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小毛虫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2小毛虫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08 20:54: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毛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品读小毛虫的变化过程,借助提示,用自己的话将故事讲生动。
2、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文中“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等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毛虫的勤奋与坚持。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品读小毛虫的变化过程,借助提示,用自己的话将故事讲生动。
2、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文中“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等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毛虫的勤奋与坚持。
教学过程:
一、回忆变化
1、回忆词语
师:孩子们,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小毛虫》的故事,齐读课题。这些词语还能读准确吗?(分组读板书上的词语)
2、回忆变化
师:谁能结合黑板上的提示,用上表示顺序的词,简单讲讲小毛虫的经历呢?(指名讲故事的大概内容)
师:知道了小毛虫的经历,那它的成长经历中还有哪些有趣的事情呢?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再次走进小毛虫,把小毛虫的故事讲清楚、讲有趣。
二、品读变化,感悟变化
(一)品读小毛虫,感悟可怜
过渡:故事开始了。春天来了,茂密的树林中,一条可怜又笨拙的小毛虫趴在叶子上打量着周围的一切。你从哪里感受到小毛虫的可怜与笨拙呢?
1、出示学习要求:
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勾画出感受到小毛虫可怜的句子;“~~~”勾画出感受到小毛虫笨拙的句子。
2、生勾划,师巡视指导。
3、分享交流
师:你从哪句话感受到了小毛虫的可怜?
句1:只有它,这个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唱,也不会跳,更不会飞。
师:这里有三个关联词“既……也……更……”,自己再读一读这句话,你能从这三个关联词中体会到什么?
【读好关联词“既……也……更……”,体会小毛虫什么也不会。】
师:真是可怜呀!带着你的体会读一读吧。
师:我听出了小毛虫的可怜。孩子们,像这位孩子一样读一读吧。
过渡:多可怜的小毛虫呀!尤其是和那些大大小小的昆虫们比起来,它就更可怜了。谁来读读这句话?(引出其他昆虫的描写)
句2:大大小小的昆虫又是唱,又是跳,跑的跑,飞的飞……到处生机勃勃。
(1)指名读
(2)师:(出示插图)大大小小的昆虫有哪些呢?它们在做什么?
师:是啊,这样的情景用一个词形容就是——生机勃勃。
师:一起再来读读。
(3)对比朗读,体会可怜
师引读:只有它——读“这个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唱,也不会跳,更不会飞”。
师:真是太可怜了!
师:我们继续分享。你还从哪里感受到了小毛虫的笨拙呢?
句3: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了一点点。
师:你从哪些关键词体会到小毛虫的笨拙?
师:“九牛二虎之力”是多大的力气?
师:用了这么大的力气,小毛虫才——(挪动了一点点)。
师:谁能带着动作读出小毛虫的笨拙?
师:哎呀,太笨拙了!谁还想读读?
师:确实很笨拙!我们一起来读读。
师:你还从哪个句子体会到小毛虫的笨拙?
句4:当它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它觉得自己仿佛周游了整个世界。
师:你从哪些关键词体会到小毛虫的可怜?
【“周游了整个世界”——对比其他昆虫,感悟小毛虫挪动之慢,费时之久。】
师:别的昆虫的整个世界可能是哪些地方?孩子们,你们的整个世界可能是哪里?(还能更大一点吗?)
师:多广阔的天地啊!可是,小毛虫的整个世界却只是——
师:真是一条笨拙的小毛虫啊。谁来读出小毛虫的笨拙?
师:读得真好!像他一样来读一读吧。
【指导书写“整”】
师:来,孩子们,看到这个生字(出示生字“整”),怎样才能把它写好呢?
师:一看结构,一起说——上下结构;二看宽窄——上宽下窄;三看关键笔,你有什么地方需要提醒大家呢?
(1)师边范写边指导,生书空。(“口”要写的扁扁的,竖、撇、点在横中线相交;“反文旁”的撇、捺也在横中线相交;“正”第二笔竖写在竖中线上。这个字笔画比较多,左上、右上和下方要写得紧凑一点。)
(2)出示要求:正确 规范 美观
(3)生描红,书写;师巡视指导。
(4)全班反馈、指导
过渡:我们已经知道了这是一条可怜的、笨拙的小毛虫,它还是一条怎样的小毛虫呢?
句5:尽管如此,它并不悲观失望,也不羡慕任何人。
(1)出示学习要求: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思考这还是一条怎样的小毛虫?(乐观——板贴)
(2)师:是啊,它不羡慕谁呢?追问:不羡慕它什么呢?
(3)师引读:因为,它懂得——生读: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板贴)
句6: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
师:小蜜蜂该做的事情 (采蜜)
小蚂蚁该做的事情是 (搬运食物)
七星瓢虫该做的事情是(捉蚜虫)
师:是啊,它懂得——生再读(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
师引读:它,一条小小的毛虫,眼前最要紧的是——一起读(学会抽丝纺织,为自己编织一间牢固的茧屋。)
(二)品读茧,感悟乐观、勤奋与坚持
师:小毛虫一刻也没有迟疑……裹进了温暖的茧屋里。
句子7: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
过渡:在与世隔绝的茧屋里,小毛虫只有一个人哪,它只能自己对自己说话。请同学们快速勾出小毛虫说的两次话。
1、指名读
师:你来读小毛虫第一次说的话;你来读小毛虫第二次说的话。
2、理解“规律”
(1)认读“规律”
师:跟我读读这个词。
(2)例举各类事物的规律
师:太阳的规律是什么?草莓的生长规律是什么?小蝌蚪的成长规律是什么?
师:你还知道哪些事物的规律?我们人的规律是什么呢?
师小结:所以——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
(3)明白小毛虫的规律
师:小毛虫将自己裹进茧屋,最后变成一只蝴蝶,这也是小毛虫的成长规律。
追问:在这个成长的规律当中,它应该做什么,才能有这样的变化呢?
师:是啊,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耐心等待,小毛虫才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
(三)品读蝴蝶,感悟愉快
1、出示学习要求:自由朗读第7自然段,将你喜欢的语句画一画,读一读。
2、生分享。
读得好——哇,你读得真美!谁能像她那样读一读?/谁能读得更美?
读得不好——你最喜欢这只蝴蝶的什么?老师也喜欢……(范读)你再读一读。
3、师:变成蝴蝶后的小毛虫,拥有了更广阔的天地,想象一下,它飞到了哪里呢?
4、师:挣脱束缚,自由自在的蝴蝶多快乐啊!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这美好的改变吧。(播放视频)
5、师:多美的蝴蝶啊!孩子们,跟着音乐再来读读吧,边读边想象这美好的画面。
三、借助提示,趣讲变化
师:小毛虫经历了哪些变化呢?现在,我们要借助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来把这个故事讲一讲!同学们,我们的“故事大讲堂”三星要求来了,谁能够成为“三星故事大王”,这只美丽的蝴蝶就送给他。
学习要求:
1、
讲清楚、完整 ☆
借助提示,用上相关词句 ☆
发挥想象,讲有趣 ☆
2、自己讲
3、全班分享,点评。
师:孩子们,课后,我们还可以把这个故事边讲边演给爸爸妈妈听。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小毛虫的改变,讲好了小毛虫成长变化的故事。愿你们像故事中的小毛虫一样,尽心竭力地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迎来自己破茧成蝶的那一天!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孩子们再见。
五、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