢慢跑到舌头上。
(取材于刘云芳的同名散文)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把一片树木不由分说地砍倒 不由分说:不加分辨
B.在新树桩上没心没肺地长叶 没心没肺:形容不认真
C.这一棵树苦涩的档案 档案:指一段过往的证明
D.它们才显现出自己的不安分 不安分:不安于现状
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②段画线句写树木见证了一个村庄的世事变迁,赋予了树木独特的生命意义。
B.爷爷认为拾柴是一门学问,从拾柴和码放的柴垛中能看出人的品性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C.文章第④段画线句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传达出了当地山民对大自然的情感。
D.对于父亲的瘫痪,爷爷表现得比其他人都平静,说明爷爷对父亲的病早有心理准备。
8.文章最后一段写父亲对两棵石榴树的判断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9.请分别概括爷爷和父亲给树把脉不同的方式和目的,并分析其中蕴含了他们各自怎样的生命态度。
【答案】
6.B
7.D
8.①父亲坚持两棵石榴树还活着并断定石榴一定是甘甜的,说明父亲对果树的特点非常了解,且对石榴树终将获得美好的生命状态充满信心,与父亲因瘫痪而痛苦又努力寻找精神支柱相照应,表明父亲最终并没有放弃对生命中希望与美好的追求。
②这一结尾丰富了文章的意蕴,让我们相信尽管经历磨难,美好终会到来。
9.①爷爷给树把脉的方式是抚摸树皮、树干,敲击树木,目的是判断树的生命状态,给枯死的树木更好的归属,从中可以看出爷爷对待生命是严谨认真、顺其自然的。
②父亲把脉的方式是观察果树花朵的状态,牢记果实的味道,目的是调整疏密、嫁接,让果树长的更好,从中可以看出父亲对待生命是关切、怜爱的,他积极地改造生命中的不如意,执著追求生命中的美好。
【解析】
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B.“没心没肺:形容不认真”错,结合“这截树枝便像一个年幼时被领养的孩子,在新树桩上没心没肺地长叶、开花、结果”分析,“没心没肺”是说这截树枝不顾忌自己在其它树桩上生长,依旧认真地长叶、开花、结果。
故选B。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重要内容的理解与赏析的能力。
D.“说明爷爷对父亲的病早有心理准备”错,原文“父亲从医院回来,左半边的身体瘫痪,爷爷却表现得出乎意料地平静,他依旧在阳光下劈柴,在某些夜晚,也轻轻抚摸父亲瘫痪的那一侧,那样子,像是在给一棵树把脉。之后的日子,爷爷每天来看父亲的手、脚,似乎在推断这棵‘树’到底能否发芽”分析,对于父亲的瘫痪,爷爷表现得比其他人都平静,说明爷爷对生命的尊重和顺其自然,也暗示了爷爷相信父亲回好起来。
故选D。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情节段落作用的能力。
(1)内容上的作用
结合“他喜欢给果树把脉,喜欢看它们开花、结果,接着在冬天里沉默。每年春天,他都会带一把剪刀,察看院子里、田地里那些果树的花朵,开得过于稠密的,要帮忙疏花,像是告诫这棵树,莫要贪心。开得过稀的,父亲就要在心里对自己说,要再等一等。他牢记上一年秋天许多果实的味道,要对树木施行‘魔法’”“‘魔法’也有失败的时候,新结出来的果子复制了甜果子的外表,却保留了酸涩的味道。对此,父亲是有耐心的,他说,还有来年”分析,尾段中说我们都认为石榴树已经死了,只有父亲坚持说两棵石榴树还活着,“果真,几天之后,两棵树的根部冒出了红色的嫩芽”证明父亲的判断是正确的,这表明他对果树的特点非常了解;
