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地理12月月考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地理12月月考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08 21:13:55

文档简介

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地理12月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3高三上·孝义月考)下表示意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四个城市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及2010~2020年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增加数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项目 城市 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 2010~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增加数量(万人) 2010~2020年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增加数量(万人)
上海 30.3 -30.25 215.42
北京 59.7 -72.,8 300.9
广州 39.7 129.12 468.46
深圳 34.0 116.88 596.73
1.据表可知(  )
A.2010年上海中心城区的人口数量最多
B.2010~2020年北京人口数量增加最少
C.2010~2020年四城市人口数量均增加
D.2010~2020年广州人口数量增加最多
2.导致2010~2020年四个城市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城市空间形态 B.交通条件
C.城市主要功能 D.产业升级
3.2010~2020年四个城市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会使中心城区的(  )
A.环境压力减小 B.功能布局更全
C.服务范围变小 D.用地面积缩小
【答案】1.C
2.D
3.A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影响因素;城镇的空间结构
【解析】【点评】中心城区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外环线以内地区作为中心城范围。关于功能定位。中心城区总体上应以现代商务为主体功能。考虑到各区情况的不同,在功能定位上可以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和多元化。关于主导产业、发展高增值、强辐射的现代服务业是进一步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和产业能级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国际大都市之需和中心城区之优的最佳结合点。
1.C.据表分析可知,2010-2020年,上海人口数量增加185.17万人,北京人口数量增加228.1万人,广州人口数量增加597.58万人,深圳人口数量增加713.61万人,故四城市人口数量均增加,C正确。
A.从表中数据不能判断出2010年上海中心城区人口数量最多,A错误。
B.上海人口数量增加最少,B错误。
D.深圳人口数量增加最多,D错误。
故答案为:C。
2.D.据表分析可知,2010-2020年四个城市的中心城区人口增加的数量较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增加数量少,是因为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四个城市出现一系列环境问题,生活和生产成本上升,促使产业升级转型,需要高精尖人才,导致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由中心城区转至中心城区以外地区,D正确。
ABC.城市空间形态、交通条件、城市主要功能不是导致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ABC错误。
故答案为:D。
3.2010-2020年四个城市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增加数量远大于中心城区,会减轻城市中心城区环境、交通、住房等方面的压力;一般疏解中心城区的非核心功能,功能布局可能有所减少,中心城区服务范围未变小,城市用地面积并未缩小,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2023高三上·孝义月考)沙摩西岛是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多巴湖内的湖中岛,高跷屋是其传统民居,两头翘起而形似牛角,如下左图所示。我国徽派建筑大致分布于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区,如下右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高跷屋是沙摩西岛的传统民居,可以反映出当地的环境特点是(  )
A.高温干旱 B.炎热潮湿 C.寒冷干燥 D.温和多雨
5.高跷屋宽大的窗户及悬空的屋脚的作用分别是(  )
A.通风透气抵抗潮湿 B.遮风挡雨利于排水泄洪
C.遮阳防晒降低成本 D.增加采光防止虫蛇侵入
6.相较于高跷屋,徽派建筑(  )
A.屋角上翘角度大 B.房屋窗户更大
C.屋脊坡度较和缓 D.屋脚悬空更高
【答案】4.B
5.A
6.C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及分布;地域文化对城乡景观的影响
【解析】【点评】世界各地的民居为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了不同的特色。比如,光照强烈的地方需要遮阳,气候寒冷的地方需要保暖,湿润多雨的地方注重排水和通风,沙尘暴频繁的地方注重防御风沙,地震、泥石流较多的地方重点防御地质灾害。建筑材料的选用也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建筑用材较多,体积庞大,运输困难,因而必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最大限度地发挥当地建筑材料的力学和美学的特点。产石地区多石构,产木材地区多木构,产竹地区多竹楼,黄土地区多土筑窑洞。
4.AB.据材料可知,高跷屋窗户宽大,有利于通风散热,屋脚悬空,利于防潮,可以反映出当地的环境特点为炎热潮湿,B正确,A错误。
CD.沙摩西岛位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纬度低,全年高温,CD错误。
故答案为:B。
5.AB.位于低纬度地区,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当地高温多雨;高跷屋是沙摩西岛的传统民居,窗户宽大能通风透气,屋脚悬空,可以抵抗潮湿,A正确,B错误。
C.高跷屋宽大的窗户及悬空的屋脚不利于降低成本,C错误。
D.当地气候炎热,应该减少采光,D错误。
故答案为:A。
6.A.据图可知,徽派建筑屋角没有上翘且屋顶坡度较小,A错误。
B.房屋窗户较小,B错误。
C.屋脊坡度较和缓,C正确。
D.徽派建筑的屋脚没有悬空,D错误。
故答案为:C。
