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下雨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雨中人物的特点,运用绘画语言,以“下雨了”为主题,创作一幅有层次、有动态的绘画作品。锻炼学生的观察、记忆和表现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播放音频或视频文件,引导学生在体验中观察、回忆雨中情景。通过教师的示范引领,学习如何表现人物动作、表情,组织一幅有简单情节的画面。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表现雨中情趣,初步感受人与自然的关系,体验创作带来的乐趣。培养学生观察、记忆事物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启发学生回忆下雨时的情景,创作一幅画面有大小、前后、遮挡关系的作品。
2.教学难点:雨中的人物动态和表情及前后关系。
三、教具准备:
课件、绘画纸,胶棒、水彩笔等。
四、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孩子们,请把你们的小耳朵竖起来(停顿,做动作),和老师一起听这是什么声音?你听到了什么声音?你来说(雷声、雨声)谁还有补充?(风声)有雷声、雨声、风声,这是什么天气呢?哦,原来是下雨了,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雨的世界,——下雨了(出示课题,贴板书)。
二、观察发现,回忆畅想。
(一)各种雨的形态
1.同学们,雨娃娃听说我们要画他,可开心了,非要我把他带到教室里来,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是什么雨?你怎么看出是小雨的?你来说,(雨点小)是啊,雨点一滴一滴的从空中落下,雨点又少又小。(贴板书小雨)那如果用我们学过的点线,你能不能表现出来呢?来,请你来画一画。(请一名同学上台画小雨)。好的,请回,谢谢你,你把小雨的特点画出来了。
2.一阵风把大雨吹来了,大雨还有话要问你们呢,我的样子和小雨有什么区别呢?(雨点又大又多)贴板书大雨。
3.这时候风越刮越大,这又是什么雨呢?(风雨),雨线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弯弯的、斜斜的)(贴板书风雨。)
4.同学们,雷公公也不甘寂寞。伴随着闪电出现了,他是什么雨?(雷雨)闪电可以用折线来表现。
小结:同学们,你们看用线条的长短和疏密可以表现不同的雨。孩子们,大自然的天气变幻莫测,远远还不止这几种雨,你们知道还有什么形态的雨吗?是呀,还有轻柔的毛毛雨,与太阳一同出现的太阳雨,乌云密布黑压压一片原来是可怕的暴风雨。
(二)介绍雨具
1.瞧,谁来了 风婆婆、雨娃娃、雷公公三人齐上阵了,那是要下大雨了,赶紧找个东西挡挡吧。看,有的同学拿书包来挡,有的还在拿书本挡,还发现了一对特别有爱心的小朋友,来,请他们到前面来展示一下吧。请同学们放下手中的东西来欣赏这两位有爱的小朋友。请大家仔细观察并记住他们的姿势,你发现了吗?打伞的同学的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这时雨越下越大,风呼呼的吹着,这个孩子多聪明呀,藏到了前面同学的后面,这是前后关系。雨伞挡住了雨水,他俩呢一前一后,他替他遮风,有一个词语叫遮风挡雨。孩子们真棒,词汇量真丰富。找同学说你能看到后面同学的全身吗?为什么看不到呢 被前面同学遮挡住了,那在我们的绘画当中这种关系叫遮挡关系。一会儿再画雨景时,我们还会用到它呢。
3.接下来孩子们仔细观察这位小朋友手中的雨伞,我们可以用什么形状来概括呢?出示图片。半圆形(老师带领学生空画雨伞的形状),那如果是全背面的,(老师表演),你们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形状呢?(圆形)。是呀,根据我们看的角度不同,雨伞的形状也发生了变化。
4.我看这个同学脚上还穿着雨鞋呢,我们来看看雨靴又可以用什么形状来概括呢?
5.这时雨下得更真大了,老师也赶紧找个东西避避雨吧,师穿雨衣,大家观察雨衣可以用什么形状来概括呢?
6.这时候雨越下越大,风也呼呼的刮着,地上全是积水,你们怎么回去呀?(迈过去),那你给大家表演一下,让我看到了一幅生动的雨景图。那你怎么过去呀?(趟过去),哇,你撂的水花可真大呀!请回,谢谢你们。小朋友给他们的勇敢鼓鼓掌吧!
(三)回忆雨中景和雨中情
下雨的时候,人们又在做什么呢?一起去看一看吧。请你来说,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雨中情景呢?(人们打着伞乘车),是啊,雨中的公交车依然忙碌着。穿着各色雨衣的人们,把城市装扮的五彩缤纷。如果出现下面的场景,你可要小心啦,这是什么?(水花),一会把这个大水花也要画出来哟,它会让你的画面更生动。如果风婆婆、雨娃娃一起来了会是什么样的景象呢?他们的伞怎么都倾斜了呢?虽然伞被刮斜了,但他们的表情还是依然的开心。其实最喜欢下雨的还属小朋友了,下雨了既能打雨伞还能穿雨衣,是不是淋雨你们也开心呀?再来看看这位爸爸拿着伞怎么都淋湿了呢,哦,原来他把伞都偏向了他的孩子。多么温馨的场面呀。父爱之伟大,孩子们在生活中你们亲人也是这样照顾你的。我们一定要学会感恩。
小结:孩子们,生活中这些熟悉而有趣的场景都能变成一幅好下雨图呢。
(四)小动物避雨
那雨中的小动物是怎样来避雨的呢?你看这只小蜗牛是怎样避雨的?躲在了蒲公英的下面,老师猜应该是下的毛毛细雨吧。这只小蜘蛛呢?又是怎样避雨的?躲在了卷叶草里面,真是太聪明了。再接着看这只大猩猩又用什么来避雨呢,树叶编成的帽子,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的孩子被他护在怀里,画面真是太温馨了。
三、赏名画,品意境。
通过刚才我们的观察,我们知道了下雨时的情景是什么样子的,现在我们再看看在美术大师是怎样表现下雨的呢?