根据“他还断定结出来的石榴一定是甘甜的”分析,父亲不仅坚持说两棵石榴树还活着,并断定石榴一定是甘甜的,父亲对石榴树终将获得美好的生命状态充满信心,表明父亲最终并没有放弃对生命中希望与美好的追求;
根据“只有他坚持说,它们还活着。果真,几天之后,两棵树的根部冒出了红色的嫩芽。他还断定结出来的石榴一定是甘甜的。我们也告诉自己,耐心等着,等着那甜从未来某一天慢慢跑到舌头上”分析,这一结尾丰富了文章的意蕴,让我们相信尽管经历磨难,美好终会到来;
(2)结构上的作用
根据“父亲从医院回来,左半边的身体瘫痪”“父亲坐在轮椅上,有凉风的日子,忽然抬起头看天,说,太阳太大了,它要是像果子一样,每年都从不同的树上冒出来,人就能将它随手摘下取暖了”“父亲抬起头看着这些炊烟布满院子的上空,始终想问什么,而烟只是上升,并不作答。他低下头,看看柴垛,没有斧头的时候,柴也是沉默的,只有在接连几天的雨后,它们才显现出自己的不安分,长出一只只黑色的耳朵”分析,结尾段父亲对两棵石榴树开花和结果的判断,与父亲因瘫痪而痛苦又努力寻找精神支柱相照应。
9.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中重要内容和主旨的能力。
(1)分析爷爷给树把脉不同的方式、目的以及他的生命态度
根据“八十六岁的爷爷像只啄木鸟一样,抚摸那些树皮、树干,不时敲击着,为这些树诊脉,又像是在叫醒它们”“他腰间别一把斧头就出了门。将那些断定活不过来的树木砍掉,再拖回家。爷爷会说,这棵老梨树已经有五年没发芽,肯定是活不过来了”“这棵树在偶然的一天停留在柴垛前,等着斧头来分离,树干用来熬粥、做饭,树梢用来引火”“拾柴者码放的柴垛能看出一个人的品性。那些在山里用斧头大开杀戒,把一片树木不由分说地砍倒,等着晒干再拉回家当柴禾的人是无德的,他们依靠伤害大山来提高效率。而那些把柴禾胡乱码放的人过日子的心是潦草的,随意的。我不知道这话是对还是错,但爷爷坚信自己的经验”可知,爷爷给树把脉的方式是抚摸树皮、树干,敲击树木,目的是判断树的生命状态,给枯死的树木更好的归属,从中可以看出爷爷对待生命是严谨认真、顺其自然的。
(2)分析父亲给树把脉不同的方式、目的以及他的生命态度
根据“他喜欢给果树把脉,喜欢看它们开花、结果,接着在冬天里沉默。每年春天,他都会带一把剪刀,察看院子里、田地里那些果树的花朵,开得过于稠密的,要帮忙疏花,像是告诫这棵树,莫要贪心。开得过稀的,父亲就要在心里对自己说,要再等一等。他牢记上一年秋天许多果实的味道,要对树木施行‘魔法’”“这树有了某种顿悟,味道变得丰富。那是甜和涩两种基因的较量,而结果多是喜庆的大团圆。结过苦果子的树枝总是被砍掉,当作柴禾,这一棵树苦涩的档案就这样被剔除了”“‘魔法’也有失败的时候,新结出来的果子复制了甜果子的外表,却保留了酸涩的味道。对此,父亲是有耐心的,他说,还有来年”“院子里,父亲前一年栽下的两棵石榴树还未发芽,我们都说已经死了,只有他坚持说,它们还活着。果真,几天之后,两棵树的根部冒出了红色的嫩芽。他还断定结出来的石榴一定是甘甜的。我们也告诉自己,耐心等着,等着那甜从未来某一天慢慢跑到舌头上”可知,父亲把脉的方式是观察果树花朵的状态,牢记果实的味道,目的是调整疏密、嫁接,让果树长的更好,从中可以看出父亲对待生命是关切、怜爱的,他积极地改造生命中的不如意,执著追求生命中的美好。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0~14题。
