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课件)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同课异构课件)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共3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09 15:36: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章节号
课程标准:了解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及其历史影响。
《经济与社会生活》 (选择性必修2)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
食物物种交流
知识回顾:新航路开辟的动因、条件和影响:
经济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对货币的需求增加。(根本原因)
社会原因:《马可.波罗行记》引起欧洲人的“寻金热”(社会原因)
商业危机:奥斯曼帝国控制传统商路,西欧人急于从海上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直接原因)
精神动力: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精神鼓励冒险进取精神,传播基督教的需要。
客观条件:地理知识的完善与航海技术的发展
主观条件: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航海家的探险精神以及个人努力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哥伦布大交换:一场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生物、农作物、人种(包括黑奴)、文化、传染病、甚至思想观念的突发性交流。
全球联系
的初步建立
人口迁移
族群变化
物种交流
疾病传播
新课导入
新航路开辟以前,食物物种交流主要在彼此邻近的地区或各大洲内部进行,也有一些跨洲的食物物种交流。公元前 6000 年左右,西亚的小麦、大麦等进入了欧洲。公元前2 世纪到公元 2 世纪间,通过丝绸之路,葡萄、苜蓿等传到中国,樱桃、杏等也从亚洲传到罗马。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概括新航路开辟前物种交流的特点和原因?
特点:①传播时间长;②交流范围有限,集中在大陆内部及邻近地区;③交流路径以陆路为主;④交流物种较少。
原因:①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低下;②交通运输业的落后;③食物保鲜技术的落后
1.美洲物种外传的原因?
材料 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哥伦布将这种“奇异的谷物”带回欧洲后,玉米在全世界得到迅速传播并成为世界三大谷物之一。到16世纪中叶,玉米被引入佛得角和西非,17世纪80年代在黄金海岸和达荷美之间的地区得到广泛种植,17世纪末18世纪初传入南欧地区。16世纪中叶玉米传入中国,清嘉庆年间大面积种植,到鸦片战争前已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引种并居杂粮之首。
(1)新航路开辟,美洲的发现。
(2)欧洲列强早期的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
(3)世界市场的出现及扩展。世界市场的逐渐扩展,世界经济文化交流加强。
(4)多种物种自身的优势:玉米、马铃著、甘薯这三大粮食作物产量高,生长快,对土、肥、水要求低,对气候适应性强,播种期长,耗工少,受病虫害的影响小,便于储藏,可多种加工,等等。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核心素养:
了解新航路开辟后各大洲之间的食物物种交流及其对人类历史的影响。
唯物史观:运用唯物辩证史观认识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的必然性和重大历史影响。
时空观念:认识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探究古代物种交流及近代美洲物种外传的历程,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了解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的特征和影响,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让学生认识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培养经济全球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
课程标准:
目录:
一、美洲物种的外传
二、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
三、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01
美洲物种的外传
一、美洲物种的外传
1、原因:
材料: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哥伦布将这种“奇异的谷物”带回欧洲后,玉米在全世界得到迅速传播并成为世界三大谷物之一。到16世纪中叶,玉米被引入佛得角和西非,17世纪80年代在黄金海岸和达荷美之间的地区得到广泛种植,17世纪末18世纪初传入南欧地区。16世纪中叶玉米传入中国,清嘉庆年间大面积种植,到鸦片战争前已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引种并居杂粮之首。
