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四章 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2课时
1.说出传播的条件;会应用回声测距。
2.分析归纳固体、液体的传声速度比气体快,同种介质传声速度还和温度有关。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1.声音的传播条件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对于声速的学习要熟记15 ℃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同时对声速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进行归纳和总结,找出规律。
2.预习时间大约15分钟。先阅读课本,理解哪些知识有困难,哪些易于掌握,做到心中有数,听课时有重点、难点之分。
·导学建议·
1.从生活中的上课铃声导入新课,我们为什么能听到铃声?激起大家学习的兴趣,然后进行书中的探究实验,这样更进一步加深理解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
2.对于真空罩实验探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及时归纳总结声音传播条件的实验结论。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1.将两张课桌紧靠在一起,一位同学轻敲一张桌子,另一位同学将耳朵贴在另一张课桌上,会有什么发现?说明了什么?
答 会听到声音,说明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2.胡令能在《小儿垂钓》中写道“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这说明了什么?
答 路人说话的声音通过空气和水传播给鱼,鱼听到声音被吓跑,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和液体(水)中传播。
3.声音的传播需要 介质 ,一切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作为介质传声, 真空 不能传声。
介质
真空
人怎样听到声音
4.如图所示,音叉 振动 时,附近空气随音叉 振动 ,形成一系列疏密相间的波纹向四周传播,这就是 声波 。这就像石块落入水中击起 水波 一样。
振动
振动
声波
水波
5.人耳的构造如图所示,那么人耳听见声音的过程是
音叉的振动 →引起空气的振动形成了声波→ 鼓膜 振动→听小骨→ 听觉神经 →大脑→听到声音。
6.一般来说,耳聋分为哪两类?
答 一类是神经性的,是由听觉神经损坏引起的;另一类是非神经性的,是声音的传播过程发生了障碍引起的。非神经性的耳聋容易治愈,可以通过佩戴助听器等途径来修复。
音叉的振动
鼓膜
听觉神经
声速与回声
常温时一些物质中的声速(m/s)
空气 340 花岗岩 3800
水 1500 钢铁 5200
松木 3320 玻璃 5000
7.声音传播的快慢用 声速 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 种类 和 温度 有关,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340 m/s 。
8.根据小资料给出的信息,你发现了什么?
答 一般说来,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传播速度较快,但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
声速
种类
温度
340 m/s
9.声波在传播中遇到障碍物会发生以下情况:一部分声波在障碍物表面 反射 ;另一部分声波有可能进入障碍物,被该物体吸收甚至穿过障碍物,我们能隔墙听到相邻房间中的声音就是这种情况;不同的障碍物对声波的 反射 和 吸收 能力不同,通常,坚硬光滑的表面反射声波的能力强,松软多孔的表面吸收声波的能力强。
反射
反射
吸收
10.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形成 回声 ,当两个声音传到人耳时间 大于等于 0.1 s时,人耳就能分辨这两个声音,若 小于 0.1 s则原声加强(如图所示)。
回声
大于等于
小于
立体声(双耳效应)
11.人靠 两只耳朵 来判断发声物体的方位,从而对周围的声音世界有了 立体 的感觉。
两只耳朵
立体
12.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 时刻 、 强弱 及步调不同,从而可以辨别声源的位置。如图所示,若声源在人耳的左边,一方面,左耳距声源近先听到,右耳距声源远后听到,声音到达左右耳时间的不同,便形成了 方向感 ;另一方面,由于人头部对声音的掩蔽作用,左耳听到的声音比右耳 强一些 。总之,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都不同,这就是 双耳效应 。
时刻
强弱
方向感
强一些
双耳效应
声音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器材: 玻璃罩 、抽气机、 电铃(或闹钟) 。
玻璃罩
电铃(或闹钟)
方法:理想实验法。
步骤:(1)将发声的电铃(或闹钟)放在玻璃罩中,用玻璃罩罩住,如图所示。
(2)使用抽气机将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观察现象。
(3)断开抽气机,使空气慢慢进入玻璃罩,观察现象。
现象: 随着玻璃罩内空气的减少,电铃(或闹钟)的声音越来越小;空气进入玻璃罩,声音逐渐变大 。
推理: 当玻璃罩内没有空气时,我们将听不到电铃(或闹钟)发出的声音 。
结论: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
随着玻璃罩内空气的减少,电铃(或闹钟)的声音越来越
小;空气进入玻璃罩,声音逐渐变大
当玻璃罩内没有空气时,我们将听不到电铃(或闹钟)发
出的声音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声速
学过声音的传播后,我们知道了声音传播的速度和温度有关,下表是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记录的空气中声速随温度变化的数据。
空气温度/ ℃ -20 -10 0 10 20 30
声音速 度/(m·s-1) 318 324 330 336 342 348
(1)请你在如图所示的坐标中作出声速和温度关系的图像。
答
(2)请你根据所作图像找出温度为15 ℃时声速为 339 m/s。
339
(3)当飞机的飞行速度接近周围声速时会受到相当大的阻力。20世纪中期,人们就尝试进行超音速飞行。在飞机速度有限的情况下,你能指出在什么情况下试验更容易成功吗?
答 低温条件下。
答 低温条件下。
声音能反射回来吗?
实验器材:两根相同的纸管、书和机械表。
实验步骤:
①如图所示,把两根纸管和书放好,纸管不要与书接触;
②把机械表放在一个纸管内的一端,在另一根管子的一端侧耳倾听,用手捂住另一只耳朵,左右移动倾听的纸管,寻找听到的滴答声最响的位置;
③拿走听管,仍在原位听,仔细听机械表的滴答声;
④再把硬纸管放回原位,拿走物理书,仔细听机械表的滴答声。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步骤③中,你还能听到与步骤②中同样清晰的滴答声吗?
答 能听到。
(2)在步骤④中,你是否还能听到机械表清晰的滴答声?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答 不能听到;这是因为声音遇到书本的表面时会反射回来,所以在合适的位置可以听到清楚的声音,把书拿走后,声音不会反射回来。
答 不能听到;这是因为声音遇到书本的表面时会反射回来,
所以在合适的位置可以听到清楚的声音,把书拿走后,声音不
会反射回来。
小华跟着爸爸到大山中去旅游,爸爸说:“你能知道对面的山峰离我们有多远吗?”小华感到很迷惑,请你设计一个方案,帮助小华解决这个问题。
答 对着大山高喊一声,用秒表或手表开始计时,当听到回声计下时间为t1,则离山峰的距离为s=。(v=340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