(2023高三上·孝义月考)动漫产业包括前期的创意构思、作品制作,中期的动漫产品销售,及后期的衍生产品开发等。近年来,我国动漫产业发展迅速,长三角地区具有先天优势,动漫产业前期和中期发展较为成熟,其中《秦时明月》、《乐比悠悠》等几个动漫品牌名气响亮,但与国际动漫品牌差距较大。目前长三角地区动漫产业发展进入瓶颈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近年来,我国动漫产业发展迅速的根本原因是(  )
A.对外开放程度高 B.少年儿童人数多
C.市场需求旺盛 D.计算机广泛应用
8.长三角地区发展动漫产业的先天优势是(  )
A.气候适宜,环境优越 B.人才集聚,技术先进
C.通江达海,交通便捷 D.政策支持,外贸发达
9.长三角地区动漫产业发展进入瓶颈期的主要表现是(  )
①市场前景狭小②动漫品牌较少③地区发展差距大④产业链不完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7.C
8.B
9.D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工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点评】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土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政府政策、环境因素、区域产业基础和生产协作条件等,一般来说,市场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不同的工业部门所要考虑的因素是不同的,有原料指向型、市场指向型、动力指向型、劳动力指向型和技术指向型等。
7.C.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精神方面的需求越来越高,优质的动漫能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故我国动漫产业发展迅速的根本原因是市场需求旺盛,C正确。
ABD.对外开放程度高、少年儿童人数多、计算机广泛应用均不是根本原因,ABD错误。
故答案为:C。
8.B.长三角地区高校众多,人才集聚,为动漫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秀的专业人才;长三角地区产业基础好,经济发达,技术先进,为动漫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B正确。
ACD.动漫产业对技术和人才要求较高,气候、交通、外贸发达等都不是发展动漫产业的先天优势,ACD错误。
故答案为:B。
9.据材料分析可知,长三角地区的知名动漫品牌较少,且与国际知名动漫品牌的差距较大,②正确;目前我国动漫产业后期的衍生产品开发不足,说明动漫产业的产业链不完善,④正确;动漫产业是新兴产业,市场前景广阔,需求大,①错误;地区发展差距大,不是长三角地区动漫产业发展进入瓶颈期的表现,③错误,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2023高三上·孝义月考)软木是栓皮栎树特有的高度木栓质化的树皮,葡萄牙拥有适合栓皮栎树生长的环境及良好的森林管理方法,种植面积约占全球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软木加工是该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软木制品出口量占全球软木贸易量的60%以上,被称为“软木王国”。下图分别示意葡萄牙地理位置及软木制品之软木塞图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软木加工是葡萄牙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的直接原因是(  )
A.加工技术高超 B.软木材料丰富
C.气候条件优越 D.知名度较高
11.目前,葡萄牙软不生产面临巨大的挑战,推测最可能是因为(  )
A.替代品增多 B.种植面积扩大
C.劳动力不足 D.软水产量减少
【答案】10.B
11.A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点评】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土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政府政策、环境因素、区域产业基础和生产协作条件等,一般来说,市场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不同的工业部门所要考虑的因素是不同的,有原料指向型、市场指向型、动力指向型、劳动力指向型和技术指向型等。
10.据材料分析可知,葡萄牙拥有适合栓皮栎树生长的环境条件,且种植面积约占全球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软木加工的原材料丰富,故软木加工成为葡萄牙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的直接原因是软木材料丰富,其他因素是间接因素,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11.A.随着科技的进步,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软木的替代品越来越多,使葡萄牙软木生产面临巨大的挑战,A正确。
B.种植面积扩大,提供更多的材料,有利其发展,B错误。
C.主要采用机械生产,劳动力不足影响小,C错误。
D.没有信息显示其软木减少,D错误。
故答案为:A。
(2023高三上·孝义月考)下图示意地球某时刻昼夜分布,其中深颜色表示夜,其余为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图示日期最接近北半球的(  )
A.冬至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春分日
13.图示时刻,a、b、c三地(  )
A.a地即将日出东北 B.b地出现极昼现象
C.c地地方时为3时 D.三地太阳高度相同
【答案】12.A
13.D
【知识点】光照图的判读;地方时与区时的确定与计算;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点评】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极点附近出现极昼;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该半球昼变长、夜变短。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日出、日落方位变化规律:二分日,太阳正东升、正西落;太阳直射在北半球,东北升、西北落;太阳直射在南半球,东南升、西南落。
12.据图可知,南极圈及以内大部分地区为极昼,故图示日期最接近北半球的冬至日,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13.D.图示时刻,a、b、c三地均位于晨线上,则三地的太阳高度相同,D正确。
A.a地位于南半球且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可知a地即将日出东南,A错误。
B.c地出现极昼现象而b地未出现,B错误。
C.据晨线与赤道交点为6时,可算出c地的地方时为0时,C错误。
故答案为:D。
(2023高三上·孝义月考)通常热岛包含弱热岛、较强热岛和强热岛。下表示意郑州市多年四季日间热岛面积占比统计(单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项目 季节 弱热岛区 较强热岛区 强热岛区
