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重点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贵州省贵阳市重点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1-09 10:59:42

文档简介

北师大贵阳附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二物理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第1~8题为单选题,每题4分,共计32分)
1.跑酷运动被称为“现代轻功”,跑酷运动员在经过严格训练后,可以从很高的高度跳下而不受伤。如图1所示,他们从高处跳下来一般都是采取翻滚着地的技巧,请问翻滚着地的目的是( )
图1
A.单单为了炫酷,花里胡哨 B.减小着地过程运动员的动量变化量
C.延长跟地面的作用时间,减小运动员的合冲量
D.延长跟地面的作用时间,减小运动员所受合力
【答案】D
【详解】根据动能定理可得FΔt=Δp,着地过程运动员的动量变化一定,运动员受到的合力冲量一定,翻滚着地可以延长跟地面的作用时间,从而减小运动员所受合力。选D
2.下列物理现象:①闻其声而不见其人;②当正在鸣笛的火车向着我们急驶而来时,我们听到音调变高。这两种现象分别属于声波的(  )
A.衍射、多普勒效应 B.干涉、衍射
C.共振、干涉 D.衍射、共振
【答案】A
【详解】闻其声而不见其人,是声波绕过阻碍物而传播过来的,属于声波的衍射,而当正在鸣笛的火车向着我们急驶而来时,我们听到音调变高,是属于多普勒效应,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一列水波穿过小孔发生了明显衍射现象,衍射后水波与衍射前水波相比(  )
A.波长变短 B.频率变高 C.波速不变 D.振幅不变
【答案】C
【详解】ABC.发生衍射现象时波的波长和频率都不变,都等于波源的波长和频率,由于波速是由介质的性质决定,所以波速不变,选项A、B错误,选项C正确;
D.由于衍射使波的能量分布范围变大,从而导致单位面积上的能量变小,振幅变小,选项D错误。答案选C。
4.有甲、乙两个单摆(同一地点),其振动图像如图4所示,则甲乙两单摆的摆长之比是多少( )
图4
A.4∶9 B.9∶4 C.2∶3 D.3∶2
【答案】A
【详解】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可知T=2π,同一地点,重力加速度相同,则甲乙的摆长之比和周期的平方成正比,即为4∶9。故选A。
5.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向某种液体时,入射角为45°,而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105°,则光在该液体中的折射率为(  )
A. B. C. D.
【答案】C
【详解】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的规律作图。
设入射角为α,折射角为β,则α=45°,而,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可得,根据折射定律可得,解得n=。选C。
6.如图6所示,一个弹簧振子在A、B间做简谐运动,O是平衡位置,把向右的方向选为正方向,以某时刻作为计时零点(t=0),经过周期,振子具有正方向的最大加速度,那么如图ABCD所示的四个振动图像中能正确反映振动情况的图像是(  )