司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景公患之。晏婴乃荐田穰苴曰:“穰苴虽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扦燕晋之师。穰苴曰:“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于是景公许之,使庄贾往。穰苴既辞,与庄贾约曰:“旦日日中会于军门。”穰苴先驰至军,立表下漏待贾。贾素骄贵,以为将已之军而已为监,不甚急;亲戚左右送之,留饮。日中而贾不至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穰苴日:“何后期为 ”贾谢曰:“不佞大夫亲戚送之,故留。”穰苴曰:“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枹鼓之急则忘其身。今敌国深侵,邦内骚动,士卒暴露于境。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悬于君,何谓相送乎!”召军正问日:“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 ”对曰:“当斩。”庄贾惧,使人驰报景公,请救。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三军之士皆振栗。久之,景公遣使者持节赦贾,驰入军中。穰苴日:“将在军,君令有所不受。”问军正日:“驰三军法何 ”正日:“当斩。”使者大惧。穰苴日:“君之使不可杀之。”乃斩其仆,车之左驸,马之左骖,以徇三军。遣使者还报,然后行。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羸弱者。三日而后勒兵。病者皆求行,争奋出为之赴战。晋师闻之,为罢去。燕师闻之度水而解。于是追击之,遂取所亡封内故境而引兵归。未至国,释兵旅,解约束,誓盟而后入邑。景公与诸大夫郊迎,尊为大司马。已而大夫鲍氏、高、国之属谮于景公。景公退穰苴,苴发疾而死。
(选自《史记·司马穰苴列传》,有刪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日中而贾不至/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
B. 日中而贾不至/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
C. 日中而贾不至/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
D. 日中而贾不至/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司马,西周始置,掌管军政和军赋,“司马穰苴”表示穰苴担任司马之职。
B. 亲戚,指不包括父母在内的和自己有血亲和姻亲关系的所有内外亲属。
C. 三军,自周代诸侯大国设置三军,一军为一万两千五百人,后泛指军队。
D. 节,指符节,缀有牦牛尾的竹竿,古代国君的使者出使时以此作为凭证。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穰苴临危受命,深受器重。晋、燕入侵齐国,齐军溃败。经晏婴推荐,景公任命穰苴做将军抵御敌军入侵。
B. 穰苴不畏权贵,依法治军。宠臣庄贾未按约定时间到达,使者驱使车马在军中疾驰,都被穰苴按军法斩首。
C. 穰苴体恤士卒,深得军心。他对士卒关怀备至,拿出自己专用的资粮款待士兵,病弱的士卒都愿上阵杀敌。
D. 穰苴征战凯旋,遭谗去职。他胜利归来,受到景公礼遇,被封为大司马,后因谗言被解除官职,病发而死。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悬于君,何谓相送乎!
(2)燕师闻之,度水而解。于是追击之,遂取所亡封内故境而引兵归。
14. 穰苴做将军后,为什么要求景公派宠臣监军?请简要说明。(3分)
【答案】
10. D 11. B 12. B
13. (1)国君睡觉不安稳,吃饭不香甜,全国百姓的生命都维系在你的身上,还谈得上什么送别你呢!
