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Friedrich Engels
文章写作背景是19世纪90年代,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在德国出现了一股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马克思曾指出,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的决定性因素。但是,马克思逝世之后,一些宣称自己是马克思主义的“拥护者”的资产阶级理论家从各个方面歪曲马克思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的观点。他们把马克思关于经济因素决定性作用的观点篡改成“经济决定一切”“经济是制约历史发展的唯一因素”,抹杀了马克思关于上层建筑及其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的辩证观点。他们把唯物史观庸俗化为单方面的“经济决定论”或“经济唯物主义”。
写作背景
这造成当时德国青年极大的思想混乱。他们当中有不少人写信向恩格斯请教,大学生瓦尔特·博尔吉乌斯就是其中一位。
是否应该把经济关系理解为生产性财富和消费性财富,或者理解为多半取决于科学状况的消费性财富的生产性质和方式?
可否把经济关系仅视为引起其他关系、一般地说决定并影响其他关系的关系?能否认为经济结构作为唯一的创造力量决定了社会状况? ——博尔吉乌斯
写作背景
1.什么是经济关系?经济关系和社会历史是什么关系?
2.经济关系取决于科学发展吗?
3.经济关系是决定上层建筑、历史发展的唯一因素吗?
4.经济关系取决于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吗?
写作背景
恩格斯1894年1月25日给瓦尔特·博尔吉乌斯写了一封回信。在信中,恩格斯以自己丰富的学识、深厚的理论素养回答了当时人们的疑惑,拨开了笼罩在马克思主义周围的迷雾,使马克思主义更加深入人心。
文体知识
书信有其固定的格式,一般要遵循以下要求:
①开头称呼。顶格,有的还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词。
②问候语。如写“你好”“近来身体是否安康”等,可以接正文。
③正文。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书写。
④祝颂语。最一般的是“此致”“敬礼”。
⑤署名和日期。写信人的姓名或名字,写在祝颂语下方空一至二行的右侧。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构成一定社会的基础;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在阶级社会主要指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马克思在1859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理论作了精辟的表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再读文本,筛选主要信息,标出表明作者观点的主要句子
拓展延伸(筛选整合法):
不要过分推敲上面所说的每一句话,而要把握总的联系
跳读每一章文字,通过训练筛选整合信息的方法,勾画主要观点和重要概念,概括每一段内容,每一层内容的大意,更好地理解每一章的主要内容,作者表达的思想。
筛选主要信息
把握核心观点(筛选整合法):
√我们视之为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的经济关系,是指一定社会的人们生产生活资料和彼此交换产品(在有分工的条件下)的方式。
√包括生产和运输的全部技术。这种技术也决定着产品的交换方式以及分配方式,从而在氏族社会解体后也决定着阶级的划分,决定着统治关系和奴役关系,决定着国家、政治、法等等。
√在经济关系中还包括这些关系赖以发展的地理基础和事实上由过去沿袭下来的先前各经济发展阶段的残余。
√当然还包括围绕着这一社会形式的外部环境。
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基础,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把握核心观点(筛选整合法):
√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这并不是说,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而是说,这是在归根到底不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的相互作用。
√并不像人们有时不加思考地想象的那样是经济状况自动发生作用,而是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是在既定的、制约着他们的环境中,是在现有的现实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创造的,在这些现实关系中,经济关系不管受到其他关系——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多大影响,归根到底还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它构成一条贯穿始终的、唯一有助于理解的红线。
上层建筑的发展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即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把握核心观点(筛选整合法):
√人们自己创自己的历史,但是到现在为止,他们并不是按照共同的意志,根据一个共同的计划,甚至不是在一个有明确界限的既定社会内来创造自己的历史。他们的意志是互相交错的,正因为如此,在所有这样的社会里,都是以那种偶然性为其补充和表现形式的必然性占统治地位。
√在这里通过各种偶然性来为自己开辟道路的必然性,归根到底仍然是经济的必然性。
√历史上所有其他的偶然现象和表面的偶然现象都是如此。
历史发展中存在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进一步阐述“经济关系是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因素”的观点
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
找出文本中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1.科学依赖技术(经济关系)的发展需要。
分论点:
中心论点:
经济关系是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
3.历史的偶然性由经济的必然性决定。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科学、上层建筑、历史的偶然现象均属于社会历史范畴,从而证明经济关系是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
第一部分(1-2段)论述经济关系决定上层建筑。
第二部分(3-6段)经济条件制约着历史发展,不应忽视两点。
第三部分(7-9段)指出正确理解历史的障碍,推荐著作,说明理解这封信的方法。
第四部分(10-11)结束语:书信格式,表现谦逊。
恩格斯是如何针对博尔吉乌斯来信中的提问做出有力的回应,提出并阐释自己的主张的?
