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寻宝记

文档属性

名称 骆驼寻宝记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6-07 12:44: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79张PPT。语 文七年级 下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9. 骆驼寻宝记
陈伯吹 板块:教学设计—课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和童话。
2、朗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
3、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结构。
陈伯吹(1906--1997)江苏宝山县(今属上海市)人。原名陈汝埙,曾用笔名夏雷。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教育家、文艺理论家。建国后,历任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副社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中国作协理事、上海分会书记处书记、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出资创设“陈伯吹儿童文学奖”。陈伯吹是儿童文学的“多面手”,作品多反映儿童生活,深受小读者喜爱。著有儿童文学《阿丽思小姐》、《骆驼寻宝记》、《一只想飞的猫》,论文集《儿童文学简论》、《他的漫步》等。写作背景 这篇童话创作于1982年,写得很有时代的特点,作者用童话的形式生动地反映了现实社会。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许许多多的人存有一夜暴富的心态,然而又流于浮躁——文中各种动物的表现就是这种情况的写照——一心想发家致富又不肯付出努力,结果一事无成。而骆驼却凭着坚忍不拔的毅力,百折不挠的精神,不懈的努力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宝贝:改造沙漠的植物。毫无疑问,骆驼的思想境界是十分高尚的,他的价值取向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多采用夸张、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 。 童话一般有四种:
拟人体童话(代表作如《木偶奇遇记》)
超人体童话(代表作如《巨人的花园》)
常人体童话(代表作如《皇帝的新装》)
知识体童话等等。 童话与寓言的区别:
一、从概念上看:   童话是一种带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是童话的核心,也是童话的灵魂。如《田螺姑娘》、《神笔马良》等。   寓言,就是含有劝喻和讽刺意味的故事。寓,就是寄托,即借助于某种故事形式来表达作者的创作意图。二、从篇幅上看:   童话,故事完整,篇幅较长,情节神奇曲折。如《皇帝的新装》、《蚕和蚂蚁》等。   寓言,结构简单,篇幅短小,情节单纯有趣。如《塞翁失马》、《黔驴技穷》等。     三、从题材上看:   童话多表现幻想世界,充满幻想色彩。从风霜雨雪到星辰日月,从花木草石到鱼鸟虫兽,对大自然的一切事物都可加以人格化,以物拟人,妙趣横生。如《渔夫的故事》。   寓言多来自现实生活,内容多以反映人们对生活的看法,或对某种社会现象的批评,或对某种人的有所讽刺和箴戒。虽然具有虚构的成份,但却是社会现象的高度提炼和概括,更容易为人所接受。如《孟子》“揠苗助长”。 四、从体裁特点看:   童话,表现为形式多样,除用散文形式写的童话外,还有童话诗和童话剧。想象丰富,幻想奇特,抒情说理,寓教于乐,突出形象性,注重趣味性,讲究可读性,如《宝葫芦的秘密》、《卖火柴的小女孩》等。   寓言,表现为借题发挥,由此及彼,托古讽今,小中见大,突出讽刺性,注重实用性,讲究哲理性善于启发性。如《自相矛盾》《刻舟求剑》。知识链接——沙漠之舟:
骆驼是被称为“沙漠之舟”的哺乳动物。头较小,颈粗长,弯曲如鹅颈。躯体高大,体毛褐色。极能忍饥耐渴。骆驼可以在没有水的条件下生存2周,没有食物可生存一个月之久。驼峰里贮存着脂肪,可在得不到食物时,分解成身体所需养分,供骆驼生存需要,足有厚皮,用来适应沙漠行走。知识链接——沙漠之舟:
骆驼有三个胃,其中一个胃里有许多瓶子形状的小泡泡,用来贮存水。平均寿命长达30~50年。骆驼是骆驼科,骆驼分单峰驼、双峰驼两种。生活在沙漠边缘的人类早在公元前3000年已经开始驯养骆驼作为役畜,以供驮运和骑乘,有许多国家有倚赖骆驼为生的骆驼牧民,甚至有骆驼骑兵。单峰骆驼毛短,主要生活在北非洲和西亚洲、印度等热带地域,生活在沙漠地带的牧民以骆驼奶甚至骆驼血作为食物,全世界只有1400多万头,全部是家畜。双峰骆驼毛长,耐寒,春季脱毛,主要生活在中亚和中国西北、蒙古。大约只有120多万头,20世纪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发现野骆驼,可能是双峰骆驼的祖先,大约有1000头,中国政府已将这一带划为野骆驼自然保护区。 要求:
(1)标出自然段序号。
(2)注意生字词和词语。踽踽( ? ) 哞哞( )潺潺( ) 淙淙( )
嫉( )妒 花坞( )
嘈( )杂 狼嗥( )
瀚( )海 对峙( )
一瘸( )一拐jǔmōucháncóngquéjíwùcáoháohànzhì沙 獾 高瞻远瞩 花团锦簇
鹌鹑 鹧鸪
芨芨草huānān chúnZhè gūjīcùzhānzhǔ携手:手拉着手,形容齐心。嫉妒:因人胜过自己而产生的忌恨心理。嬉戏:十分开心地玩耍。饶舌:多嘴。对峙:相对而立。温馨:温暖芳香。淙淙:形容流水的声音。潺潺:形容流水的声音。鄙夷:轻视,看不起。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一变而为开阔明亮。花团锦簇:像花朵锦绣汇集在一起。形容色彩缤纷、灿烂绚丽。言归于好:彼此重新和好。水泄不通:形容十分拥挤,好像连水都不能泄出。高瞻远瞩:站得高,看得远。比喻眼光远大。踽踽:形容独自走路孤零零的样子。养尊处优: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 胡杨,又称胡桐、英雄树、异叶胡杨、异叶杨、水桐、三叶树,是杨柳科杨属胡杨亚属的一种植物,常生长在沙漠中,它耐寒、耐旱、耐盐碱、抗风沙,有很强的生命力,胡杨也被人们誉为“沙漠守护神”,是一种神奇的植物,千百年来,它们毅然守护在边关大漠,守望着风沙。 沙枣(别名桂香柳、香柳、银柳)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各省区和内蒙古西部。少量的也分布到华北北部、东北西部。大致在北纬34度以北地区。沙枣为灌木或乔木,高3~10(15)米。树皮栗褐色至红褐色,有光泽,树干常弯曲,枝条稠密,具枝刺,嫩枝、叶、花果均被银白色鳞片及星状毛。 罗布麻因罗布泊而得名。在中国淮河、秦岭、昆仑山以北各省(自治区)都有罗布麻分布。罗布麻的纤维在已发现的野生纤维植物中,品质最优,是纺织、造纸的原料。但其纤维长度不一致,纺织时落麻率高,成纱率较低。罗布麻的根和叶有药用价值。 沙芦草,为禾本科,冰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国北部沙漠以南边缘地带,内蒙古、山西北部、陕西北部、甘肃、宁夏一带都有分布,是干旱草原和荒漠地带的重要牧草。