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同步练习(培优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同步练习(培优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5.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08 22:17:23

文档简介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同步练习(培优卷)
一、基础知识题
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朗 训斥 规距 抽屉
B.喉咙 厉害 催逼 抹杀
C.混浊 校样 藤椅 祥细
D.精致 镇静 糟殃 唠叨
【答案】B
【知识点】同音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回忆鲁迅先生
【解析】【分析】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
A.距→矩。B正确 C.祥→详。D.糟→遭。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结合语境,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成语或俗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每一段新征程的开启,总让人充满憧憬。从新起点继续出发的中国,如何 ① ?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逐梦史”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艰辛探索,顺应了社会进步的时代潮流,进行着 ② 的改革创新,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人间正道。今日中国距离民族复兴梦想,依然是 ③ 。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所罕见的困难。但我们坚信④ ,只要我们有信心,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勇于攻坚克难,就一定能打开中国发展新局面、开创中国道路新境界。
A.①众人拾柴火焰高 ②与日俱增 ③四面楚歌 ④滴水穿石
B.①众人拾柴火焰高 ②坚定不移 ③行百里者半九十 ④滴水穿石
C.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②坚定不移 ③行百里者半九十④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D.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②与日俱增 ③四面楚歌 ④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答案】C
【知识点】特定含义与使用范围的成语;回忆鲁迅先生
【解析】【分析】第一个空陈述的主体是“中国”,第一句说是的中国如何继续发展,所以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排除CD项,第二空在“改革创新”前用“坚定不移”符合表达的意思,而“与日俱增”不能修饰“改革创新”,故选C。
【点评】本题有难度,选项中词义接近,不好判断。成语和俗语都是常用固定短语,平时学习要好好掌握,阅读文章多记忆这类语言语言,注意辨识它们的含义的意义。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
——才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①为了与他们论是非,争黑白,鲁迅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动用了自己的所有知识储备,殚精竭虑,呕心沥血。
②鲁迅是伟大的,他的伟大,至少一半要拜对手所赐。
③所以才有了那一篇篇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杂文。
④看看他的那些对手吧,胡适、林语堂、郭沫若、成仿吾、陈垣,最次也是梁实秋,个个都是国内顶级文人学者,学富五车,满腹经纶。
A.①③②④ B.④①③② C.②④①③ D.③②④①
【答案】C
【知识点】句子排序;回忆鲁迅先生
【解析】【分析】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写作顺序,在认真读课文体会作者是总分的先后顺序写的,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诵读语段,检查确定。
【点评】做好此题关键在于熟读句子,在认真体会作者的写作顺序,包括课文脉络,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排序。
二、语言综合运用
4.(2023七下·雨花期末)表达
某校开展“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的活动,七年级某班小明同学说:“我只是个十三四岁的中学生,尽孝离我还很远。”他认为开展这次活动意义不大,不想参加,请你劝他参加活动。
要求:①符合情境,语言得体,连贯。
②语言简洁,字数不超过100字。
【答案】小明,行孝要趁早,要从小事做起。平时多和父母沟通交流,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家务,这都是行孝,一个总等待将来去行孝的人,会失去许多行孝的机会。参加这次活动会让你受益匪浅。
【知识点】语言得体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劝说语。针对张明同学这种‘尽孝离我还很远”“开展这次活动意义不大”的观点,显然是不正确的。要注意围绕及时行孝的重要性来劝说,语言委婉即可。
故答案为:小明,行孝要趁早,要从小事做起。平时多和父母沟通交流,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家务,这都是行孝,一个总等待将来去行孝的人,会失去许多行孝的机会。参加这次活动会让你受益匪浅。
【点评】解答劝说类的表述题一般包含几个部分:首先打招呼,这是与人沟通的第一步。其次肯定对方的工作是辛苦的,这是良好沟通的前提。然后摆明自己的观点,说清楚理由,有理有据让人信服。最后表达期望。
5.(2023七下·朝天月考)微写作。
课堂上老师播放了央视播出的《我的长征》节目片段:一批志愿者沿着当年红军长征的路线徒步行走,体验长征。要求同学们就“重走长征路有没有意义”这一辩题展开辩论。
听到此消息后,你所在的班的同学立即分成了两派,展开了辩论。请你站在正方的角度,对反方的观点加以反驳。要求观点明确,阐述理由不少于100字。
反方:这个活动没有意义。时代不同了,何必再吃那些苦?况且,况且让那么多人去翻越老山界,安全也无法保障,万一出了事谁负得起这个责任?