①新航路开辟,美洲的发现。
②早期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
③世界市场的出现及扩展,世界经济文化交流加强。
④美洲物种自身的优势:玉米、马铃著、甘薯这三大粮食作物产量高,生长快,对土、肥、水要求低,对气候适应性强,播种期长,耗工少,受病虫害的影响小,便于储藏,可多种加工等等。
⑤农艺家的改良和培育。
一、美洲物种的外传
1、原因:
2、时间及路线: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原产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甘薯、番茄、辣椒、南瓜等,由西班牙和葡萄牙人从美洲带到欧洲,后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他洲。
类型 物种 传入欧洲 传入中国
粮食作物 玉米
马铃薯
甘薯 蔬菜作物 番茄
辣椒
一、美洲物种的外传
1、原因:2、时间及路线:
3、表现:
庭院种植→推广南欧 →传遍欧洲
16世纪中叶起 17世纪
供观赏 主粮和饲料 仅次于小麦
的粮食作物
传播途径: 明朝时传入(三路并进)
丘陵山地→平原地区
清朝前期,各地多有种植;
乾隆、嘉庆年间,大规模推广;
鸦片战争前夕,遍布全国
16世纪末,作为食用作物开始在
欧洲推广
甘薯引入欧洲后,传播比较缓慢
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与玉米相似
观赏→食用栽培→农艺家改良品质
18世纪中叶 18世纪末
欧洲培育的番茄新品种又传回美洲。
①15世纪末传入西班牙
②16世纪传到英国等欧洲国家
明万历年间引入,当作观赏和药用植物
清光绪年间,开始作为食用蔬菜种植
明朝时,传入中国,被称为“番椒”
一、美洲物种的外传
1、原因:2、时间及路线 3、表现:
4、特点:
材料:(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看不见的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从南瓜到野水牛均是。这个大交换的结果——从人类观点视之——也是正负参半……时至今日,两半球之间:的动植物交换并来停止,依然在进行。
——[美]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
①范围广泛:全球范围;
②内容丰富:各类物种;
③时间漫长:一直至今。
④方式多样:既有和平的商业活动或人口自然迁移;也有侵略扩张。
⑤影响多重:各地之间的物种交流具有互补性;同时既有优良物种,也有病毒性生物。
材料一 番薯种出海外吕宋。明万历间,闽人陈振龙贸易其地,得藤苗及栽种之法入中国。值闽中旱饥,振龙子经纶白于巡抚金学曾令试为种时,大有收获,可充谷食之半。自是硗确之地遍形栽播。 ——陈世元《金薯传习录》
材料二 万历庚辰,客有泛舟之安南者,公偕往。比至,酋长延礼宾馆,每宴会,辄飨土产曰薯者,味甘美。公觊其种,贿于酋奴,获之。……未几伺间遁归。……壬午夏,乃抵家焉。……初,公至自安南也,以薯非等闲物,栽植花坞,冤白日,实已蕃滋,掘啖益美,念来自酋,因名“番薯”云。 ——《凤冈陈氏族谱》
【学思之窗】p9 谈谈甘薯是如何传入中国的(路径和原因)
陈益从越南引种番薯至广东东莞
陈振龙从菲律宾引种番薯到福州长乐县
路径:明朝万历年间,通过菲律宾和越南传入中国。
原因:①新航路开辟;
②耐旱、高产,可有效缓解饥荒;
③华侨华人的积极引入和推广。
合作探究:玉米、番薯、马铃薯的传入
材料:19世纪(1848年),吴其濬的《植物名实图考》第一次载有马铃薯的素描图,并记载了不同花色、不同叶形的马铃薯,说明在19世纪前期,我国的云南、贵州、山西、陕西、甘肃已有大面积种植,并有相当的产量,当时生产上所用的品种也并不单一,并已有压茎栽培和多种食用方法。
——金黎平博士(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
思考:为什么玉米、甘薯能够在明代广泛种植?新粮食作物的引入产生了哪些影响?
一、美洲物种的外传
1、原因:
①明朝人地矛盾突出,粮食产量需求高;
②玉米、甘蔗具有耐旱耐瘠特点,适应不同土壤的环境。
③人民自发种植与政府重视推广,对气候环境较强的适应性。
2、影响:
①农作物种类增多,粮食产量提高,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②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和农产品商品化;
③促进了人口增长和人口流动;
④改变了人们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
⑤密切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等;
⑥人口增长加剧了人地矛盾,土地资源过度开发,破坏了自然环境。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7课》
02
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
一、美洲物种的外传
二、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
1、概况:
2、特点:
类别 物种
粮食类
水果类
蔬菜类
经济类
牲畜家禽
小麦、大麦、水稻
苹果、葡萄、甜橙、柠檬
黄瓜、甜瓜、豌豆
甘蔗等
役畜:牛、驴、骡、马
食用:猪、羊、鸡
小麦和水稻对美洲人的社会生活影响最大
小麦:由欧洲移民带到美洲,最初仅供富人享用,后来被迅速推广,成为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
水稻:由西班牙人带到美洲。18世纪中期,成为北美第二大农作物,产量仅次于小麦。
