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四课《孙权劝学》同步练习(培优卷)
一、基础知识题
1.(2023七下·彰武期末)下列有关文学与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多年的史事。
B.古代文人喜欢以“居士”取别号。如李白号“青莲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
C.律诗共有八句,分为四联,依次是首联、颈联、颔联、尾联。
D.春节贴春联、拜年,端午节赛龙舟、挂艾草,重阳节登高、吃粽子,这些都是传统节日的习俗。
【答案】B
【知识点】诗歌文学常识;文化典籍;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名人事迹;称谓;节气;职官
【解析】【分析】A. 有误,《资治通鉴》是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不是“纪传体”。
B.正确。
C. 有误, 律诗共有八句,分为四联,依次是首联、颔联、 颈联、尾联
D.有误, 吃粽子 是端午节的习俗。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化文学常识的能力。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及重要的文化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
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但当涉猎 锐不可当 B.大有所益 开卷有益
C.见往事耳 往事依依 D.刮目相待 刮骨疗毒
【答案】B
【知识点】一词多义
【解析】【分析】A.应当/抵挡。B.益处。C.指历史/过去的事。D.擦拭/用刀子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3.对下面各句的对话语气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双重否定句,语重心长,谆谆告诫的语气)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句,强调学习的目的,有责怪的语气)
C.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感叹句,惊讶赞叹的语气)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感叹句,带有责怪的语气)
【答案】D
【知识点】创新题型
【解析】【分析】“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惊讶态度的回答,表现他对自己进步的自得、自豪的心理,所以语气中应带有自豪,而不是责怪。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朗读语气。朗读时的语气的变化要根据语句表达感情的需要把握节奏。
4.解释句子意思有误的一项是( )
A.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担任要职,执掌权力,不能不学习!”
B.但当涉猎,见往事耳。我只是让你浏览书籍,从中知道过去发生过的事情。
C.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单独在一个地方读书,会有一定的好处。
D.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等到鲁肃过寻阳时,与吕蒙谈话,大吃一惊说:“你今天的才干谋略,已经不再是当年吴郡时的吕蒙了!”
【答案】C
【知识点】孙权劝学《资治通鉴》;文言文翻译
【解析】【分析】同上题一样,要在逐词理解的情况下联系上下文才能作正确的翻译。C孤:古时候王侯的自称。益:好处。 译文: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A、B、D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最后根据上下疏通句子。。
5.下列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即更刮目相待(gèng) B.肃遂拜蒙母(shuì)
C.卿今者才略(liáo) D.孰若孤(shú)
【答案】D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解析】【分析】A更——gēng B 遂——suì C 卿——qīng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的准确掌握。
6.对下列加下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研究儒家经典)
B.但当涉猎,见往事耳。(但是)
C.卿言多务,孰若孤 (哪里比得上)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长兄,这里是对朋友辈的敬称)
【答案】B
【知识点】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选B。但当涉猎,见往事耳。但:只是。涉猎:只粗略的读。见:指了解。往事:指历史。意思是:只是应当粗略的读,了解历史罢了。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掌握能力,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7.解释加下划线字人称的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卿今当涂掌事。(朋友之间表示亲切的第二人称)
B.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古时王侯的自称)
C.非复吴下阿蒙。(阿蒙指吕蒙,在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的意味)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答案】A
【知识点】称谓
【解析】【分析】A项答案不完整,“卿”指古代君对臣、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以及朋友之间表示亲切的第二人称。
二、语言知识运用