图6
A. B. C. D.
【答案】D
【详解】因为经过周期时,振子具有正方向的最大加速度,由简谐运动的特征:可知,时振子位于负向最大位移处,说明t=0时刻振子的位移为0,且向负方向运动,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7.下图是在月球上不同位置所探测到的电子运动轨迹的照片,若电子速率相同,且电子速度均与磁场方向垂直,则这四个位置中磁场最强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详解】根据qvB=m可得r=,则磁场越强,半径越小,因A图粒子运动的半径最小,可知磁场最强的是A。故选A。
8.如图8所示,曲面体P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物块Q自P的上端静止释放。Q与P的接触面光滑,Q在P上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8
A.P对Q做功为零
B.P和Q之间相互作用力做功之和为零
C.P和Q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动量守恒
D.P和Q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动量守恒
【答案】B
【详解】A.Q在P上运动过程,P对Q有弹力且在力的方向上Q有位移,则P对Q做正功,Q对P也做正功,故A错误;
BCD.Q在P上运动过程,P和Q构成的系统所受外力只有重力做功,系统机械能守恒,P、Q之间的弹力做功之和必为零;系统在水平方向所受合外力为零,系统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但系统在竖直方向所受合外力不为零,系统在竖直方向动量不守恒,系统动量不守恒,故B正确,C、D错误。故选B。
二、多项选择题(第9~11为多选题,每题4分,共计12分。选不全得2分,有错选得0分)
9.图9为某一时刻波源S1、S2在水槽中形成的水波,其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已知两列波的频率相同,振幅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图9
A.这两列波的波长相同,在两波相遇的区域中会产生干涉
B.a、c、d三点的位移始终最大,等于两列波的振幅之和
C.a、c、d三点的振动始终加强,b点的振幅始终为零
D.c处的质点会随时间沿c→d方向移动
【答案】AC
【详解】A.在同一种介质中波速相同,因为两列波的频率相同,所以波长一定相同,在两波相遇的区域中会产生干涉,故A正确;
BC.此刻a、c、d三点位移最大,等于两列波的振幅之和,在这些点,两列波引起的振动总是相互加强的,质点的振幅最大,但位移仍随时间变化;b点是两列波的波峰与波谷相遇点,两列波在这引起的振动总是相互减弱的,质点的振幅最小,振动始终减弱,故B错误;C正确;
D.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列波均向前传播,但c处的质点仍在自己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会随波迁移,故D错误。故选AC。
10.如图10为波源O传出的一列水波,相邻实线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图10
A.波通过孔A,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B.波通过孔B,不发生衍射现象
C.波遇到障碍物C,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D.波遇到障碍物D,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答案】AD
【详解】观察图,孔B和障碍物C尺寸明显大于波长,不会发生明显衍射现象,但仍然有衍射现象,只是不明显,不易观察;孔A和障碍物D尺寸小于和接近波长,会发生明显衍射现象。故AD正确,BC错误。故选AD。
11.如图11所示,甲图为沿x轴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动图像,乙图是x=2m处质点P的振动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多选
图11
A.该波的传播速率为0.25m/s
B.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C.经过0.5s,质点P沿波的传播方向移动2m
D.若遇到3m的障碍物,该波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答案】BD
【详解】A.从波动图像、振动图像可知λ=4m,T=1s,根据波速公式,选项A错误;
B.从振动图像可知零时刻质点P向下运动,所以波的传播方向沿x轴负方向,选项B正确;
C.质点P只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不随波在波的传播方向向前传播,选项C错误;
D.此波的波长为4m,大于3m的障碍物的大小,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选项D正确。故选BD。
三、实验题(14分。第12题每空3分,共6分;第13题每空2分,共8分。)
12.如图12所示为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图12
(1)两小球的质量关系为ma________mb(选填>、=或<);
(2)如图12所示,其中M、P、N分别为入射小球与被碰小球对应的落点的平均位置,则实验中要验证的关系是________。
A. B.
C. D.
【答案】(1)>(2)C
【详解】(1)[1]]碰撞过程中动量、能量均守恒,因此有,,因此有,因此要使入射小球ma碰后不被反弹,应该满足ma>mb。
(2)[2]根据平抛运动可知,落地高度相同,则运动时间相同,设落地时间为t,则
,,,而动量守恒的表达式是,
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则需要验证表达式,故选C。