正方:
【答案】我觉得这个活动有意义。如今时代不同了,我们有了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出行很方便,生活也很舒适,但我们中不少人恰恰缺少了吃苦的精神,缺乏承受挫折与困难的勇气。重走长征路,可以唤起我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
【知识点】语言得体;语言连贯
【解析】【分析】注意正方立场,是赞同重走长征路。可以从这个活动让我们实地了解长征路的艰难,让我们了解到前辈们的艰辛,真正理解长征精神等角度出发。言之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我觉得这个活动有意义。如今时代不同了,我们有了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出行很方便,生活也很舒适,但我们中不少人恰恰缺少了吃苦的精神,缺乏承受挫折与困难的勇气。重走长征路,可以唤起我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根据题目要求,围绕某个主题展开描写,语言简洁明了,有逻辑,突出重点即可。语言表达题要注意说话分寸,语言得体,避免因语言不当产生冲突。
6.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但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中却大量细致地记叙了他的工作、生活琐事。对于作者这样写,一些网友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请你也拟一个网名昵称,发表一下观点。
示例:
网名昵称:杨柳拂风
观点:更真实。伟人也是凡人,一样会生病、会害怕,也聊天、看电影,也有自己的生活特点和习惯,这就向读者展现了一个活生生的、真实的鲁迅。这样的鲁迅,更让人觉得可亲。
网名昵称:   
观点:   
【答案】示例:莘莘学子;更直观。通篇都是对鲁迅的工作、生活琐事的记叙,让我们更为直接地感受到鲁迅的为人、做事、对待生活、对待工作方面的许多感人之处,以及他思想、性格方面的特点。而这些都不是从作者的抽象说教中得来的。
【知识点】语言简明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注意写生活琐事是对人物最直观的描述,由此从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等角度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示例:莘莘学子。更直观。通篇都是对鲁迅的工作、生活琐事的记叙,让我们更为直接地感受到鲁迅的为人、做事、对待生活、对待工作方面的许多感人之处,以及他思想、性格方面的特点。而这些都不是从作者的抽象说教中得来的。
【点评】语言的运用是我们日常交往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能够简明、连贯、得体的表达我们的见解,不仅是应考的需要,更是我们交往能力的一种体现。所以,我们应该认真对待这方面的训练。
三、综合题
(2023七下·赵县期末)综合性学习
鲁迅12岁师从寿镜吾先生读“四书”“五经”。寿镜吾先生是方正渊博的宿儒,给少年鲁迅颇多教益。鲁迅曾自己做小书签,中间手书“读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以此提示自己读书专心致志。刻苦的攻读为鲁迅日后的创作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7.“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著作,也是孩童入学必读书籍。其中“四书”指的是《论语》《   》《中庸》《孟子》。
8.鲁迅读书的时候要上“对课”(即对对子,一般先生出上联,学生对下联)一次,寿镜吾先生以“陷兽入阱下”为题让学生对课,从上下联词性相同的角度判断,你认为下列对的最好的一项是(  )
A.骑马去郊游 B.放牛归林中 C.童子进学堂 D.雪中寻腊梅
9.鲁迅使用书签提高了读书效率,他的同学后来也效仿他自制书签以自勉。下面有几枚书签,如果你要送给自己的好朋友,以勉励他(她)学习,你会选择哪一枚?请说明理由。
我的选择:   理由是:   。
【答案】7.《大学》
8.B
9.示例:甲 这枚书签是说成功的获得离不开长期艰苦的磨砺,这和学习是相通的,所以我送给朋友,希望他能够勤奋刻苦学习。;(乙 这枚书签说明学习没有捷径,只有勤奋刻苦才能学有所成,所以激励朋友勤奋刻苦学习;丙 这枚书签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只有学习才能知“义”,可以激励朋友努力学习;丁 这枚书签强调了学习可以增长才能,只有内心宁静,才能学有所成,可以激励朋友努力学习,保持内心的宁静。)
【知识点】其他常识;漫画释义;诗歌对联;语言得体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注意积累,结合具体分析,对比选项,确定答案。注意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较为知名的作家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故事、成语典故、科举礼仪、年龄称谓、名号、历法、节气、官职、音律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课文上的知识点一定要掌握,这是根本,平时做题遇到的常识,是额外发展要记住。
(2)本题考查对联。注意对联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当;平仄和谐(上下联平仄相反或者平仄交替);结构相衬(语法结构一致);节奏相应(停顿的地方一致);内容相关(上下联内容相关)。上联最后一个字读音是第三、四声,下联最后一个字读音是第一、二声。