(2)燕军听说这种情况,渡过黄河向北退散而去,于是齐军队追击燕军,就收复了所有沦陷的领土,然后才率领军队回来。
14. ①司马穰苴认为自己人微权轻,士卒未附,百姓不信。
②司马穰苴借诛杀宠臣整顿军纪,树立威信。
【解析】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尤其要关注“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句子大意是:已经等到了正午,庄贾还没到来。穰苴就打倒木表,摔破漏壶,进入军营,巡视营地,整饬军队,宣布了各种规章号令。等他布署完毕,日暮时分庄贾这才到来。
其中,“入”和“行军勒兵”是先后的动作,中间应当断开,排除AB项;“既定”意思是“部署完毕”,与后面“夕时庄贾乃至”是不同的事件,中间应当断开,排除C项。
故选D。
11.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此类文化常识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B项,“不包括父母在内”错,“亲戚”的古义指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和自己有血亲和姻亲关系的所有内外亲属。
故选B。
12.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B项,“都被穰苴按军法斩首”错,原文是“穰苴曰:‘君之使不可杀之。’乃斩其仆,车之左驸,马之左骖,以徇三军”。可见杀死不是使者本人,是他的仆从。
故选B。
13.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关键词有:(1)甘,香甜;悬,维系;何谓……乎,说什么……呢。(2)解,同“懈”,懈怠,退散,解散;取,收复;引,率领。
14.本题考查筛选重要信息、分析情节作用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根据题干提示返回原文筛选相关语句,再联系上下文及文本主题等理解情节的作用。题目是,穰苴做将军后,为什么要求景公派宠臣监军?请简要说明。
结合“穰苴曰:‘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可知,司马穰苴认为自己人微权轻,士卒未附,百姓不信,因此要求景公派宠臣监军;
结合“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三军之士皆振栗”,可知司马穰苴借诛杀宠臣整顿军纪,树立威信。
参考译文:
马穰苴,是田完的后代子孙。齐景公时,晋国出兵攻打齐国的东阿和甄城,燕国进犯齐国黄河南岸的领土。齐国的军队都被打得大败。齐景公为此非常忧虑。于是晏婴就向齐景公推荐田穰苴,说:“穰苴虽说是田家的妾生之子,可是他的文才能使大家归服、顺从,武略能震慑敌人。希望君王能试用他。”于是齐景公召见了穰苴,跟他共同讨论军国大事,齐景公非常高兴,立即任命他做了将军,率兵去抵抗燕、晋两国的军队。穰苴说:“我的地位一向是卑微的,君王把我从平民中提拔起来,置于大夫之上,士兵们不会服从,百姓也不会信任,人的资望轻微,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希望您能派一位您宠信的国家尊重的大臣,来做监军,才行。”于是齐景公就答应了他的要求,派庄贾去做监军。穰苴向景公辞行后,便和庄贾约定说:“明天正午在营门会齐。”第二天,穰苴率先赶到军门,立起了计时的木表和漏壶,等待庄贾。但庄贾一向骄盈显贵,认为率领的是自己的军队,自己又做监军,就不特别着急;亲戚朋友为他饯行,挽留他喝酒。已经等到了正午,庄贾还没到来。穰苴就打倒木表,摔破漏壶,进入军营,巡视营地,整饬军队,宣布了各种规章号令。等他布署完毕,已经是日暮时分,庄贾这才到来。穰苴说:“为什么约定了时刻还迟到?”庄贾表示歉意地解释说:“朋友亲戚们给我送行,所以耽搁了。”穰苴说:“身为将领,从接受命令的那一刻起,就应当忘掉自己的家庭,来到军队宣布规定号令后,就应忘掉私人的交情,擂鼓进军,战况紧急的时刻,就应当忘掉自己的生命。如今敌人侵略已经深入国境,国内骚乱不安,战士们已在前线战场暴露,无所隐蔽,国君睡不安稳,吃不香甜,全国百姓的生命都维系在你的身上,还谈得上什么送行呢!”于是把军法官叫来,问道:“军法上,对约定时刻迟到的人是怎么说的?”回答说:“应当斩首。”庄贾很害怕,派人飞马报告齐景公,请他搭救。报信的人去后不久,还没来得及返回,就把庄贾斩首,向三军巡行示众,全军将士都震惊害怕。过了好长时间,齐景公派的使者才拿着节符来赦免庄贾。车马飞奔直入军营。穰苴说:“将领在军队里,国君的命令有的可以不接受。”又问军法官说:“驾着车马在军营里奔驰,军法上是怎么规定的?”军法官说:“应当斩首。”使者异常恐惧。穰苴说:“国君的使者不能斩首。”