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课外古诗词诵读
统编版初中语文在新教材的设置中增加了课外古诗词诵读,每册安排2次课外古诗词诵读,每次4首。
要求学生反复诵读,能够熟读背诵。
了解作品的内容及艺术特色,学习有关古典文学鉴赏的某些基本的知识与技能。
加强文化积累,提高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培养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归宿感和自豪感。
2
课程学习目标
诵读诗词,感受诗词韵律之美。
在反复诵读中,通过重点意象及典故解读,读懂诗意,体会诗情。
2
本课学习目标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诵读古诗词,可以让我们触摸古人的思想,体会古人的情感。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词,领略那个唯美、洒脱的诗意世界。
新课导入
诗词课题总览
《定风波》苏轼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
《浣溪沙》纳兰性德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诗、文、词、书、画等领域,均取得了极大成就。散文方面,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又工书画。有诗文集《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等传世。代表词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等。
定风波
作者简介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suō
qiào
解读赏析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诗
词
解
读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的三月七日,这时苏轼被贬居黄州(今湖北黄冈)。
在黄州东南三十里处。
有人带雨具先走了。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高声吟咏。
蓑衣,用棕毛制成的雨披。
草鞋。
形容微寒。
此处为“方才”之意。
指风雨吹打树木的声音。
这首词通过野外出游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反映了词人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超脱的胸襟。
主
旨
归
纳
上片写“雨中”。前两句写雨骤风狂的情形及词人面对骤雨时的坦然。第三句写雨中悠闲行走,传达出一种无惧风雨的自信豪迈。“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体现了词人面对自然、人生风雨时不畏坎坷、毫不计较的超然情怀。
下片写“雨后”。前三句写雨过天晴的景象以及自己的感受。末三句是精神上的再度升华。表面写雨过天晴,一切归于平静,实则蕴含深刻道理:无论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一切都将过去。这里一语双关,表现了词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定风波》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本词通过野外出游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反映了词人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超脱的胸襟。
主旨情感
雨中东坡——笑对人生风雨的达者;
雨后东坡——堪破人生晴雨的智者。
词人是一个吟啸徐行、拄着拐杖、穿着草鞋、顶风冒雨,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形象。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宋代诗人。前期诗作明快清丽,多表现生活情趣;靖康之变后,经历了战乱生活,伤时忧国成为其诗作主要内容。
作者简介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kān
解读赏析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陈与义
词牌名
指洛阳
诗
词
解
读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在洛阳城南十里。
月光随着流水悄悄地消逝。
令人惊叹。
渔歌在夜半响起。
上片忆昔。以“忆”字开篇,引出对当年群贤毕至、夜饮午桥盛况的回忆,追慕向往之情,洋溢纸上。“长沟”一句写月影如被不断逝去的流水无声无息地送走。这与“杏花”二句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画面,动静结合,表现了词人对过往美好生活的怀念,为下片的兴叹蓄足了势头。
下片感怀。“二十余年”二句概括了国家和个人的剧变及自己的真实心境。“闲登”一句点明了作词的时间、地点和心境。“新晴”与“长沟流月”照应,通过“月色”将目前处境与忆中之事联系起来,抒发了月色虽好而欢乐不再的伤悼之情。“古今”二句把国家兴亡和人生感慨都托之于“渔唱”,将深沉的悲愁化为旷达的襟怀。
这首词是其晚年追忆二十多年前宋徽宗年间,在洛阳的安定、快乐的生活所作。他回忆二十多年的往事,百感交集,不禁感叹今昔巨变,写下了这首词。通过上下两片的今昔对比,萌生对家国和人生的惊叹与感慨,将沉挚的悲感化为旷达的襟怀。
主旨情感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词人。他的词继承了苏轼豪放的词风,意境雄奇阔大、气势磅礴,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并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其词善用典故,托古喻今,多用比兴手法,进一步扩大了词的表现力,使宋词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峰。著有《稼轩长短句》。代表作品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作者简介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zhuǎn
hénɡ
bèi
chénɡ
zhuó
suō
解读赏析
诗
词
解
读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形容月光浮动,亦指月光。
飞天之明镜,指月亮。
即嫦娥,传说中月宫的仙女。
砍。
枝叶扶疏的样子。
上片,词人巧妙运用神话传说构成一种超现实的艺术境界,以寄托理想与情怀。词人在中秋之夜,对月抒怀,借嫦娥与桂树的传说,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阴暗的政治现实的矛盾。最后一句发问有力地表现了词人功业无成、白发日增的苦闷。
下片,词人发挥想象,直上高空、月宫,去看祖国山河,去砍遮住月光的桂树,直接、强烈地表现了他铲奸除邪、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鲜明地揭示了全词的主旨。在这里,“桂婆娑”指带给人民黑暗的婆娑桂影,不仅包括南宋朝廷内外的投降势力,也包括金人的势力。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纳兰成德,字容若,清代满族词人。一生以词名世,尤长于小令,多感伤情调。
本词选自《纳兰词笺注》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康熙二十一年(1682)八月,纳兰性德奉命赴梭龙巡边,十二月返回。这首词大约作于这一时期。
作者简介
背景链接
浣溪沙
浣溪沙
纳兰性德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pàn
sī
shù
解读赏析
诗
词
解
读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那边。
谓北风的吼声使马嘶声也听不到了。
怎样的情怀。此处意谓面对如此深秋野塞又是怎样的情怀呢!
边防驻军的营垒。戍,保卫。
上片首句,点明此行的目的地。“北风”一句描述一路境况,突出边塞苦寒、空旷的环境特征。“吹断”一词说明风声大过马嘶声,暗示心绪悲凉。“深秋”一句点明时令与心情。
下片,前两句以简练的文字描写了荒凉的戍垒、半落的夕阳、古旧的关城这些意象,勾勒出一幅充满萧索之气的战地风光图,营造了一种萧索冷清的氛围。结句点明主旨,极写出塞远行的清苦和古今幽恨,表达了词人对浩渺的宇宙、纷繁的人生以及无常的世事的独特感悟。
《浣溪沙》描写了词人奉使出塞所见的深秋远塞、荒烟落照的凄凉之景,寄寓了悠悠苍凉的今昔之感,抒发了“幽恨难平”的凄惘之情。
主旨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