13.如图甲所示,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测得摆线长为l,摆球直径为d,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全振动n次所用的时间为t。则:
(1)下列最合理的装置是________;
(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小钢球直径,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____________mm。
(3)如果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A.单摆振动时振幅较小 B.将摆线长当成了摆长
C.实验时误将49次全振动记为50次
D.摆线上端悬点未固定,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4)甲同学选择了合理的实验装置后,测量出几组不同摆长L和周期T的数值,画出如图丙T -L图像中的实线a。乙同学也进行了与甲同学同样的实验,实验中将摆线长作为摆长L,测得多组周期T和L的数据,作出T -L图像,应是图丙中的图线________。(已知c、d两条图线和a平行)(选填“a”、“b”、“c”、“d”或“e”)。
【答案】(1)C(2)9.450/9.448/9.449/9.451/9.452(3)BD/DB(4)c
【详解】(1)细线要用铁夹固定,防止摆长忽长忽短;摆线要用细线,不能用弹性棉绳;摆球要用密度较大的铁球,故选C。
(2)螺旋测微器测量小钢球直径的读数为。
(3)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BD。根据单摆周期公式可得,
A.单摆振动时振幅较小,不影响g的测量,故A错误;
B.将摆线长当成了摆长,导致l变小,测得的g值偏小,故B正确;
C.实验时误将将49次全振动记为50次,则周期测量值偏小,可知g值偏大,故C错误;D.摆线上端悬点未固定,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则摆长测量值偏小,故D正确。故选BD。
(4)根据单摆周期公式可得,实验中将摆线长作为摆长L,没有加上摆球的半径,所以摆线长为零时,纵轴截距不为零,由于重力加速度不变,则图线的斜率不变,故选c。
四、解答题(每题14分,共42分)
14.(14分)如图14所示,一束电子的电荷量为e,以速度v垂直射入磁感应强度为B、宽度为d的有界匀强磁场中,穿出磁场时的速度方向与原来电子入射方向的夹角是θ=30°,求:(1)电子运动的轨迹半径;(2)电子的质量;(3)电子穿过磁场的时间。
图14
【答案】(1);(2);(3)
【详解】(1)电子运动轨迹如图所示,
由几何知识得。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解得。
(3)电子做圆周运动的周期,
电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
15.(14分)如图15所示,实线是某列横波在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是0.25s时刻的波形图。振幅为2cm,已知0时刻x=1m处的质点正在向y轴负方向运动。求:(1)波的传播方向;(2)波源的振动周期T;(3)波传播速度v。
图15
【答案】(1)x轴负方向;(2);(3)
【详解】(1)根据上下坡法(或同侧法)可知波的传播方向为x轴负方向。
(2)根据0时刻的波形图与0.25s时刻的波形图,有,
波源的振动周期为。
(3)波传播速度为。
16.(14分)如图16所示,金属棒a从高为h处由静止沿光滑的弧形导轨下滑进入光滑导轨的水平部分,导轨的水平部分处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在水平部分原先静止有另一根金属棒b,已知ma=2m,mb=m,整个水平导轨足够长,并处于广阔的匀强磁场中,假设金属棒a始终没跟金属棒b相碰,重力加速度为g。求:
图16
(1)金属棒a刚进入水平导轨时的速度;
(2)两棒的最终速度;
(3)在上述整个过程中两根金属棒和导轨所组成的回路中消耗的电能。
【答案】(1)(2)(3)
【详解】(1)设金属棒a刚进入水平导轨时的速度为v0,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解得:。
(2)设两金属棒的最终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可得:。
(3)由能量守恒定律得:,可得:。北师大贵阳附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二物理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第1~8题为单选题,每题4分,共计32分)
1.跑酷运动被称为“现代轻功”,跑酷运动员在经过严格训练后,可以从很高的高度跳下而不受伤。如图1所示,他们从高处跳下来一般都是采取翻滚着地的技巧,请问翻滚着地的目的是( )
A.单单为了炫酷,花里胡哨 B.减小着地过程运动员的动量变化量
C.延长跟地面的作用时间,减小运动员的合冲量
D.延长跟地面的作用时间,减小运动员所受合力 图1
2.下列物理现象:①闻其声而不见其人;②当正在鸣笛的火车向着我们急驶而来时,我们听到音调变高。这两种现象分别属于声波的(  )
A.衍射、多普勒效应 B.干涉、衍射
C.共振、干涉 D.衍射、共振
3.一列水波穿过小孔发生了明显衍射现象,衍射后水波与衍射前水波相比(  )
A.波长变短 B.频率变高 C.波速不变 D.振幅不变
4.有甲、乙两个单摆(同一地点),其振动图像如图4所示,则甲乙两单摆的摆长之比是多少( )
A.4∶9 B.9∶4 C.2∶3 D.3∶2
图4
5.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向某种液体时,入射角为45°,而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105°,则光在该液体中的折射率为(  )
