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2 生物的进化——生物进化的原因 课件(共23张PPT)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冀少版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6.3.2 生物的进化——生物进化的原因 课件(共23张PPT)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冀少版八年级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1-09 12:16: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第二节
生物的进化
第2课时 生物进化的原因
新课导入
英国的博物学家达尔文通过研究提出了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的生物进化学说---自然选择学说。这也是众多有关生物进化的理论中,最具说服力的学说。
生物为什么会进化?
1.能通过对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说的学习,了解生物进化的原因和生物适应性形成的原因
2.能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
新知学习
两种主要的生物进化学说
长颈鹿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陆生动物,但它的祖先脖子短、身高与梅花鹿相当,现代长颈鹿的脖子是怎么形成的呢?
关于长颈鹿长颈的形成原因,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和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有着不同的看法,看看下面的介绍,你认为谁的说法更合理一些。
拉马克的观点
1.起初长颈鹿的脖子很短。
2.当低处的树木叶子被吃光以后长颈鹿想办法吃高处叶子,尽力伸长脖子,脖子逐渐长长,而且,这种性状遗传给了后代。
1.起初长颈鹿的脖子有长有短。
2.低处的树木叶子被吃光以后,长脖子的长颈鹿可吃到高处树叶而存活,并繁殖后代;短脖子的则容易被饿死,留下来的后代也较少。经过逐代积累,产生了今天的长颈鹿。
达尔文的观点
拉马克的观点:
1.过度繁殖
2.遗传变异
3.生存竞争
4.适者生存
达尔文的观点:
1.环境变化是物种变化的原因。
2.变化了的性状能够遗传下去。
用进废退学说
自然选择学说
对比分析
1.过度繁殖
2.生存斗争
生存斗争导致生物大量死亡,只有少量个体能获胜并生存?什么样的个体能获胜生存呢?
生存斗争的原因:
①生物的过度繁殖。
②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活条件(如食物和空间)有一定的限度。
生存斗争的结果:
大量生物个体死亡,少量生物个体生存。胜者能很好的繁衍生息
3.遗传变异
昆虫抗药性的产生
遗传和变异
(1)具有普遍性。
(2)变异有的对生物生存有利,有的则不利,变异具有不定向性。但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即其性状适应环境的),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并留下后代。
(3)有利变异可以传给下一代。
适者生存-秘鲁叶状螳螂的拟态
适者生存-保护色
4.适者生存
自然选择: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的过程。
自然选择学说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可遗传变异是内部因素
外界环境的变化是外部条件
自然选择决定者进化方向
生物遗传、变异与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进化
几个品种的鸡与原鸡相比,它们的作用分别不同
这些品种的鸡是怎样产生的?
(肉用)
(卵用)
(观赏用)
(药用)
(卵、肉兼用)
人工选择
家养原鸡,产生不同变异
有些变异得到遗传积累
根据人们的需要和爱好,进行选育
逐代定向选择,培育出不同新品种
人工选择
人工选择:根据人类的需求和爱好,经过不断的选择形成生物新品种的过程。
你能举例说出生活中用人工选择的方法培育成的植物和动物品种吗?
人工选择能培育出不同金鱼品种
归巢性强、飞翔持久
羽色悦目,体态新奇
营养丰富,繁殖力强
家鸽品种的选育过程
选择因素 选择结果 进化速度
人工 选择
自然 选择
人类
满足人类
自然条件
保留对生物
有利的性状
较快
漫长
共同点:基础都是遗传变异
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对比
思考
随堂巩固
青霉素是一种抗菌素,几十年来,由于反复使用致使某些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越来越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患者使用青霉素后,体内绝大多数细菌被杀死,这种现象称为不适者被淘汰,极少数抗药性强的细菌存活下来并繁殖后代,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青霉素使用之前,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存在_________。
(2)青霉素的使用对细菌起了选择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细菌与青霉素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这种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_。
(3)自然选择是把自然界中早已存在的________变异选择出来,并使之逐代定向积累、加强,最终形成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新类型。
适者生存
差异
自然选择
有利
课堂总结
生物进化的原因
自然选择学说
提出者:达尔文
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
过度繁殖、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人工选择: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经过不断地选择和培育,形成了许多生物新品种。
用进废退学说
提出者:拉马克
内容
1.环境变化是物种变化的原因
2.变化了的性状能够遗传下去