师:你们看在雨中还有一个看瓜人搭的小篷子,有个小淘气跑进去。你来想象一下,小男孩在瓜棚里干了什么?(在听雨,在欣赏雨景。)你从他的动作中看出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开心)是啊,这个可爱的小男孩正开心地正趴在瓜棚里,两手托腮,双脚向上高高翘起,悠闲地欣赏雨景呢。现在就让我们两手托腮悠闲地想象画中的雨滴都会落在什么地方了呢?(雨滴落在叶子,瓜田,瓜棚上)通过小朋友的想象力雨滴落到了很多地方。
师;其实这是一幅中国画呢,是我国著名画家韩羽绘制的《听雨图》 仔细看,画家用简单几笔勾画出雨中的场景。仔细听,淅淅沥沥的雨水声,让我们听到了雨打在叶子上的声音。再仔细听,你也许还能听到小动物欢快的叫声呢,多好听的声音呀。所以一幅好的艺术作品,不仅能给人美的享受,还能引发人们无尽的联想。我们接着看看小朋友在美术作品中是怎样表现雨的?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吧,我们分四小组,说一说你喜欢哪幅作品 为什么?从画面中又看到了怎样的雨中情景呢?他们在雨中干了什么?心情怎么样?哪一组先来分享?第一小组先来说,《下雨了》这个女孩和谁在一起?
师:小蚂蚁又用什么当雨伞呢?
生:小蚂蚁也在用叶子保护自己安全回家。
师;你们看画面中的人与动物有了交流,使得画面表现得更加生动有趣了。第二小组来说一说,《伞花》画中的小朋友非常喜欢下雨,你太厉害了,都能看出人物开心的表情,等会你也可以把人物的表情在你的画面中表现出来。不过老师发现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是全身图,有的是半身图?《放学了》雨中的人物大小一样吗 哪边的人物大?(前面)是啊,运用了近大远小的关系突出了主要人物,表现了一群孩子在雨中放学回家的情景。老师也很喜欢一幅画《下雨妈妈来接我》你看穿雨衣的人多难表现啊,她却用了简单的三角形就给概括出来了。再仔细看,这件雨衣是画出来还是贴出来的?你看,我们可以用绘画或者结合剪贴的方式来表现雨景呦。
四、艺术实践
看了这么多雨中景色老师特别想和你们一起用画笔描绘一幅下雨天,想不想一起?首先老师想到了可以避雨的蘑菇,这个蘑菇好大呀,周围还生长着小蘑菇,蘑菇有大有小,大蘑菇还遮挡了小蘑菇。谁会在这里避雨?老师想到一只了小蜗牛,小蚂蚁正在抬着头和他聊天呢,他们说雨景好美啊。旁边的小男孩看起来可没有那么怕雨,瞧他开心的,在这小雨里享受着清凉。小雨是什么样呢?(学生上台画小雨)。这时雨越来越大,大雨什么特点?(让学生画大雨)乌云也黑压压地压了下来,老师画乌云。这时来了一位妈妈打着伞急匆匆地走过来帮孩子遮雨,雨伞遮住了妈妈的头发,孩子的帽子。雨溅到地上,还形成了一个个小水花呢。(教师补充水花)多么有趣的画面啊。你看,老师围绕着雨中情利用绘画结合剪贴的方法创作了一幅雨景图。下面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也来创作一幅雨中情景的画吧。利用身边的材料我们分组来完成,在创作中请同学们注意以下两点:
(1)利用大小变化突出主要人物的动态、表情。
(2)注意前后遮挡的关系。
五、成果展示。
同学们,放下手中的笔,下面我们来静静地欣赏一下每个小组表现得雨中美景吧,谁来说一说你喜欢哪幅雨景,猜一猜画面中发生了怎样有趣的故事?师评:孩子们,今天我们用绘画或剪贴的方式表现了雨中的情景,每个小组的作品都很有趣,课后我们再用更多的时间分享其他作品里精彩的雨中故事吧。
六、课后拓展。
(师):同学们雨水可以滋润大地,净化空气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好处,但是有时他发脾气时也会给我们带来诸多不便,甚至各种灾难,其实老师最想告诉同学们的是在雨中还有一种景色叫做善良。小女孩为抗洪战士撑起了伞。男子冒雨为流浪猫撑伞。郑州特大冒雨,小男孩一手撑伞一手清理下水口。新冠疫情爆发,医护人员冒雨翻身越岭采集核酸,兰陵镇静态管理期间医护人员冒雨挨家挨户采集核酸。疫情不退,他们不退,雨中坚守的身影令人动容,他们只为疫过天晴。孩子们,这一幕幕有没有暖到你?孩子们,你们现在还小,很多事情还做不到,但是老师希望你内心的美好和你一起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