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朗读为抓手,品诗圣之情怀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感知诗中描述的社会现实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变化。
2.品味诗句,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重点:
1.反复、深情朗读,感知诗中描述的社会现实以及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2.品味诗中精彩的描写。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叙事和抒情巧妙结合的写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
一、 导入新课,走近作者
上课前我们先来和这位唐朝的老朋友见见面吧。大家来打个招呼吧。嗨,杜甫,你好!大家已经学过了他的哪些诗歌呢?(学生自由说)今天我们主要是来学习他晚年创作的一首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板书题目)。在学习这首诗歌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他在安史之乱时期的生活经历。在安史之乱时,杜甫担任左拾遗。叛乱第三年,他被叛军所虏,在长安城含着血泪,写下《春望》。长安被收复之后,他被贬官。在这期间,他又看到战乱、兵役和饥荒等给百姓带来的巨大痛苦,于是又奋笔创作了不朽的史诗——“三吏”、“三别”。之后辞官,逃荒到四川成都,求亲告友,好不容易找到一块荒地,盖起了一间茅屋,总算有了个栖身之所,暂时过上安定的生活。不料第二年八月,狂风破屋。诗人彻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二、展示目标,明确任务
1.反复朗读,感知诗中描述的社会现实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变化。
2.品味诗句,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三、自由朗读明诗意
1.要求:
(1)放声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边读,边结合注解,读懂诗意。
2.指名朗读(注意提示一下节奏)。
3.全班齐读两遍。
4.随机提问几个重点字词,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⑴忍能对面(狠心当面) ⑵公然(毫无顾忌地)
⑶ 丧乱(安史之乱) ⑷长夜沾湿(长夜漫漫,屋漏床湿)
⑸安得(怎么才能求得) ⑹大庇(普遍地庇护)
四、巧读诗歌知诗人
(过渡:读诗要想真正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我们就要学会有感情地朗读。)
(一)第一段:读好动词
1.教师示范:配上肢体动作,表情神态,细到眼神。
2.学生自由朗读。
3.学生代表朗读。
4.全班齐读。
5.我要访问一位同学,你觉得你读出了诗人什么样的内心?(根据学生回答情况,适时引导,及时板书)
明确:痛惜焦急。
6.诗人因为什么痛惜焦急?
明确:秋风破屋。(板书)
7.秋风破屋受灾严重,诗人能不痛惜焦急吗?大家再来读一读。
(二)第二段:读出缓急
(过渡:第二段又有什么朗读小妙招呢?那就是——“读出缓急”。)
1.让学生先自己体会怎么读出缓急。
2.让两名学生PK读。(教师根据学生朗读的情况,适当示范。)
3.大家听出了诗人什么样的内心?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
明确:气愤无力。(板书)
词语:“老无力”“忍能”、“对面”、“盗贼”、“公然”、“呼不得”、“自叹息”。
4.诗人到底因为什么事如此气愤而又深感无力呢?
明确:群童抱茅。(板书)
5.学生再齐读体会诗人复杂内心。
(三)第三段:读有层次
(过渡:第三段的朗读要求是——“读有层次”。)
1.第三段写的是什么事?
明确:屋漏难眠。(板书)
2.屋漏难眠诗人分三个层次写,写了风云变化、生活状况、内心所思。(PPT展示)
3.我们来读读第一层风云变化,读两遍。
4.你感受到了怎样的环境气氛?
明确:天气恶劣,昏暗压抑,大雨将至。
5.屋漏,大雨马上就要来了,诗人的内心会是什么样的呢?
明确:凄苦、愁苦或暗淡愁苦。“一切景语皆情语”,恶劣的环境衬托了诗人愁苦的内心。
6.第二层读两遍。
7.你读出了诗人当下的一种什么生活状况?
明确:居住简陋,茅屋不牢,被子冷似铁(用比喻的手法将被子的冰冷表现到了极点。冰冷又破烂,常年受冻。屋漏偏逢连夜雨,雨脚如麻,雪上加霜,苦不堪言。生活窘迫,贫困潦倒。)
8.面对着这样的生活状况,诗人的内心是什么样的呢?
明确:苦不堪言、暗淡愁苦或愁苦无比。(板书:愁苦)
9.第三层写诗人内心所思,读两遍。
10.“自经丧乱少睡眠”,此时杜甫的内心想的会是什么呢?
