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检测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二个空间实验室,于2019年7月19日受控离轨并再入大气层,实验室运行轨道平均高度在400千米。如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天宫二号在上升时,自平流层顶部运行至预定轨道过程中经历的大气温度变化情况是 ( )
A.不断上升 B.不断下降
C.先上升后下降 D.先下降后上升
2.关于天宫二号上升过程中经过的各层大气的特点,表述正确的是 ( )
A.纬度越高,对流层的高度越高
B.对流层内的臭氧层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C.运行轨道处大气的密度小
D.平流层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影响较大
下沉式温室大棚是温室内地面下沉到一定深度的一种大棚。如图为我国某地下沉式温室大棚的景观设施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3.与一般温室大棚相比,下沉式温室大棚 ( )
①水热条件好 ②保温效果好 ③抗风能力强 ④建造成本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温室大棚表土之下铺垫砂石、修建砾石沟,反映了大棚内 ( )
A.灌溉水源不足 B.热量条件差 C.土壤含水量大 D.昼夜温差小
5.在我国,最适宜建造下沉式温室大棚的地区是 ( )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东南丘陵地区 D.长江中下游平原
古代社会有许多充满科学气息的诗文和切实的农业活动,充分体现了先民的智慧。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6.“本以正身,惟德温温,如冬之日,如夏之云。”“夏之云”令人舒适的原因是其 ( )
A.增强了太阳辐射 B.增强了大气的削弱作用
C.增强了地面辐射 D.增强了大气辐射
7.“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此时放火作煴(无焰的火),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深秋农民用浓烟笼罩田地,可以有效防止冻害,主要原因是 ( )
A.浓烟增强白天地面辐射,提高大气温度
B.浓烟增强夜晚大气逆辐射,提高地面温度
C.浓烟吸收短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
D.浓烟可阻止冷空气前进,防止大面积作物冻害出现
读某湖泊及其南北两侧在3:00和15:00两个时刻近地面气温分布图,完成下面两题。
8.关于湖泊及其周围地区气温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3:00时,湖泊中心区气温与湖泊南北两侧地区气温一样
B.15:00时,湖泊中心区气温高于湖泊南北两侧地区气温
C.湖泊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小于湖泊南北两侧地区
D.湖泊中心区的气温始终高于湖泊南北两侧地区气温
9.关于湖泊与周围地区之间形成的热力环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白天,近地面风由湖泊中心区吹向湖泊南北两侧地区
B.夜晚,近地面风由湖泊南侧地区吹向湖泊北侧地区
C.湖泊中心区近地面的风向与高空的风向正好相同
D.湖泊中心区近地面的风向与高空的风向正好相反
读城市中心与郊区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分布图(下左图)及城郊间高空等压面示意图(下右图),完成下面两题。
10.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城郊之间正确的环流方向是 ( )
A.G→H→F→E→G B.G→E→H→F→G C.G→E→F→H→G D.E→F→H→G→E
11.关于城市与郊区大气状况的叙述,属实的是 ( )
A.乙、丙间气流运动方向如箭头所示 B.甲处位于郊区高空,气流下沉
C.各点间的热力环流方向,昼夜相反 D.EF代表城市气压垂直变化规律
尘卷风是由地面局部受热不均形成的,也是在近地面大气层中产生的一种尺度很小的旋风,可以把尘土和一些细小的物体卷扬到空中,形成一个小尘柱。如图示意尘卷风的形成。据此完成下题。
12.一次尘卷风的生成过程是 ( )
A.近地面受热不均→近地面空气受热强烈上升→近地面热空气汇聚→冷空气下沉至近地面
B.近地面空气受热强烈上升→近地面受热不均→近地面热空气汇聚→冷空气下沉至近地面
C.近地面热空气汇聚→近地面受热不均→近地面空气受热强烈上升→冷空气下沉至近地面
D.近地面受热不均→近地面热空气汇聚→冷空气下沉至近地面→近地面空气受热强烈上升
家住南京的王同学利用暑假和家人一起去拉萨旅行。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三题。
13.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和高空等压线与风向关系的是 ( )
14.在乘坐飞机从南京飞往拉萨途中,王同学发现飞机顺风飞行,此时高压在飞机前行方向的 ( )
A.前方 B.后方 C.右侧 D.左侧
15.在拉萨旅行过程中,王同学发现在雅鲁藏布江河谷出现“上部暖、下部冷”的奇特现象,下图中能正确示意该奇特现象成因的是 ( )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大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7分)