(3)本题考查挑选书签。读懂书签中的名句,理解名句含义,分析是否符合勉励好友学习的背景即可。
7.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故答案为: 《大学》
8.对联注意格式要求,上联第一个字是动词,下联第一个字也要是动词,排除C。第二个字是名词,下联第二个字也要是名词,排除D。第五个字是方位名词,下联也要如此,排除A。
故答案为:B
9.甲: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的锐利需要不断的磨炼,梅花飘香需要熬过寒冷的冬季。喻义要想学习成绩好,是需要不断的努力、修炼、克服一定的困难才能得到的。
乙: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如果你想在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里畅游,耐心、尽力、刻苦的学习态度将是一艘前行的船,能够载你驶向成功的彼岸。在读书、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顺风船可驶,如果你想要在广博的书山、学海中汲取更多更广的知识,“勤奋”和“刻苦”是两个必不可少的,也是最佳的条件,表明了勤奋是学习的主要点。
丙: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玉不经过雕琢,不会成为器物;人不经过刻苦学习,就不会懂得处世的道理。强调学才会知,知的意义。
丁:学须静也,才须学也。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强调静心专一,勤奋学习的意义。
故答案为:甲;这枚书签是说成功的获得离不开长期艰苦的磨砺,这和学习是相通的,所以我送给朋友,希望他能够勤奋刻苦学习。
或者乙;这枚书签说明学习没有捷径,只有勤奋刻苦才能学有所成,所以激励朋友勤奋刻苦学习;
或者丙;这枚书签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只有学习才能知“义”,可以激励朋友努力学习;
或者丁;这枚书签强调了学习可以增长才能,只有内心宁静,才能学有所成,可以激励朋友努力学习,保持内心的宁静。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俯首甘为孺子牛
刘诚龙
①“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自嘲》中的诗句,是先生一生最好的写照。
②画家陶元庆是鲁迅的老乡,精于书籍的封面设计。1924年,鲁迅先生不经意间看到一幅叫《苦闷》的画,甚是喜爱。两个人一见如故。后来,鲁迅译了一部《苦闷的象征》,便请陶元庆来设计封面,这个封面与鲁迅译作的精神一脉贯通,鲁迅很是满意。此后,鲁迅常请陶元庆为自己的著作设计封面。比如小说集《彷徨》的封面,陶是这样设计的:橙红色为底色,配以黑色太阳,以几何线条勾勒3个呆坐在椅子上的人,太阳歪歪斜斜,正往西山后落——写意与写实兼具,现实与象征同框。鲁迅先生特别高兴,觉得画作“非常有力,看了使人感动”。
③1925年,陶元庆在北京举办画展,其时名不彰人不来。他用红纸折红封,红封做红柬,稀稀落落请来些人捧场。鲁迅先生一请即来,二次没请也来,一天之内,两次来看画展。鲁迅都去了,其他人自然也跟着去,画展因此人气爆棚。鲁迅对陶元庆不遗余力的提携,让陶很是感动。陶元庆移居杭州后,多次赴上海,不为别的,单是来拜望恩师。
④天不假年,陶元庆英年早逝。临终之时,许钦文在其身边,陶枕在许的手臂上合上双眼。许公把噩耗告诉鲁迅,鲁迅很是痛心,说:“我想,既然璇卿(陶元庆字璇卿)喜欢西湖,大家的意思也主张他在西湖边留个纪念,索性就把他葬在西湖边上吧。”说着拿出钱,让许钦文为陶买块冢地。陶氏坟墓建好后,鲁迅依然挂念陶元庆,他约来许钦文,让他再在坟边种几棵苍柏。
⑤鲁迅待陶无庆很暖心,对许钦文也挺热情。许当“北漂族”时,衣食不周,常常不能举火。1924年5月,许钦文饥肠辘辘,依然去旁听鲁迅先生在北大的课。下课后,鲁迅约许去中央公园今雨轩喝茶。鲁迅先生叫了满满一笼包子,他只吃了一个,然后推到许钦文面前:“这些就由你包办吃完吧。”所有的鸡汤文,或都抵不上这笼热包子。
⑥鲁迅先生与许关系相当密切。在鲁迅的日记和书信集中,许钦文的名字出现过 260来次。许钦文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故乡》被列入鲁迅先生主编的《乌合丛书》。这是鲁迅先生用《呐喊》的版税出版的。一个名家,将你的文章列入其丛书,已是情又深似海。谁还能给你缴出版费呢?
⑦若说,以金钱搞慈善,不出奇,很多富贾也常为之,但富贾愿意把时间给你吗?
⑧敬慕名家,便思名家提携。男文青与女文青只想自己的文章能早日发表,常常一封信,把书稿寄去鲁迅家。鲁迅看啊,审啊,读啊,大半夜时间都耗在这上面:增增删删,添添减减。既改错别字,又提炼主题。鲁迅夫人许广平说:“他每星期的光阴,用在写回信上大约有两天。”鲁迅给你两天,比富豪给你两万,来得贵重百倍吧。
⑨文字中的鲁迅那么冷,生活中的鲁迅那么热。生活中的鲁迅是一种什么样的热?萧红曾问鲁迅:“您对我们的爱,是父性的,还是母性的?”鲁迅先生怔了一晌,很认真地回道:“是母性的。”
⑩“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面对千夫指,鲁迅勇猛好斗,头上长角,直刺公敌,一刺一个准,刺得对手鲜血淋漓;而对千百众,尤其是需要帮助的青年,鲁迅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
(选自2020年《读者》,有删改)
10.《邓稼先》以拟“小标题”的方式结构文章,提示各部分内容。阅读②-⑤段,试根据各段内容拟几个有创意的小标题。
②段:一见如故,倍加赏识;
③段:   
④段:西湖边上的冢地苍柏;
⑤段:   
11.一个名家,将你的文章列入其丛书,已是情又深似海,谁还能给你缴出版费呢? (从修辞角度)
12.许钦文饥肠辘辘,依然去旁听鲁迅先生在北大的课。(从加着重号的词语角度)
13.第⑧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14.文章结尾引用诗句有什么好处?