(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看不见的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从南瓜到野水牛均是。这个大交换的结果—从人类观点视之—也是正负参半……时至今日,两半球之间:的动植物交换并来停止,依然在进行。
①欧洲具有主导性;
②范围具有全球性;
③内容具有丰富性;
④交流具有双向互补性;
⑤结果具有双重性(积极和消极)
⑥时间具有长期性
材料:悲惨的是,新大陆没有天花、白喉等疾病,印第安人对这些疫病毫无免疫力,欧洲人带来的这些疾病造成他们死亡的数量可能更大,有的村子因此整个灭绝。据估计原来有1000万到2500万人口的阿兹特克帝国,到17世纪初只剩下不到200万人,同时期印加人从约700万减少到只有约50万……随着印第安人大量死亡,劳动力来源日趋紧张,于是殖民者又从非洲运来黑人,迫使他们在种植园里劳动。
——王加丰《世界文化史导论》
一、美洲物种的外传
二、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
1、概况:2、特点:
3、影响:
①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②给印第安人带来灭顶之灾;
③间接导致黑奴贸易;
④欧洲人在美洲发展大种植园经济,为其长期落后埋下隐患
咖啡原产于非洲,6世纪传入阿拉伯半岛,15世纪后传播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酒”。17世纪中叶,荷兰人将咖啡移植到锡兰岛,后传到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地。18世纪初,咖啡传入拉丁美洲,这里成了日后世界咖啡的主产区。
17世纪初,威尼斯商人开设了欧洲第一家咖啡馆。此后,英国的牛津、伦敦,法国的巴黎、马赛等地也相继开设咖啡馆。17世纪末18世纪初,咖啡馆在欧洲各个城市纷纷出现,并推广到北美的波士顿、纽约、费城。从此,欧洲和北美的社会生活中有了喝咖啡的习惯。人们在咖啡馆休闲聊天,咖啡馆成了社交的重要场所。
1.绘制咖啡在世界各地传播的路线图。
2.从这一传播过程来看,你如何认识不同地区的物种交流?
3.谈谈咖啡的传播产生了哪些影响
非洲 阿拉伯 欧洲 美洲
物种交流既是经济交流,也是文化交流的载体。
P11【历史纵横】咖啡的传播及其产生的重要社会影响
①改变了欧美等地的社会生活习惯;
②咖啡馆成了社会的重要场所,形成了各地特有的咖啡文化;
03
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
一、美洲物种的外传
二、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
三、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
1、提高了全球粮食产量,使世界人口激增。
材料一:土豆耐寒,落地就生根,入土必出芽,饱腹感更明显。公元1679年,康熙十八年。福建松溪县发布劝农文告,点名要求当地农民大力种植“马铃薯”。在清朝,有玉米参加轮作复种的土地,比没有玉米轮作的土地增产四分之一,水稻亩产超过千斤是近几十年才实现的事,而甘薯亩产千斤在清代时就能轻松做到。
(1)非洲:玉米使干旱的非洲有了可靠的食物来源。
(2)中国:玉米、甘薯丰富了粮食种类,扩大了种植面积。
(3)欧洲:马铃薯提高了抗饥荒能力,加速了人口增长。
材料二:美洲的农作物,如烟草、玉米、马铃薯,甜菊、花生、西红柿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增加了人类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的饮食结构,欧洲的家畜,如马、牛、山羊则影响和改变北美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美洲的烟草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欧洲人和土耳其人的生活习惯。 ——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三:可以推测辣椒传入中国应该是明末清初,但起初只是作为观赏作物和药物。大量传入则是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大开海禁之后。值得一提的是,长江流域的江西、湖南和四川数省民众都以嗜椒著称。人们常不无戏谑地说江西人是“辣不怕”,湖南人是“怕不辣”,四川人“不怕辣”。——摘编自戴雄泽《漫话辣椒的起源和传播》
三、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
1、提高了全球粮食产量,使世界人口激增。
2、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改变了当地食物结构,丰富了人们
的食物种类,深刻影响着人类的日常生活。
3、推动了当地经济和贸易的发展,促进世界经济联系增强。
(1)马铃薯改变了欧洲人的食物结构。
(2)小麦丰富北美人民的饮食种类。
(3)玉米、甘薯丰富了中国的粮食种类。
(4)玉米、马铃薯、甘薯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深刻影响着人类的日常生活。
材料二:北美和俄国平原是我们的玉米地;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是我们的林区;澳大利亚有我们的牧场;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植茶叶 …… ——1865年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
材料一:在北美地区,水稻仅有3%供本地消费,其余全都用于出口。玉米、番薯的上市贸易,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起到了平抑粮价的作用。