8.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为了引导同学们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学校准备开展以“学会主动学习”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在活动过程中,需要你从多方面对中学生“被动学习”的原因作分析。请用简明的语言分条表述,三条即可。
(2)在以“学会主动学习”为主题的班会上,需要你谈谈主动学习的意义。请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写下你要说的话。(100—200字)
【答案】(1)示例:①学生缺少学习的动力。②家长强制性管理,学生逆反,反而失去学习兴趣。③教师教学古板,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
(2)示例:主动学习在于你要学,而不是要你学,是自我探索知识世界的乐趣所在。知识是宝贵的财富,要靠自己去正确。主动学习让自己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使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快速增长起来。总之,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需要每天自我主动学习。
【知识点】孙权劝学《资治通鉴》;语言得体;语言连贯;语言简明
【解析】【分析】(1)中学生“被动学习”的原因:示例:①学生缺少学习的动力。②家长强制性管理,学生逆反,反而失去学习兴趣。③教师教学古板,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2)“学会主动学习”的意义:示例:主动学习在于你要学,而不是要你学,是自我探索知识世界的乐趣所在。知识是宝贵的财富,要靠自己去正确。主动学习让自己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使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快速增长起来。总之,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需要每天自我主动学习。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学生“被动学习”的原因进行分析、表述的能力。(2)主要考查学生谈主动学习的意义的能力。
9.学完《孙权劝学》一文后,某校七年级(6)班决定开展以“好读书·读好书”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围绕本次活动的主题,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2)下面是某同学在学校贴吧上发的帖子,请你跟帖。(要求: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至少用一个例子加以阐述,60字左右)
某同学的帖子:读书可以养气。“腹有诗书气自华”,宋濂遍观群书,则有儒雅之气;苏轼饱读诗书,则有豪放之气。故多读则气足,气足则文华。
(3)假如你的妈妈平时反对你阅读课外书籍,请你写几句话劝说妈妈。(要求:用上一句读书名言,不超过100字)
【答案】(1)好读书,读书让生活变得充实;读好书,读书让学识变得渊博。
(2)读书可以益智。多读书使人知识丰富,眼界开阔,思想深刻。郑樵读古今之书,通百家之学,最终成为知识渊博的史学家。
(3)妈妈,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可以增加我的知识,对写作也有很大的帮助。今后你还是让我多读点课外书吧!
【知识点】孙权劝学《资治通鉴》;拟定标语、宣传语等;语言得体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和仿写的能力。拟写宣传标语,需要紧扣主题,语言简明,句式整齐,富有号召力。“读书让生活变得充实”,写读书的意义,示例:读书让学识变得渊博。
(2)平时要注重知识的积累及考生的学以致用。在平时的学习过程当中,要注意方法,不仅要学习,还要积累,更重要的是例子要足以支撑自己的观点。如:读书使人丰富睿智,眼界开阔。郑樵读古今之书,通百家之学,终成学识渊博的史学家;毛泽东主席可谓广泛涉猎各种书籍,成为博览群书的一代伟人。
(3)此题考查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由于说话的对象不同,说话的内容也不同。解答此题时,一定要根据情境,明确人物之间的关系及事件的主要内容,以简明的语言表述劝说理由,同时注意字数要求。示例:妈妈。您一直担心我读课外书浪费时间,会影响我的学习,我记得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今后您还是让我多读点课外书吧。
三、文言文阅读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相关问题。
(一)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二)炳烛①夜读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
【注】①炳烛:点烛。 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盲臣。 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见往事耳
③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④及鲁肃过寻阳
(2)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蒙辞以军中多务 或以钱币乞之
B.炳烛之明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D.结友而别 少而好学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②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4)孙权与师旷均劝学成功,但劝学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文意作简要分析。
【答案】(1)①推辞、推托 ②了解 ③戏弄 ④到了……时候
(2)A;C
(3)①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县的吕蒙了。
②怎么有当臣子却戏弄他的君主的呢?