明确:自己生活的种种苦;天下百姓的苦;国家的风雨飘摇。
小结:为国家民族的命运担忧,为天下百姓忧思。(板书:忧思)(或我自己曾为官,做过左拾遗,现在虽然辞官,生活都过得这样凄苦,更何况天下普通百姓的生活,那岂不是更悲惨?战乱,家国都不得安宁的。)
(四)第四段:读得慷慨
1.诗人忧国忧民,所以最后一段,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明确:慷慨。
2.全班读两遍。(相机而变)
3.这一段你读出了诗人什么的内心?
明确:渴盼广厦。(板书)
4.这一段最后“独”读字用得好,你们知道好在哪吗?
明确:突出了作者的舍己为人精神,坚定悲壮。(板书:坚定悲壮)
五、蓄势陡转悟情怀
1. 到这,诗歌我们读了,也思考了,现在请你们坐好了,听老师说说。老师想给大家讲讲这首诗歌在写作上的佳妙之处。那就是:叙事抒情巧妙结合,蓄势巧妙服务陡转。(PPT展示)
2.诗歌前三节“叙事”,最后一节“抒情”。前三节叙事都是为最后抒情做酝酿,做准备的,所以,这种手法就叫“蓄势”。杜甫在叙事的过程中,他并未只看到自己个人的不幸遭遇,而是超脱自我,推己及人。按常理来说,经历过秋风破屋,群童抱茅和屋漏偏逢连夜雨,这样的痛苦,大部分人都会怨天尤人,而“诗圣”杜甫他却大胆超越自我,以博大的胸怀来看家国,就是情感的“陡转”。(适当、适时板书:“叙事”、“抒情”、“蓄势”、“陡转”。)
3.现在请大家齐读这首诗歌写作的佳妙:叙事抒情巧妙结合;蓄势巧妙服务陡转。
4.下面谁能说说在这首诗歌中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杜甫?(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及时板书。)
明确:胸怀博大,推己及人,心怀天下,忧国忧民,舍己为人的杜甫,具有博爱情怀的杜甫,渴望广济苍生的杜甫。
小结:如果说杜甫笔下叙述的内容是“诗史”,那么他博大的胸怀就是“诗圣”形象的代言。这就是杜诗之所以感动我们的原因。
5. 在中国历史上,甚至是现在,和杜甫志同道合的忧国忧民之士,比比皆是。你能列举一些伟人吗?
孔 子——知其不可而为之。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
孟 子——君为轻,民为贵。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毛泽东——为人民服务。
习近平——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
小结:其实这就是时代的召唤,由古至今这种博大的仁爱之心是我们中国文人的责任担当,它植根于他们、我们、你们的心里。
六、课堂寄语,意犹未尽
1.全班自由背诵古诗第四段。
2.找个别学生背诵。
3.全班背诵。
4.布置作业
⑴背诵全诗。
⑵推荐阅读:“三吏”、“三别”、《兵车行》。
5.赠言,与大家共勉:
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幸福。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种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 ——别林斯基
课堂实录
师:上课前我们先来和这位唐朝的老朋友见见面。大家来打个招呼吧。嗨,杜甫,你好!大家已经学过了他的哪些诗歌呢?(由学生自由说)今天我们主要是来学习他晚年创作的一首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板书课题)
师:在学习这首诗歌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时期的生活经历。
(展示:在安史之乱时,杜甫担任左拾遗。叛乱第三年,他被叛军所虏,在长安城含着血泪,写下《春望》。长安被收复之后,他被贬官。在这期间,他又看到战乱、兵役和饥荒等给百姓带来的巨大痛苦,于是又奋笔创作了不朽的史诗——“三吏”、“三别”。之后辞官,逃荒到四川成都,求亲告友,好不容易找到一块荒地,盖起了一间茅屋,总算有了个栖身之所,暂时过上安定的生活。不料第二年八月,狂风破屋。诗人彻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朗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明确我们的学习任务。
(1.反复朗读,感知诗中描述的社会现实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变化。
2.品味诗句,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师:诗歌就应该是大声地、自由地朗读,那么,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放声地、自由地朗读诗歌。请注意——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同时要边读,边结合注释,读懂诗意。开始!
(展示:温馨提示: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边读,边结合注释,读懂诗意。)
(学生自由朗读明诗意。)
师:真是齐心协力的一个班级。老师想请一位同学朗读一下。这位男生,你来吧!