【答案】10.捧场画展,师徒情深;一笼热包子
11.示例:反问,加强语气,突出了鲁迅先生为学生缴纳出版费行为难能可贵,表达了对鲁迅先生的赞美之情(意思对即可)。比喻,生动形象的写出了鲁迅先生为学生缴纳出版费行为难能可贵,表达了对鲁迅先生的赞美之情(意思对即可)。
12.“依然”,仍然,准确传神地写出徐钦文对鲁迅先生课的重视(或对鲁迅先生的崇拜)(意思对即可)。
13.用许广平的话侧面表现(或衬托)鲁迅对青年学生稿件的认真、重视,表现鲁迅甘于奉献(或“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
14.①增加文章的文化内涵;②表达对迅先生精神的高度赞扬之情;③突出主旨;④呼应题目、开头,使结构严谨。
【知识点】词义理解;文章结尾及其作用;文章过渡及其作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文章语言特点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⑵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从修辞、语句中重要的动词、形容词、描写的角度、句式特点等几个角度考虑。表述的最后不要忽略了对作者情感内容的阐述。
⑶本题考查词语的赏析。解答此题关键要结合词语所处的语境,弄清这个词语的表述对象,然后综合词义与表达效果这两方面因素进行揣摩。
⑷本题考查句段的作用。分析句段的作用需要关注两点:一是句段所处的位置来分析。二是从句子的表达内容来分析。
⑸本题考查引用的作用。其基本作用为增加文章的文学性与内涵,吸引读者阅读的兴趣。解答时还要结合引用的内容与语段的关系做出解释。
10.本题考查内容的梳理与概括,注意筛选相关内容,抓住关键信息概括作答。空一:根据第③段“鲁迅先生一请即来,二次没请也来,一天之内,两次来看画展。”鲁迅特意参观画展,“陶元庆移居杭州后,多次赴上海,不为别的,单是来拜望恩师”许钦文拜望恩师,可概括为:捧场画展,师徒情深;空二:根据第⑤段“鲁迅先生叫了满满一笼包子,他只吃了一个,然后推到许钦文面前:‘这些就由你包办吃完吧。’所有的鸡汤文,或都抵不上这笼热包子”,关心学生的鲁迅为饿肚子的陶元庆特意点上一笼包子,可概括为:一笼热包子。
故答案为: 捧场画展,师徒情深 ; 一笼热包子
11.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注意按照要求的角度作答。 “谁还能给你缴出版费呢”运用反问的修辞,意为没有人会给别人缴出版费,鲁迅却将许钦文的文章列入其丛书,省去了许钦文的出版费,使他的文章得以发表,反问修辞加强了语气,体现了鲁迅关爱学生,照顾学生的善良热情,表达了作者对鲁迅的赞美之情。
故答案为: 反问,加强语气,突出了鲁迅先生为学生缴纳出版费行为难能可贵,表达了对鲁迅先生的赞美之情(意思对即可)。比喻,生动形象的写出了鲁迅先生为学生缴纳出版费行为难能可贵,表达了对鲁迅先生的赞美之情(意思对即可)。
12.“依然”意思是仍然,表现的是许钦文即使贫困到饭都吃不上了,仍然要去北大听鲁迅先生的课,表现了许钦文对鲁迅先生课的喜爱,许钦文的好学,侧面体现了鲁迅先生的课富有魅力。
故答案为: “依然”,仍然,准确传神地写出徐钦文对鲁迅先生课的重视(或对鲁迅先生的崇拜)(意思对即可)。
13.第⑧段划线句引用鲁迅夫人许广平的话,介绍了鲁迅每星期会花两天时间给年轻文青回信,对他们的稿件非常重视,从侧面体现了鲁迅对年轻文青的关爱和支持、鼓励。表现了鲁迅甘为人梯,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人格,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故答案为: 用许广平的话侧面表现(或衬托)鲁迅对青年学生稿件的认真、重视,表现鲁迅甘于奉献(或“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
14.本题考查结尾的作用,注意联系全文多角度分析。1、引用鲁迅名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并详细解析内涵,“面对千夫指,鲁迅勇猛好斗”,“对千百众,尤其是需要帮助的青年,鲁迅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对鲁迅精神的详细解读,增加文章的文化内涵;2、引用鲁迅名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指的是:“面对千夫指,鲁迅勇猛好斗”,“对千百众,尤其是需要帮助的青年,鲁迅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赞美了鲁迅先生对待敌人勇敢犀利,对民众无私奉献,表达对鲁迅先生精神的高度赞扬;3、突出了本文对鲁迅先生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的主旨;4、引用鲁迅名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呼应题目、开头,首尾呼应,使结构完整严谨。
故答案为: ①增加文章的文化内涵;②表达对迅先生精神的高度赞扬之情;③突出主旨;④呼应题目、开头,使结构严谨。
五、写作题
15.(2023七下·东阳期中) 同学们,你一定有家长接送你上下学的经历吧,或许还有家长到学校探望你的经历。请你以此为内容,精心选择几个细节,运用你的巧手来描绘你的家长,表达你的情感吧。
【答案】周末放学的铃声响了,住校的我们提着包裹排队走出校门。校门外的家长车辆排起了几道长龙,人头攒动,人声鼎沸。妈妈的电动自行车总是早早地放在校门东侧的停车处,我一走到校门口就能看到妈妈高而苗条的身影。一看到我,妈妈立刻穿过人流向我走来,她脚步轻盈,笑容满面,“大包给我。”说着便把大包小包都接过去。我们母女如一对姐妹花一般,引得同学们啧啧称赞。
【知识点】语言得体
【解析】【分析】注意题目要求,要有对家长的细节描写,表达你的情感。如放学后见到妈妈,妈妈会立马接过你的书包,给你递上你爱喝的果汁,还会摸摸你的头问你在学校的情况,时刻关注你的神情。注意描写得当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周末放学的铃声响了,住校的我们提着包裹排队走出校门。校门外的家长车辆排起了几道长龙,人头攒动,人声鼎沸。妈妈的电动自行车总是早早地放在校门东侧的停车处,我一走到校门口就能看到妈妈高而苗条的身影。一看到我,妈妈立刻穿过人流向我走来,她脚步轻盈,笑容满面,“大包给我。”说着便把大包小包都接过去。我们母女如一对姐妹花一般,引得同学们啧啧称赞。
【点评】本题考查微写作。注意根据题目要求,围绕“家长接送你上下学的经历,家长到学校探望你的经历”展开描写,注意要有具体的情节,用上细节描写,表达你对家长的情感,语言得体即可。
1 / 1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同步练习(培优卷)
一、基础知识题
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朗 训斥 规距 抽屉
B.喉咙 厉害 催逼 抹杀
C.混浊 校样 藤椅 祥细
D.精致 镇静 糟殃 唠叨