梳理文章思路,体会论证的严密性与针对性。
1、第2段出现了大量提示概念内涵及其关系的动词,有一个“是指”三个“包括”和4个“决定着”。依托这些提示词,画出本段核心概念之间的关系。
请列出文中经济关系的内涵。
经济关系是指一定社会的人们生产生活资料和彼此交换产品的方式。
包括生产和运输的全部技术,包括上层建筑赖以发展的地理基础和由过去沿袭下来的先前各经济发展阶段的残余,包括围绕这一社会形式的外部环境。
课文研讨
产品的交换方式产品的分配方式
阶级划分
统治关系奴役关系
国家政治法律
生产生活资料和彼此交换产品的方式
经济关系
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
生产和运输的全部技术
地理基础
各种经济发展阶段的残余
围绕社会形式的外部环境
决定了什么(基础)
是什么(内涵)
包括什么(外延)
视之为
是指
包括
决定
恩格斯认为,科学与技术有着怎样的关系?作者是如何论述这一观点的?
如果说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状况,那么,科学则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的状况和需要。
举例论证技术对科学的推进作用。16和17世纪意大利治理山区河流的需要而产生整个流体静力学。发现电在技术上的实用价值以后,我们才知道了一些理性的东西。
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联系历史和现实,举一些例子谈谈你对恩格斯这句话的理解。
瓦特蒸汽机的发明---促进热力学发展
蒸汽机在1794-1840年间,效率从3%--8%,如何进一步提高蒸汽机的效率---从理论上去探索热动力机制。
天文望远镜—光学原理—天文学进一步发展
开普勒在望远镜发现大量新的天文现象后,为对其进行解释—研究光的折射—出版了《屈光学》。
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治疗、疫苗研发、防控等多个重要领域开展科研攻关。
可否把经济关系仅视为引起其他关系、一般地说决定并影响其他关系的关系?
能否认为经济结构作为唯一的创造力量决定了社会状况?
青年来信的第3、4个问题
3、这封信中,恩格斯提出了两点不应当忽视的问题,请概述这两点内容。这两个问题该如何理解?