(1)北美:水稻大量用于出口,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2)中国:玉米、马铃薯、甘薯等外来农作物增加了粮食总量,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三、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
1、提高了全球粮食产量,使世界人口激增。
2、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3、推动了当地经济和贸易的发展,促进世界经济联系增强。
4、引发生态问题,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
材料一:清代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因为“老林初开,包谷不粪而获”和番薯“备荒第一物”的特性,番薯等栽种遍野,“生齿日繁”。“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
材料二:邑境山多田少,居民倍增,稻谷不足以给,则于山上种包谷,洋芋、荞麦、燕麦或蕨蒿之类。深林剪伐殆尽,巨阜危峰,一望皆包谷也。
①马牛羊繁殖数量远超土地承载能力;
②大量种植农作物,导致原始森林被滥伐,地表植被遭到破坏。
(2)对中国:
双重影响:①引进推广耐旱高产的玉米、甘薯,使以前不适应耕种的荒山、丘陵、沙地得以利用,扩大了耕地面积。
②但过度垦荒造田,也导致水土流失。
(3)对世界:生态失衡(一些物种在没有天敌的新环境下泛滥成灾)。
(1)对美洲:
三、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
1、提高了全球粮食产量,使世界人口激增。
2、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3、推动了当地经济和贸易的发展,促进世界经济联系增强。
4、引发生态问题,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
5、物种的全球流动导致了各种疾病的传播。
6、改变着社交,改变着生产、生活方式。
7、促进新型工业部门出现,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工业革命。
8、淡化了等级观念,有利于启蒙思想传播。
材料:人口和动物的全球流动也导致了各种疾病的传播。欧洲人将天花、麻疹、白喉、水痘、流感等疾病的病原体带到美洲和大洋洲,造成对此不具免疫力的原住民大量死亡。据估计,1500—1800年,美洲和大洋洲有近1亿人死于传染病。传染病造成的原住民的死亡和原有社会的解体,是欧洲人能够在美洲迅速建立殖民统治的重要原因之一。
材料二:可可豆(巧克力的原材料)、糖胶树胶(口香糖的原材料)等成为人们生活的调味剂,为喜爱它们的人带去心灵的慰藉,同时也发挥着人际交往润滑剂的作用。橡胶可以制成汽车、飞机的轮胎,或者作为电器的绝缘材料,要是没有它,我们不可能维持现在的生活水准。如果没有上述这些植物的话,可以断定,我们的文明、饮食文化会呈现出一种与现在截然不同的状态,而那样的社会绝不会比现在的生活更加便捷舒适。
材料三:新航路开辟前,每磅胡椒的价格为6先令甚至更高,几乎从未低于3先令6便士;开辟新航路后,胡椒价格为每磅16便士至2先令不等。香料开始从奢侈品向大众消费品转化,消费者成为最终的受益人。
知识拓展:外来物种的侵袭
生物入侵:指生物由原生存地经自然的或人为的途径侵入到另一个新的环境,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或生态灾难的过程。
材料:近年来,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遭受生物入侵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生物入侵对我国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危害,而且还在随着气候变化、国际贸易等的发展不断加剧。
鳄雀鳝入侵
非洲大蜗牛
加拿大“一支黄花”
所到之处
寸草不生
结合材料,谈谈应如何应对外来物种入侵?
①成立国际组织,制定国际公约、协议,成立联合管理机构;
②国家高度重视外来物种防控工作,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③组织专家开展外来物种入侵的科学研究和防治技术攻关;
④投入大量财政用于外来入侵物种的防控工作及研究……
物种交流是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文明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不是冲突的根源,而是互补的基础,是创新发展的前提。不同文明国家之间,交流互鉴越频繁、越深入,彼此之间也就越认同、越尊重,国家之间的关系也就越稳固。交流互鉴越稀少、越浮浅,相互之间也就越容易误解,越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面对当前世界各国之间、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和摩擦,我们要以开放的态度,坚持文明的交流与互鉴,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态度
本课小结
美洲物种的外传
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
粮食作物、经济作物
影响
经济、社会生活、政治、文化、生态环境
新航路开辟后
的食物物种交流
新航路开辟后的
食物物种交流
哥伦布
大交换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
条件
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
世界市场的逐渐扩展
概况
农作物、禽畜


主导
内容
范围
结果
时间
过程