(男生很投入地朗读。)
师:所有人的掌声已经代表了一切。“八月秋高风怒号”读得真好!浑厚的声音,准确的读音,连节奏也把握的很准确。现在,请全班同学一起来朗读一下。
(全班齐声朗读。)
师:准确无误!音准了,节奏把握了,诗意呢?老师想检测一下同学们的朗读效果。(提问重点字词,学生自由回答,教师予以规范。)
师:“忍能对面为盗贼”“忍能对面”是什么意思?
生:……
师: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来回答。
生:竟然狠心当面。
师:“公然”?
生:在光天化日之下行凶。
师:具体形象。但我们的翻译要确保其意思正确的同时,语言要准确、简明、扼要。这里“公然”翻译成“毫无顾忌的”,言简意赅,怎么样?
生:嗯!知道了!
师:我们继续。“丧乱”?
生:安史之乱。
师:“安得”?
生:怎么求得。
师:“长夜沾湿”?
生:……
生:漫漫长夜……
师:长夜漫漫,屋漏床湿。
师:请在课本上记好!继续!“大庇”?
生:广泛地庇护。
师:很好!“大规模的庇护”。
师:高效的学习,为你们点赞!
师:读诗要想真正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我们就要学会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老师教大家一个小诀窍,那就是——“读好动词”,老师给大家示范一下。(朗读时教师要配上肢体动作,表情神态,细到眼神。)
(展示:第一节:读好动词)
(教师示范后,学生尝试着朗读第一段。)
师:现在老师想找一位同学来试着朗读一下第一段。
(一位男生起立朗读。)
师:好!请坐!老师甘拜下风!这位男生读得如此精彩,老师想看看大家的表现如何!请同学们一起来朗读一下吧!
(全体同学朗读第一节。)
师:现在,我要访问一位同学,你觉得你读出了诗人什么样的内心?
生:无奈(板书:无奈)
师:这位同学也想说说。
生:“风怒号”说明风之猛,也暗示了诗人当时年老体弱,他想捡拾茅草,可茅草已被风卷到了江对岸,有的挂在了高高的树梢,有的被卷到了池塘,沉在了水底,他爬不上树,也下不了水,怎么捡的回来呀!
师:你是一位心思细腻,又善于思考的孩子。大家觉得面对着此情此景诗人内心着急吗?
生:着急。(板书:焦急)
师:诗人如此焦急,如此无奈是因为什么事呢?
生:大风卷走了诗人茅屋上的茅草。
师:那能告诉我是什么季节吗?
生:秋天
师:能否简单概括?
生:秋天诗人的茅草屋被风吹破了。
师:争取用最简单的语言概括。
生:秋风吹破茅屋。
师:聪明如你!秋风破屋。
(板书:秋风破屋)
师:受灾如此严重,诗人能不痛惜焦急吗?可又没有任何办法!那我们大家就用声音来抒发诗人焦急而无奈的内心世界吧!
(全体再次朗读第一节,感受诗人内心。)
师:第二段又有什么朗读小妙招呢?那就是——“读出缓急”。同学们先自己尝试着朗读一下。
(显示:第二节:读出缓急。)
(学生自由朗读)
师:我想找一位男生和一位女生PK一下!谁想来试试?(选一男生和一女生)谁先来?
生:女士优先。
(女生朗读。)
师:“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我好像看到了杜甫手执拐杖立在我的面前,读的真好!
(男生深情朗读。)
师:全身心地投入的你——最帅!
师:听了你们富有情感地朗读,老师也想加入你们的PK 行列。
(教师示范朗读,重在缓急,意在让学生通过声音感受诗人情感。)
师:通过我们三个的朗读,你们听出了诗人怎样的内心?
生:起初诗人看见茅草被抱走肯定很气愤(板书:气愤),后面“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诗人知道自己年老体衰追不上那些孩子,看到孩子把茅草抱走肯定是一种无奈的心情(板书:无奈)。从最后一句“归来倚杖自叹息”,诗人可能对这些孩子有些许的同情,茅草在现在这个时代并没有什么价值,群童抱走茅草,那肯定是当时社会背景造成的。所以我认为作者在悲愤、无奈之余,还有一份同情。
师:悲愤之余有对孩子的同情。在新课开始之时,我们就知道“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了巨大影响:战乱、兵役、饥荒,饥寒交迫,民不聊生,“茅草”可能就是他们唯一的财产,成了他们的救命稻草。
师:“安身立命”的茅草被抱走诗人气愤无比,而年老体弱又无可奈何,内心充满了无力之感。而这又缘起何事?