春季 31.73 9.21 0.65
夏季 29.28 6.52 1.28
秋季 9.17 0.22 0.00
冬季 11.88 0.06 0.00
14.据表可知郑州市(  )
A.秋季较强热岛面积占比大 B.夏秋季不存在强热岛现象
C.冬季的热岛面积占比最小 D.春夏季热岛面积占比相差不大
15.郑州市春夏季热岛面积占比与秋冬季差异较大,主要是因为春夏季(  )
A.植被覆盖率高 B.太阳辐射更强
C.降雨量更丰富 D.云层更多更厚
16.下列因素与郑州市夏季热岛强度大致呈负相关的是(  )
A.高温日数 B.人口密度 C.雨日日数 D.硬化面积
【答案】14.D
15.B
16.C
【知识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大气热力环流
【解析】【点评】热岛效应是指一个地区的气温高于周围地区的现象,用两个代表性测点的气温差值(即热岛强度)表示,主要有城市热岛效应和青藏高原热岛效应两种。
14.D.据表分析可知,郑州市多年四季日间的热岛面积占比春季为41.59%,夏季为37.08%,春夏季热岛面积占比相差不大,D正确。
A.秋季较强热岛面积占比小,A错误。
B.秋冬季不存在强热岛区,B错误。
C.秋季的热岛面积占比最小,C错误。
故答案为:D。
15.B.春夏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郑州市白天时间较长,太阳高度较大,太阳辐射强,气温高,热岛强度强,B正确。
A.植被覆盖率高会使热岛面积有所减少,A错误。
CD.降雨量更丰富,阴雨天气多,云层更多更厚,太阳辐射被削弱较多,气温会较低,CD错误。
故答案为:B。
16.C.降水可以降低夏季大气温度,故雨日日数与郑州市夏季热岛强度呈负相关,C正确。
A.高温日数与城市夏季热岛强度大致呈正相关,A错误。
B.人口密度越大,生产生活排放的废热越多,气温相对越高,与城市夏季热岛强度大致呈正相关,B错误。
D.硬化面积越大,夏季增温越快越多,气温越高,与城市夏季热岛强度大致呈正相关,D错误。
故答案为:C。
(2023高三上·孝义月考)冰楔是地表水渗入冻土裂隙中冻结成的脉状冰,是年均气温低于—6℃的多年冻土区长期冻结的产物。冰楔作用是冻土层裂隙中的水循环往复地结冰膨胀和融化,对周围土岩层造成的破坏。冻土层一般分为活动层(夏季融化、冬季冻结)和多年冻土层,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冰楔作用发生的必要条件是(  )
①地表植被覆盖率低②温度降至0℃以下③土岩层中有贯通的裂隙④足够的水分供应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指出图中冰楔最可能形成于(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9.古代人们很早把冰楔作用原理应用在生活中,如(  )
A.采石 B.制陶 C.淘金 D.石雕
【答案】17.D
18.B
19.A
【知识点】冰川地貌;外力作用
【解析】【点评】冰楔的形成条件是:严寒的气候、深入到永冻层中为冰脉所填充的裂隙、冰楔的围岩是可塑性的。这样水在裂隙中才能反复冻结、膨胀,使围岩不断受压而变形。根据冰楔形成时间和围岩形成时间的先后关系,可分为同生冰楔和后生冰楔两种类型。前者是冰楔与围岩沉积物同时形成,后者则是冰楔形成于其围岩沉积层堆积之后。
17.由材料分析可知,气温较高时,地表水融化,易进入冻土岩层裂缝,在气温下降时冻结成冰楔,冻土层裂隙中的水反复冻结和融化对周围土岩层造成的破坏,即发生冰楔作用,故冻土岩层有贯通的裂隙和地表有足够的水分供应是冰楔作用发生的必要条件;与地表植被覆盖率低关系较小;温度降至0℃以下,地表水呈固态,不利于地表水进入土岩层裂缝,③④正确,①②错误,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18.据图文材料分析可知,冰楔位于年均气温低于—6℃的多年冻土层中,冻土层一般分为活动层和多年冻土层,活动层夏季融化、冬季冻结,一年中夏季气温最高,冻土区活动层融化最充分,此时地表水易进入冻土岩层裂缝冻结成冰楔,故图中冰楔最可能形成于夏季,春秋季节气温较低,活动层融化不如夏季充分,冬季冻结,故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19.A.据材料中冰楔作用的原理,古人把水注入岩层的裂隙中,利用冰楔作用破坏岩体结构,利于采石,A正确。
BCD.制陶主要是模具塑形,淘金体现为过滤,石雕是打磨外表,三者均与冰楔作用无关,BCD错误。
故答案为:A。
(2023高三上·孝义月考)海气温差是海水表面温度与其上空的空气温度之间的差值,是海雾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对自然环境影响深刻。下图a、b、c、d示意某大洋部分海域不同月份(1月、4月、7月、10月)海气温差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指出图d代表的月份最可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21.a、b、c、d四图中最易出现海雾的是(  )
A.a B.b C.c D.d
22.海气温差引起的海—气相互作用,对环境的重要影响是(  )
A.维护全球生态系统平衡 B.维持地球上水热平衡
C.完成全球水的动态循环 D.维持地球上水量平衡
【答案】20.A
21.C
22.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
【解析】【点评】海洋与大气直接接触,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不停地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共同组成了海洋-大气系统。进入地球大气的太阳总辐射能,约70%被海洋吸收。这些能量又以多种形式输送给大气,并驱动大气运动。海洋尤其是热带海洋,是大气运动的重要能量来源。与大气相比,海水的热容量大得多,热量传递所耗费的时间也长得多,因此海洋就成为地球上气温的调节器。
20.据图分析可知,1月海水表面温度比其上空空气温度高,两者温差为正值且数值较大,故图d最可能代表1月;7月海水表面温度比其上空空气温度低,海气温差出现负值,故图c最可能代表7月;与4月相比,10月海水降温较慢,海水表面温度比其上空空气温度高,两者温差较大,故图a最可能代表10月;4月海水温度升高较慢,其上空空气温度更高,两者差值较小,故图b最可能代表4月。图d代表的月份最可能是1月,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21.据图及上题分析可知,图c代表7月,海水表面温度比其上空空气温度低,海气温差出现负值,海雾形成是冷的海面和适当的海气温差;因此此区域符合海雾出现的条件,海雾出现的频率高,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22.B.海洋与大气之间进行着大量且复杂的物质与能量交换,其中海气温差引起的海—气相互作用,通过大气环流与大洋环流,驱使水分和热量在不同地区传输,从而维持地球上水分和热量的平衡,B正确。
A.海—气相互作用影响的是水分与热量的关系,对维护全球生态系统平衡的影响较小,A错误。
CD.水循化影响全球水的动态循环与维持地球上水量平衡,CD错误。
故答案为:B。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23.(2023高三上·孝义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加拿大东部为拉布拉多高原及阿巴拉契亚山脉,中部为大平原和高原,西部为科迪勒拉山区,其是全球最发达的经济体及西方七大工业国家之一,总人口约4000万,耕地面积不足国土面积的5%,但农业发展潜力大。2022年,加拿大粮食产量居世界第十位,是世界上农业最发达、农业竞争力最强的国家之一。下图示意加拿大主要耕作区分布。