1、原产于美洲的可可豆被西班牙殖民者误称为巧克力豆,因物以稀为贵,在中美洲部分地区一度被当作货币使用。16世纪后传播到欧洲。随着可可树被广泛引种,以及可可豆加工技术和食用方法的不断改进,19世纪后半叶,巧克力成为大众化商品。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新航路开辟促进物种交流 B.欧洲的商业格局发生变化
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驱动 D.世界殖民体系的初步形成
解析: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19世纪(欧洲)。根据材料“16世纪后传播到欧洲。随着可可树被广泛引种,以及可可豆加工技术和食用方法的不断改进,19世纪后半叶,巧克力成为大众化商品。”可知,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可可树被广泛引种,而后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市场逐渐形成,可可豆由奢侈品逐渐成为大众化商品,综上可知,这一变化是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驱动下的结果,C项正确;新航路开辟促进物种交流是一方面原因,但非根本原因,排除A项;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欧洲商业格局发生变化,与材料信息中引起的变化关系不大,排除B项;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的初步形成,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C
解析:根据题干设问可知是本质题,准确的时空是:新航路开辟后的世界。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材料“世界许多地区的植物种子被带回欧洲,经培育改良成为欧洲人的食物原料”、“欧洲人也将欧洲的一些植物种子带到殖民地进行培育生产,最终成为殖民地人民的重要食材”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种子流入了美洲,美洲的种子也来到了欧洲,物种交流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有利于世界各地文明的交流和融合,A项正确;B项过于绝对且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涉及物种交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中只有农作物种子在新旧大陆间进行交流,并未涉及新旧大陆经济互补,排除D项。故选A项。
2、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许多地区的植物种子被带回欧洲,经培育改良成为欧洲人的食物原料,如玉米、土豆等。欧洲人也将欧洲的 一 些植物种子带到殖民地进行培育生产,最终成为殖民地人民的重要食材。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A.有利于世界各地文明的交流与融合B.未给殖民地造成任何的打击和破坏C.带来的物种交流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D.促进新旧大陆经济互补而共同发展
A
解析 材料说明不同物种之间的交流,不仅能够养活世界上更多的人口,而且还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故选C项;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这与题干时间不一致,排除A项;材料不能扩大为所有物种都“实现了世界性的自由流动”,排除B项;材料没有述及“商品输出”的相关内容,排除D项
3.18世纪,从西欧到中国的土地上,美洲的豆类提供了蛋白质,番茄和辣椒提供了维生素……花生和番茄在东南亚热带的土地上疯长,以丰厚的产出支撑着众多的人口。这一现象表明(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B.物种实现了世界性的自由流动
C.物种交流丰富了亚欧社会生活
D.商品输出成为殖民扩张的手段
C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500年以来(世界)。据材料可知,安第斯地区、墨西哥和日本的白银生产影响了东南亚群岛的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各种趋势;拉丁美洲的粮食作物对中非、中国和巴尔干地等各个地区的人口发展趋势产生支配作用,可见安第斯地区、墨西哥和日本与南亚群岛之间有联系,拉丁美洲的粮食作物影响中非、中国和巴尔干地区,这主要体现了不同地区之间的联系,据材料“影响了东南亚群岛的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各种趋势”、“产生支配作用”可知,说明这些交流推动历史进程,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材料主要强调世界某些地区之间的交流,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区域一体化信息,排除C项;材料中虽提到白银,但是仅凭材料信息无法得出白银流动催生价格革命的认识,排除D项。故选B项。
4.有学者认为:1500年以来,安第斯地区、墨西哥和日本的白银生产影响了东南亚群岛的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各种趋势;拉丁美洲的粮食作物,如木薯、玉米等,对中非、中国和巴尔干地等各个地区的人口发展趋势产生支配作用。该学者意在强调( )A.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B.国际交流推动历史进程
