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
新课导入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浩浩荡荡的江水、翠绿的树木、壁立的岩石。你再想象一下:水中的鱼儿、树栖的鸟儿、跳跃其间的猿猴,多么美丽的自然风光!如果让你将图中的事物分类,你会怎样分呢?
1.能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2.能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3.能举例说出生物富集现象
学习目标
新知学习
生态系统的成分
池塘里都有些什么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水草
土壤
鱼
水
细菌和真菌
蚯蚓
浮游植物
虾
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通过不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一个水族箱能否看作一个生态系统呢?
生态系统的概念
可以
一个生态系统应该包含哪些成分呢?
以池塘生态系统为例
太阳、水、土壤、水草、鱼、浮游植物、团藻、细菌和真菌等
(太阳、水、土壤)
(水草、鱼、浮游植物、团藻、细菌和真菌等)
水草、浮游植物、团藻
鱼
细菌和真菌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非生物
生物
非生物成分
生态系统的成分
非生物成分:
生物成分
消费者
生产者
分解者
阳光,温度,水分、空气,土壤等
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它
们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不仅养活了自身,还为动物的生
存提供食物。
植物
角色:生产者
生产者
消费者
动物
角色:消费者
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草食动物、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
角色:分解者
真菌、细菌等
分解者
主要是细菌和真菌,能够利用动植物的遗体,将其中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获得所需的物质和能量。
观察
生态系统的成分
讨论
1.生态系统中生物各种生物能否独立生存?
2.如果自然界中的各种微生物突然都不存在了,将会出现什么现象?
3.如果自然界中的各种绿色植物全部消失,将会出现什么现象?
尝试在校园或校园附近的自然环境中,观察一个生态系统,说出其中的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
各成分的作用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非生物成分
转化和储存能量
传递物质和能量
生物活动的场所和能量
分解有机物使能再次利用
生态系统各成分的作用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说的是什么生物现象?
柳
食物链
生物之间通过食物的关系而相互联系形成食物链。
请你写出图中生物关系的食物链
草
→
食虫鼠
鹰
蝗虫
→
→
思考
写食物链注意的事项
1.从生产者开始写起。(起点是绿色植物,终点是最高一级的动物)
2.箭头由生产者指向消费者,由低级消费者指向高级消费者。
3.食物链中不能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
试用箭头表示下列生物之间的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
你连对了吗?有几条食物链?最长的是什么?
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各条食物链之间相互交错形成复杂的网状联系,称为食物网。
生物富集及其影响
生物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并积累某种物质,使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不断增加的现象。
生物富集常常伴随食物链而发生。
生物富集
河流
含重金属的污水
含重金属的鱼
含重金属的熟鱼
工厂
人吃了含有重金属的鱼之后,身体里也含有重金属,但是人体很难将这些物质分解,因此,随着所食含重金属食物的量的增多,人体内的重金属含量也在增加,这就是生物富集。
生物体内的污染物超过一定的浓度时,生物就会出现受害症状。
重金属 正常含量 超标症状
铅 0.1mg/L 易贫血、损害神经系统
砷 ≦100 g/L 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并可能致癌
镉 ≦5 g/L(血液) ≦1 g/L(尿) 易引起骨痛病
汞 ≦5 ~10 g/L(血液) ≦20 g/L(尿) 诱发肝炎和血尿
随堂巩固
判断题
1.一个池塘不能称为一个生态系统。_____
2.只要是细菌和真菌,就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_____
3.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_____
4.食物链(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_____
5.水体中含有某种可被生物富集的农药,推测此农药含量最高的生物是分解者。_____
×
×
×
√
×
课堂总结
生态系统的成分
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
生物成分
分解者: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
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提供营养物质、能源
消费者:人和动物——直接或间接利用生产者制造的有机物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物富集及其影响:生物富集常常伴随食物链而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