(1)据图指出加拿大主要耕作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
(2)简析加拿大耕地面积不足国土5%的原因。
(3)说明加拿大农业发展潜力大的主要表现。
(4)简析加拿大成为世界上农业最发达、农业竞争力最强的国家之一的主要原因。
【答案】(1)纬度相对较低,热量充足;平原地形且集中连片,利于机械化作业;无冻土分布,土壤肥沃,农业生产条件好。
(2)纬度较高,热量不足;山地面积大,冻土广布,适宜种植面积较小;降水地区分布不均;灾害性天气较多等。
(3)气候条件多样,适合种植的作物种类多;农业科技水平高,产量大;重视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农业发展的条件好等。
(4)资金雄厚,对农业的投入多;科技发达,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制造业发达,为农业发展提供充足的机械设备;耕作区集中连片,机械化水平高,生产效率高。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加拿大主要耕作区位于位于加拿大南部,纬度相对较低,热量条件较好;地形以平原地形为主,且河流较少,耕地集中连片,利于机械化作业;纬度较低,无冻土分布,土壤深厚肥沃,农业生产条件好;南部地区是人口主要集中区,开发较早,农业基础好。
(2)结合图中信息和所学内容可知,纬度较高,大部分地区无霜期较短,热量不足;加拿大东部为拉布拉多高原及阿巴拉契亚山脉,中部为大平原和高原,西部为科迪勒拉山区,山地面积大且冻土广布,适宜种植的面积较小;加拿大降水地区分布不均;寒潮等灾害性天气较多。
(3)加拿大国土面积较为辽阔。且地形多样,气候条件多样,适合种植的作物种类多;加拿大为发达国家,是世界上农业最发达、农业竞争力最强的国家之一,农业科技水平高,产量大;加拿大重视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且后备耕地资源较为充足,农业发展的条件好等。
(4)加拿大是全球最发达的经济体之一,资金雄厚,对农业的投入多;加拿大为发达国家,科技发达,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加拿大是西方七大工业国家之一,制造业发达,为农业发展提供充足的机械设备;耕作区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集中连片,机械化水平高,生产效率高;加拿大重视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对农业支持力度大;加拿大地广人稀,人口数量少,农产品商品率高等。
【点评】农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区位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和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科技等)。市场需求决定着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与冷藏保鲜技术条件的发展,使农产品的市场(销售范围)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24.(2023高三上·孝义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泰加林又叫寒温带针叶林或北方针叶林,广泛分布在北半球寒温带大陆,可生长在干旱、贫瘠、大风等极端恶劣的环境中,其树叶有蜡质层、呈针状常绿状态,树木多群聚、树干呈炎塔状.垂直分异较简单,外围树木见风易倒,有“风倒树”之称。研究显示,近些年全球变暖在泰加林地带有明显的放大效应。下图分别示意我国泰加林分布和阿尔泰山泰加林景观。
(1)指出大兴安岭北部地区泰加林分布面积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
(2)推测泰加林有“风倒树”之称的缘由。
(3)从自然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泰加林树叶有蜡质层、呈针状常绿状态,且树木多群聚、树干呈尖塔状的好处。
(4)分析比较泰加林与落叶阔叶林的不同之处。
(5)解释全球变暖在泰加林地带有明显的放大效应的原因。
【答案】(1)纬度位置;距冬季风源地较近。
(2)分布于寒冷之地,冻土广布,土层较浅,树木根系横向生长,根系较浅;距冬季风源地近,冬季多大风天气;夏季气温高时,冻土表层融化,树木根基不牢等。
(3)树叶有蜡质层、呈针状,可以减少水分散失,适应寒冷天气;树叶呈常绿状态,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树木多群聚,可以抗风防倒;树干呈尖塔状,利于积雪下滑,减少树冠积雪量等。
(4)泰加林主要分布在寒温带,呈地带性分布,而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泰加林叶片缩小成针状、表面有蜡质且大多四季常绿,而落叶阔叶林叶片较宽薄,秋冬季落叶,春夏季长叶;泰加林分布的范围较落叶阔叶林广等。
(5)全球变暖,降水可能减少,导致山火频发,冻土消融,释放大量温室气体,加上山火产生的烟雾等使得大气逆辐射增强,地面保温作用增强,气温升高明显;死亡干枯的树木及林中的枯枝落叶层较厚,为山火提供燃料。
【知识点】主要植被类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
【解析】【分析】(1)由材料可知,泰加林又叫寒温带针叶林或北方针叶林,广泛分布在北半球寒温带大陆,由所学知识可知,大兴安岭北部地区纬度较高,且距冬季风源地较近,海拔高度,气温低,适宜泰加林生长。
(2)由材料可知,泰加林垂直分异较简单,外围树木见风易倒,有“风倒树”之称,可生长在干旱、贫瘠、大风等极端恶劣的环境中,分布于寒冷之地,冻土广布,土层较浅,树木根系横向生长,根系较浅,容易倒;距冬季风源地近,冬季多大风天气,风力强盛;夏季气温高时,冻土表层融化,树木根基不牢,在风力影响下容易倒。
(3)由材料可知,泰加林可生长在干旱的环境中,树叶有蜡质层、呈针状,可以减少水分散失,泰加林地区气候寒冷,适应寒冷天气;树叶呈常绿状态,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增加养分的吸收;当地风力强,树木多群聚,可以抗风防倒;树干呈尖塔状,利于积雪下滑,减少树冠积雪量,以防积雪压垮树枝。
(4)由所学知识可知,泰加林为亚寒带树种,落叶阔叶林为温带树种,故泰加林主要分布在寒温带,呈地带性分布,而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从叶面形态看,泰加林叶片缩小成针状、表面有蜡质且大多四季常绿,而落叶阔叶林叶片较宽薄,秋冬季落叶,春夏季长叶;泰加林在北美、亚洲欧洲的北部呈带状分布,故泰加林分布的范围较落叶阔叶林广等。
(5)由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泰加林又叫寒温带针叶林或北方针叶林,广泛分布在北半球寒温带大陆,全球变暖,气温升高,降水可能减少,导致山火频发,冻土消融,释放大量温室气体,加上山火产生的烟雾等使得大气逆辐射增强,地面保温作用增强,气温升高明显,影响泰加林的生存环境;死亡干枯的树木及林中的枯枝落叶层较厚,为山火提供燃料,对泰加林的破坏增强;泰加林所处纬度较高,对气候变化敏感,导致全球变暖在泰加林地带有明显的放大效应。
【点评】影响植物分布最重要的条件是气候,因为气候条件决定了植物所得的热量、光照和水分的数量。例如,在沼泽地上生长的植物,通常具有柔嫩、硕大而鲜绿的叶子,但是根部系统并不发达。在沙漠地区生长的植物,叶子很小,有的叶面上还覆盖着薄薄的蜡层,或者是叶子变成了细刺;有的植物具有非常发达的根系,以便从土壤的深处或广大面积的土壤中吸收水分。