(4)要求联系文章内容说明观点。
答题要点:孙权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有的放矢,注重实效;平等对话,坦率真诚,师旷委婉,巧妙设喻。
【知识点】分析概括文言作者个人的观点态度;孙权劝学《资治通鉴》;文言文翻译;一词多义
【解析】【分析】
(1)注意本题中古今异义的字词,比如“见”古义是“了解”,“及”是“到了……时候”。
(2)A项“以”皆为“用”,C项“为”皆为“做”。B项“之”一为“的”一为舒缓语气不译,D项“而”一作连词一作助词。
(3)第一句,卿:对对方的爱称;才略:才能谋略;非:不;复:再。第二句,安:怎么;为:做;而:却;戏:戏弄;其:他的;君:君主。
(4)理解文章内容,孙权是以事(自己的情况)劝学,师旷是用比喻的方法来劝学,要运用文中具体的情节来说明他们劝学的不同。
四、微写作
11.学习,使吕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今天学习了《孙权劝学》后,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呢?请结合实际写一篇150字左右的感想。
【答案】示例:学习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该要的学习可以增长才于,学习可以增加知识储备,学习可以提高品位。一个人即使基础再差,只要努力学习一定能够学有所成。如,吕蒙接受孙权的劝告后,发奋学习,才略长进特别快。鲁肃看到后非常吃惊。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反之,不学无术则使人变得平庸无知。因此学习对于人的成长非常重要。
【知识点】微写作(片断写作)
【解析】【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我们今天学习了《孙权劝学》后,知道了学习使吕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结合实际写一篇感想。示例:学习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该要的学习可以增长才于,学习可以增加知识储备,学习可以提高品位。一个人即使基础再差,只要努力学习一定能够学有所成。如,吕蒙接受孙权的劝告后,发奋学习,才略长进特别快。鲁肃看到后非常吃惊。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反之,不学无术则使人变得平庸无知。因此学习对于人的成长非常重要。
故答案为: 学习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该要的学习可以增长才于,学习可以增加知识储备,学习可以提高品位。一个人即使基础再差,只要努力学习一定能够学有所成。如,吕蒙接受孙权的劝告后,发奋学习,才略长进特别快。鲁肃看到后非常吃惊。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反之,不学无术则使人变得平庸无知。因此学习对于人的成长非常重要。
【点评】本题考查阐述观点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有机的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悟或者观点看法。组织答案必须有理有据,或以情动人,或以理服人。
1 / 1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四课《孙权劝学》同步练习(培优卷)
一、基础知识题
1.(2023七下·彰武期末)下列有关文学与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多年的史事。
B.古代文人喜欢以“居士”取别号。如李白号“青莲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
C.律诗共有八句,分为四联,依次是首联、颈联、颔联、尾联。
D.春节贴春联、拜年,端午节赛龙舟、挂艾草,重阳节登高、吃粽子,这些都是传统节日的习俗。
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但当涉猎 锐不可当 B.大有所益 开卷有益
C.见往事耳 往事依依 D.刮目相待 刮骨疗毒
3.对下面各句的对话语气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双重否定句,语重心长,谆谆告诫的语气)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句,强调学习的目的,有责怪的语气)
C.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感叹句,惊讶赞叹的语气)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感叹句,带有责怪的语气)
4.解释句子意思有误的一项是( )
A.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担任要职,执掌权力,不能不学习!”
B.但当涉猎,见往事耳。我只是让你浏览书籍,从中知道过去发生过的事情。
C.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单独在一个地方读书,会有一定的好处。
D.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等到鲁肃过寻阳时,与吕蒙谈话,大吃一惊说:“你今天的才干谋略,已经不再是当年吴郡时的吕蒙了!”
