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太阳出来了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太阳出来了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4-01-08 22:30: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唱歌 太阳出来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用亲切、优美的声音演唱《太阳出来了》,并感受自然界的美好。
2. 通过演唱、创编、表演等途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及创编的能力。
3. 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太阳出来了》的演唱。
2. 难点:二声部的合唱部分及歌曲处理。
三、教学过程
1. 师生问好
(1)教师播放音乐《清晨》,与学生进行音乐问好。
(2)要求:学生随着音乐节奏,踏步与老师问好。
设计意图:营造音乐氛围,拉近师生关系,为整堂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图片,请学生描述看到的景色。
(2)师:美丽的景色中少不了动听的旋律,有了动听的旋律,景色会变得更美!让我们在这美丽的景色中感受美妙的音乐吧!
(3)播放音乐《太阳出来了》,教师带学生随音乐做简单的律动。
设计意图:通过视觉与听觉的结合,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与大自然的关系,为歌曲学习做铺垫。
3. 看图理解歌词
(1)教师出示课文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景色。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出示相应的歌词。
(3)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歌词。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想象、描述,帮助学生理解歌词,为歌曲的演唱做好准备。
4. 学唱歌曲
(1)教师出示无伴奏谱的歌词,学生尝试齐唱。
(2)教师弹琴伴奏,学生随琴用“啦”模唱旋律。教师提示学生注意音的高低变化。
(3)教师出示带有伴奏谱的乐谱,学生尝试自己看谱演唱。教师给予肯定及纠正唱不准的地方。
(4)齐唱歌曲,分组比赛演唱歌曲。
(5)教师弹琴伴奏,学生为歌曲加入自己的动作进行演唱。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形式的演唱,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及表现能力,同时进一步熟悉歌曲旋律。
5. 为歌曲创编动作
(1)教师出示课件,请学生分组讨论并创编简单的动作。
(2)各组学生展示自己创编的动作,并评出优胜组。
(3)教师出示课件,展示部分动作,供学生参考并自由选择进行表演。
设计意图:通过创编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创新能力。使学生在表演中感受音乐的形象及韵律美。同时进一步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6. 练唱歌谱与合唱表演唱
(1)教师出示歌谱,与学生一起唱谱。提醒学生在唱谱时要注意音高、音准等方面的正确性。学生先齐唱单声部旋律,再随琴声合唱歌谱。有困难的地方教师重点指导纠正。
(2)教师播放音乐伴奏,学生齐唱歌曲第一段。教师给予评价并指出不足之处。
(3)学生自己选择演唱方式进行表演唱,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进行表演。教师给予肯定及鼓励。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唱,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及表演能力。同时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7. 课堂总结与布置作业
(1)教师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及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希望及要求。
(2)布置作业:请学生在下节课将学到的歌曲唱给家人听,并试着自己录制一首简单的歌曲录音带来与同学分享。设计意图:让学生把本课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及表演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及成功感!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1. 教法: 采用听唱法学唱歌曲:从感性入手,通过听觉来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美和真,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和学习动机。在学唱过程中采用听唱、模仿唱、对比唱、合作唱等多种形式来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歌词。
2.学法: 通过听、看、想、说、唱等多种形式来学习歌曲:在教师的引导下认真听赏音乐;通过观察图片内容来理解歌词;在教师的启发下发挥想象、积极思考;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体验快乐和竞争意识;在逐步学习过程中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
3.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课件、音响和钢琴等辅助教学设备来实施教学计划;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来促进学生的互动学习和交流合作;利用游戏比赛等方式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
1. 课堂练习
(1)教师根据所学内容,设计简单的问题,检测学生对歌曲的理解。
(2)分组合作,尝试完成歌曲的二声部合唱部分。
(3)学生自由创编动作,教师给予指导及评价。
2. 作业布置
(1)课后继续复习歌曲《太阳出来了》,并尝试与家人一起表演唱。
(2)利用网络或书籍,收集有关太阳的歌曲或资料,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3. 评价方式
(1)歌曲演唱:教师根据学生的演唱情况,给予评价并记录在案。
(2)创编能力:教师根据学生的创编动作及表演情况,给予评价并记录在案。
(3)合作能力:教师根据学生的合作表现,给予评价并记录在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