对寒冷、干旱,对风沙有很强抵抗能力。 芨芨草,高大多年生密丛禾草,茎直立,坚硬。须根粗壮。喜生于地下水埋深1.5米左右的盐碱滩沙质土壤上,在低洼河谷、干河床、湖边,河岸等地,为中等品质饲草,对于中国西部荒漠、半荒漠草原区,解决大牲畜冬春饲草具有一定作用,终年为各种牲畜所采食。 梭梭草是一种耐风沙、抗干旱的小半乔木,它不仅能防风固沙,更重要的是庞大的根系能庇护一种珍贵的药材植物——肉苁蓉寄生在自己的根部。大面积种植不仅能起到治理生态的功效,而且经济效益极为可观。 骆驼刺,属豆科、落叶灌木,主要枝上多刺,叶长圆形,根系一般长达20米。从沙漠和戈壁深处吸取地下水份和营养,是一种自然生长的耐旱植物,因为这种植物茎上长着剌状的很坚硬的小绿叶,故叫骆驼剌,是草本植物,是戈壁滩和沙漠中骆驼唯一能吃的赖以生存的草。全文共19段,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1-10),写各种动物纷纷踏上寻宝的道路又全都半途而废的经过。第二部分(11-19),写骆驼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寻到了宝贝。熟读课文。
掌握重点字词。作业第二课时 1.理解骆驼形象的深刻含义,联系生活实际,探讨这一形象的现实意义。
2.品味鲜明、生动、准确的语言,体悟语言中的感染力。课时目标1、速读课文,请问:骆驼最终寻到宝了吗?他最终带回了什么宝? 明确:骆驼最终寻到了宝。 骆驼刺 他最终带回了胡杨、沙枣、罗布麻、沙芦草、芨芨草、梭梭草和骆驼刺的种子等为大家谋福利的宝。2、找出除了骆驼外,还有哪些动物加入了寻宝行列?他们最终寻到宝了吗? 明确:有大象、金丝猴、乌鸦、老公鸡和老母鸡、牛、马、羊、大白鹅、鸭子、狮子、老虎、金钱豹、大灰狼、独角犀、河马、麻雀、斑鸠、小毛驴等30多种动物都加入了寻宝的行列。可是他们最终都退出了寻宝的队伍,没有寻到宝。 3、其它动物在寻宝的路上表现如何?为什么会有这些表现?1、肥胖蠢笨的河马看到大伙儿都去寻宝,不觉眼红,也不自量力地上了岸,可是没走多远,就累得直喘粗气,肚子也饿了,不得不下河去找些水生植物充饥。2、麻雀、斑鸠、白鹅、鸭子,还有老公鸡和老母鸡,趁着天色昏黑,就从大道旁开小差了。3、小毛驴一见,不甘心当傻瓜,也悄悄地回了老家。 4、第二天清早,黄牛也蹲下来赖着不走了。5、接着旱獭、沙獾、果子狸、黄鼠狼,还有鹌鹑、鹧鸪也先后停下来了。待了一会儿,他们就一个一个悄悄地向后走了。他们心里都在嘀咕:“千万别犯傻!” 6、黑熊肚子早饿了,胃在叽里咕噜地造反。他一想起蜜,更无心寻宝了,心想还是回去钻进篱笆闯进蜂场饱吃一顿再说。7、长颈鹿是个巨人,一向“高瞻远瞩”,可是他已经跑了两天,这条路还是望不到尽头。他怀疑走错了路,犹犹豫豫,跑跑停停,最后也走上了回头路。8、独角犀听着背上的犀鸟指指点点,也转过笨重的身体,向后开步走了。9、“可不能轻信别人的话,自己拿不定注意啊!”大象嘴里这么批评人家,自己心里也动摇了;再说,香蕉也吃得差不多了。他犹豫了一会儿,把长鼻子甩了几甩,也垂头丧气地回去了。 10、金丝猴已经吃光了水蜜桃,现在没力气了。一阵风夹着沙粒吹来,金丝猴害怕弄脏了身上的金丝袄,赶紧转身往回走。11、孔雀更心疼自己五光十色的金翠线彩屏,也打个盘旋飞回去了。 12、金钱豹越走心头越烦闷,不时地上树观望远处的宝贝。大灰狼见了,先是嫉妒他上树的本领,接着又嘲笑他的空忙。金钱豹恼羞成怒,与大灰狼撕咬起来,结果,两个都是血淋淋的;一个断了尾巴,一个少了只耳朵,狼狈得不成样子,也都无心寻宝,灰溜溜地回去了。 13、狮子和老虎发现寻宝者越来越少,不由得暗自高兴。竞争对手少了,得宝的希望就更大了。他们各怀私心,都害怕对方得宝,一路上你追我赶,互不相让,最后狮吼虎啸,准备恶斗一场。突然,他们看见小狮崽和小虎崽正彼此友爱地偎依着,搂抱着,还兴致勃勃地追来逐去地嬉戏。两个“兽中王”都愣住了,惭愧得低下头,掉转身往回走了。 思考下列问题:
、第2段运用的描写方法是什么?
