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送东阳马生序
环 节 学 生 学 习 内 容 及 要 求 学情预设
学习目标 ( http: / / www.21cnjy.com )
重难点:3、4、5
学法指导: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批注法。
知识链接:宋濂:写作背景 :关于“序”: “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的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或给人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的一种写法。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熟读课文,疏通第一自然段文意。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
一、朗读第一自然段,完成下列各题1、查字典,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读一读。 负箧( ) 屣( ) 皲( )裂 容臭( ) 烨( )然 叱咄( )( ) 媵人( ) 衾( )2、结合课下注解疏通文意,并解释下列加点的字:余幼时即嗜( )学。家贫无从致( )书以观,每假借( )
定向自学 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 )伸,弗之怠( ),录毕( ),走( )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 )是人多以( )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 )慕圣贤之道( )。又患( )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 )乡之先达执经叩( )问。先达德隆望尊( ),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 )疑质( )理,俯身倾耳以请;或( )遇其叱咄( ),色( )愈恭,礼愈至( ),不敢出一言以复( );俟( )其欣悦( ),则又请焉。故( )余虽( )愚,卒获有所闻。3、在括号里填出古今异义。走送之(古义: 今义: )尝趋百里外(古义: 今义: )卒获有所闻(古义: 今义: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古义: 今义: )4、学生质疑:
检查讨论 1、小组对子交叉检查双色笔勾画情况,预习完成情况,组长汇报打分。2、定向自学中发现的新问题提交小组讨论解决,解决不了的提交全班解决。
展示反馈 (根据本班实际情况确定展示)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疏通第二自然段文意。2、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
定向自学 一、默读第二自然段,完成下列各题。1、结合课下注解疏通文意,并解释下列加点的字:当余之从( )师也,负箧曳( )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 )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 )僵劲不能动,媵人( )持汤( )沃灌,以衾( )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 )绮绣,戴朱缨( )宝饰之帽, 腰( )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 ),烨然( )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 )处其间( ),略无慕艳( )意。以( )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 )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 )艰若此。2、翻译下面的句子。①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括号里填出古今异义。媵人持汤沃灌(古义: 今义: ) 4、学生质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查讨论 1、小组合作讨论预习中出现的问题,不能解决的提交全班讨论完成。2、定向自学中发现的新问题提交小组讨论解决,解决不了的提交全班解决。
展示 反馈 (根据本班实际情况确定展示)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精读课文,理清作者求学的经历,体会作者劝学的良苦用心。2、学习“勤且艰”的好学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求学的态度。
定向自学 一、研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1、理清作者求学的经历,作者在求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找出相关句子加以印证。) 2、文章从哪些方面写其他学生的优越条件,写这些人的目的何在?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作者能学有所成,是什么力量推动了他呢?(用原文回答)3、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结合自身学习情况说说当代中学生怎样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的方式? 4、找出课文中议论的句子,说说它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5、学生质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检查讨论 1、小组合作讨论预习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现的问题,不能解决的提交全班讨论完成。2、定向自学中发现的新问题提交小组讨论解决,解决不了的提交全班解决。
展示 反馈 本节课的目标达成情况本节课的不足需要改进的地方
链接中考 一、阅读文言文,完成1—5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乙] 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弗之怠( ) (2)负箧曳屣( )(3)四支僵劲不能动( ) (4)溥幼嗜学(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2)如是者六七始已。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余 因 得 遍 观 群 书。4、比较[甲] [乙]两文,具体说说文中主人公在学习上的共同点。5、读了[甲] [乙]两文后,你有什么收获。二、{甲}余幼时即嗜学。……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乙}匡衡①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②,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③文不识④,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⑤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⑥给以书,遂成大学⑦。{注释}①匡衡:汉朝人。②不逮:指隔壁 ( http: / / www.21cnjy.com )烛光透不过来。逮,及、到。③大姓:大户人家。④文不识:人名,姓文名不识。⑤佣作:做工辛勤劳作。⑥资:借。⑦大学:大学问家。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②礼愈至 ③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④主人怪问衡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2)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反思总结 (提示: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择其一二来回答1、说体会2、说收获3、说不足4、说改进方法)
友情提示: 25.诗词曲五首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诵读课文,了解诗歌、词曲的音乐美、意境美。2学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过零丁洋》,体会诗句的意境。作者的思想感情。3.学习《赤壁》、《水调歌头》,感受其音乐美和意境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学习《山坡羊 潼关怀古》,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背诵和默写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