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统编版三上第八单元第8课时 一个粗瓷大碗 课件+大单元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统编版三上第八单元第8课时 一个粗瓷大碗 课件+大单元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08 18:04:11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
讲讲温暖的故事
课程目录

课时
内容总览
项目提要
01
默读质疑
02
人物介绍
03
聆听故事
04
感悟品质
05
课后拓展
06
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默读课文,认读生字。
语言运用:默读课文,指导围绕“一个粗瓷大碗”发生了什么故事。知道课文运用了倒叙的写作手法。
审美创造:感受赵一曼以身作则,体贴照顾同志胜过爱惜自己的高贵品质。
思维能力: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意思。
单元任务
活动流程:子任务二:寻找温暖的力量。
活动二 讲讲温暖的故事
齐读课题
一个粗瓷大碗
拓展资料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陈列体
系以军事历史为主,主要从事收藏、
研究、陈列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
事斗争历程和人民军队建设成就的文物、实物、文献、资料,以及反映中华民族五千年军事历史和世界军事史的文物、实物、文献、资料。
激趣质疑
这是一只怎样的碗呢?一个普普通通的碗为什么会被收藏在博物馆呢?
激趣质疑
陈列位置: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 物馆
外形特征:粗瓷,大
使用情况:赵一曼在东北抗日联军中担任团政治委员时仅仅用过一次
默读提示
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懂句子,说说这个“粗瓷大碗”的故事。
问题可分解为: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谁为谁做了一件什么事?结果怎样?
能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到人物的心情、品质。
人物介绍
赵一曼,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民族英雄,曾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
1935年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1935年11月在与日寇作战时被俘,在狱中惨遭折磨,1936年8月英勇就义。
2009年9月10日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聚焦细节
故事的背景 赵一曼的表现
小通讯员送来“粗瓷大碗”
通讯员盛了满满一碗高粱米饭
通讯员发现碗不见了
坚决送还
倒饭
笑着说
结合赵一曼的表现,在下表中填写关键词,讲一讲,这个粗瓷大碗背后的感人故事。
写作手法
这个碗,赵一曼仅仅用过一次,但是抗联的老战士都能认出来。因为这个碗有着一段令人感动的故事。
赵一曼仅用过一次这个碗,它的感人之处又在哪里呢?
用倒叙的手法,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倒叙是把事件的结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面来叙述,然后再按事件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而是除了把某个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顺叙的方法。
采用倒叙的方法,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
知识拓展
倒叙
感悟品质
“盛饭”与“倒饭”
阅读5~8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
★“这回我们政委该吃顿饱饭了。”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从哪些句子、字词可以看出赵一曼关心、爱护同志?
★为什么“炊事员老李在旁边看到了,他没有吭声,眼睛里却含着泪花”?
感悟品质
开饭了。通讯员用这个大碗给赵一曼盛了满满一碗高粱米饭,他想:“这回我们政委该吃顿饱饭了。”
侧面反映出赵一曼已经很久没有吃过饱饭了,同时也表现了小通讯员对赵一曼的关心。
赵一曼端着碗轻轻走进炊事棚,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把碗里的饭倒进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盛了半碗野菜粥。