5.下列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即更刮目相待(gèng) B.肃遂拜蒙母(shuì)
C.卿今者才略(liáo) D.孰若孤(shú)
6.对下列加下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研究儒家经典)
B.但当涉猎,见往事耳。(但是)
C.卿言多务,孰若孤 (哪里比得上)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长兄,这里是对朋友辈的敬称)
7.解释加下划线字人称的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卿今当涂掌事。(朋友之间表示亲切的第二人称)
B.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古时王侯的自称)
C.非复吴下阿蒙。(阿蒙指吕蒙,在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的意味)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二、语言知识运用
8.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为了引导同学们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学校准备开展以“学会主动学习”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在活动过程中,需要你从多方面对中学生“被动学习”的原因作分析。请用简明的语言分条表述,三条即可。
(2)在以“学会主动学习”为主题的班会上,需要你谈谈主动学习的意义。请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写下你要说的话。(100—200字)
9.学完《孙权劝学》一文后,某校七年级(6)班决定开展以“好读书·读好书”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围绕本次活动的主题,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2)下面是某同学在学校贴吧上发的帖子,请你跟帖。(要求: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至少用一个例子加以阐述,60字左右)
某同学的帖子:读书可以养气。“腹有诗书气自华”,宋濂遍观群书,则有儒雅之气;苏轼饱读诗书,则有豪放之气。故多读则气足,气足则文华。
(3)假如你的妈妈平时反对你阅读课外书籍,请你写几句话劝说妈妈。(要求:用上一句读书名言,不超过100字)
三、文言文阅读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相关问题。
(一)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二)炳烛①夜读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
【注】①炳烛:点烛。 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盲臣。 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见往事耳
③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④及鲁肃过寻阳
(2)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蒙辞以军中多务 或以钱币乞之
B.炳烛之明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D.结友而别 少而好学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②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4)孙权与师旷均劝学成功,但劝学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文意作简要分析。
四、微写作
11.学习,使吕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今天学习了《孙权劝学》后,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呢?请结合实际写一篇150字左右的感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诗歌文学常识;文化典籍;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名人事迹;称谓;节气;职官
【解析】【分析】A. 有误,《资治通鉴》是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不是“纪传体”。
B.正确。
C. 有误, 律诗共有八句,分为四联,依次是首联、颔联、 颈联、尾联
D.有误, 吃粽子 是端午节的习俗。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化文学常识的能力。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及重要的文化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
2.【答案】B
【知识点】一词多义
【解析】【分析】A.应当/抵挡。B.益处。C.指历史/过去的事。D.擦拭/用刀子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3.【答案】D
【知识点】创新题型
【解析】【分析】“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惊讶态度的回答,表现他对自己进步的自得、自豪的心理,所以语气中应带有自豪,而不是责怪。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朗读语气。朗读时的语气的变化要根据语句表达感情的需要把握节奏。
4.【答案】C
【知识点】孙权劝学《资治通鉴》;文言文翻译
【解析】【分析】同上题一样,要在逐词理解的情况下联系上下文才能作正确的翻译。C孤:古时候王侯的自称。益:好处。 译文: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A、B、D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最后根据上下疏通句子。。
5.【答案】D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解析】【分析】A更——gēng B 遂——suì C 卿——qīng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的准确掌握。
6.【答案】B
【知识点】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选B。但当涉猎,见往事耳。但:只是。涉猎:只粗略的读。见:指了解。往事:指历史。意思是:只是应当粗略的读,了解历史罢了。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掌握能力,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7.【答案】A
【知识点】称谓
【解析】【分析】A项答案不完整,“卿”指古代君对臣、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以及朋友之间表示亲切的第二人称。
8.【答案】(1)示例:①学生缺少学习的动力。②家长强制性管理,学生逆反,反而失去学习兴趣。③教师教学古板,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
(2)示例:主动学习在于你要学,而不是要你学,是自我探索知识世界的乐趣所在。知识是宝贵的财富,要靠自己去正确。主动学习让自己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使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快速增长起来。总之,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需要每天自我主动学习。
【知识点】孙权劝学《资治通鉴》;语言得体;语言连贯;语言简明
【解析】【分析】(1)中学生“被动学习”的原因:示例:①学生缺少学习的动力。②家长强制性管理,学生逆反,反而失去学习兴趣。③教师教学古板,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2)“学会主动学习”的意义:示例:主动学习在于你要学,而不是要你学,是自我探索知识世界的乐趣所在。知识是宝贵的财富,要靠自己去正确。主动学习让自己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使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快速增长起来。总之,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需要每天自我主动学习。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学生“被动学习”的原因进行分析、表述的能力。(2)主要考查学生谈主动学习的意义的能力。
9.【答案】(1)好读书,读书让生活变得充实;读好书,读书让学识变得渊博。
(2)读书可以益智。多读书使人知识丰富,眼界开阔,思想深刻。郑樵读古今之书,通百家之学,最终成为知识渊博的史学家。
(3)妈妈,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可以增加我的知识,对写作也有很大的帮助。今后你还是让我多读点课外书吧!
