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第7课溜索/阿城
第7课:溜索
作者:阿城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第7课溜索/阿城
学习目标
1.能够把握文章情节脉络。
2.学会品味文章语言,体会语言风格。
3.能够抓住细节,分析人物形象。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第7课溜索/阿城
作者简介
阿城原名钟阿城,1949年于清明节出生在北京,籍贯为四川江津,中国当代作家。发表小说集《棋王》,获1984年福建《中短篇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和1983-1984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第7课溜索/阿城
新课导入
如果依靠一根铁索,从奔腾咆哮的怒江上滑过会有怎样的感受呢?今天让我们跟随作家阿城一起去体验一下吧!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第7课溜索/阿城
字词读音
顷 刻 盘 桓 绞 腮
qǐng
huán
jiǎo
sāi
千jūn( )之力 战战jīngjīng( )
钧
兢兢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第7课溜索/阿城
词语解析
睹:
看见。
绞:
把两股以上条状物扭在一起。
俯身:
弯腰向前向下。
千钧之力:
三十斤为一钧,千钧即三万斤。常用来形容力量之大。
.战战兢兢:
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第7课溜索/阿城
第一段(1-9):“我”和驮队抵达怒江边,等待溜索过江。
细读课文
1、阅读课文并分段,概括每段的含义。
第二段:(10-17):驮队的汉子们溜索,将牛们以及驮子熟练沉着地运到对岸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第7课溜索/阿城
第三段(18-22):“我”在领队的指导下胆颤心惊地溜索。
细读课文
1、阅读课文并分段,概括每段的含义。
第四段(23-26):全队顺利到达对岸,再次上路。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第7课溜索/阿城
细读课文
2、小说开篇写到怒江峡谷的险峻,请找出相关语句说说作者是如何描写的?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一)先是听到声音“隐隐喧声腾上来”,然后是“我”远眺怒江“深远似涓涓细流”,再俯瞰江面“蓦地心中一颤”,将远眺,俯瞰与听觉相结合,从多个角度烘托出怒江峡谷的险峻气势,展示了峡谷壁顶孤悬、高峻、险恶的特点。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第7课溜索/阿城
细读课文
2、小说开篇写到怒江峡谷的险峻,请找出相关语句说说作者是如何描写的?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二)通过“一派森气”“蓦地心中一颤”“再不敢轻易向下探视”等心理描写,表现了“我”初次面对峡谷时的震颤、惊恐,让读者身临其境。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第7课溜索/阿城
细读课文
2、小说开篇写到怒江峡谷的险峻,请找出相关语句说说作者是如何描写的?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作用:环境描写是为了突出人,特别是马帮汉子的彪悍和野性,他们常年穿行在这样的险境,却潇洒自如,举重若轻,表现了云南人民的勇敢无畏和智慧。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第7课溜索/阿城
细读课文
文章的三要素:
环境:
人物:
情节:
怒江大峡谷
“我”、马帮(首领、汉子)
“我”和马帮 飞渡峡谷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第7课溜索/阿城
当堂检测
1.小说的三要素是( )、( )、( )
2.小说的故事情节可分为( ) 、( ) 、( )
( )四部分。
人物
情节
环境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第7课溜索/阿城
感知全文
1、阅读全文,并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
一个领队带领驮队和“我”一起溜索过怒江。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第7课溜索/阿城
感知全文
2、文中写了哪些人物?这些人物有何特点?
“我”——“见前边牛死也不肯再走,心下大惑,就下马向前。行到岸边,抽一口气,腿子抖起来,如牛一般,不敢再往前动半步”
“俯望怒江,蓦地心中一颤,再不敢向下看。”
“我战战兢兢跨上角框”、“僵着脖颈盯住天”、“急忙伸手在索上向身后拔去”、“赶紧倒上去抓住”、“慎慎地下来,腿子抖得站不住,脚倒像生下来第一遭知道世界上还有土地,亲亲热热跺几下”
胆小、怯懦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第7课溜索/阿城
感知全文
2、文中写了哪些人物?这些人物有何特点?