就斩了使者的仆从,砍断了左边的夹车木,杀死了左边驾车的马,向三军巡行示众。又让使者回去向齐景公报告,然后就出发了。土兵们安营扎寨,掘井立灶,饮水吃饭,探问疾病,安排医药,田穰苴都亲自过问并抚尉他们。还把自己作为将军专用的物资粮食全部拿出来款待士兵。自己和士兵一样平分粮食,并且十分关心那些羸弱的士兵。三天后重新整训军队,准备出战。病弱的士兵也都要求一同奔赴战场,争先奋勇地为他战斗。晋国军队知道了这种情况,就把军队撤回去了。燕国军队知道了这种情况,因渡黄河向北撤退而分散松懈,于是齐国的军队趁势追击他们,收复了所有沦陷的领土,然后率兵凯旋。进入国都之前放下武器,解除规定,盟誓之后才敢进城。景公与众大夫迎之于郊,依礼慰劳军队完毕,然后才返回休息。见到穰苴之后,把他晋升为大司马。不久大夫鲍氏、高氏、国氏一伙陷害他,向景公进谗言。景公罢退穰苴,穰苴发病而死。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石州慢①
贺铸
薄雨收寒,斜照弄晴,春意空阔。长亭柳色才黄,远客一枝先折。烟横水际,映带几点归鸿,东风销尽龙沙②雪。犹记出关来,恰如今时节。
将发。画楼芳酒,红泪清歌,顿成轻别。回首经年,杳杳音尘多绝。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新愁?芭蕉不展丁香结。枉望断天涯,两厌厌风月。
【注】①《能改斋漫录》记,贺铸眷恋一女,久别后,女寄诗曰:“独倚危阑泪满襟,小园春色懒追寻。深恩纵似丁香结,难展芭蕉一寸心。”贺铸遂作此词。②龙沙:塞外沙漠之地。
15. 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上片开篇写关外的初春景色,“薄雨”“斜照”表现出初春的暖意融融,一个“收”字,精当巧妙地描绘出日暮天晴之景。
B. 上片“长亭”两句写长亭边柳色微黄,诗人就先折柳一枝送给远行之人,此处与“客舍青青柳色新”所传达的意蕴相似,都体现了古代折柳送别的习俗。
C. 下片开始四句,紧承上阕,结尾回顾临别情事,记忆犹新,“别”前着一“轻”字,写出了词人对当初分别的不在意,也蕴含着如今的追悔莫及。
D. 下阕词人以“共有几许新愁”设问,却问而不答,转写芭蕉、丁香等眼前景物,寓情于景,意蕴悠长。
16. 请赏析“烟横水际,映带几点归鸿,东风销尽龙沙雪”三句的妙处。(6分)
【答案】
15.B
16. 这三句写诗人远望所见暮霭烟云横空、弥漫于长河水边,几只大雁从天空飞过,大地上春风融化了塞外积雪的景象,以“烟霭、天空、大雁、东风、积雪”等这些意象营造了旷远阔大的意境,借景抒情,抒发了别后孤独之感。
【解析】
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词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B.“诗人就先折柳一枝送给远行之人”说法错误。此句不是写诗人折柳送别远行人,此时诗人与友人已经分别两地。
故选B。
16.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词语言表达效果的能力。
“烟横水际,映带几点归鸿,东风销尽龙沙雪”意思是:春天河水漫漫流淌烟霭漫空,映带着远天的几点归来的鸿雁,广阔的荒塞上春雪完全消融。
作者借景抒情,“烟横”三句描写塞外的自然景象,词人远望暮霭烟云横空,弥漫于长河水际,几点归鸦映带其间,春风融化了塞外积雪,更具象地展现出北国早春的荒野和苍茫,词人羁宦飘泊的寂寞感潜蕴于景中。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_____,______”概括了历代君王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现象。
(2)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两句融情入景,把思古之幽情寄寓流水、衰草等意象之中,含蓄凝练。
(3)《归去来兮辞》中写陶渊明回家后看到的庭院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
【答案】 (1). 善始者实繁 (2). 克终者盖寡
(3)六朝旧事随流水 (4). 但寒烟衰草凝绿
(5). 三径就荒 (6). 松菊犹存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