【知识点】孙权劝学《资治通鉴》;拟定标语、宣传语等;语言得体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和仿写的能力。拟写宣传标语,需要紧扣主题,语言简明,句式整齐,富有号召力。“读书让生活变得充实”,写读书的意义,示例:读书让学识变得渊博。
(2)平时要注重知识的积累及考生的学以致用。在平时的学习过程当中,要注意方法,不仅要学习,还要积累,更重要的是例子要足以支撑自己的观点。如:读书使人丰富睿智,眼界开阔。郑樵读古今之书,通百家之学,终成学识渊博的史学家;毛泽东主席可谓广泛涉猎各种书籍,成为博览群书的一代伟人。
(3)此题考查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由于说话的对象不同,说话的内容也不同。解答此题时,一定要根据情境,明确人物之间的关系及事件的主要内容,以简明的语言表述劝说理由,同时注意字数要求。示例:妈妈。您一直担心我读课外书浪费时间,会影响我的学习,我记得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今后您还是让我多读点课外书吧。
10.【答案】(1)①推辞、推托 ②了解 ③戏弄 ④到了……时候
(2)A;C
(3)①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县的吕蒙了。
②怎么有当臣子却戏弄他的君主的呢?
(4)要求联系文章内容说明观点。
答题要点:孙权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有的放矢,注重实效;平等对话,坦率真诚,师旷委婉,巧妙设喻。
【知识点】分析概括文言作者个人的观点态度;孙权劝学《资治通鉴》;文言文翻译;一词多义
【解析】【分析】
(1)注意本题中古今异义的字词,比如“见”古义是“了解”,“及”是“到了……时候”。
(2)A项“以”皆为“用”,C项“为”皆为“做”。B项“之”一为“的”一为舒缓语气不译,D项“而”一作连词一作助词。
(3)第一句,卿:对对方的爱称;才略:才能谋略;非:不;复:再。第二句,安:怎么;为:做;而:却;戏:戏弄;其:他的;君:君主。
(4)理解文章内容,孙权是以事(自己的情况)劝学,师旷是用比喻的方法来劝学,要运用文中具体的情节来说明他们劝学的不同。
11.【答案】示例:学习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该要的学习可以增长才于,学习可以增加知识储备,学习可以提高品位。一个人即使基础再差,只要努力学习一定能够学有所成。如,吕蒙接受孙权的劝告后,发奋学习,才略长进特别快。鲁肃看到后非常吃惊。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反之,不学无术则使人变得平庸无知。因此学习对于人的成长非常重要。
【知识点】微写作(片断写作)
【解析】【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我们今天学习了《孙权劝学》后,知道了学习使吕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结合实际写一篇感想。示例:学习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该要的学习可以增长才于,学习可以增加知识储备,学习可以提高品位。一个人即使基础再差,只要努力学习一定能够学有所成。如,吕蒙接受孙权的劝告后,发奋学习,才略长进特别快。鲁肃看到后非常吃惊。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反之,不学无术则使人变得平庸无知。因此学习对于人的成长非常重要。
故答案为: 学习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该要的学习可以增长才于,学习可以增加知识储备,学习可以提高品位。一个人即使基础再差,只要努力学习一定能够学有所成。如,吕蒙接受孙权的劝告后,发奋学习,才略长进特别快。鲁肃看到后非常吃惊。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反之,不学无术则使人变得平庸无知。因此学习对于人的成长非常重要。
【点评】本题考查阐述观点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有机的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悟或者观点看法。组织答案必须有理有据,或以情动人,或以理服人。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