第一个问题
政治、法、哲学等上层建筑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
第二个问题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都是以偶然性为其补充和表现形式的必然性占统治地位。这里的必然性就是指经济的必然性。
社会的“经济关系”与“上层建筑”
“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这并不是说,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而是说,这是在归根到底不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的互相作用。”
社会的“经济关系”与“上层建筑”
围绕“经济的决定性基础地位”用“但是”“这并不是说”“而是说”三个关联词,说了三层理解:
③“上层建筑”内部各个方面之间及其对“经济”虽有作用,但始终离不开“经济必然性的基础”。
①除“经济”对“上层建筑”起作用外,“上层建筑”内部各方面又互相作用,“上层建筑”也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②“经济”并不是导致社会现状的唯一原因,还有“上层建筑”的原因。
科学与文化论著
1.社会的“经济关系”与“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
经济关系
政治
法
哲学
宗教
文学
艺术
……
相
互
作用
基础
全部技术、地理基础
历史残余、外部环境
发生反作用
①造成社会现状的原因并不只有经济,还有上层建筑各领域间的相互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②上层建筑各领域间的相互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归根结底又是在经济必然性基础上的作用。
社会的“经济关系”与“上层建筑”
并不像人们有时不加思考的想象的那样是经济状况自动发生作用,而是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是在既定的、制约着他们的环境中,是在现有的现实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创造的,在这些现实关系中,经济关系不管受到其他关系——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多大影响,归根到底还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它构成一条贯穿始终的唯一有助于理解的红线。
这节文字围绕“经济的决定性基础”地位,用“并不像”“而是”“但”“不管”四个词,谈了四层理解:
①经济状况不会自动发生作用;
④在现实关系中,经济关系始终具有决定意义。
②是人们自己在创造社会历史;
③人们的创造受环境制约,以现实关系为基础;
偶然性
必然性
具体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实际上是可替代的。
历史发展必然召唤历史人物
偶然因素归根到底是取决于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
补充和表现形式
必然性占统治地位
历史人物的出现具有必然性
这是由当时的社会矛盾决定的(时势造英雄)
历史人物在何时何地出现,又具有偶然性。
如果否定经济发展的必然性对历史人物的决定作用,看不到历史人物产生的深刻社会根源,夸大个人作用,就会陷入历史唯心主义;如果看不到历史的偶然性因素,就会陷入宿命论。
在“在所有这样的社会里,都是那种以偶然性为其补充和表现形式的必然性占统治地位”一句中,“偶然性”和“必然性”分别指什么?
作者是如何论证偶然性和必然性的?
举例论证,用伟大人物出现的偶然与必然来论证的。拿破仑从一个军官成为一个军事独裁者,是法国大革命后各种社会矛盾发展的产物,人有历史的必然性。
结合刘邦和项羽,谈谈你对“伟大人物”出现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认识。
偶然性:刘邦的出身、起家,及至鸿门宴脱险、夺取关中先入咸阳
必然性:刘邦审时度势、知人善任,实行的方针、政策受到了广大士兵和人民的拥护,特别是得到了当时秦人的拥护
可否把经济关系仅视为引起其他关系、一般地说决定并影响其他关系的关系?
能否认为经济结构作为唯一的创造力量决定了社会状况?
①第五段:它们(上层建筑)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
②第五段:在归根到底不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的相互作用。
③第六段:以偶然性为其补充和表现形式的必然性占统治地位。
A 不是“经济决定一切”,但经济是“必然性基础”,对其他关系具有“决定意义”。
B 经济不是制约历史发展的唯一因素(有偶然性),但在历史发展中,“经济关系”占统治地位。
青年来信的第3、4个问题
第二大部分(4-7)总结
思考:作者用了两组“由在德国”引领的句子,请问有何作用?
(1)认为科学是天上掉下来的——客观唯心主义(“吾心即是宇宙”)
(2)对经济史的忽视——历史唯心主义
(3)青年学生很难抛弃学校灌输的历史观——教条主义
(4)理论学习不足与学习碎片化的局限。要整体把握文章涉及的概念的总的联系,而不要过分推敲上面的每一句话。
假设你是那个青年学生,读完恩格斯这封信,你有什么感悟?
①恩格斯关心青年学生的成长;
④恩格斯社会历史知识丰富,带给读者知识的同时,还提供读书方法。
②恩格斯坚持辩证和历史唯物主义,论述严谨;
③恩格斯实事求是,用读者熟悉的社会历史事例论证自己的观点;
写信者:已经72岁高龄的世界著名的思想家、日理万机的国际工人运动领袖恩格斯
回复对象:一位20岁左右的大学生
所讨论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并在革命实践中不断完善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用“您”来指称对方,没有任何居高临下的傲慢;
称对方为“尊敬的先生”,没有任何对青年学子思想上存有的困惑误解的批判和指示,始终秉持着对来信者的尊重。
恩格斯以探讨的口吻耐心细致地为读者澄清困惑,指点学法。
我们不仅从恩格斯的书信中读懂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更感受到了这位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的崇高风范、人格力量。
书信的人称
1、恩格斯是如何称呼博尔吉乌斯的?从这样的称呼你感受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