1 / 1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地理12月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3高三上·孝义月考)下表示意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四个城市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及2010~2020年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增加数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项目 城市 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 2010~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增加数量(万人) 2010~2020年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增加数量(万人)
上海 30.3 -30.25 215.42
北京 59.7 -72.,8 300.9
广州 39.7 129.12 468.46
深圳 34.0 116.88 596.73
1.据表可知(  )
A.2010年上海中心城区的人口数量最多
B.2010~2020年北京人口数量增加最少
C.2010~2020年四城市人口数量均增加
D.2010~2020年广州人口数量增加最多
2.导致2010~2020年四个城市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城市空间形态 B.交通条件
C.城市主要功能 D.产业升级
3.2010~2020年四个城市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会使中心城区的(  )
A.环境压力减小 B.功能布局更全
C.服务范围变小 D.用地面积缩小
(2023高三上·孝义月考)沙摩西岛是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多巴湖内的湖中岛,高跷屋是其传统民居,两头翘起而形似牛角,如下左图所示。我国徽派建筑大致分布于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区,如下右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高跷屋是沙摩西岛的传统民居,可以反映出当地的环境特点是(  )
A.高温干旱 B.炎热潮湿 C.寒冷干燥 D.温和多雨
5.高跷屋宽大的窗户及悬空的屋脚的作用分别是(  )
A.通风透气抵抗潮湿 B.遮风挡雨利于排水泄洪
C.遮阳防晒降低成本 D.增加采光防止虫蛇侵入
6.相较于高跷屋,徽派建筑(  )
A.屋角上翘角度大 B.房屋窗户更大
C.屋脊坡度较和缓 D.屋脚悬空更高
(2023高三上·孝义月考)动漫产业包括前期的创意构思、作品制作,中期的动漫产品销售,及后期的衍生产品开发等。近年来,我国动漫产业发展迅速,长三角地区具有先天优势,动漫产业前期和中期发展较为成熟,其中《秦时明月》、《乐比悠悠》等几个动漫品牌名气响亮,但与国际动漫品牌差距较大。目前长三角地区动漫产业发展进入瓶颈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近年来,我国动漫产业发展迅速的根本原因是(  )
A.对外开放程度高 B.少年儿童人数多
C.市场需求旺盛 D.计算机广泛应用
8.长三角地区发展动漫产业的先天优势是(  )
A.气候适宜,环境优越 B.人才集聚,技术先进
C.通江达海,交通便捷 D.政策支持,外贸发达
9.长三角地区动漫产业发展进入瓶颈期的主要表现是(  )
①市场前景狭小②动漫品牌较少③地区发展差距大④产业链不完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3高三上·孝义月考)软木是栓皮栎树特有的高度木栓质化的树皮,葡萄牙拥有适合栓皮栎树生长的环境及良好的森林管理方法,种植面积约占全球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软木加工是该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软木制品出口量占全球软木贸易量的60%以上,被称为“软木王国”。下图分别示意葡萄牙地理位置及软木制品之软木塞图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软木加工是葡萄牙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的直接原因是(  )
A.加工技术高超 B.软木材料丰富
C.气候条件优越 D.知名度较高
11.目前,葡萄牙软不生产面临巨大的挑战,推测最可能是因为(  )
A.替代品增多 B.种植面积扩大
C.劳动力不足 D.软水产量减少
(2023高三上·孝义月考)下图示意地球某时刻昼夜分布,其中深颜色表示夜,其余为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图示日期最接近北半球的(  )
A.冬至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春分日
13.图示时刻,a、b、c三地(  )
A.a地即将日出东北 B.b地出现极昼现象
C.c地地方时为3时 D.三地太阳高度相同
(2023高三上·孝义月考)通常热岛包含弱热岛、较强热岛和强热岛。下表示意郑州市多年四季日间热岛面积占比统计(单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项目 季节 弱热岛区 较强热岛区 强热岛区
春季 31.73 9.21 0.65
夏季 29.28 6.52 1.28
秋季 9.17 0.22 0.00
冬季 11.88 0.06 0.00
14.据表可知郑州市(  )
A.秋季较强热岛面积占比大 B.夏秋季不存在强热岛现象
C.冬季的热岛面积占比最小 D.春夏季热岛面积占比相差不大
15.郑州市春夏季热岛面积占比与秋冬季差异较大,主要是因为春夏季(  )
A.植被覆盖率高 B.太阳辐射更强
C.降雨量更丰富 D.云层更多更厚
16.下列因素与郑州市夏季热岛强度大致呈负相关的是(  )
A.高温日数 B.人口密度 C.雨日日数 D.硬化面积
(2023高三上·孝义月考)冰楔是地表水渗入冻土裂隙中冻结成的脉状冰,是年均气温低于—6℃的多年冻土区长期冻结的产物。冰楔作用是冻土层裂隙中的水循环往复地结冰膨胀和融化,对周围土岩层造成的破坏。冻土层一般分为活动层(夏季融化、冬季冻结)和多年冻土层,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冰楔作用发生的必要条件是(  )
①地表植被覆盖率低②温度降至0℃以下③土岩层中有贯通的裂隙④足够的水分供应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指出图中冰楔最可能形成于(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9.古代人们很早把冰楔作用原理应用在生活中,如(  )
A.采石 B.制陶 C.淘金 D.石雕
(2023高三上·孝义月考)海气温差是海水表面温度与其上空的空气温度之间的差值,是海雾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对自然环境影响深刻。下图a、b、c、d示意某大洋部分海域不同月份(1月、4月、7月、10月)海气温差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指出图d代表的月份最可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21.a、b、c、d四图中最易出现海雾的是(  )