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繁”“衰”“犹”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常常,我想起那座山。有时是在 的街头,有时是在拥挤而又落寞的公共汽车站。天气晴朗,薄凉。我决心要到山里去一起,一个人。路上,无边的烟缭雾绕。太阳蔼然地升起来。峰回路转,时而是左眼读水,右眼阅山,时而是左眼披览一页页的山,时而是右眼圈点一行行的水——山水的巨帙是如此 。活鲜鲜的青色一剧剧地刷到人眼里来,山头跟山头正手拉着手,围成一个美丽的圈子。阳光更浓了,山景益发清晰,一切气味也都被蒸发出来。稻香扑人,再有点醺然欲醉的味儿。这时候,只恨自己不能着一身宽袍,好兜两袖素馨回去。路旁更有许多叫得出来和叫不出来的野花,也都晒干了一身的露水而抬起头来了。山色越来越矜持,秋色越来越透明。车往上升,太阳往下掉,金黄的夕晖在大片山坡上徘徊却顾,不知该留下来依属山,还是追上去殉落日。
我想起一首极喜欢的歌:“我的财产放置在一个地方,远远地在青天之上。”真的,直到那天我才忽然领悟到,我有那样多 的美好产业,像清风明月、像山松野草。我要把它们寄放在溪谷内,我要把它们珍藏在云层上,我要把它们怀抱在内心中。
18. 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和文中加点的“跟”,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你走慢一点呀,快了,老太太跟不上。
B. 多跟优秀的人学习交流,你会变得优秀。
C. 一场雨后,小草跟大树都喝饱了水。
D 他热情地招呼我:“你跟哪儿来呀?”
19.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既典雅又生动,这样的表达效果是如何取得的?(4分)
【答案】
18. C
19. ①人头攒动/车水马龙/熙熙攘攘/人来人往/人声鼎沸
②美不胜收/应接不暇/目不暇接/精彩纷呈/变幻莫测/赏心悦目
③无与伦比/无可匹敌/清新脱俗
20. 典雅:“夕晖”“却顾”“殉”等文言词的运用,文白相间,使得行文高雅简净、细致优美。
生动:①拟人手法的运用,“抬起头来”“矜持”赋予野花山色以人的情态,美景如在眼前,形象可感。
②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兜两袖素馨”,把无形的花香具象化,读来让人具体可感。典雅而生动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山间美景的喜爱,眷恋。
【解析】
1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义的能力。
文中加点的“跟”,作连词,和;
A.作动词,跟随;B.作介词,向、对;C.作连词,和; D.作介词,从。
故选C。
1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①空,语境用来修饰“街头”,含有“热闹”“人多”等意思的词语均可,可选“人头攒动/车水马龙/熙熙攘攘/人来人往/人声鼎沸”。“人头攒动”,指人很多,且在频繁地移动。“车水马龙”,形容沿途车马很多;成群结队;繁华热闹的场面。“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人来人往”,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人声鼎沸”,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现指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炸开了锅。
第②空,语境用来修饰“山水的巨帙”,含有“美好”或表达人欣赏美景产生的情绪等意思的词语均可,可选“美不胜收/应接不暇/目不暇接/精彩纷呈/变幻莫测/赏心悦目”。“美不胜收”,形容美好的事物非常多,无法一一收纳。“应接不暇”,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目不暇接”,眼睛已经没有空闲时间看别的了。形容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多指美景节目)。“精彩纷呈”,意思是美好的场面和事物纷纷在眼前呈现出来。“变幻莫测”,指事物变化很多不能预料,变化多端,难以揣测。“赏心悦目”,指因看到好的事物而心情欢畅。
第③空,语境修饰“美好产业”,突出其美好的词语均可,可选“无与伦比/无可匹敌/清新脱俗”。“无与伦比”,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够与它相比的同类的东西。“无可匹敌”,有能够与他相提并论的对手,形容某人在某方面特别厉害。“清新脱俗”,一般形容女性身上的气质让人舒畅,新颖不落俗套。
2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原文中“一身宽袍”“两袖素馨”“夕晖”“却顾”“殉”等文言词的运用,文白相间,使得行文高雅简净、细致优美。
“也都晒干了一身的露水而抬起头来了”“山色越来越矜持”,“抬起头来”“矜持”赋予野花山色以人的情态,拟人手法的运用使语言生动可感。