2.结合语境,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成语或俗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每一段新征程的开启,总让人充满憧憬。从新起点继续出发的中国,如何 ① ?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逐梦史”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艰辛探索,顺应了社会进步的时代潮流,进行着 ② 的改革创新,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人间正道。今日中国距离民族复兴梦想,依然是 ③ 。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所罕见的困难。但我们坚信④ ,只要我们有信心,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勇于攻坚克难,就一定能打开中国发展新局面、开创中国道路新境界。
A.①众人拾柴火焰高 ②与日俱增 ③四面楚歌 ④滴水穿石
B.①众人拾柴火焰高 ②坚定不移 ③行百里者半九十 ④滴水穿石
C.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②坚定不移 ③行百里者半九十④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D.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②与日俱增 ③四面楚歌 ④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
——才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①为了与他们论是非,争黑白,鲁迅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动用了自己的所有知识储备,殚精竭虑,呕心沥血。
②鲁迅是伟大的,他的伟大,至少一半要拜对手所赐。
③所以才有了那一篇篇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杂文。
④看看他的那些对手吧,胡适、林语堂、郭沫若、成仿吾、陈垣,最次也是梁实秋,个个都是国内顶级文人学者,学富五车,满腹经纶。
A.①③②④ B.④①③② C.②④①③ D.③②④①
二、语言综合运用
4.(2023七下·雨花期末)表达
某校开展“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的活动,七年级某班小明同学说:“我只是个十三四岁的中学生,尽孝离我还很远。”他认为开展这次活动意义不大,不想参加,请你劝他参加活动。
要求:①符合情境,语言得体,连贯。
②语言简洁,字数不超过100字。
5.(2023七下·朝天月考)微写作。
课堂上老师播放了央视播出的《我的长征》节目片段:一批志愿者沿着当年红军长征的路线徒步行走,体验长征。要求同学们就“重走长征路有没有意义”这一辩题展开辩论。
听到此消息后,你所在的班的同学立即分成了两派,展开了辩论。请你站在正方的角度,对反方的观点加以反驳。要求观点明确,阐述理由不少于100字。
反方:这个活动没有意义。时代不同了,何必再吃那些苦?况且,况且让那么多人去翻越老山界,安全也无法保障,万一出了事谁负得起这个责任?
正方:
6.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但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中却大量细致地记叙了他的工作、生活琐事。对于作者这样写,一些网友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请你也拟一个网名昵称,发表一下观点。
示例:
网名昵称:杨柳拂风
观点:更真实。伟人也是凡人,一样会生病、会害怕,也聊天、看电影,也有自己的生活特点和习惯,这就向读者展现了一个活生生的、真实的鲁迅。这样的鲁迅,更让人觉得可亲。
网名昵称:   
观点:   
三、综合题
(2023七下·赵县期末)综合性学习
鲁迅12岁师从寿镜吾先生读“四书”“五经”。寿镜吾先生是方正渊博的宿儒,给少年鲁迅颇多教益。鲁迅曾自己做小书签,中间手书“读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以此提示自己读书专心致志。刻苦的攻读为鲁迅日后的创作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7.“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著作,也是孩童入学必读书籍。其中“四书”指的是《论语》《   》《中庸》《孟子》。
8.鲁迅读书的时候要上“对课”(即对对子,一般先生出上联,学生对下联)一次,寿镜吾先生以“陷兽入阱下”为题让学生对课,从上下联词性相同的角度判断,你认为下列对的最好的一项是(  )
A.骑马去郊游 B.放牛归林中 C.童子进学堂 D.雪中寻腊梅
9.鲁迅使用书签提高了读书效率,他的同学后来也效仿他自制书签以自勉。下面有几枚书签,如果你要送给自己的好朋友,以勉励他(她)学习,你会选择哪一枚?请说明理由。
我的选择:   理由是:   。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俯首甘为孺子牛
刘诚龙
①“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自嘲》中的诗句,是先生一生最好的写照。
②画家陶元庆是鲁迅的老乡,精于书籍的封面设计。1924年,鲁迅先生不经意间看到一幅叫《苦闷》的画,甚是喜爱。两个人一见如故。后来,鲁迅译了一部《苦闷的象征》,便请陶元庆来设计封面,这个封面与鲁迅译作的精神一脉贯通,鲁迅很是满意。此后,鲁迅常请陶元庆为自己的著作设计封面。比如小说集《彷徨》的封面,陶是这样设计的:橙红色为底色,配以黑色太阳,以几何线条勾勒3个呆坐在椅子上的人,太阳歪歪斜斜,正往西山后落——写意与写实兼具,现实与象征同框。鲁迅先生特别高兴,觉得画作“非常有力,看了使人感动”。
③1925年,陶元庆在北京举办画展,其时名不彰人不来。他用红纸折红封,红封做红柬,稀稀落落请来些人捧场。鲁迅先生一请即来,二次没请也来,一天之内,两次来看画展。鲁迅都去了,其他人自然也跟着去,画展因此人气爆棚。鲁迅对陶元庆不遗余力的提携,让陶很是感动。陶元庆移居杭州后,多次赴上海,不为别的,单是来拜望恩师。
④天不假年,陶元庆英年早逝。临终之时,许钦文在其身边,陶枕在许的手臂上合上双眼。许公把噩耗告诉鲁迅,鲁迅很是痛心,说:“我想,既然璇卿(陶元庆字璇卿)喜欢西湖,大家的意思也主张他在西湖边留个纪念,索性就把他葬在西湖边上吧。”说着拿出钱,让许钦文为陶买块冢地。陶氏坟墓建好后,鲁迅依然挂念陶元庆,他约来许钦文,让他再在坟边种几棵苍柏。
⑤鲁迅待陶无庆很暖心,对许钦文也挺热情。许当“北漂族”时,衣食不周,常常不能举火。1924年5月,许钦文饥肠辘辘,依然去旁听鲁迅先生在北大的课。下课后,鲁迅约许去中央公园今雨轩喝茶。鲁迅先生叫了满满一笼包子,他只吃了一个,然后推到许钦文面前:“这些就由你包办吃完吧。”所有的鸡汤文,或都抵不上这笼热包子。
⑥鲁迅先生与许关系相当密切。在鲁迅的日记和书信集中,许钦文的名字出现过 260来次。许钦文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故乡》被列入鲁迅先生主编的《乌合丛书》。这是鲁迅先生用《呐喊》的版税出版的。一个名家,将你的文章列入其丛书,已是情又深似海。谁还能给你缴出版费呢?