汉子们——“一个精瘦短小的汉子站起来,走到索前,从索头扯出一个竹子折的角框,只一跃,腿已入套。脚一用力,飞身离岸,嗖地一下小过去”再看时,瘦小汉子已到索子向上弯的地方,悄没声地反着倒手拔索,横在索下的绳也一抖一抖地长出去。”“三条汉子站起来,拍拍屁股,一个一个小过去”“余下的汉子漫声应道:“不消。”纷纷走到牛队卸驮子。”两个汉子拽起一条牛,骂着赶到索头”、“汉子们缚了它的四蹄,挂在角框上,又将绳扣住框,发一声喊,猛力一推。”、“汉子们并不理会,仍一头一头推过去。之后是运驮子,就玩一般了”
“这边的汉子也一个接一个飞身小过去。”
“
勇敢、无畏、团结友爱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第7课溜索/阿城
感知全文
2、文中写了哪些人物?这些人物有何特点?
领队——“领队也只懒懒说是怒江”“领队稳稳坐在马上,笑一笑”“领队下马,走到索前,举手敲一敲那索,索一动不动”领队哑声问道:“可还歇?”
领队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猛听得空中一声唿哨,尖得直入脑髓。回身却见领队早已飞到索头,抽身跃下,走到汉子们跟前。”
从容不迫、认真负责、关爱部下、勇敢、粗犷豪迈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第7课溜索/阿城
感知全文
3、这篇文章人物众多,有第一人称的“我”,首先溜索的精瘦短小汉子,驮队的首领以及驮队中的其他人。这些人中,谁才是文章的主人公?
驮队的首领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第7课溜索/阿城
感知全文
4、本文主要写马帮汉子溜索飞渡怒江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
(1)飞渡怒江的情景:表现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的勇敢品质。
(2)马帮的人际关系:体现团结协作、互相信任、互相关爱的美好品质。
(3)动物形象:隐喻人应该像雄鹰一样振翅飞翔。
(4)“我”与首领的对比:表示人会在艰苦磨炼中成长。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第7课溜索/阿城
感知全文
5、体会第⑩段中,写瘦小汉子溜索过程中“小”字的精妙。
写瘦小汉子“脚一用力,飞身离岸,嗖的一下小过去”,将人在溜索之上,快速经过怒江峡谷时,人愈来愈小的视觉感受和情状传神地表现了出来。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第7课溜索/阿城
感知全文
6、本文用了不少笔墨写牛,有什么作用
“前边牛们死也不肯再走”描写出了牛面对怒江峡谷时的惊恐,烘托出峡谷孤悬、高峻、险恶的特点。牛的惊恐和“我”“抽一口气”“腿子抖起来”的惊恐相互映衬。此时领队“稳稳坐在马上,笑一笑”,“我”和牛的惊恐万状与领队的冷静、沉着形成鲜明对比。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第7课溜索/阿城
感知全文
6、本文用了不少笔墨写牛,有什么作用
牛溜索前“早卧在地下”“两眼哀哀地慢慢眨”“软下去”“淌出两滴泪”“大眼失了神”“皮肉开始抖”;溜索中“牛嘴咧开,叫不出声,皮肉抖得模糊一层,屎尿尽数撒泄”,这些描写逼真地刻画出牛溜索前后惊恐失态的样子,烘托出峡谷的险恶和牛溜索时的极度恐惧。
对牛的描写,从侧面表现了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也反衬了马帮汉子的勇猛无畏。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第7课溜索/阿城
感知全文
7、文章中几次写到鹰?找出来读一读,说说各自有什么作用?
1.一只大鹰旋了半圈,忽然一歪身,扎进山那侧的声音里
一个“扎”字写尽了鹰飞的急速迅猛的特点。扎进声音里,又侧面衬托出怒江的奔腾咆哮气势。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第7课溜索/阿城
感知全文
7、文章中几次写到鹰?找出来读一读,说说各自有什么作用?
那鹰斜移着,忽然一栽身,射到壁上,顷刻又飞起来,翅膀一鼓一鼓地扇动。
此处是写马帮汉子们远远地看到鹰在峭壁上抓蛇的过程,含蓄表达着汉子们对鹰的赞美与崇敬,也暗示着作者的情感倾向——做人,就要像鹰一样,搏击长空,英勇无畏,战胜一切!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第7课溜索/阿城
课堂小结
本文讲述马帮飞渡峡谷的故事,既突出了怒江峡谷的孤悬、高峻、险恶,又表现了马帮汉子沉着、冷静、从容的姿态,写出了作者对马帮汉子粗犷豪迈、勇敢无畏的精神的钦敬和赞颂,突出表现了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的气定神闲的姿态。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第7课溜索/阿城
课后作业
1、阅读阿城的相关作品,体会作品的环境描写的作用。
2、运用一系列动词,来描写一下自己所体验过的一次户外活动经历,记得用上环境描写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