C.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D.白银流动催生价格革命
B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 世纪80年代(法国)。材料“人们可以依赖玉米为生,为小麦季做准备”“玉米的秸秆叶片把牲口喂肥”体现的是玉米种植对当时的农业生产及民众生活产生巨大影响,B项正确;圈地运动是工业革命的背景,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材料涉及粮食,不涉及食品安全,排除C项;商业革命是新航路开辟的结果,与材料无关,排除D。故选B项。
5.18 世纪80年代,英国学者杨格记载:“(法国南部)没有玉米,就必须休耕。而休耕,人们就得缺粮挨饿。而人们可以依赖玉米为生,为小麦季做准备。同时还可以用玉米的秸秆叶片把牲口喂肥。所以它是一大宝物。” 这说明玉米的广泛种植(  )A.加速了圈地运动 B.改变了农作制度
C.保障了食品安全 D.开启了商业革命
B
解析:结合所学,小麦和水稻对美洲人的社会生活影响最大等,与题干“18世纪以后,北美的水稻种植业进入到黄金时期,稻米成为纯粹的经济作物”等相合,A项正确;集约化可理解为“集合要素优势、节约生产成本”,提高单位效益的方式,题干未提及集约化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题干未提及北美居民在水稻传入前后饮食结构的变化等信息,排除C项;“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的是工业革命,排除D项。故选A项。
6.15世纪末,哥伦布第二次远航美洲时,将水稻等作物带到美洲的海地、波多黎各等地。在随后的一两个世纪内,水稻种植逐渐扩展到美洲的其他地区。18世纪以后,北美的水稻种植业进入到黄金时期,稻米成为纯粹的经济作物。由此可见,水稻在北美的播种( )
A.为北美农业发展注入了活力
B.提高了北美农业的集约化水平
C.拓展了北美居民的饮食习惯
D.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A
解析:据材料,随着新航路开辟后的物种交流,小麦进入美洲并成为重要经济作物,促进了北美、中美洲间的小麦贸易发展,也影响着北美的作物种植结构,说明的是物种传播推动经济和贸易发展,B项正确;虽然小麦的起源地是西亚,但材料主旨是小麦对美洲种植和贸易的影响,排除A项;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时间上不符,排除C项;现代交通得到发展主要是在工业革命开始后,排除D项。
7.18世纪初,小麦成为北美重要经济作物,纽约率先成为小麦主产区,被称为“面包殖民地”。北美小麦由船队运往中美洲销售,那里的劳工和奴隶都喜欢吃面食;1825年伊利运河开通后,北美西部的小麦产量逐年递增。这说明( )
A.大西洋贸易促进亚洲物种传播
B.物种传播推动经济贸易发展
C.工业革命促使粮食生产市场化
D.现代交通助推小麦产业兴起
B
解析 据材料可知,17世纪全球变冷影响农业产量,美洲高产作物的外传恰好缓解了农业上的危机,提高了人类的抗饥荒能力,故选D项;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与“超越危机的重要因素”无关,排除A项;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与“超越危机的重要因素”无关,排除B项;20世纪中叶,欧美各国完成了农业机械化,建立起高度集约的现代农业,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
8.有研究表明,17世纪出现了全球气候变冷的“小冰期”和全球范围内一系列革命狂潮、国家崩溃的“总危机”,而美洲作物的传播以及引起的“农业革命”则是缓解危机的重要因素。这主要说明美洲农作物的传播(  )
A.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B.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C.推动农业发展的集约化D.提高了人类的抗饥荒能力
D
解析:材料描述的是明代甘薯种植。据材料“数口之家,止种一亩,纵灾甚而汲井灌溉,一至成熟,终岁足食”“可当米谷,凶岁不能灾”等信息可以看出,材料中作者在赞美美洲高产农作物甘薯对救荒备灾的重要性,C项正确;材料重点讲述了甘薯的作用,“因地制宜”材料未反映,排除A项;材料侧重于讲述甘薯的作用,仅从材料无法判断美洲高产作物被广泛种植,排除B项;政府引导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D项。
9.明代《甘薯疏》记载:“倘虑天旱,则此种,亩收数十石,数口之家,止种一亩,纵灾甚而汲井灌溉,一至成熟,终岁足食。”《农政全书》总结甘薯的价值为“十三胜”,认为其“可当米谷,凶岁不能灾”。由此可见,当时( )
A.农民因地制宜从事农业生产
B.实现高产作物的广泛种植
C.甘薯起到了救荒备灾的作用
D.政府引导外来作物的种植
C
10.16世纪后,欧洲市场上胡椒的供应量比14世纪中叶充足许多,且胡椒价格下降,走上更多寻常人家的餐桌,因而不再受到贵族的青睐,取而代之的是蔗糖、巧克力、茶叶和烟草。这说明( ) A.价格革命推动了洲际物种的交流
B.新航路的开辟削弱了贵族的地位
C.欧洲贵族全面接受了美洲饮食文化
D.食物被赋予了区分社会等级的功能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东西方贸易往来密切,美洲物种传入,胡椒由贵族餐桌走向普通民众,蔗糖、巧克力、茶叶和烟草成为贵族青睐的新物品,这反映出食物在当时的欧洲有区分社会等级的功能,故D项正确;物种交流是商业革命的表现而非价格革命,排除A项;题干未体现贵族地位的衰落,排除B项;题干不能说明贵族全面接受美洲饮食文化,排除C项。
D
本节内容结束!
谢 谢 配 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