生:抱茅。
师:谁抱茅?
生:群童
师:群童抱茅。(板书)
师:体会到了诗人的内心,相信再次朗读便会更加入情。请同学们再次共同朗读一次。
(全体同学朗诵第二节。)
师:第三节的朗读要求是——“读有层次”。在朗读之前大家说说第三节写的是什么事?
(展示:第三节:读有层次。)
生:下雨天茅草被吹飞,屋子都漏雨了。
生:诗人难眠。
师:再简单点概括呢?
生:屋漏诗人难眠。
师:屋露难眠。(板书)
师:这里诗人分三个层次写,写了风云变化、生活状况、内心所思。
(展示:风云变化、生活状况、内心所思。)。
师:我们来读一读第一层风云变化。
(学生尝试着读一遍。)
师:“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借助环境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同学们揣摩着再读一遍。
(学生再次朗读第一层。)
师:他描写了怎样的环境?烘托出了怎样的气氛?
生:风雨交加。
师:还在刮风吗?暴雨来了吗?
生:没有。
师:哪里看的出来?
生:俄顷风定云墨色。
师:“风定”,风停了。“云墨色”云层很厚,很黑,看来暴雨将至,但确实没有降临呢!
“向昏黑”也预示着暴雨将至。其他人的想法呢?
生:恶劣。
生:气闷。
师:屋漏,大雨马上就要来了,诗人的内心会是什么样的呢?
生:凄苦。
生:愁苦。
师:带着诗人的情感我们再来朗读一遍。
(学生再次朗读。)
师:第二层生活状况,大家共同朗读一次。
(学生朗读。)
师:朗读时我们就要化身为诗人,才会有其情。你们听听老师这样读,可以吗?
(老师示范。)
师:我们再试试?
(学生再次朗读。)
师:这层描写了诗人怎样的生活状态?
生:穷困潦倒。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生:“床头屋漏无干处”,屋子到处漏雨,诗人都没钱修。
生:“布衾多年冷似铁”,被子时间太久了,都不保暖了,还没换,说明了诗人的穷困潦倒!
师:这里用了一个修辞手法,是什么?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生:比喻。说明被子已经很旧了,和铁一样冰冷。
师:“冷似铁”形象的比喻,将被子的冰冷表现到了极点。“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家里仅有的一床被子冰冷又破烂,家人常年受冻。“床头屋漏无干处”,屋漏偏逢连夜雨,这可真是雪上加霜,苦不堪言。可见,诗人生活窘迫,贫困潦倒。其他同学呢?
生:悲苦交加。“雨脚如麻未断绝”窗外大雨,屋内的雨水也像断了线的珠子下个不停。
师:所以,这里我们要读出诗人内心的……
生:痛苦。
生:伤感。
生:悲痛
师:是的!诗人内心一定是悲苦万分的。(板书:悲苦)。那请大家拿起书来,一起朗读第二层,感受穷困潦倒的诗人的内心的悲苦吧!
(师生共读第二层。)
师:第三层写诗人内心所思。“自经丧乱少睡眠”诗人在想什么?
生:天下的寒士。
生:除了写自己、寒士,还有国家。
师:嗯!诗人想到的是天下百姓,想到的是风雨飘摇的国家。所以我们在这里要读出诗人的忧思之情(板书:忧思)。诗人忧思的是民族的命运,忧思的是天下的百姓。现在,我们随着诗人情感的变化将第三节整体地朗读一遍。
(全体朗读。)
师:好像还少了点儿情味。我们再全身心投入地朗读一遍。
(学生再次朗读。)
师:诗人忧国忧民,所以最后一段,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生:激昂。
师:是的!要读得慷慨!(PPT展示:第四节:读得慷慨)我们大家一起试试?
(全体朗读。)
师:这一节要读出诗人怎样的内心?
生:忧国忧民
生:对未来的期望。
师:对未来有着怎样的期望?
生:希望天下寒士都能过上安定的生活。
师:这一节有个词用得特别妙?是哪个词呢?
生:“死亦足!”
师:为什么觉得是“死亦足”?