⑦若说,以金钱搞慈善,不出奇,很多富贾也常为之,但富贾愿意把时间给你吗?
⑧敬慕名家,便思名家提携。男文青与女文青只想自己的文章能早日发表,常常一封信,把书稿寄去鲁迅家。鲁迅看啊,审啊,读啊,大半夜时间都耗在这上面:增增删删,添添减减。既改错别字,又提炼主题。鲁迅夫人许广平说:“他每星期的光阴,用在写回信上大约有两天。”鲁迅给你两天,比富豪给你两万,来得贵重百倍吧。
⑨文字中的鲁迅那么冷,生活中的鲁迅那么热。生活中的鲁迅是一种什么样的热?萧红曾问鲁迅:“您对我们的爱,是父性的,还是母性的?”鲁迅先生怔了一晌,很认真地回道:“是母性的。”
⑩“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面对千夫指,鲁迅勇猛好斗,头上长角,直刺公敌,一刺一个准,刺得对手鲜血淋漓;而对千百众,尤其是需要帮助的青年,鲁迅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
(选自2020年《读者》,有删改)
10.《邓稼先》以拟“小标题”的方式结构文章,提示各部分内容。阅读②-⑤段,试根据各段内容拟几个有创意的小标题。
②段:一见如故,倍加赏识;
③段:   
④段:西湖边上的冢地苍柏;
⑤段:   
11.一个名家,将你的文章列入其丛书,已是情又深似海,谁还能给你缴出版费呢? (从修辞角度)
12.许钦文饥肠辘辘,依然去旁听鲁迅先生在北大的课。(从加着重号的词语角度)
13.第⑧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14.文章结尾引用诗句有什么好处?
五、写作题
15.(2023七下·东阳期中) 同学们,你一定有家长接送你上下学的经历吧,或许还有家长到学校探望你的经历。请你以此为内容,精心选择几个细节,运用你的巧手来描绘你的家长,表达你的情感吧。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同音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回忆鲁迅先生
【解析】【分析】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
A.距→矩。B正确 C.祥→详。D.糟→遭。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答案】C
【知识点】特定含义与使用范围的成语;回忆鲁迅先生
【解析】【分析】第一个空陈述的主体是“中国”,第一句说是的中国如何继续发展,所以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排除CD项,第二空在“改革创新”前用“坚定不移”符合表达的意思,而“与日俱增”不能修饰“改革创新”,故选C。
【点评】本题有难度,选项中词义接近,不好判断。成语和俗语都是常用固定短语,平时学习要好好掌握,阅读文章多记忆这类语言语言,注意辨识它们的含义的意义。
3.【答案】C
【知识点】句子排序;回忆鲁迅先生
【解析】【分析】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写作顺序,在认真读课文体会作者是总分的先后顺序写的,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诵读语段,检查确定。
【点评】做好此题关键在于熟读句子,在认真体会作者的写作顺序,包括课文脉络,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排序。
4.【答案】小明,行孝要趁早,要从小事做起。平时多和父母沟通交流,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家务,这都是行孝,一个总等待将来去行孝的人,会失去许多行孝的机会。参加这次活动会让你受益匪浅。
【知识点】语言得体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劝说语。针对张明同学这种‘尽孝离我还很远”“开展这次活动意义不大”的观点,显然是不正确的。要注意围绕及时行孝的重要性来劝说,语言委婉即可。
故答案为:小明,行孝要趁早,要从小事做起。平时多和父母沟通交流,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家务,这都是行孝,一个总等待将来去行孝的人,会失去许多行孝的机会。参加这次活动会让你受益匪浅。
【点评】解答劝说类的表述题一般包含几个部分:首先打招呼,这是与人沟通的第一步。其次肯定对方的工作是辛苦的,这是良好沟通的前提。然后摆明自己的观点,说清楚理由,有理有据让人信服。最后表达期望。
5.【答案】我觉得这个活动有意义。如今时代不同了,我们有了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出行很方便,生活也很舒适,但我们中不少人恰恰缺少了吃苦的精神,缺乏承受挫折与困难的勇气。重走长征路,可以唤起我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
【知识点】语言得体;语言连贯
【解析】【分析】注意正方立场,是赞同重走长征路。可以从这个活动让我们实地了解长征路的艰难,让我们了解到前辈们的艰辛,真正理解长征精神等角度出发。言之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我觉得这个活动有意义。如今时代不同了,我们有了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出行很方便,生活也很舒适,但我们中不少人恰恰缺少了吃苦的精神,缺乏承受挫折与困难的勇气。重走长征路,可以唤起我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根据题目要求,围绕某个主题展开描写,语言简洁明了,有逻辑,突出重点即可。语言表达题要注意说话分寸,语言得体,避免因语言不当产生冲突。