细节描写
2、作者是怎样写其他动物“积极参与寻宝的”?你想到了吗?
详写的有:
略写的有:
一笔带过的有:
单写的有:
合写的有:大公象、金丝猴、黑熊、长颈鹿、金钱豹和大灰狼、狮子和老虎白鹅、鸭、河马、小毛驴、孔雀乌鸦、牛、羊、马、旱獭等大公象、金丝猴、大白鹅、鸭、河马、黑熊、长颈鹿金钱豹和大灰狼、狮子和老虎2、各怀私心分析:在寻宝过程中其他动物的表现体现出了他们怎样的性格特征?其他动物1、害怕困难4、思考:作者用一半的篇幅来写众多动物在寻宝途中的表现,作用是什么? 明确:都是为下文突出刻画骆驼作铺垫,从反面衬托骆驼。 其他动物骆驼踏上寻宝的道路
半途而废的经过历尽千辛万苦
寻到宝贝反面衬托为突出骆驼
形象做铺垫鸭子:“有的说找到宝后平分;有的说把宝卖掉买个清水池塘,好让大伙儿舒舒服服、痛痛快快地洗澡。”讨论:1、骆驼和其他动物对宝的看法有什么不同?大白鹅:“她盼着寻到宝贝后能一步登天,直上青云,与高傲的天鹅一比高下。”大公象:“不愿错过好机会”……骆驼:“这地方实在太美了,要是有个宝能把他居住的沙漠变成这个样子就好了。”
“骆驼说,如果留在这儿享福,而扔掉了吃苦耐劳改造家乡的志气,就等于‘得宝失宝’,他不能这样做。”明确:其他动物认为能使自己享受,使自己显得高贵,可以炫耀自己,可以让自己捞得好处的东西就是宝。 骆驼认为为大家谋福利,使家乡更美好的东西才是宝。讨论:2、从骆驼和其他动物对宝看法的差异中我们能看出什么?第三课时 1、请同学们齐读第11自然段,思考骆驼是以怎样的形象出场的?作者为何这样安排其出场?一瘸一拐
身姿雄伟
不大喊大叫
只默默地走明确:初登场时,骆驼的形象:带伤高大谦虚踏实1、请同学们齐读第11自然段,思考骆驼是以怎样的形象出场的?作者为何这样安排其出场?与其他健康、高大的动物形成对比,更能突出骆驼寻宝的艰难及其坚定执着2、阅读第11自然段,找出描写骆驼特长的三个比喻并说明其作用。明确:①就像一艘游艇航行在黄沙滚滚的瀚海之中。②骆驼在禽兽国里,是个非常出色的马拉松长跑家。③人们称赞他是“沙漠之舟”。作用:形象地写出了骆驼善于在沙漠里奔跑的特点。3、阅读第12自然段,作者写骆驼时为什么还穿插了鹦鹉?明确:作者用鹦鹉和骆驼作比较,以突出骆驼的形象。在寻宝路上:
并不灰心
冰凌湖 冰凌冷得钻心疼
热风洞 热风舔得他浑身难受
胃空了,驼峰瘪了
夹扁谷 头皮破、肩骨伤、腿脚流血4、请同学们自读第13自然段,用笔勾画出骆驼在寻宝的路上的表现。坚信勤奋努力是有希望寻到宝的鼓足勇气挡不住前进的信心最大的耐性夹扁谷两山对峙的高山间窄得只容一
匹瘦马挤过骆驼挤、强行穿过不顾头皮破肩骨伤坚忍不拔腿脚流血百折不挠边挤边走四个钟头两里长5、在夹扁谷骆驼的表现如何?明确:不一样。仙女给他珍珠项链、金牌、翡翠、玛瑙等值钱的东西。骆驼最终带回的是胡杨、沙枣、罗布麻等等。 6、请浏览15、16、17段,思考:骆驼来到珍宝关,仙女给他的宝和他最终带回的宝一样吗?7、思考:为什么骆驼放弃了珍珠项链、翡翠、玛瑙而带回了胡杨、沙枣、罗布麻等?明确:骆驼寻宝,并不为自己而是为了大家,所以他带回的是能够为大家谋福利的宝。探究 反衬(对比),为下文突出刻画骆驼而铺垫,为了从反面衬托骆驼不辞劳苦、百折不挠的品质. 一、 题目是“骆驼寻宝记”,作者为什么花大量的篇幅写众多的其他动物在寻宝途中的表现呢?这样写是不是偏离了主题?