生:他希望天下寒士不再寒冷,只要可以达成,牺牲他一个,诗人也会心甘情愿。
师:好一个“心甘情愿”!诗人希望天下寒士都有“安如山的”住所,我,杜甫,一个人死也不足惜。所以说,一个“独”字,道出了诗人的心声,他舍生取义的精神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悲壮的形象,他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坚定决心更是让人撼然,。而这全都蕴含在了“独”字上。所以,这一节我们要读出诗人的决心和悲壮(板书:决心 悲壮)。来吧,再来感受一下吧!
(学生朗读。)
师:朗读时我们要读出诗人的慷慨、悲壮、决心,为了天下寒士“我”可以舍己为人!准备好了吗?再来!
(学生再次朗读。)
师:到这,诗歌我们读了,也思考了,现在请你们坐好了,听老师跟大家说一说。老师想给大家讲讲这首诗歌在写作上的佳妙之处。那就是:叙事抒情巧妙结合;蓄势巧妙服务陡转。(出示:写作佳妙:叙事抒情巧妙结合 蓄势巧妙服务陡转。)诗歌前三节“叙事”(板书:叙事),最后一节“抒情”(板书:抒情)。前三节叙事都是为最后抒情做酝酿,做准备的,所以,这种手法就叫“蓄势”。杜甫在叙事的过程中,他并未只看到自己个人的不幸遭遇,而是超脱自我,推己及人。按常理来说,经历过秋风破屋,群童抱茅和屋漏偏逢连夜雨这样的痛苦,大部分人都会怨天尤人,而“诗圣”杜甫他却大胆超越自我,以博大的胸怀来看家国,就是情感的“陡转”(板书:蓄势 陡转)。现在请大家齐读这首诗歌的写作佳妙:叙事抒情巧妙结合;蓄势巧妙服务陡转。
师:下面谁能说说在这首诗歌中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杜甫?
生:心系天下。
生:忧国忧民。(板书:忧国忧民)
生:舍己为人。(板书)
师:诗人想到的不是个人际遇,而是天下苍生,这是怎样的情怀——推己及人!(板书:推己及人)如果说杜甫笔下叙述的内容是“诗史”,那么他博大的胸怀就是“诗圣”形象的代言。这就是杜诗之所以感动我们的原因。
师:在中国历史上,甚至是现在,和杜甫志同道合的忧国忧民之士,比比皆是。你能列举一些伟人吗?
生:屈原
生:范仲淹
生:孙中山
师:老师也为同学们搜集了一些忧国忧民之士,大家请看大屏幕!
(展示: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为政以德。
孟子——君为轻,民为贵。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毛泽东——为人民服务。
习近平——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师:来看看我们的习大大怀有怎样的伟大情怀呢?“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其实这就是时代的召唤,由古至今这种博大的仁爱之心是我们中国文人的责任担当,它永远植根于他们、我们、你们的心里。
师:历史的车轮向前滚动,但不变的应该是我们的“忧国忧民”之心!好了!请同学们再次拿起我们的课本,共同用心的去感受诗人杜甫虽身处“风雨飘摇”中却永远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吧!
(师生共同朗读最后一节。)
师:深情地朗读,只是抒情的一种方式。永远铭记在心里,时刻以此鞭策自己,才是真正的学得!现在老师请同学们背诵诗歌的最后一节!看谁背得又快又准!开始!
(学生背诵,老师巡视。)
师:我看到了同学们的自信!看来已经是成竹在胸!那我可就找同学来试试了!好!你来!我们先来击个掌吧,你今天的表现实在是太精彩了!(击掌)请背诵!
(男生背诵。)
师:把掌声送给这位男生,短短的时间背诵如此深情,又如此流利!请坐!下一位谁来?你,请起立!我们也来击个掌,老师也为你今天的表现点赞!来吧!请背诵!
(另一学生背诵。)
师:读出了诗人的慷慨激昂,同时也读出了诗人坚定的决心!接下来,我们全班一起背诵!
(全班背诵最后一段。)
师:希望这段文字能够在我们同学的心里泛起一片涟漪!好了!请看屏幕,这是我们今天的作业:1.背诵全诗。2.推荐阅读“三吏”、“三别”、《兵车行》(PPT展示)。最后,老师将别林斯基的这段话送给大家,与大家共勉: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幸福。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种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