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在暑期赴甘肃进行考察,如图(图甲)示意祁连山北麓绿洲及周边地区。同学们发现坡地上“摆”着一个个圆滚滚的大西瓜。当地人为了适应气候条件,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10~15厘米的砂石,创造了“砂田”这一耕作方式。砂田作物产量较高,品质较好。
甲
(1)依据大气受热原理,分析张掖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6分)
(2)说明采用“砂田”耕作方式种植西瓜的好处。(6分)
干旱地区土壤的湿度一般由表层向深层逐渐增加,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在浅层土壤出现“逆湿”现象。学生在图甲所示采样点的某处无人干扰土地进行采样,测量土壤湿度随深度变化数据,并绘制连续两日不同深度土壤湿度变化图(图乙)。
乙
(3)据图乙说出“逆湿”发生的主要时段及深度,并分析成因。(5分)
17.温室大棚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的栽培或育苗等。根据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1)分析温室大棚内温度较高的原因。(4分)
(2)下图是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数码①、②、③分别代表三种不同的辐射,请写出这三种辐射的名称:① ,② ,③ 。(3分)
(3)在冬季为了保温,菜农一般在傍晚往大棚内洒水。试说明其有助于保温的原理。(6分)
(4)在深秋的清晨,当农民打开大棚工作门后,棚内通过大门会与棚外形成循环气流。在某地温室大棚示意图中用箭头在“”标出温室大棚工作门打开之后的气流运动方向。(2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晋江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濒临台湾海峡。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导致该城市热岛现象加剧,影响居民生活和城市可持续发展。下图为晋江市海陆风日与非海陆风日热岛强度[指城市中心区平均气温与周围郊区(乡村)平均气温的差值]日变化折线图。
(1)分析城市热岛现象的形成原因。(4分)
(2)描述晋江市热岛强度日变化特征。(6分)
(3)简述海风、陆风对晋江市城市热岛强度的影响。(4分)
19.下图是“某气象局绘制的某日10时近地面的气压与气流状况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图中有M、O、P三个气压中心,其中高压中心是 。(1分)
(2)图示地区位于 半球,说明判断依据。(2分)
(3)图中②③④三处中,风力最大的是 ,理由是 。(2分)
(4)在图中箭头①处画出气流所受的力。(3分)
(5)下列等压面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甲—乙沿线气压分布状况的是(1分) ( )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检测卷参考答案
1.D 2.C 3.B 4.C 5.A 6.B 7.B 8.C
9.A 10.A 11.B 12.A 13.A 14.C 15.A
16.(1)深居内陆,降水少,晴天多;(1分)海拔较高,空气较稀薄;(1分)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地面辐射强,气温较高;(2分)夜晚,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大气逆辐射弱(或保温作用弱),气温较低。(2分)因此张掖气温日较差大。
(2)增大气温日较差,利于糖分积累;(2分)利于地表水下渗,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利于保持土壤水分;(2分)覆盖在土壤表面,减少土壤受到的侵蚀,利于保持水土。(2分)
(3)1—6时(或凌晨);(1分)10cm深度土壤出现逆湿现象。(1分)
成因:邻近绿洲,水汽较多,(1分)此时气温低,地表水汽凝结量较大。(1分)土壤水分蒸发少,表层土壤湿度大,出现逆湿现象。(1分)
17.(1)透明覆盖材料能有效阻隔及反射大部分地面、墙体等发出的长波辐射,减少热量散失,阻止热量外逸,从而使大棚内温度较高。(4分)
(2)太阳辐射(1分) 地面辐射(1分) 大气逆辐射(1分)
(3)在大棚里洒水,可增加空气中水汽含量,水汽可吸收地面长波辐射;(2分)夜间水汽吸收地面辐射多,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强;(2分)同时洒水可以提高土壤湿度,水的比热容较大,降温慢,且降温时会释放大量热量。(2分)因此大棚内夜间温度不至于太低。
(4)(2分)
18.(1)城市中心区建筑物密集,多硬化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多,向大气传输的热量多;(2分)城市中心区人口密集,产业发达,人们生产、生活向大气释放的废热多。(2分)
(2)热岛强度夜晚大于白天,子夜最大,午后最小;(2分)白天,海陆风日热岛强度小于非海陆风日;(2分)夜晚,海陆风日热岛强度大于非海陆风日。(2分)
(3)白天吹海风,使城市热岛强度减小;(2分)夜晚吹陆风,使城市热岛强度增大。(2分)
19.(1)P(1分)
(2)北(1分) 依据:水平气流向右偏转。(1分)
(3)③(1分) 等压线最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风力最大(1分)
(4)如下图:(3分)
(5)D(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