友爱是比宝物更重要的“宝贝”说明不同人的不同认识中“宝贝”的概念也是不同的,同时为下文骆驼放弃各种珍宝,而带回真正造福家乡的“宝贝”作铺垫, 二、 两个“兽中王”看到小狮崽、小虎崽友爱地相依偎的情景,于是放弃争斗、放弃寻宝,对此你如何理解?三、第12段为何要提及与寻宝经历毫无关联的事(瘸腿原因和啄木鸟拒绝鹦鹉)?明确:前者反映了骆驼
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后者反映了对平凡工作的满怀热忱。二者都是作者倡导的一种踏实、执着、热情奉献的价值观四、骆驼寻宝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明确:1、他有坚定的信念、战胜困难的勇气和百折不挠的毅力;2、他寻宝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改变沙漠的面貌。这些动物各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抓住它们的特点进行描写的?1.写大象,作者抓住了大象耳朵大,力气大,鼻子长的特点来写。“比蒲扇还大”,突出其耳朵之大;“背上一千公斤香蕉”,说明他力气之大;作者还化用成语“一臂之力”,以一“鼻”之力来突出大象鼻子长而有力的特点。
2.写金丝猴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穿上金光灿灿的丝绒袄儿”,写出了金丝猴毛发的颜色、质地的特点。
3.作者用了“一群”“挤在一起”来表现鸭子喜群居的特点。把鸭子寻宝的动机说成是:买个清水池塘……洗澡”,写出鸭子喜欢戏水的特点。4.作者只用了“巨人”和“高瞻远瞩”
两个词就把长颈鹿脖子长、看得远的
特点形象地表现出来了。“高瞻远
瞩”褒词贬用,讽刺目光短浅。
5. “黄绿交织的彩羽”写出了鹦鹉羽
毛的美丽;“饶舌”则写出了鹦鹉善
于鸣叫的特点。小结_____过了冷水滩,又_____过了冰凌湖。______热风洞。________窄得只容一匹瘦马______过去的夹扁谷。动作语言谢绝 忠厚、无私奉献、正直、热爱家乡金银财宝(对大家没好处)挽留(得宝失宝)涉趟穿行骆驼面对寻宝路上的困难是怎样做的?面对财富的诱惑又是怎样说的?百折不挠、坚韧不拔、不怕困难、顽强执著强行穿走挤总结:通过骆驼寻宝这个故事,你认为作者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明确:文章刻画一个信念坚定、意志顽强的骆驼的形象,颂扬了坚忍不拔、无私奉献的精神。 写作手法:
1.语言朴实、平易,却非常鲜明、生动、准确而富有感染力。
2.衬托手法,巧妙构思,详略得当,突出象征意义。作业熟读课文。
掌握重点字词。
完成本课课时设计。
预习第10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