6.【答案】示例:莘莘学子;更直观。通篇都是对鲁迅的工作、生活琐事的记叙,让我们更为直接地感受到鲁迅的为人、做事、对待生活、对待工作方面的许多感人之处,以及他思想、性格方面的特点。而这些都不是从作者的抽象说教中得来的。
【知识点】语言简明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注意写生活琐事是对人物最直观的描述,由此从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等角度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示例:莘莘学子。更直观。通篇都是对鲁迅的工作、生活琐事的记叙,让我们更为直接地感受到鲁迅的为人、做事、对待生活、对待工作方面的许多感人之处,以及他思想、性格方面的特点。而这些都不是从作者的抽象说教中得来的。
【点评】语言的运用是我们日常交往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能够简明、连贯、得体的表达我们的见解,不仅是应考的需要,更是我们交往能力的一种体现。所以,我们应该认真对待这方面的训练。
【答案】7.《大学》
8.B
9.示例:甲 这枚书签是说成功的获得离不开长期艰苦的磨砺,这和学习是相通的,所以我送给朋友,希望他能够勤奋刻苦学习。;(乙 这枚书签说明学习没有捷径,只有勤奋刻苦才能学有所成,所以激励朋友勤奋刻苦学习;丙 这枚书签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只有学习才能知“义”,可以激励朋友努力学习;丁 这枚书签强调了学习可以增长才能,只有内心宁静,才能学有所成,可以激励朋友努力学习,保持内心的宁静。)
【知识点】其他常识;漫画释义;诗歌对联;语言得体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注意积累,结合具体分析,对比选项,确定答案。注意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较为知名的作家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故事、成语典故、科举礼仪、年龄称谓、名号、历法、节气、官职、音律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课文上的知识点一定要掌握,这是根本,平时做题遇到的常识,是额外发展要记住。
(2)本题考查对联。注意对联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当;平仄和谐(上下联平仄相反或者平仄交替);结构相衬(语法结构一致);节奏相应(停顿的地方一致);内容相关(上下联内容相关)。上联最后一个字读音是第三、四声,下联最后一个字读音是第一、二声。
(3)本题考查挑选书签。读懂书签中的名句,理解名句含义,分析是否符合勉励好友学习的背景即可。
7.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故答案为: 《大学》
8.对联注意格式要求,上联第一个字是动词,下联第一个字也要是动词,排除C。第二个字是名词,下联第二个字也要是名词,排除D。第五个字是方位名词,下联也要如此,排除A。
故答案为:B
9.甲: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的锐利需要不断的磨炼,梅花飘香需要熬过寒冷的冬季。喻义要想学习成绩好,是需要不断的努力、修炼、克服一定的困难才能得到的。
乙: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如果你想在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里畅游,耐心、尽力、刻苦的学习态度将是一艘前行的船,能够载你驶向成功的彼岸。在读书、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顺风船可驶,如果你想要在广博的书山、学海中汲取更多更广的知识,“勤奋”和“刻苦”是两个必不可少的,也是最佳的条件,表明了勤奋是学习的主要点。
丙: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玉不经过雕琢,不会成为器物;人不经过刻苦学习,就不会懂得处世的道理。强调学才会知,知的意义。
丁:学须静也,才须学也。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强调静心专一,勤奋学习的意义。
故答案为:甲;这枚书签是说成功的获得离不开长期艰苦的磨砺,这和学习是相通的,所以我送给朋友,希望他能够勤奋刻苦学习。
或者乙;这枚书签说明学习没有捷径,只有勤奋刻苦才能学有所成,所以激励朋友勤奋刻苦学习;
或者丙;这枚书签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只有学习才能知“义”,可以激励朋友努力学习;
或者丁;这枚书签强调了学习可以增长才能,只有内心宁静,才能学有所成,可以激励朋友努力学习,保持内心的宁静。
【答案】10.捧场画展,师徒情深;一笼热包子
11.示例:反问,加强语气,突出了鲁迅先生为学生缴纳出版费行为难能可贵,表达了对鲁迅先生的赞美之情(意思对即可)。比喻,生动形象的写出了鲁迅先生为学生缴纳出版费行为难能可贵,表达了对鲁迅先生的赞美之情(意思对即可)。
12.“依然”,仍然,准确传神地写出徐钦文对鲁迅先生课的重视(或对鲁迅先生的崇拜)(意思对即可)。
13.用许广平的话侧面表现(或衬托)鲁迅对青年学生稿件的认真、重视,表现鲁迅甘于奉献(或“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
14.①增加文章的文化内涵;②表达对迅先生精神的高度赞扬之情;③突出主旨;④呼应题目、开头,使结构严谨。