满满一碗
高粱米饭

半碗野菜粥
(照顾战士胜过关心自己)
感受品质
“急叫”与“笑说”
第二天开饭的时候,赵一曼又没有碗了。小通讯员急得直叫:“我说政委同志啊,给你一百个碗也架不住你这么‘丢’啊!”
赵一曼笑着说:“是啊,什么时候才能不‘丢’碗呢?”
据后来“侦察”,这个粗瓷大碗已经成了七班的菜盆了。
试着分角色读一读对话。
(着急)
(轻松、幽默)
感受品质
赵一曼对胜利的期盼和对人民过上好日子的憧憬。
第二天开饭的时候,赵一曼又没有碗了。小通讯员急得直叫:“我说政委同志啊,给你一百个碗也架不住你这么‘丢’啊!”
赵一曼笑着说:“是啊,什么时候才能不‘丢’碗呢?”
侧面表现出赵一曼对战士们的关心。
联系课文第11自然段知道赵一曼的碗并不是真的丢了,而是送给了七班的战士们。只有部队里人人都有了碗,赵一曼的碗才不会“丢”,因为她心里只装着他人,只想着他人。
思考:碗是真的丢了吗?什么时候赵一曼的碗才不会“丢”呢?
联系课文第11自然段知道赵一曼的碗并不是真的丢了,而是送给了七班的战士们。只有部队里人人都有了碗,赵一曼的碗才不会“丢”,因为她心里只装着他人,只想着他人。
随文思考
感情升华
把瓷碗给公用。
把高粱米饭倒回锅里,自己吃野菜粥。
笑着回答通讯员的抱怨。
请你试着提炼故事情节。
评价人物
从这些故事情节中可以看出赵一曼怎样的品质?
本篇课文以“一个粗瓷大碗”为线索,记叙了赵一曼同志用碗的经过,赞美了她关心同志胜过关心自己的高尚品质。
评价人物
记忆联想
你还知道哪些像赵一曼同志这样的人吗?把你知道的故事分享给同学们吧。
课后作业
课下我们可以通过借助课外书、电影等途径更多地了解赵一曼,感受一个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
推荐电影:《赵一曼》《我的母亲赵一曼》
课上板书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8课
课题: 一个粗瓷大碗
内容分析: 以倒叙的方法,以一个粗瓷大碗为线索,记述了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时时关心战士胜于关心自己,和他们同甘共苦,坚持革命,从而赞美赵一曼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默读课文,认读生字。 语言应用:默读课文,指导围绕“一个粗瓷大碗”发生了什么故事。知道课文运用了倒叙的写作手法。 思维能力: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意思。 审美创造:感受赵一曼以身作则,体贴照顾同志胜过爱惜自己的高贵品质。
重、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借助关键词,感悟赵一曼同志的品质。
活动流程:美好的品质,犹如温暖的阳光,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课文里古今中外的美德故事生动感人,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打开闪光的故事宝盒,讲讲温暖的故事,听听人物的心声,获得成长的力量,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瞬间。根据本单元人文主题设定本单元学习情境为“感受温暖 向阳而生”,并计划开展“读名人故事,获成长力量”的活动。 任务二: 寻找温暖的力量。——之活动二讲讲温暖的故事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师导入新课:抗日战争期间,涌现出许多像白求恩一样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英雄的美好品质永远闪烁着坚韧和智慧的光芒,照亮着我们的前行之路。现在让我们通过一个粗瓷大碗的故事来认识一位女英雄。 板书:一个粗瓷大碗 拓展资料: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陈列体系以军事历史为主,主要从事研究、陈列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事斗争历程和人民军队建设成就的文物、实物、文献、资料,以及反映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军事历史和世界军事史的文物、实物、文献、资料。 1.图片导入,激趣揭题。 (1)课件出示:一个粗瓷大碗图片,引导学生观看图片,教师指名学生说一说它的样子。 (2)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中的内容,了解粗瓷大碗的相关信息,讨论它和平时使用的碗有何不同。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陈列着一个粗瓷大碗,是赵一曼在东北抗日联军中担任团政治委员时用过的。这个碗,赵一曼仅仅用过一次,但是抗联的老战士都能认出来。因为这个碗有着一段令人感动的故事。 ①学生自由讨论。 ②教师总结。 陈列位置: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外形特征:粗瓷,大 使用情况:赵一曼在东北抗日联军中担任团政治委员时仅仅用过一次 板书:赵一曼 2.学生分享自己搜集到的赵一曼的资料,了解人物。 (1)出示赵一曼的相关资料。 赵一曼,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民族英雄,曾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1935年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1935年11月在与日寇作战时被俘,1936年8月就义。2009年9月10日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观看视频,了解赵一曼的其他事迹,初步体会人物形象。 请学生自读课文,出示自读提示。 出示课件: 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懂句子,说说这个“粗瓷大碗”的故事。 问题可分解为: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谁为谁做了一件什么事?结果怎样? 能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到人物的心情、品质。 (1)引导学生交流课文主要内容。教师指名学生回答。 结合赵一曼的表现,在下表中填写关键词,想一想,这个粗瓷大碗背后的感人故事。 (2)引导学生交流课文的哪些地方让自己深受感动。 (3)课件出示第9~11自然段,分角色朗读课文,交流讨论。理解赵一曼说的话“什么时候才能不‘丢’碗呢”。 思考:碗是真的丢了吗?什么时候赵一曼的碗才不会“丢”呢? 4.关注细节,升华感情。 (1)引导学生交流从这些关键词句中能看出赵一曼怎样的品质。 提炼故事情节: ①把瓷碗给公用。 ②把高粱米饭倒回锅里,自己吃野菜粥。 ③笑着回答通讯员的抱怨。 从这些故事情节中可以看出赵一曼怎样的品质? 教师总结:感受赵一曼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关心他人的品质。 5.思考:你还知道哪些像赵一曼这样的人? 根据资料了解人民军事博物馆主要职能。 观看课件,说一说这是一只怎样的碗? 总结这个碗和普通的碗有什么不同呢? 简单了解女英雄赵一曼 观看视频,通过视频感受赵一曼的坚强不屈、视死如归的高尚品质。 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说一说“粗瓷大碗”背后的感人事迹。 根据课文内容填表格 走进课文,通过细节剖析赵一曼爱别人胜过爱自己的感人事迹。 联系课文背景,说一说你对赵一曼“什么时候碗才不会“丢”呢?”这句话的理解。 尝试根据课文内容,梳理故事情节。总结赵一曼具有哪些高尚的品质。
设计意图:叙事文章最重要的是展示事情背后的精神品质,此环节引导学生提炼故事情节,从而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并进行其他人物的迁移拓展,让学生加深对这种精神品质的理解。
课后作业: 课下我们可以通过借助课外书、电影等途径更多地了解赵一曼,感受一个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 推荐电影:《赵一曼》《我的母亲赵一曼》 思考:你还知道哪些像赵一曼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