A.a B.b C.c D.d
22.海气温差引起的海—气相互作用,对环境的重要影响是(  )
A.维护全球生态系统平衡 B.维持地球上水热平衡
C.完成全球水的动态循环 D.维持地球上水量平衡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23.(2023高三上·孝义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加拿大东部为拉布拉多高原及阿巴拉契亚山脉,中部为大平原和高原,西部为科迪勒拉山区,其是全球最发达的经济体及西方七大工业国家之一,总人口约4000万,耕地面积不足国土面积的5%,但农业发展潜力大。2022年,加拿大粮食产量居世界第十位,是世界上农业最发达、农业竞争力最强的国家之一。下图示意加拿大主要耕作区分布。
(1)据图指出加拿大主要耕作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
(2)简析加拿大耕地面积不足国土5%的原因。
(3)说明加拿大农业发展潜力大的主要表现。
(4)简析加拿大成为世界上农业最发达、农业竞争力最强的国家之一的主要原因。
24.(2023高三上·孝义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泰加林又叫寒温带针叶林或北方针叶林,广泛分布在北半球寒温带大陆,可生长在干旱、贫瘠、大风等极端恶劣的环境中,其树叶有蜡质层、呈针状常绿状态,树木多群聚、树干呈炎塔状.垂直分异较简单,外围树木见风易倒,有“风倒树”之称。研究显示,近些年全球变暖在泰加林地带有明显的放大效应。下图分别示意我国泰加林分布和阿尔泰山泰加林景观。
(1)指出大兴安岭北部地区泰加林分布面积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
(2)推测泰加林有“风倒树”之称的缘由。
(3)从自然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泰加林树叶有蜡质层、呈针状常绿状态,且树木多群聚、树干呈尖塔状的好处。
(4)分析比较泰加林与落叶阔叶林的不同之处。
(5)解释全球变暖在泰加林地带有明显的放大效应的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C
2.D
3.A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影响因素;城镇的空间结构
【解析】【点评】中心城区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外环线以内地区作为中心城范围。关于功能定位。中心城区总体上应以现代商务为主体功能。考虑到各区情况的不同,在功能定位上可以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和多元化。关于主导产业、发展高增值、强辐射的现代服务业是进一步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和产业能级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国际大都市之需和中心城区之优的最佳结合点。
1.C.据表分析可知,2010-2020年,上海人口数量增加185.17万人,北京人口数量增加228.1万人,广州人口数量增加597.58万人,深圳人口数量增加713.61万人,故四城市人口数量均增加,C正确。
A.从表中数据不能判断出2010年上海中心城区人口数量最多,A错误。
B.上海人口数量增加最少,B错误。
D.深圳人口数量增加最多,D错误。
故答案为:C。
2.D.据表分析可知,2010-2020年四个城市的中心城区人口增加的数量较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增加数量少,是因为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四个城市出现一系列环境问题,生活和生产成本上升,促使产业升级转型,需要高精尖人才,导致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由中心城区转至中心城区以外地区,D正确。
ABC.城市空间形态、交通条件、城市主要功能不是导致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ABC错误。
故答案为:D。
3.2010-2020年四个城市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增加数量远大于中心城区,会减轻城市中心城区环境、交通、住房等方面的压力;一般疏解中心城区的非核心功能,功能布局可能有所减少,中心城区服务范围未变小,城市用地面积并未缩小,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4.B
5.A
6.C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及分布;地域文化对城乡景观的影响
【解析】【点评】世界各地的民居为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了不同的特色。比如,光照强烈的地方需要遮阳,气候寒冷的地方需要保暖,湿润多雨的地方注重排水和通风,沙尘暴频繁的地方注重防御风沙,地震、泥石流较多的地方重点防御地质灾害。建筑材料的选用也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建筑用材较多,体积庞大,运输困难,因而必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最大限度地发挥当地建筑材料的力学和美学的特点。产石地区多石构,产木材地区多木构,产竹地区多竹楼,黄土地区多土筑窑洞。
4.AB.据材料可知,高跷屋窗户宽大,有利于通风散热,屋脚悬空,利于防潮,可以反映出当地的环境特点为炎热潮湿,B正确,A错误。
CD.沙摩西岛位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纬度低,全年高温,CD错误。
故答案为:B。
5.AB.位于低纬度地区,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当地高温多雨;高跷屋是沙摩西岛的传统民居,窗户宽大能通风透气,屋脚悬空,可以抵抗潮湿,A正确,B错误。
C.高跷屋宽大的窗户及悬空的屋脚不利于降低成本,C错误。
D.当地气候炎热,应该减少采光,D错误。
故答案为:A。
6.A.据图可知,徽派建筑屋角没有上翘且屋顶坡度较小,A错误。
B.房屋窗户较小,B错误。
C.屋脊坡度较和缓,C正确。
D.徽派建筑的屋脚没有悬空,D错误。
故答案为:C。
【答案】7.C
8.B
9.D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工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点评】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土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政府政策、环境因素、区域产业基础和生产协作条件等,一般来说,市场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不同的工业部门所要考虑的因素是不同的,有原料指向型、市场指向型、动力指向型、劳动力指向型和技术指向型等。
7.C.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精神方面的需求越来越高,优质的动漫能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故我国动漫产业发展迅速的根本原因是市场需求旺盛,C正确。
