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1遗传—— 性状和性状的传递课件(共22张PPT)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冀少版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6.2.1遗传—— 性状和性状的传递课件(共22张PPT)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冀少版八年级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1-09 11:42: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一节 遗传
第1课时 性状和性状的传递
新课导入
俗话说“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为什么不能种豆得瓜或种瓜得豆呢?
1.能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以及性状的遗传现象
2.能说明染色体在亲子代之间传递的规律
学习目标
新知学习
生物的性状
你是如何认识并了解一位新同学的?
五官、
肤色、
身高、
嗓音、
血型、
……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叫做性状。
性状
眼睛、鼻子、肤色,耳垂等这样的外部特征(看的见)属于形态特征。
嗓音、血型、等这样的内部特征(看不见)属于生理特性。
观察自己身体的一些性状,在P30表格与自己性状表现相符合的一栏中用“√”标记。
观察
有耳垂
无耳垂
拇指能弯
拇指不能弯
食指比无名指长
食指比无名指短
能卷舌
不能卷舌
同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
如:人的直发和卷发;
相对性状
同一种生物: 人
一种性状: 耳垂
不同表现类型: 有耳垂, 无耳垂
相对性状
图中生物有相对性状吗?
下列几组性状是相对性状吗?为什么 ?
1.人的直发与黑发
2.玉米的黄粒与大豆的黄粒
3.鸡的白毛与狗的卷毛
4.番茄有红色的和绿色的。
不是,因为不是同一性状。
不是,因为不是同一种生物。
不是,因为既不是同一种生物又不同一性状。
是,因为它们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思考
在杂种子一代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
如:高茎是显性性状
矮茎是隐性性状
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隐性性状。
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性状的传递
生物所繁衍的新个体,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上都和自己的亲代相似,这种现象叫做遗传。
生物的性状是如何传递给子代呢?
遗传
染色体
19世纪末,生物学家发现染色体在生物的传宗接代中具有重要作用。
在生物体的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
通常情况下,染色体在不同种生物的体细胞中有什么规律?
人体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
蝗虫体细胞内有12对染色体
豌豆体细胞内有7对染色体
玉米体细胞内有10对染色体
每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都是一定的,不同种生物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成对存在,数目不同。
人体细胞内的染色体
体细胞
23对
精子
23条
体细胞
23对
卵细胞
23条
受精卵
23对
23对
资料分析
1.父母的性状是怎样传给后代的?
2.染色体数目在亲代和子代之间是怎样保持恒定的?
通过精子和卵细胞将各自的一半染色体传给后代,从而使其具有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
精子和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内的一半,形成受精卵后的染色体数目又与体细胞相同了。
体细胞(23对)
精子(23条)
卵细胞(23条)
体细胞(23对)
受精作用
受精卵(23对)
生殖细胞是亲代与子代之间联系的唯一“桥梁”
子代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可见,父母并没有把性状直接传给孩子,而是通过精子和卵细胞将各自的一半染色体传给后代,从而使其具有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
随堂巩固
科学家将一种高秆开白花的水稻与一种高秆开红花的水稻作亲本进行杂交。在子代植株中出现了高秆白花、矮秆红花、高秆红花、矮秆白花四种类型的水稻。
(1)题中提到的水稻的两对相对性状,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稻子代中出现了和亲本一样性状的水稻,这种现象叫___________。
(3)在水稻高杆和矮杆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
高杆、矮杆
白花、红花
遗传
高杆
课堂总结
性状和性状传递
性状
生物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
相对性状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遗传
新个体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上和亲代相似
染色体
亲代体细胞2N→生殖细胞N→受精卵2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