“兜两袖素馨”,“素馨”为香气,属无形之物,“兜”把无形的花香具象化,读来让人具体可感。典雅而生动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山间美景的喜爱,眷恋。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21~22题。
大白菜是冬季餐桌上的常客,有“冬日白菜美如笋”之美誉,营养价值较高,含有90%以上的纤维素,还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E等,① ,多吃白菜可以起到补水护肤和滋补养颜效果。
大白菜要成为佳肴,在烹调时有一些讲究:先洗后切;不宜用煮后挤汁的方法,以避免营养素的大量损失。尤其是大白菜要竖着切,有研究表明这样切对保存水分更好,② ,水溶性营养素丢失也会减少。其次,这样切白菜容易熟,维生素的损失减少;再次,大白菜顺丝切能够保留更多粗纤维,更有利于刺激肠蠕动。
大白菜可以炒食,素炒白菜帮、醋熘白菜心都是很营养的吃法;大白菜还可制成酸菜、腌菜、酱菜、泡菜、脱水菜、风干菜等,是“全才蔬菜”。③ ,最佳的时间为20—30秒,否则烫得太软、太烂,会影响到大白菜的味道,而且还会导致大白菜的营养价值变低。
2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或短语,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22. 请将第二段压缩成一段含递进关系复句的话。(不超过60字)(5分)
【答案】
21. ①在空气特别干燥的秋冬季 ②菜内的水分损失减少 ③大白菜焯烫的时间不可过长
22. 烹调大白菜,要讲究切法,不宜用煮后挤汁的方法。大白菜竖着顺丝切,不仅能够保留更多水分和粗纤维,而且有利于刺激肠蠕动。
【解析】
2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处,前文“冬季餐桌”“冬日白菜”强调大白菜是冬季常吃的蔬菜,下句指出在秋冬季节多吃大白菜的好处是“补水护肤和滋补”,据此应填:在空气特别干燥的秋冬季。
②处,语境强调大白菜要竖着切的好处是更好地保存水分,下句“水溶性营养素丢失也会减少”的前提是水分损失减少,据此应填:菜内的水分损失减少。
③处,下文“最佳的时间”指的是焯烫大白菜的时间,“最佳的时间为20—30秒,否则烫得太软、太烂”强调时间不能太长,据此应填:大白菜焯烫的时间不可过长。
22.本题考查学生语段压缩概括的能力。
第二段共有三句话,其中前两句围绕大白菜的烹调讲究,主要信息有“先洗后切”“不宜用煮后挤汁的方法,以避免营养素的大量损失”,概括出“烹调大白菜,要讲究切法,不宜用煮后挤汁的方法”;
后两句主要是说竖着切的好处,主要信息有“大白菜要竖着切”“这样切对保存水分更好”“水溶性营养素丢失也会减少”“维生素的损失减少”“有利于刺激肠蠕动”,据此用递进关系的复句概括出“大白菜竖着顺丝切,不仅能够保留更多水分和粗纤维,而且有利于刺激肠蠕动”。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蹄疾步稳”指马跑得很快同时很平稳,可引申为速度快并且很稳。蹄疾步稳方能行远。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有的“蹄疾”却“步不稳”,为了尽早见成效,急于求成,结果事与愿违;有的“步虽稳”但“跑得慢”,亦步亦趋、拖沓滞后,最终错失良机。
以上材料对我们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蹄疾步稳,小步快走
孟郊有诗曰:“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用以形容他登科后急切的心情;颜斶有句云:“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用以形容他归隐时闲适的状态。正如登科与归隐是两条矛盾的“殊途”,我们通常认为“走得快”和“步法稳”也是矛盾的。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做到“蹄疾步稳”,鱼与熊掌兼而得之呢?
“蹄疾步稳”指马跑得很快,同时又很平稳,引申为速度快并且稳。“蹄疾”与“步稳”,看起来是水火不容,矛盾对立的二者,我们为何非要“兼而得之”呢?这是因为,“蹄疾”“步不稳”,急于求成,则终将事与愿违;“步虽稳”但“跑得慢”,拖沓滞后,则必然错失良机。蹄疾步稳方能行远。故而,不论是追求远大志向的个人,还是欲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家,“蹄疾步稳”都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理想状态。
如何求呢?
