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黄帝的传说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5黄帝的传说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08 21:14: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黄帝的传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识字与写字:通过朗读课文,借助注音、利用偏旁归类认识“帝、创”等14个生字,利用形近字对比识字,读准多音字“待”,会写“帝、传”等8个字,会写“传说、首领”等12个词语。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通过近义词理解“忽然、便利”,借助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理解“首领、启发、发展”
阅读与鉴赏:默读课文,做到不指读。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感受中国特有的文化,认同中华文化,提升文化自信。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黄帝的品质,感受黄帝的发明和创造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改善。
表达与交流:能根据提示:黄帝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怎样做的——结果怎样,有条理地讲述故事,感受我国古代人民聪慧的创造力,进一步激发学生产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重难点
默读课文,做到不指读。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感受中国特有的文化,认同中华文化,提升文化自信。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黄帝的品质,感受黄帝的发明和创造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改善。
教学过程
一、随文识字,了解故事背景
你看,我们都是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因为我们都是——黄种人,都是“炎黄子孙”(字卡)。我们都是炎帝、黄帝的子孙。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就是我们其中一位祖先——黄帝,黄帝的——传说。传说就是,一个人说给另一个人听,让故事口口相传。
“帝和传”都是本课的生字,请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写一写。(提醒:秃宝盖要写得宽一点;写好这个关键笔顺“竖折撇”)打开生抄本,各写一个。(关注写字姿势)
课题中的生字都会写了,一起读课题——
接下来,我们走进“黄帝的传说”,谁来为我们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了解一些黄帝的信息。(指名读,相机指导)
相机指导朗读。读得正确、流利。在这段文字中,你对黄帝有了哪些了解?
根据回答,相机指导:
①他的名字叫做轩辕,所以后人又称他为“轩辕黄帝”。
②他有很多创造发明。(生字卡片)创左边是一个——右边是一个——。一起读“创造发明”。(词卡)
黄帝生活的年代非常久远,仅仅用这些——石器(图),就有了很多发明创造,所以他深受人们的——爱戴。
③统领部落联盟。五六千年前,人们的生活并不安定,人们以狩猎为主,在捕猎时经常受到猛兽的伤害袭击,而且各个部落之间为了争夺食物和领地,也经常会发生战争。所以大家就推举他——统领部落联盟,让部落间团结,让人们生活更安定。
黄帝是他的——尊称,我们来看看这个“尊”字,这是他的老照片。对比看看,你有什么发现?下面是—手,上面的部分代表——瓶子,里面可能是——美酒。因为尊敬,所以要把美酒双手捧着送给他。我们一起读读这个词——尊称。
第一自然段短短几句话却有着这么多丰富的信息,让我们连起来再读一读。
课文中向我们介绍了两个发明创造,一个是黄帝造车,一个是黄帝造船。因为远在五六千年前,人们出远门都得靠——运东西也只能依靠——,(就是要自己——提、扛、抱)既——又很——。
我们一起读出这种辛苦。
2、梳理故事,提取关键词
我们先来看看黄帝是怎么造车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造车”的部分,边读边借助课后提示,思考黄帝造车的过程。(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怎么做的、结果怎样)注意默读的时候要:不出声、不指读。可以圈一圈关键词。
都读好了吗?用坐姿告诉我。
黄帝看到了什么?请你:
找得真准。黄帝的草帽被吹掉了,他看到,女生一起读——
在他看到的景象中,最关键的词是?——因为是圆的,所以会滚。(板书:圆、滚)看到这个景象,他想到了?你说。你们看,这就是黄帝想到的。男生一起读。那这些句子中,关键词是——
①滚动:看到草帽会滚,想到要找一个能像草帽一样会滚的东西。
②能滚动了,就能帮助人们搬运东西了!搬运
③还需要有一个——架子。
这些都是黄帝想到的,是他的设想(词卡),也是看到圆草帽滚动后得到的——启发(词卡)。
草帽被风吹到地上滚动,这是多么常见、普通的现象啊,黄帝却能想到创造发明,他可真是善于——思考!
有了启发,有了设想,还要去——尝试,去做。
黄帝是怎么做的?谁来读一读你找到的句子。这就是黄帝的做法,你们发现他成功的秘诀了吗?有哪些关键词。
④号召部落民众一起来做。一起读——号召 。“号召”这两个字里面都有——口,号召的意思就是——大声召唤,发动。
联系上下文,想想看黄帝会怎样号召民众? 会对民众们怎么说呢?
预设:这个号召还不够清楚,仅仅是号召一起来做吗?
说得很有道理,如果我是在场民众,愿意跟他一起造车。很有号召力。
大家快来按照这个方案找材料,什么②材料?(木头,树干,圆圆的东西)
看来黄帝还很善于——团结合作。
⑤还有什么成功的秘诀,关键词。试了一次又一次。过程很——艰辛,造车过车中出现了很多——困难。可能会出现那些困难?但这些困难都被他们一一解决了,终于把车——造出来了,他们可真是——坚持不懈。能读出你的理解吗?一二组读,三四组读,一起读。终于造车成功了。你们看,后来,指着图引读:人们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改进,发明了双轮车、又驯服了牛和马,用他们来代替人拉车、出远门、搬运东西方便多了。 喜悦的朗读声中,老师感受到了你们作为炎黄子孙的自豪。
这是什么车?牛车,除了牛车、还有马车。这就是不断在——改进。黄帝,我们的祖先们可真是——善于创造啊!现在,我们还在不断改进,还有了什么车?
3、借助关键词,讲好故事
这都是人们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改进的成果。无论是自行车还是汽车、高铁,这些交通工具的发明,最早都是受到黄帝造车的启发。
黄帝造车的过程,都读懂了吗?作为炎黄子孙,我们还要学会把这个传说流传下去。你们能借助黑板上的这些关键词,讲一讲“黄帝造车”的故事吗?
评价标准:声音响亮一颗星,能用上关键词把故事讲清楚一颗星,还能加入一些自己的想象(自己的话)三颗星。
有挑战吗?先同桌互相说一说、练一练。
指名说(两人)预设:讲故事和背课文不一样,你看黑板上是有提示的,可以在提示的基础上,加入一些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想法感受。 你说的时候都有人在轻轻地为你鼓掌了呢,…… 请其他同学评价,打星。(准备好星星贴纸)
4、小结方法,迁移运用
同学们,我们刚才借助提示: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怎样做的,结果怎样;又抓住一些关键词,讲清楚了黄帝造车的故事;按照这样的方法,我们也可以讲清楚黄帝造——船的故事。
我们还能讲清楚很多我们祖先发明创造的故事。因为很多发明创造都是源于生活中看到的,受到了启发,有了设想,不断尝试,最终获得成功。
比如黄帝的史官——仓颉造字的故事;黄帝的妻子——嫘祖养蚕,发明丝织品的故事;鲁班造锯的故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