【知识点】词义理解;文章结尾及其作用;文章过渡及其作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文章语言特点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⑵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从修辞、语句中重要的动词、形容词、描写的角度、句式特点等几个角度考虑。表述的最后不要忽略了对作者情感内容的阐述。
⑶本题考查词语的赏析。解答此题关键要结合词语所处的语境,弄清这个词语的表述对象,然后综合词义与表达效果这两方面因素进行揣摩。
⑷本题考查句段的作用。分析句段的作用需要关注两点:一是句段所处的位置来分析。二是从句子的表达内容来分析。
⑸本题考查引用的作用。其基本作用为增加文章的文学性与内涵,吸引读者阅读的兴趣。解答时还要结合引用的内容与语段的关系做出解释。
10.本题考查内容的梳理与概括,注意筛选相关内容,抓住关键信息概括作答。空一:根据第③段“鲁迅先生一请即来,二次没请也来,一天之内,两次来看画展。”鲁迅特意参观画展,“陶元庆移居杭州后,多次赴上海,不为别的,单是来拜望恩师”许钦文拜望恩师,可概括为:捧场画展,师徒情深;空二:根据第⑤段“鲁迅先生叫了满满一笼包子,他只吃了一个,然后推到许钦文面前:‘这些就由你包办吃完吧。’所有的鸡汤文,或都抵不上这笼热包子”,关心学生的鲁迅为饿肚子的陶元庆特意点上一笼包子,可概括为:一笼热包子。
故答案为: 捧场画展,师徒情深 ; 一笼热包子
11.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注意按照要求的角度作答。 “谁还能给你缴出版费呢”运用反问的修辞,意为没有人会给别人缴出版费,鲁迅却将许钦文的文章列入其丛书,省去了许钦文的出版费,使他的文章得以发表,反问修辞加强了语气,体现了鲁迅关爱学生,照顾学生的善良热情,表达了作者对鲁迅的赞美之情。
故答案为: 反问,加强语气,突出了鲁迅先生为学生缴纳出版费行为难能可贵,表达了对鲁迅先生的赞美之情(意思对即可)。比喻,生动形象的写出了鲁迅先生为学生缴纳出版费行为难能可贵,表达了对鲁迅先生的赞美之情(意思对即可)。
12.“依然”意思是仍然,表现的是许钦文即使贫困到饭都吃不上了,仍然要去北大听鲁迅先生的课,表现了许钦文对鲁迅先生课的喜爱,许钦文的好学,侧面体现了鲁迅先生的课富有魅力。
故答案为: “依然”,仍然,准确传神地写出徐钦文对鲁迅先生课的重视(或对鲁迅先生的崇拜)(意思对即可)。
13.第⑧段划线句引用鲁迅夫人许广平的话,介绍了鲁迅每星期会花两天时间给年轻文青回信,对他们的稿件非常重视,从侧面体现了鲁迅对年轻文青的关爱和支持、鼓励。表现了鲁迅甘为人梯,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人格,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故答案为: 用许广平的话侧面表现(或衬托)鲁迅对青年学生稿件的认真、重视,表现鲁迅甘于奉献(或“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
14.本题考查结尾的作用,注意联系全文多角度分析。1、引用鲁迅名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并详细解析内涵,“面对千夫指,鲁迅勇猛好斗”,“对千百众,尤其是需要帮助的青年,鲁迅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对鲁迅精神的详细解读,增加文章的文化内涵;2、引用鲁迅名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指的是:“面对千夫指,鲁迅勇猛好斗”,“对千百众,尤其是需要帮助的青年,鲁迅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赞美了鲁迅先生对待敌人勇敢犀利,对民众无私奉献,表达对鲁迅先生精神的高度赞扬;3、突出了本文对鲁迅先生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的主旨;4、引用鲁迅名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呼应题目、开头,首尾呼应,使结构完整严谨。
故答案为: ①增加文章的文化内涵;②表达对迅先生精神的高度赞扬之情;③突出主旨;④呼应题目、开头,使结构严谨。
15.【答案】周末放学的铃声响了,住校的我们提着包裹排队走出校门。校门外的家长车辆排起了几道长龙,人头攒动,人声鼎沸。妈妈的电动自行车总是早早地放在校门东侧的停车处,我一走到校门口就能看到妈妈高而苗条的身影。一看到我,妈妈立刻穿过人流向我走来,她脚步轻盈,笑容满面,“大包给我。”说着便把大包小包都接过去。我们母女如一对姐妹花一般,引得同学们啧啧称赞。
【知识点】语言得体
【解析】【分析】注意题目要求,要有对家长的细节描写,表达你的情感。如放学后见到妈妈,妈妈会立马接过你的书包,给你递上你爱喝的果汁,还会摸摸你的头问你在学校的情况,时刻关注你的神情。注意描写得当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周末放学的铃声响了,住校的我们提着包裹排队走出校门。校门外的家长车辆排起了几道长龙,人头攒动,人声鼎沸。妈妈的电动自行车总是早早地放在校门东侧的停车处,我一走到校门口就能看到妈妈高而苗条的身影。一看到我,妈妈立刻穿过人流向我走来,她脚步轻盈,笑容满面,“大包给我。”说着便把大包小包都接过去。我们母女如一对姐妹花一般,引得同学们啧啧称赞。
【点评】本题考查微写作。注意根据题目要求,围绕“家长接送你上下学的经历,家长到学校探望你的经历”展开描写,注意要有具体的情节,用上细节描写,表达你对家长的情感,语言得体即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