ABD.对外开放程度高、少年儿童人数多、计算机广泛应用均不是根本原因,ABD错误。
故答案为:C。
8.B.长三角地区高校众多,人才集聚,为动漫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秀的专业人才;长三角地区产业基础好,经济发达,技术先进,为动漫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B正确。
ACD.动漫产业对技术和人才要求较高,气候、交通、外贸发达等都不是发展动漫产业的先天优势,ACD错误。
故答案为:B。
9.据材料分析可知,长三角地区的知名动漫品牌较少,且与国际知名动漫品牌的差距较大,②正确;目前我国动漫产业后期的衍生产品开发不足,说明动漫产业的产业链不完善,④正确;动漫产业是新兴产业,市场前景广阔,需求大,①错误;地区发展差距大,不是长三角地区动漫产业发展进入瓶颈期的表现,③错误,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答案】10.B
11.A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点评】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土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政府政策、环境因素、区域产业基础和生产协作条件等,一般来说,市场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不同的工业部门所要考虑的因素是不同的,有原料指向型、市场指向型、动力指向型、劳动力指向型和技术指向型等。
10.据材料分析可知,葡萄牙拥有适合栓皮栎树生长的环境条件,且种植面积约占全球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软木加工的原材料丰富,故软木加工成为葡萄牙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的直接原因是软木材料丰富,其他因素是间接因素,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11.A.随着科技的进步,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软木的替代品越来越多,使葡萄牙软木生产面临巨大的挑战,A正确。
B.种植面积扩大,提供更多的材料,有利其发展,B错误。
C.主要采用机械生产,劳动力不足影响小,C错误。
D.没有信息显示其软木减少,D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12.A
13.D
【知识点】光照图的判读;地方时与区时的确定与计算;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点评】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极点附近出现极昼;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该半球昼变长、夜变短。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日出、日落方位变化规律:二分日,太阳正东升、正西落;太阳直射在北半球,东北升、西北落;太阳直射在南半球,东南升、西南落。
12.据图可知,南极圈及以内大部分地区为极昼,故图示日期最接近北半球的冬至日,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13.D.图示时刻,a、b、c三地均位于晨线上,则三地的太阳高度相同,D正确。
A.a地位于南半球且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可知a地即将日出东南,A错误。
B.c地出现极昼现象而b地未出现,B错误。
C.据晨线与赤道交点为6时,可算出c地的地方时为0时,C错误。
故答案为:D。
【答案】14.D
15.B
16.C
【知识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大气热力环流
【解析】【点评】热岛效应是指一个地区的气温高于周围地区的现象,用两个代表性测点的气温差值(即热岛强度)表示,主要有城市热岛效应和青藏高原热岛效应两种。
14.D.据表分析可知,郑州市多年四季日间的热岛面积占比春季为41.59%,夏季为37.08%,春夏季热岛面积占比相差不大,D正确。
A.秋季较强热岛面积占比小,A错误。
B.秋冬季不存在强热岛区,B错误。
C.秋季的热岛面积占比最小,C错误。
故答案为:D。
15.B.春夏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郑州市白天时间较长,太阳高度较大,太阳辐射强,气温高,热岛强度强,B正确。
A.植被覆盖率高会使热岛面积有所减少,A错误。
CD.降雨量更丰富,阴雨天气多,云层更多更厚,太阳辐射被削弱较多,气温会较低,CD错误。
故答案为:B。
16.C.降水可以降低夏季大气温度,故雨日日数与郑州市夏季热岛强度呈负相关,C正确。
A.高温日数与城市夏季热岛强度大致呈正相关,A错误。
B.人口密度越大,生产生活排放的废热越多,气温相对越高,与城市夏季热岛强度大致呈正相关,B错误。
D.硬化面积越大,夏季增温越快越多,气温越高,与城市夏季热岛强度大致呈正相关,D错误。
故答案为:C。
【答案】17.D
18.B
19.A
【知识点】冰川地貌;外力作用
【解析】【点评】冰楔的形成条件是:严寒的气候、深入到永冻层中为冰脉所填充的裂隙、冰楔的围岩是可塑性的。这样水在裂隙中才能反复冻结、膨胀,使围岩不断受压而变形。根据冰楔形成时间和围岩形成时间的先后关系,可分为同生冰楔和后生冰楔两种类型。前者是冰楔与围岩沉积物同时形成,后者则是冰楔形成于其围岩沉积层堆积之后。
17.由材料分析可知,气温较高时,地表水融化,易进入冻土岩层裂缝,在气温下降时冻结成冰楔,冻土层裂隙中的水反复冻结和融化对周围土岩层造成的破坏,即发生冰楔作用,故冻土岩层有贯通的裂隙和地表有足够的水分供应是冰楔作用发生的必要条件;与地表植被覆盖率低关系较小;温度降至0℃以下,地表水呈固态,不利于地表水进入土岩层裂缝,③④正确,①②错误,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18.据图文材料分析可知,冰楔位于年均气温低于—6℃的多年冻土层中,冻土层一般分为活动层和多年冻土层,活动层夏季融化、冬季冻结,一年中夏季气温最高,冻土区活动层融化最充分,此时地表水易进入冻土岩层裂缝冻结成冰楔,故图中冰楔最可能形成于夏季,春秋季节气温较低,活动层融化不如夏季充分,冬季冻结,故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19.A.据材料中冰楔作用的原理,古人把水注入岩层的裂隙中,利用冰楔作用破坏岩体结构,利于采石,A正确。
BCD.制陶主要是模具塑形,淘金体现为过滤,石雕是打磨外表,三者均与冰楔作用无关,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20.A
21.C
22.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
【解析】【点评】海洋与大气直接接触,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不停地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共同组成了海洋-大气系统。进入地球大气的太阳总辐射能,约70%被海洋吸收。这些能量又以多种形式输送给大气,并驱动大气运动。海洋尤其是热带海洋,是大气运动的重要能量来源。与大气相比,海水的热容量大得多,热量传递所耗费的时间也长得多,因此海洋就成为地球上气温的调节器。
