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
1.能说出血液主要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组成,能说出它们的功能
2.能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过程
学习目标
新课导入
生活中常出现意外事故,很多人因为失血过多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如果能够及时输血,他们可能会很快恢复健康。为什么血液对人体这么重要呢?血液有哪些功能呢?
血液的组成和成分
新知学习
血液是一种结缔组织,是人体内重要的组成物质,它在人体内不停地流动,把氧气和养料送到全身各处,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
血液的组成
血浆(55%)
血细胞(45%)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血液
(淡黄色,半透明)
(很薄的白色物质)
(红色,不透明)
血浆、血细胞及其功能
2.血浆的主要功能
1.血浆的主要成分
a.运载血细胞;
b.运输养料和废物.
水(90%以上)
蛋白质(约占7%)
葡萄糖
无机盐
氨基酸
(一)血浆
(约占3%)
(淡黄色液体)
(二)血细胞
观察
人血细胞
人的血细胞彩图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红细胞
血液中数量最多,成人每升血液:3.5×1012~5.0×1012个
(1)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两面凹的圆饼状
运输氧气
1.数量:
2.形态结构特点:
3.功能:
含铁蛋白质,容易与氧气结合和分离
(2)红细胞中有含红色的血红蛋白。
正常成年人:110~160g/L
思考
生活中人出现贫血症状,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人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血红的含量过少时,人就会出现贫血症状。可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预防贫血。
白细胞
(1)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形态多样
可吞噬进入人体的细菌和体内已经衰老或病变的细胞,有防御和保护功能。
1.数量:
2.形态结构特点:
3.功能:
数量比红细胞少得多,成人每升血液:5.0×109~10×109个
(2)有些白细胞能做变形运动
你的血液中
白细胞多,可能有炎症。
诊一诊
大夫,我的验血结果怎么样啊?
血小板
凝血:释放促血凝物质,使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原变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
激活的
血小板
未激活的
血小板
1.数量:
2.形态结构特点:
3.功能:
成人每升血液: 1.5 ×1011 ~3.5×1011 个
不规则,比红细胞和白细胞小,无细胞核
血清和血浆的主要区别是血清里不含纤维蛋白原。
止血:聚集在伤口处,堵住血管。
伤口的愈合过程
血管受伤
凝块形成
组织的修复
比较
项目 名称 形态特点 有无细胞核 数量 功 能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两面凹的圆饼,
富含血红蛋白
无
最多
运输氧气
个体最大,形态多样
有
吞噬病菌,对
人体有保护
和防御作用
最少
个体最小,形态不规则
无
凝血和止血
居中
血细胞功能特点比较
血常规化验数据
血液中各种血细胞的数量和血红蛋白的含量是相对稳定。通过血常规化验,医生解读血常规化验数据。可以初步确定患者病情。
RBC 红细胞
WBC 白细胞
Hb 血红蛋白
PLT 血小板
输血和血型
许多同学都会积极献血以便救援更多的生命,同学们献的血能输给任何一名伤员吗?输血有没有什么要求呢?
输血
输血是一种将献血者的血液输入到失血者体内的治疗方式。
在什么情况下伤者需要输血呢?
如果一个人一次失血超过血液总量的30%(约1200毫升)以上,就会严重影响人的生命活动,甚至危及生命,此时就必须通过输血进行抢救。
1901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和他的学生经过研究,将人的血液分为A型、B型、AB型、O型四种,确立了ABO血型系统。
除了ABO血型系统外,人类还有一些其它的血型系统,比如Mn、 Rh血型系统等。
小知识
血型的发现和类型
正常状态的红细胞
红细胞凝集成团
输血时,不同血型的血液混合后可能发生凝集反应,使红细胞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甚至导致死亡。
我们可以利用A型标准血清和B型标准血清来鉴定人的ABO血型。
思考
输血前必须
要做的是什么事?
验血
因为血型不合,受血者体内
存在的抗体与输入的红细胞抗原会发生凝集反应。
血型鉴定结果
A型血 B型血 O型血 AB型血
A型标准血清
B型标准血清
无凝集现象
有凝集现象
有凝集现象
无凝集现象
无凝集现象
无凝集现象
有凝集现象
有凝集现象
输血者 受血者 A B AB O
A
B
AB
O
模拟“血型鉴定”结果表
不凝集
不凝集
不凝集
不凝集
不凝集
不凝集
不凝集
不凝集
不凝集
凝集
凝集
凝集
凝集
凝集
凝集
凝集
输血原则
1.输同型血
B
A
O
AB
万能献血者
万能受血者
ABO血型之间的输血关系
2.只有在没有同型血且十分紧急的情况下,才能输入不容易引起凝集反应的异型血。
(O型血可以少量输给其他三种血型的人
AB型血原则上可以接受其他三种血型的血)
无偿献血
1997年,我国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国家提倡18—55岁符合体检标准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思考
献血会不会影响自身的健康呢?
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常献血更有益于健康。
实践表明:长期坚持适量献血的人,体内新鲜的血细胞含量明显高于未献血者,其精力更充沛,身体更健康。
随堂巩固
(1)血液是由[1]_____和[2]________两大部分组成。
(2)一个人如果红细胞数目过少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就会患_________。
(3)当人体某处受伤感染时,_________就会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在感染处吞噬病菌。
(4)如果一个人血液中[4]的含量过少,则他受伤时伤口会_________。
血浆
血细胞
贫血症
白细胞
血流不止
(5)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发现血液有不同的类型,并且提出最早的血型分类,这就是_________分类;大量输血时,应实行_________原则。
(6)血红蛋白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______,在含氧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_________。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_________的功能。
ABO血型
输同型血
结合
分离
运输氧气
课堂总结
成分:由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组成。
作用: 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红细胞 :运输氧气和一部分二氧化碳。
白细胞 :吞噬病菌,防御保护。
血小板 :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
血浆
血细胞
血液
血型:A型、B型、 O型、AB型
输血:输同型血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