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羿射九日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4羿射九日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08 21:13: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羿射九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节课生字词,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小组合作、提高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3. 学习后羿射日的原因,感受后羿的奉献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本节课生字词,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
难点:学习后羿射日的原因,感受后羿的奉献精神。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
1.看老师写两个字,仔细观察写法。(师先写一个“羽”)现在,我要把这个字变成“羽字头”,你知道有什么变化 (生:“羽”变“羽字头”,钩儿收一收。师板书:羿。)
2.古时候有个人叫羿。出示课文插图,他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射下九个太阳。
补全课题,齐读。(教写“射”)
羿射下九个太阳,变成简洁的四个字就叫——(再读课题,读出节奏和力量)。
3.羿做了常人所不能做到的事,你有什么想法或疑问?
羿是一个神,只神才能射天上的太阳。
羿力大无穷,为人类做好事。
……
(这是一篇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二、通读课文,梳理、识字。
1.初读课文,识字。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句子反复读一读;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依次出示词串:
轮流值日 炙烤 融化 艰难
神箭手 爆裂 乱窜 庄稼
勃勃生机 滋润 繁茂 奔腾
朗读词语,学习“窜”“腾”的读音,对比学习“值日”“融化”等词语;提出不理解的词语,解决部分疑问。
读读三组词语,你有什么发现?(课文是按羿射九日的顺序写的:前、中、后)
2.默读课文。(不动嘴唇,不出声,不指读)
思考:羿为什么要射日?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结合课后练习交流起因、经过、结果:
十个太阳炙烤着大地,人类的日子很艰难。(起因)
羿射下了九个太阳,留下了最后一个。(经过)
大地上重新现出了勃勃生机。(结果)
三、读“羿射九日”的起因
1.神话故事的开头大多是这样的,谁来读——
很久很久以前,在世界最东边的海上,生长着一棵大树叫扶桑。扶桑的枝头站着一个太阳,底下还有九个太阳。每天天快亮时,扶桑枝头的太阳就坐上两轮车,开始从东往西穿过天空。十个太阳每天轮换,给大地万物带来光明和温暖。
(1)认识扶桑,体验“轮换”。
出示:“汤谷上有扶桑……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山海经》)在神话传说中,扶桑是神树,有数丈高。
谁来读读这棵大树的样子?
说说扶桑神奇在哪?(两轮车、轮流、从东到西穿过天空……)什么是“轮流”?绘图想象,引导小朋友联系自己的游戏经历,感受十个太阳的“轮换”。
(2)角色体验。老师请三个小朋友做太阳,枝头的太阳坐上两轮车,从东往西穿过天空。
追问:这一天,你从东往西穿过天空,开心吗?看到了什么?(引导想象说话)
齐读第一段。
2.不过,太阳们很快就不开心了,十天才轮到上天空一次,没意思!他们就集体跑了出来。谁来读?
可是,有一天,这十个太阳觉得轮流值日太没意思啦,于是,他们一齐跑了出来,出现在天空中,十个太阳像十个大火球,炙烤着大地。
出示句子:十个太阳不要( ),而要( )。
十个太阳不要轮流值日,而要一齐出现在天空。
在这里,“轮流值日”就是——(一个一个轮换到天上,从东到西穿过天空)。
指导生字“值”,怎么记住这个字?给“值”找几个朋友。(值班、值得、价值……)
联系生活体会“炙烤”。
3.天上有十个太阳,结果会怎么样呢?
(1)想象地上的生活情景。
(2)朗读第三自然段:
禾苗被晒枯了,土地被烤焦了,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连地上的沙石好像都要被熔化了。人类的日子非常艰难。
晒枯、烤焦、蒸干、熔化——艰难
借助想象、图片理解词语,指导读好句子。
4.回到题目,羿为什么要射日呢?
借助词语提示说一说。这就叫故事的——起因。
四、“羿射九日”的结果
看着每天东升西落的太阳,我们已经知道了故事的结果。读——
从此,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土地渐渐滋润起来,花草树木渐渐繁茂起来,江河奔腾欢唱,大地上重新现出了勃勃生机。
羿是怎样射日的呢?故事的经过往往是最精彩的,我们下节课一起读。
五、指导写字
觉 值 类 艰 此 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