20.据图分析可知,1月海水表面温度比其上空空气温度高,两者温差为正值且数值较大,故图d最可能代表1月;7月海水表面温度比其上空空气温度低,海气温差出现负值,故图c最可能代表7月;与4月相比,10月海水降温较慢,海水表面温度比其上空空气温度高,两者温差较大,故图a最可能代表10月;4月海水温度升高较慢,其上空空气温度更高,两者差值较小,故图b最可能代表4月。图d代表的月份最可能是1月,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21.据图及上题分析可知,图c代表7月,海水表面温度比其上空空气温度低,海气温差出现负值,海雾形成是冷的海面和适当的海气温差;因此此区域符合海雾出现的条件,海雾出现的频率高,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22.B.海洋与大气之间进行着大量且复杂的物质与能量交换,其中海气温差引起的海—气相互作用,通过大气环流与大洋环流,驱使水分和热量在不同地区传输,从而维持地球上水分和热量的平衡,B正确。
A.海—气相互作用影响的是水分与热量的关系,对维护全球生态系统平衡的影响较小,A错误。
CD.水循化影响全球水的动态循环与维持地球上水量平衡,CD错误。
故答案为:B。
23.【答案】(1)纬度相对较低,热量充足;平原地形且集中连片,利于机械化作业;无冻土分布,土壤肥沃,农业生产条件好。
(2)纬度较高,热量不足;山地面积大,冻土广布,适宜种植面积较小;降水地区分布不均;灾害性天气较多等。
(3)气候条件多样,适合种植的作物种类多;农业科技水平高,产量大;重视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农业发展的条件好等。
(4)资金雄厚,对农业的投入多;科技发达,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制造业发达,为农业发展提供充足的机械设备;耕作区集中连片,机械化水平高,生产效率高。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加拿大主要耕作区位于位于加拿大南部,纬度相对较低,热量条件较好;地形以平原地形为主,且河流较少,耕地集中连片,利于机械化作业;纬度较低,无冻土分布,土壤深厚肥沃,农业生产条件好;南部地区是人口主要集中区,开发较早,农业基础好。
(2)结合图中信息和所学内容可知,纬度较高,大部分地区无霜期较短,热量不足;加拿大东部为拉布拉多高原及阿巴拉契亚山脉,中部为大平原和高原,西部为科迪勒拉山区,山地面积大且冻土广布,适宜种植的面积较小;加拿大降水地区分布不均;寒潮等灾害性天气较多。
(3)加拿大国土面积较为辽阔。且地形多样,气候条件多样,适合种植的作物种类多;加拿大为发达国家,是世界上农业最发达、农业竞争力最强的国家之一,农业科技水平高,产量大;加拿大重视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且后备耕地资源较为充足,农业发展的条件好等。
(4)加拿大是全球最发达的经济体之一,资金雄厚,对农业的投入多;加拿大为发达国家,科技发达,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加拿大是西方七大工业国家之一,制造业发达,为农业发展提供充足的机械设备;耕作区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集中连片,机械化水平高,生产效率高;加拿大重视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对农业支持力度大;加拿大地广人稀,人口数量少,农产品商品率高等。
【点评】农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区位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和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科技等)。市场需求决定着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与冷藏保鲜技术条件的发展,使农产品的市场(销售范围)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24.【答案】(1)纬度位置;距冬季风源地较近。
(2)分布于寒冷之地,冻土广布,土层较浅,树木根系横向生长,根系较浅;距冬季风源地近,冬季多大风天气;夏季气温高时,冻土表层融化,树木根基不牢等。
(3)树叶有蜡质层、呈针状,可以减少水分散失,适应寒冷天气;树叶呈常绿状态,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树木多群聚,可以抗风防倒;树干呈尖塔状,利于积雪下滑,减少树冠积雪量等。
(4)泰加林主要分布在寒温带,呈地带性分布,而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泰加林叶片缩小成针状、表面有蜡质且大多四季常绿,而落叶阔叶林叶片较宽薄,秋冬季落叶,春夏季长叶;泰加林分布的范围较落叶阔叶林广等。
(5)全球变暖,降水可能减少,导致山火频发,冻土消融,释放大量温室气体,加上山火产生的烟雾等使得大气逆辐射增强,地面保温作用增强,气温升高明显;死亡干枯的树木及林中的枯枝落叶层较厚,为山火提供燃料。
【知识点】主要植被类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
【解析】【分析】(1)由材料可知,泰加林又叫寒温带针叶林或北方针叶林,广泛分布在北半球寒温带大陆,由所学知识可知,大兴安岭北部地区纬度较高,且距冬季风源地较近,海拔高度,气温低,适宜泰加林生长。
(2)由材料可知,泰加林垂直分异较简单,外围树木见风易倒,有“风倒树”之称,可生长在干旱、贫瘠、大风等极端恶劣的环境中,分布于寒冷之地,冻土广布,土层较浅,树木根系横向生长,根系较浅,容易倒;距冬季风源地近,冬季多大风天气,风力强盛;夏季气温高时,冻土表层融化,树木根基不牢,在风力影响下容易倒。
(3)由材料可知,泰加林可生长在干旱的环境中,树叶有蜡质层、呈针状,可以减少水分散失,泰加林地区气候寒冷,适应寒冷天气;树叶呈常绿状态,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增加养分的吸收;当地风力强,树木多群聚,可以抗风防倒;树干呈尖塔状,利于积雪下滑,减少树冠积雪量,以防积雪压垮树枝。
(4)由所学知识可知,泰加林为亚寒带树种,落叶阔叶林为温带树种,故泰加林主要分布在寒温带,呈地带性分布,而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从叶面形态看,泰加林叶片缩小成针状、表面有蜡质且大多四季常绿,而落叶阔叶林叶片较宽薄,秋冬季落叶,春夏季长叶;泰加林在北美、亚洲欧洲的北部呈带状分布,故泰加林分布的范围较落叶阔叶林广等。
(5)由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泰加林又叫寒温带针叶林或北方针叶林,广泛分布在北半球寒温带大陆,全球变暖,气温升高,降水可能减少,导致山火频发,冻土消融,释放大量温室气体,加上山火产生的烟雾等使得大气逆辐射增强,地面保温作用增强,气温升高明显,影响泰加林的生存环境;死亡干枯的树木及林中的枯枝落叶层较厚,为山火提供燃料,对泰加林的破坏增强;泰加林所处纬度较高,对气候变化敏感,导致全球变暖在泰加林地带有明显的放大效应。
【点评】影响植物分布最重要的条件是气候,因为气候条件决定了植物所得的热量、光照和水分的数量。例如,在沼泽地上生长的植物,通常具有柔嫩、硕大而鲜绿的叶子,但是根部系统并不发达。在沙漠地区生长的植物,叶子很小,有的叶面上还覆盖着薄薄的蜡层,或者是叶子变成了细刺;有的植物具有非常发达的根系,以便从土壤的深处或广大面积的土壤中吸收水分。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