A. B. C. D.
6.如图6所示,一个弹簧振子在A、B间做简谐运动,O是平衡位置,把向右的方向选为正方向,以某时刻作为计时零点(t=0),经过周期,振子具有正方向的最大加速度,那么如图ABCD所示的四个振动图像中能正确反映振动情况的图像是(  ) 图6
A. B. C. D.
7.下图是在月球上不同位置所探测到的电子运动轨迹的照片,若电子速率相同,且电子速度均与磁场方向垂直,则这四个位置中磁场最强的是(  )
A. B. C. D.
8.如图8所示,曲面体P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物块Q自P的上端静止释放。Q与P的接触面光滑,Q在P上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对Q做功为零
B.P和Q之间相互作用力做功之和为零
C.P和Q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动量守恒
D.P和Q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动量守恒 图8
二、多项选择题(第9~11为多选题,每题4分,共计12分。选不全得2分,有错选得0分)
9.图9为某一时刻波源S1、S2在水槽中形成的水波,其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已知两列波的频率相同,振幅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A.这两列波的波长相同,在两波相遇的区域中会产生干涉
B.a、c、d三点的位移始终最大,等于两列波的振幅之和 图9
C.a、c、d三点的振动始终加强,b点的振幅始终为零
D.c处的质点会随时间沿c→d方向移动
10.如图10为波源O传出的一列水波,相邻实线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A.波通过孔A,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B.波通过孔B,不发生衍射现象
C.波遇到障碍物C,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D.波遇到障碍物D,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图10
11.如图11所示,甲图为沿x轴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动图像,乙图是x=2m处质点P的振动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多选
A.该波的传播速率为0.25m/s
B.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C.经过0.5s,质点P沿波的传播方向移动2m 图11
D.若遇到3m的障碍物,该波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三、实验题(14分。第12题每空3分,共6分;第13题每空2分,共8分。)
12.如图12所示为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1)两小球的质量关系为ma________mb(选填>、=或<);
(2)如图12所示,其中M、P、N分别为入射小球与被碰小球对应的落点的平均位置,则实验中要验证的关系是________。
A. B.
C. D.
13.如图13甲所示,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测得摆线长为l,摆球直径为d,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全振动n次所用的时间为t。则:
(1)下列最合理的装置是________;
(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小钢球直径,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____________mm。
(3)如果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A.单摆振动时振幅较小 B.将摆线长当成了摆长
C.实验时误将49次全振动记为50次
D.摆线上端悬点未固定,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4)甲同学选择了合理的实验装置后,测量出几组不同摆长L和周期T的数值,画出如图丙T -L图像中的实线a。乙同学也进行了与甲同学同样的实验,实验中将摆线长作为摆长L,测得多组周期T和L的数据,作出T -L图像,应是图丙中的图线________。(已知c、d两条图线和a平行)(选填“a”、“b”、“c”、“d”或“e”)。
四、解答题(每题14分,共42分)
14.(14分)如图14所示,一束电子的电荷量为e,以速度v垂直射入磁感应强度为B、宽度为d的有界匀强磁场中,穿出磁场时的速度方向与原来电子入射方向的夹角是θ=30°,求:(1)电子运动的轨迹半径;(2)电子的质量;(3)电子穿过磁场的时间。
图14
15.(14分)如图15所示,实线是某列横波在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是0.25s时刻的波形图。振幅为2cm,已知0时刻x=1m处的质点正在向y轴负方向运动。求:(1)波的传播方向;(2)波源的振动周期T;(3)波传播速度v。
图15
16.(14分)如图16所示,金属棒a从高为h处由静止沿光滑的弧形导轨下滑进入光滑导轨的水平部分,导轨的水平部分处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在水平部分原先静止有另一根金属棒b,已知ma=2m,mb=m,整个水平导轨足够长,并处于广阔的匀强磁场中,假设金属棒a始终没跟金属棒b相碰,重力加速度为g。求:
(1)金属棒a刚进入水平导轨时的速度;
(2)两棒的最终速度;
(3)在上述整个过程中两根金属棒和导轨所组成的回路中消耗的电能。
图16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