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边的树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的内涵。
2、了解作者借物喻人的写法。
3、理解作者所表达的人生态度。
4、培养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一、自主学习
【走近作者】
曾卓,原名曾庆冠,是抗日救亡浪潮中成长起来的一代诗人之一。本诗创作于1970年,那时的中国正处在一个极端动乱的年代,这首诗是正直而勇敢的诗人面对厄运时的内心独白,表现了生活中一个强者的信念与追求。
【基础积累】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喧哗 ( ) ②寂寞( ) ③倔强( ) ( ) ④飞翔( )
( http: / / www.21cnjy.com )
二、合作探究
【脉络梳理】
1、熟读诗歌,完成下面的脉络图。
第1节:树的 。
第2节:树的 。
第3节:树的 。
【文本探究】
2、研读诗歌第1节,回答问题。
(1)第1节描绘了什么景象?为什么要这样写?
(2)第1句诗“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作者为什么说不知道?
(3)这一节中表现了树怎样的形象特点?
3、研读第2节,回答问题。
(1)第2节中,诗人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找出描写树的神态的词语?
(3)树的处境如何?它是如何面对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5、“悬崖边的树”这个形象与生活中的哪一类人相似?
【拓展延伸】
6、你从这首诗中悟出了什么深刻的道理?
7仿照冰心的小诗,选择某一事物,创设情境,表达思想感情,再写一首吧!、
墙角的花,
当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
【读后感悟】
8、人生没有平坦的大道,面对挫折应该怎么办?这首诗做了极好的回答,谈谈你的体会。
【课堂总结】
一颗悬崖边的树,弯曲的身体、孤独的处境、寂寞的神态、欲腾空而起的动感,无不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它历尽艰辛,饱受狂风的吹掠,沧桑而遒劲;它坚忍而倔强,艰难的站立,即使跌进深谷也绝不俯就,虽九死而不悔的气概撼人心魄。更为难能可贵的是狂风可以扭曲它的身体,却动摇不了它坚定的信念与追求,改变不了它的乐观、豁达的性格。它是一个真正的强者!
三、达标检测
1、下面对这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借物喻人,写出了坚贞不屈的人格之美。
B、这首诗实际上写人在毁灭的边缘,顽强奋争,怀抱高远的理想。
C、这首诗细致地描绘了树的形象,表达了对这棵树的赞叹崇敬之情。
D、这首诗三节层层深入,节奏整齐,韵律和谐。
2、就表达方式而言,本诗是一首( )诗。
3、本诗二三节押韵,押的韵是 ,韵脚是 、 、 、
。
4、本诗的意象是 ,它的环境处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 。这“树”已经被人格化了,它就是 的形象。
5、本诗的主旨可理解为什么?
6、分析这首小诗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