我觉得这里面有两大要素,一个是主观心理要素,一个是客观方法要素。
从“蹄疾”方面考虑,我们通常理解的“蹄疾”就是“跑得快”。但是“跑得快”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步幅大,二是步频大。步幅大有时难免会“马失前蹄”,故而,步频大才是我们应该努力追求的。小步快走,亦能致远,且不容易摔跟头。
小步快走其实是面对紧急情况时的一种积极的心理态度。这种心理态度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有“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平和心态,越是危急时刻,越要有平和的心态,“小步”要不急不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二是要有“枕戈待旦”“夙兴夜寐”的急迫感,虽然心态平和、脚下不乱,但是不断进取,绝不拖沓。虽是“小步”,但要“快走”。
从“步稳”的角度考虑,步稳不一定是“慢”,还涉及“步法”的问题。为何古人喜欢骑马出行而很少骑驴?马的耐力好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马的步法很稳。而之所以人们不轻易骑驴,是因为驴子的步法是四个蹄子聚到一起,然后弹跳出去,这个过程中人很容易摔下来;而马的步法是四个蹄子散开跑,即便跑得很快,步子很大,人也不容易摔下来。所以,面对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步法”也很重要。
三年前,新冠疫情爆发了。对于这种病毒的特点,开始时,我们是知之甚少的,但是,我们坚持蹄疾步稳,小步快走,积极试错,不断调整。故而,我们的疫情防控成效有目共睹。
因此,我觉得,不论是追求远大志向的个人,还是欲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华夏,调整步幅,加大步频,修正步法,蹄疾步稳,小步快走,都是我们应当努力追求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到达远方。
我们经常犯的错误是“心快手慢”,如何让心“慢下来”,让手“快起来”,这是我们能否在“任重”在肩的情况下还能“致远”的关键。蹄疾步稳,小步快走便是解决之道。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思辨性材料作文题。
作文提供的材料共有三句话。第一句,解释“蹄疾步稳”的意思,既提供了该词的本义,也提供了该词的引申义,在释词的同时凸显了“快而稳”这一核心概念。第二句,阐述“蹄疾步稳”的作用,“蹄疾步稳”是“行远”的条件与前提,马要“行远”就要做到“蹄疾步稳”。第三句,承接第二句,是对第二句的补充阐述,点出了实际生活中存在的两种问题,一是“快而不稳”导致事与愿违,材料揭示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早见成效,急于求成”的心态;二是“稳而不快”导致错失良机,同样材料也揭示了“求稳”心态的实质是缺少创新、领先的意识与担当。因此,材料的倾向性非常明显,提倡“快而稳”,力避“快而不稳”与“稳而不快”。材料告诉我们要实现“行远”的目标,就要“快而稳”,“快而不稳”与“稳而不快”都妨碍目标实现。
写作时,仍然需要将材料阐述的道理,落脚在具体的社会、人生问题上;或者说要用社会、人生具体问题,去阐述论证材料阐述的道理。材料已经明确了观点,即要快而稳,毋一味贪快求稳。因此写作时要立定快而稳,批驳“贪快”“求稳”两种错误心态。可从青少年成长、做事、为文、学习、读书等角度去写,如我们读书学习时要先求稳,打好知识的积累,但也不能仅仅止步于死记硬背,而是应该多学习多思考,攀登思想的高峰;或写我们为人处世,虽可志向高远,但欲成大事者,必须先打好思想品德的根据,才能越走越远。也可以谈社会问题,如社会发展、改革、防疫等,说明我们的发展既要追求经济效益,以更大的能力做更多的事,更要保留住我们的文化底蕴传承,否则发展就只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或说改革、防疫等,既要追求速度、质量,也要注意“温度”,关怀那些弱者的需求。总之,要将论述放到实处,放到生活现实中,放到人生成长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避免泛泛而谈。
立意:
1.行稳方能致远。
2.快稳结合,学思并进。
3.既要追求速度,也要注意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